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

「潛」作為俚語,解作「唔蒲頭」、「唔露面」,至少在八十年代末已開始,本來是大學內的活躍份子指摘其他學生只做書蟲,不參與活動的貶詞。現時網上的用法只是把「潛」局限在「因害怕被網民繼續指摘而暫時或永久從網上消失」這個特定情況使用,並沒有改變「潛」這個俚語固有的意義。

以下是《信報月刊》總編輯兼《信報》助理總編輯文灼非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廿三日在《明原雙週刊》發表的文章。該期雙週刊的專題就是「潛」。(All typos below are mine.)


「潛」得有道理

這一期《明原雙週刊》的專題叫做「潛」,相當特別,大抵編委們見到自開放日後宿舍已沒有開學初期的熱鬧情況,同學四處潛藏,所以靈機一觸,構思這個應時應景的主題。

說到「潛」,這是典型的宿舍次文化,甚至是整間大學的次文化。人們為大學生作分類,總喜歡定一類屬於「潛水一族」,在宿舍裏更為明顯。對於經常「潛」的人,一般人會抱兩種態度:(一)宿舍有各式各樣的人,每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潛」是其中一類,沒有甚麼特別。(二)宿舍是重視群體生活的地方,不應該太自我,經常神出鬼沒而不願合群的人是否適合住宿舍很成疑問。事實上,一般的情況似乎對經常「潛」的人有偏見,「潛艇」之惡名很容易不脛而走。

不過,看事物要客觀一點,在下評價之前,最好先了解清楚一些人為甚麼要「潛」?「潛」究竟是好是壞?首先要解釋一下甚麼是「潛」。在規範的漢語裏「潛」字很少單獨使用,甚至香港人也很少會單獨說:「這個人很潛。」這個詞其實是大學俚語,約定俗成,泛指一些較少參預,專心做個人事情(大多集中指勤力讀書,至於補習、找外快,沒有人會說是「潛」的),加插了一定程度的主觀貶意。要劃分大學生的種類並不容易,一般只是用較典型的分法,例如有潛心學問的、埋首會務的、馳騁體壇的、追逐情場的,其實不少人可能樣樣兼善,路路皆通,所以要為一些人定性並不容易,也不樂觀。

好了,回頭再說一些人為甚麼要「潛」!「潛」一般解作潛心、沉潛,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說是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並不是單指埋首讀書,不問世事。每個同學進大學的目標不一樣,但有一點大家都認同的是不想白白渡過幾年大學黃金歲月,所以每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嚴格要求自我的態度,但求事事做到最好,這個人才會有成長、有進步。有些人想到進大學要進德修業,希望在學問上有成就,當然會將大部份時間放於書本上,其他事情會有所取捨。也正如一些願意擔任服務工作的人,也得在時間上作出衡量。人們很容易會作出比較,覺得前者只為個人,後者似多為群體,而覺得常「潛」的人太過自我,在宿舍裏似乎較難接納這種人。不過,如果這種「潛」是潛心苦學,抱著「藏器於身,待時而用」的精神,想到在學府黌宮裏,「積學以存寶」的重要性,以待他日更好的發熱、發光,這也是很可取的。當然,凡事不可偏廢,倘若讀書只看到黃金屋、顏如玉,就未免視野太短,胸襟太狹。所以行有餘力,讀書聲之餘還感受一下世上的風聲、雨聲,既獨善而兼濟,人生的內涵就豐富得多。

所以「潛」難分好壞,要看有沒有道理,有沒有理想,《易經》有一名句:「潛龍勿用」,是比喻有大德而未為世用的人。未為世用可能時運未到,但首先要修身、格物,養精蓄銳,機會一來,自然飛龍在天,一顯渾身解數。荀子勸我們積學,要鍥而不捨,要沉潛專一,才會有大的成績。所以如果我們視「潛」是一種對待人生的積極態度,凡事專一精誠,那麼自然可以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了。


後記:
(一)文灼非舊日的文筆,果然很屎 ^_^:
(二)我要讀書還是玩,干卿底事。看到二十年前,人們竟為著一個人該不該潛而頭巾氣地長篇大論一番,現在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以前的大學就是這樣。這絕非現時極度崇尚個人主義的年青一輩所能想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