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星期六

不似動畫歌的動畫歌

日本電視動畫歌曲佳作甚多,像「攻殼機動隊」、「鋼之鍊金術師」、「叛逆的魯魯修」或「超時空要塞」系列等等動畫,裏頭的好歌更是信手拈來,可是既悦耳,聽起來不似動畫歌而可以當成獨立藝術作品,又是為動畫而作而非現成的歌曲,卻不算太多。(有些動畫是買現成歌曲作主題歌的,例如 2006 年動畫「Ergo Proxy」以 Radiohead 97 年舊作「Paranoid Android」為片尾曲,或兩年前「蟲師」以 Lucy Rose 的「Shiver」作片頭曲。)就當應節,揀幾首唔似動畫歌嘅真正電視動畫歌聽下。

1) 小黑久美子 - Lilium(「妖精的旋律」片尾曲,2004)。以下是別人翻唱片段:





2) Ilaria Graziano - I do(「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第十一話「草迷宮」插曲,2004),菅野洋子作曲,意大利歌手 Ilaria Graziano 填詞及主唱。





3) Geila Zilkha - Return to Love(「Solty Rei」插曲,2005)。日本人填的英語歌詞,不時怪怪的。若不計較這點,此歌還算不錯。





4) Stereopony -  Tsukiakari no Michishirube(「Darker Than Black」第二季「流星之雙子」片頭曲,2009)。Literally 已散 band 的 Stereopony 以唱動畫歌居多,其作品卻很少帶一陣動畫「除」,此歌即是一例。其餘例子有 ヒトヒラのハナビラ(「Bleach」第十七首片尾曲,2008)及 Stand by Me(「交響詩篇 AO」片尾曲,2012)等等。





5) 伊藤由奈 - Trust You(「機動戰士高達00」第二季片尾曲,2008)。和一般流行情歌無異。

6) SawanoHiroyuki[nZk]:mizuki - aLIEz(「Aldnoah Zero」第一季片尾曲,2014),澤野弘之作曲,好洗腦。





7) Bradio - Flyers(「Death Parade」片尾曲,2015)。





8) 林原惠 - 薄ら氷心中(「昭和元祿落語心中」第一季片頭曲,2016)。林原惠即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綾波麗。(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明日香都有唱動畫歌,不過係極搞笑的「根性戰隊」!)





9) 雨宮天、高橋李依、茅野愛衣 - ちいさな冒険者(「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片尾曲,2016)。儘管是一貫動畫聲優唱腔,但田園風格的曲子,於動畫歌中極為罕見。在這層意義上,此歌算是「不似(一般)動畫歌的動畫歌」吧。讀者聽歌之餘,亦不妨找這套動畫的片尾來看,包保好正。





10) Leola - I&I(「舟を編む」片尾曲,2016)。以編纂日語辭典「大渡海」為題材的小說「舟を編む」繼幾年前拍成電影版「字裏人間」後,又編成了電視動畫,執筆時才剛播完最後一話。





Honourable mentions:
  • Bôa - Duvet(「玲音」片頭曲,1998)。找外國樂隊作曲,當年算少見。
  • 平野綾 - God knows...(「涼宮春日的憂鬱」插曲,2006)。
  • 田井中彩智 - 愛しい人へ(「精靈守護者」片尾曲,2007)。
  • Fade - One Reason(「Deadman Wonderland」片頭曲,2011)。
  • 戶松遙 - Yume Sekai(「Sword Art Online」第一季片尾曲,2012)。聲優唱功未盡如意,曲子卻佳。
  • Misia - オルフェンズの涙(「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孤兒」第一季片尾曲,2015)。
  • 多田葵 - 灼け落ちない翼(「Charlotte」片尾曲,2015)。聽得出係動畫歌,不過都幾治癒。
  • Aimer - Akane Sasu(「夏目友人帳 伍」片尾曲,2016)。很寂寞的感覺。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骨氣

自從英國首相卡梅倫 (David Cameron) 因脫歐公投結果而下台,我再無觀看英國國會每週的首相答問環節。無他,新首相文翠珊 (May Theresa) 橫看豎看亦非能言善辯之士,缺了精采的唇槍舌劍,談的又是人家的事,我等怠惰的中年阿叔自然興趣缺缺。

想不到日前偶爾再看,卻有驚喜。本月二日,率先質詢首相的,是工黨議員 Stephen Doughty。其發問如下:

We have no clarity on access to the single market,
huge disadvantages still in energy costs
and foreign steel being used in our key defence projects.
We know the prime minister likes to try to channel the iron lady,
but when is she going to show some mettle
in standing up for British-made steel?

最尾那句,說首相想請鐵娘子上身,卻無骨氣力撐國產鋼鐵,當中以和 "metal"(金屬)同音的 "mettle"(骨氣)一詞,前呼「鐵」娘子,後應國產「鋼」,用得比一般英語 word play 之中的雙關語 (double entendre) 更高竿,令人撃節讚賞。


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

李嘉誠逐步撤資,香港再無李氏力場保護

八月份妮坦直插香港,我家久違了的窗戶滲水又再出現。踏入十月尾,竟然重有一次機會中靶,好可惡呀!

2016年9月29日星期四

The barren rock II

前文說過,不論巴麥尊子爵稱香港為 "barren rock" 一事是真是假,要理解該詞何所指,是否刻意貶抑,必須了解同時代其他人的看法,而大量文獻證據顯示,當年香港的確光禿荒蕪。今日港島樹木茂密,乃拜港府自1870年代起大力植林逾半世紀所賜。

話說回來,巴麥尊子爵這個 "barren rock" 傳說,原來真有所本,他甚至真的從字面上稱呼香港為「荒島」。只是子爵原話實在與現行版本有異,斷章取義亦無法了解原話的背景和上文下理。

子爵原話,出自他寫給義律的私人函件。1841年,義律佔領香港島,並與琦善談判。然而,義律非但未能取得香港主權(琦善只同意英方於島上「擇一處地方寄寓泊船」),英廷交付的多項索償任務亦毫無成果。尤甚者,義律同意英軍完全撤出英廷認為極富經濟價值的舟山羣島,令巴麥尊子爵相當不滿。子爵認為義律對清廷太過軟弱,又違反了英廷多項指令,計劃將其免職,故此先行通知義律此一意向。發信日期為 1841 年 4 月 21 日。信件全文,載於下述由曾任李鴻章西洋顧問與大清海關稅務司的馬士 (Hosea Ballou Morse) 所著著作的附錄G (pp. 641-643):
Hosea Ballou Mors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vol. I, Paragon Book Gallery, New York, 1910.
信中有關香港幾段如下:
My Dear Sir,

… You were ordered to retain Chusan, until the whole of the pecuniary Compensation should be paid; and to require that an Article to that effect should be inserted in the Treaty to be signed with the Chinese P.P. and to be ratified by the Emperor: You have agreed to evacuate the Island immediately, and have submitted to a Refusal on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to let there be any Treaty whatever signed by the Emperor.

You have obtained the Cession of Hong Kong, a barren island with hardly a House upon it; and even this Cession as it is called, seems to me, from the conditions with which it is clogged, not to be a cession of the Sovereignty of the Island, which could only be made by the signature of the Emperor, but to be a permission to us to make a Settlement there, upon the same footing on which the Portuguese have an establishment at Macao.

Now it seems obvious that Hong Kong will not be the Mart of Trade, any more than Macao is so; that the Trade will still continue at Canton; and unless you shall have obtained in your further Negotiations all the securities which we demanded for our Residents in China, Matters will remain practically just as they have been; our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will be carried on as heretofore at Canton, where our Merchants will be as hitherto at the Mercy of the Chinese; but they will be able to go and build Houses to retire to, in the desert Island of Hong Kong, instead of passing the non-trading Months at Macao.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hat I may be mistaken in this Matter; and that Hong Kong may secure to us the same trading advantages which we have hitherto enjoyed at Canton, with the additional benefit of Freedom from molestation of Persons or Property. But still you will have failed in obtaining that which was a Capital point in our view; an additional opening for our Trade to the Northward; and that object would have been attained by the retention of Chusan even during the time allowed for the payment of the Instalments of the Money….
現行的 "barren rock" 傳說(譬如曾俊華那個版本),多是抽出信中兩句,將之修改合併成 "A barren rock, with nary a house upon it. It will never be a mart for trade.",令人以為巴麥尊子爵的意思是由於香港過於荒蕪,無可能發展成貿易市集。然而,若詳讀信件內容,你會發現他根本不是這個意思:

  • 巴麥尊子爵的而且確說香港很荒蕪,甚至連揾間屋都難。即使後者略嫌誇張,前者卻如我前文所述,基本上是事實。
  • 巴麥尊子爵並沒有說香港無可能成為貿易市集。他說的是,就算將香港發展成貿易市集,亦難以超越澳門,更遑論取代廣州的中心地位,不過他亦承認自己可能有錯;在香港做生意,人身同財産安全都有保障,亦不用被清國人話晒事。
  • 巴麥尊子爵的而且確說香港是個「荒島」,只不過詞語原文為 "desert island",而不是 "barren rock"。從信中所見,荒島之說顯然是相對舟山而言。香港開埠之後,英人即統計人口,發現香港全島只有約 4350 居民;就算加埋水上人與外來小販或打工仔,亦不過 7450 人。經濟方面,除了赤柱算是個大市集,其餘村落,莫不是做打漁採石這類採掘業,或有村落有少量農耕。借用近日南海仲裁案中《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用語的話,香港島這塊「岩礁」(rock) 大抵也算是能夠「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sustain human habitation or economic life of their own) 的島嶼了。相比之下,舟山羣島當時人口卻有十萬,單是面積小香港一半的主島,亦有三萬居民,糧食不僅自足,還有稻米與米酒出口。嚴格來說,稱香港為荒島當然不正確,但正所謂「大雞唔食細米」,對於見慣大場面的英國人而言,一個只得區區七千幾人的貧瘠小島,實在與荒島無異。何況,稱香港為荒島的,大概也只得他罷,其他人一般都只(如實)稱香港為 "barren rock"。


2016年9月26日星期一

小筆記:粵語變讀及文白異讀

音存而字漸失:
  1. 依家兩點鐘
  2. 詐家衣唔畀錢
  3. 伏厘厘(捉迷藏)
  4. 呢副傢撐唔錯
  5. 洗唔洗叫佢翻番嚟
  6. 嘢叫寐水船(潛水艇民間舊稱)?
  7. 老豆過多十幾年就會變伯 yeah(粵拼:je4)公
  8. 時間好 meng(粵拼:man6)
  9. 搞錯?搞到間屋立立亂
  10. 就快要百 leng(粵拼:leng4)萬先買到個廁所
原話:
  1. 而今兩點鐘(「而家」或「依家」都是「而今」變讀;「家下」亦原是「今下」)
  2. 浸假而/詐假意唔畀錢(《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
  3. 伏匿匿
  4. 呢副家生唔錯(水滸傳:「兩件家生要幾兩銀子?」家生亦作家私/家具解)
  5. 使唔使叫渠返返來
  6. 嘢叫沒水船?(「乜」原本就讀「咩」me1,mat1 音反而是後起;「沒水」讀「寐水」可能是受北方話影響)
  7. 老頭過多十幾年就會變伯爺公
  8. 時間好(用法源自「打爛沙盆璺到䐁」)
  9. 搞錯?搞到間屋歷歷亂
  10. 就快要百零萬先買到個廁所

2016年9月21日星期三

(講座)The Tree in the Street: The Greening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前文提到港府於港島郊區植林,市區街道又如何?皇家亞洲學會香港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下月剛好有講座,講鮮為人知的香港市區植樹史,有興趣(兼有閒暇及閒錢者)者不妨參加。講座摘要見此

2016年9月17日星期六

The barren rock

近年談論香港史的文章,許多作者不知何解,總強調䦕埠前的香港經濟經已經活力充沛,英國人只是爲了自高成就,才刻意將當時香港貶為一條小漁村或一個荒島(a barren rock)。譬如幾個月前就有這樣一篇書評,實牙實齒說甚麼卸下英人貶香港為漁村荒島的枷鎖,歸返真相云云。

稱香港為 barren rock 一事,傳說出自香港開埠時擔任英國外相的第三代巴麥尊子爵譚普 (Henry John Temple, the third Viscount Palmerston)。據說,譚普批評香港為 "a barren rock with nary a house upon it. It will never be a mart for trade."

此事,學術期刊提過,外國有公營廣播機構也提過,財政司司長曽俊華更提過不止一次,還清楚指出那是1841年的事。很詭異的是,對這麼流行的傳說,竟無人講得出當年的報章書刊有何紀錄。上網搜尋的話,Google 找不到,Bing  找不到,Duck Duck Go 找不到,Internet Archive 與 Project Gutenberg 也找不到。巴麥尊子爵的批評,就好像《攻殻機動隊》裏面的文章《個別的十一人》那般,人人都以為自己讀過,兼說它出自政治哲學家 Patrick Sylvester 手筆,卻無人拿得出原始文獻。

就算巴麥尊子爵真有此批評,也只是孤例而已。英國人是否刻意貶抑香港,還得看同時代其他文獻例子。

查實早在香港開埠前幾十年,已經有人用 barren 來形容香港。譬如自然學家 Dr Clarke Abel 撰於1818年的 Narrative of a Journey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提起他逗留香港時的短暫考察,就有如下敘述 (pp.60-62):
… The general surface of the mountain (筆者按:指太平山), and indeed of every part of the island of Hong-kong that I was able to visit, is remarkably barren, although in the distance it appears fertile, from a fern which I believe to be the Polypodium trichotomum of Kaempfer, which supplies the place of other plants.

… On reaching the shore, I examined the rocks by the water-fall, where they are exposed in large surfaces, and found them composed of basaltic trap, exhibiting in some places a distinct stratification, in others a confused columnar arrangement. It is also divided into distinct, well defined rhomboidal masse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very obvious seams, in which I frequently found cubic crystals of iron pyrites.

… I may now be expected to give some description of the scenery and inhabitants of Hong-kong, but of either I have little to say. Its scenery is composed of barren rocks, deep ravines, and mountain-torrents, but presents few characters of a very picturesque description.
作者登島所見地方,若非光禿禿的玄武岩,就是遠看貌似肥沃,近觀卻是多蕨少樹的貧瘠土地。因此文中 "barren" 一個詞,其實是不夠植被,土壤貧瘠的意思。你可以說他跑不夠多地方,但他由頭到尾並無刻意貶抑,只是如實紀錄而已。

貧瘠一如蘇格蘭離島

事實上,同時代許多其他描述,都清楚表明當年香港相當貧瘠。 1841年的 The Museum of Foreign Literature, Science, and Art, vol. 42 (v.14 of the New Series),就轉載了幾篇文章,其中一篇 (p.360) 將香港比作蘇格蘭西北的 Hebrides 羣島:
Hong-kong may, as regards its scenic appearance, be well compared to the Hebrides, and is quite as barren.
並提到士丹頓從男爵(中環士丹頓街即以其命名)亦稱香港為 "very barren and unproductive"。另一篇文章 (p.361) 分析得更深入。作者說,比起馬來亞和印尼一帶,香港顯得十分荒蕪 。儘管相對而言,香港並非寸草不生,但由於土壤(多為堅硬的花崗岩)、水土流失及風勢緣故,很少樹木可以抵受這樣的環境:
The island of Hong-Kong may be described as a huge pile of ragged hills, which here and there start up into precipitous peaks. It is barren and intractable in its aspect, especially when compared those rich scenes which meet the eye in the straits of Sunda. But this barrenness is relative, for the slopes are covered with a hardy kind of grass, except in spots where the soil has been sifted by an avalanche, or the rock broken into an escarpment by volcanic action. The naked and unproductive character of the hills in the southern parts of China the writer had been led to ascribe to the meagre and hungry nature of the soil, as the rock from which it is produced is a hard sort of granite, yielding but little clay as a material for the sub-soil; when, however, he visited Hong-kong, and found it mainly composed of trap, in which clay is abundant, he began to feel it necessary to modify the opinion which he had formerly entertained. The barren aspect assumed by the projecting points and angles of Hong-kong, or rather the want of trees to clothe and decorate them, must be ascribed to the northeast wind, which blows with such a keen and biting edge, that few trees, save the Pinus Linensis, which resembles our Scotch fir, can endure it.
一篇1846年文章 "Hong-Kong, from Kow-loon" (載於 China, in a series of views, displaying the scenery, architecture, and social habits, of that ancient empire, vol. 3)亦說香港很荒蕪,就算每年有幾個月望落好似好綠,其實想揾顆樹都難:
From the summit to the water's edge there are few or no trees; and, except in the months of May, June, July, and August, when these islands look green, they might be supposed to be quite barren.
而根據 Oh for the Joys of England 一文所載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842),當時留駐香港,第九十八軍團的 Lieutenant Orlando Bridgeman 更表示,整個島上,就只有快活谷有一顆樹:
“There is only one spot in the whole of the island that has a tree on it. it is called Happy Valley, and is certainly a pretty spot. The rest of the island is one barren rock and perfectly devoid of all vegetation.”
當然,Lieutenant Bridgeman 未必跑遍了整個島,他這個講法,可能有點誇張,然而綜合各人所述,可知香港所謂 "barren",指的是蘇格蘭高地式的荒蕪。雖未至於毫無植被,但土壤貧瘠,不利農耕。硬要將 "barren rock" 說成荒島,然後再反駁荒島一說,只不過是大打稻草人,斷章取義而已。

今日香港島密林滿布,說香港舊日到處光禿禿有點難以置信,但翻查史料,今日香港島樹木茂盛,其實是拜港府自1870年代起不斷植林所賜。一般人很難想象這是多麼漫長而浩大的工程。根據學者研究 (Dudgeon and Corlett 1994, Corlett 1999, Hung 2010),到1900年,亦即䦕始植林三十年之後,香港島的樹林覆蓋率亦只有28%;直至1938年,覆蓋率方達70%。

(有關香港的植林史,由港大歷史系學者 Dr Robert Peckham 撰寫的論文 Hygienic Nature: Afforestation and the greening of colonial Hong Kong (2014) 相當值得一讀。)

肚餓不能打仗

既然香港島土地貧瘠,以它為軍港,軍需問題就更形重要。早期文獻中,稱香港為 barren rock,若非出於學術角度,關心的幾乎都是糧食生產,完全與自抬身價無關。譬如據1845年十二月的 The Chinese Repository 記載,香港第三任庫政司孖沙 (Robert Montgomery Martin) 當時正準備返英一趟,其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說服英廷放棄香港這塊 barren rock,換取可以生產米糧的舟山羣島:
Soon after, we found it mentioned in the Hongkong Gazette that Mr. Montgomery Martin, the treasurer of the colony, was about to proceed to England by way of Bombay, and we suggested that his voyage might have reference to the Chusan question. We now find that the same opinion has been entertained by the Courier, since the arrival of Mr. Martin at Bombay. Our contemporary states that "the object of his journey is to induce H.M. government to give up Hongkong again to Chinese, and to take in lieu the island of Chusan, which it is now found is much better adapted for the purposes of trade, more healthy, and unquestionably more productive. While Hongkong is a barren rock, Chusan is quite the reverse, and would produce rice enough to support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1900 年由香港出版的官方歷史 (A.G. M., Hong Kong: a short history of the colony and an outline of the present political situ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Publicity Bureau for South China, 1900, p.17) 當中,稱香港一邊為 barren rock,重點也是放在糧食生產之上:
On one side of the harbour there was an almost barren rock, with practically no food resources; on the other side a large Chinese camp was under construction.
種種文獻顯示,稱香港為 barren rock,並非低貶,而是事實。我反而覺得,是有論者試圖貶低英國人的貢獻才真。

2016年9月5日星期一

多謝王維基

我很欣慰,原以為絶望的局面,結果反而變得對民主派有利(最高興的是朱凱迪能勝出;此外我還投了梁耀忠,尚未知結果),不過原先預想的一些情況,仍成為事實:
  1. 西環黨與土共所佔議席依然紋風不動,港島區工聯會郭偉強一如我所料,得票率遠超民調支持率(民調中佔表示會投票的受訪者8%,最後得票12%),與上屆新界西梁志祥與陳恒鑌的情況相似,相信是配票的結果。
  2. 新界西民主派長尾大混戰之後,結果仍是只得四席,平白益了西環契仔何君堯。
今次選前民調顯示民主派會比上屆少一席,但結果反而多取一席,原因並非西環與土共有甚麼閃失,更非民主派打了一場漂亮的仗,而是一些並非西環嫡系或土共的建制派落敗:新界東、西兩區建制派的選情本來就最吃緊。新界東一輪大混戰之後,范國威與自由黨雙雙落馬,民主、建制兩派一命賠一命,而長毛以1051票險勝方國珊,令民主派僅僅保住過半議席。港島方面,王維基高開低收。我不知他原先的支持者究竟是見民調結果太好而懶得去投票,抑或是轉投了民主派。總之,今次全靠他們,香港的民主派方能多一些喘息的空間。我並不討厭王維基,但今次選舉,民主派命懸一線,任何並非民主派的候選人落敗,都是好事。

(後記:除了多謝王維基原先的支持者,我還要多謝選前敢於急流勇退,顧全大局的幾位民主派候選人;若沒有他們退選,民主派今次肯定連慘勝都做不到。)

總括來說,今次民主派大起大跌,大混戰然後大換血,西環與土共則大致輕鬆過關。至於那些親建制而不完全受西環或土共操縱的幾路人馬,則成為最大的犧牲品。

2016年9月3日星期六

遊兵太多

是次選舉,本來絶望,但今昨兩日民主派多人退選,令形勢露出一線曙光。

可是情況依然嚴重。儘管街上不時聽到建制派助選團大呼選情嚴峻,實情是,建制派的參選名單,從未像今屆協調得那麼好。以2012年新界西為例,建制派多了土豪陳強以及尚未成為西環契仔的何君堯兩人搞局,分走了近 5-6% 選票,危及工聯會麥美娟及民建聯陳恒鑌與梁志祥的選情。今年有人涉嫌恐嚇自由黨周永勤使其退選之後,建制派於各區完全沒有唔湯唔水的多餘名單,大大減低落選風險,甚至有餘裕於港島區配票扶植第三勢力,使西環多潻契仔。

相比之下,民主派於多區長尾混戰,難以收拾。

今屆選舉,關鍵落在新界東、西兩區,但潛在風險最大的其實是港島區。許多人看過最近兩次民調結果,都預料民主派會取得至少兩席,甚至見工聯會郭偉強的支持度只有 6%,而認為民主派有望取得三席。這些人忘了建制派配票之精準和無所不用其極。前面提過 2012年新界西一役,民建聯就是將譚耀宗名單 3-4% 選票過了給陳恒鑌與梁志祥,救了他們。今年西環黨於毋須自救,而港島是他們唯一有大量多餘票的一區,若其夠狠,分一點票給郭偉強加強防守之餘,還可將部分選票配給並非直屬西環的詹培忠或黃梓謙,說不定可鑽民主派內鬥的空子,多吃民主派一席,令民主派只餘最後一席。

反過來說,排於長尾末端幾個民主政黨的支持者,除非集中票源,否則斷無可能贏得第三席。然而這幾個黨的支持者為數相若,又誰也不服誰,怎看也難以成事。

九龍東與九龍西則幾成定局,儘管各民主派系大混戰,但建制派並無多餘名單,其手握票數又僅足自己淡定當選,無論民主派系再怎麼爭鬥,建制派也不會意外地多一席或少一席。

今屆民主派能否保住過半議席,關鍵始終在於新界東、西兩區,尤其是新界西,不但有大混戰,排於長尾分布末端的還要是在本區活動多年的幾個傳統政黨,很難指望他們的支持者有策略地投票。我們幾乎可以預見兩區民主派各有超過一成選票會毫無效益地浪費掉。香港明明是支持民主的人比較多,卻是連地區直選也讓惡棍與奴才得勝,最終釀成大禍,令人嘆息。

2016年9月2日星期五

最尾的日子

對下星期的立法會選舉,我再提不起勁做一些量化分析了。無論是參選名單、滾動調查、媒體報道、網民議論抑或街頭風景,都宣告着同一事態,那就是:民主派即將大敗,守不住立法會地區選區半數議席,再作分析也只是確認一個人人有眼見的事實罷了。本來已經視法治如無物的殖民政府,取得議會話事權之後會立甚麼法例,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今日的幼兒,以後會成為少年,開始懂事。若他們問為何在香港連生存都這般艱難,甚至連批評一下政府都可以招禍,我們該如何回答?我想不出。香港被中國佔領的頭十幾年,還未至於民不聊生,何解情況於短短幾年間就急轉直下?

許多人都有責任 ── 現正掌權的惡賊、只管耳根清靜,連年輕人呻吟吶喊一下都責備的老市花、有如一盤散沙的庶民、抱着難民心態,只想揾夠就走而不願反抗的人⋯⋯我們全都難辭其咎。覆巢之下無完卵,要來的或許始終要來,可是我從未試過像今日那樣,有種凌駕於挫敗感和無力感之上,而確確實實地體會到,對不起下一代的感覺。

我沒有甚麼可以呼籲大家了。這一刼原本巳看不到多少生機,若然閣下連落街投票這最後掙扎都不做的話,就更鐵定是逃不過了。請好好享受來屆立法會會期開始前的日子吧。以前只想揾夠跳船的年代快將過去了。出年起,就算你低頭做順民,但未及跳船就已經禍從天降的日子只會愈來愈多,不過也請你放心,我可以保證,社會上埋怨的聲音將會愈來愈少。在這個意義之下,你是會生活得相當清靜的。

2016年7月21日星期四

The Rock

南海仲裁案有了結果,臺灣出乎意料無辜遭殃。台港两地報章不知為了遷就讀者,抑或有其他原因,故意將裁決中有關太平島的部份說成「太平島是礁不是島」。太平島有樹木有食水,絶非寸草不生的礁石。讀者讀報看到如此裁決,不傻眼才怪。殊不知原來報人有欠專業,報道失實。

今次有關太平島的裁決,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第一百二十一條作出。該條款的中文英文正式條文如下:
Article 121
第一二一条

Regime of islands
岛屿制度

1. An island is a naturally formed area of land, surrounded by water, which is above water at high tide.
1. 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2. Except as provided for in paragraph 3, the territorial sea, the contiguous zone,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an island ar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nvention applicable to other land territory.
2. 除第 3 款另有规定外,岛屿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应按照本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

3. Rocks which cannot sustain human habitation or economic life of their own shall have no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or continental shelf.
3. 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首先請留意,第三款當中的用詞為「岩礁」(rock;由常設仲裁庭發布,但非正式的新聞稿中,則譯成「島礁」),而不是一眾報章上所說的「礁」。其次,若此「岩礁」跟「島嶼」乃互相排斥的概念的話,那麼第二款就不用多此一舉地說「除第 3 款另有规定外,岛屿的…」了,因為第二款談的是島嶼,第三款說的卻是岩礁。

其實,只要讀者肯花十數分鐘 google 一下有關 UNCLOS 的書籍,或稍為讀一下裁決原文(而不止是新聞稿)的話,就會清楚明白,裁決所說的根本並非甚麼「太平島是礁不是島」。UNCLOS 為一些海事特徵 (maritime feature) 下了定義。其中,大凡是高潮高地(high-tide elevation,即高潮時仍露出水面的土地),管它是島、嶼、礁、石抑或沙洲,只要它「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cannot sustain human habitation or economic life of their own),皆一律稱之為「岩礁」。

由此可見條文中文本何以將 rock 寫成「岩礁」而不單單是「礁」,因為此「岩礁」並非一個地質概念,而是法律概念,乃一撮海事特徵的統稱(包括但不僅是島嶼)。稱一個島為「岩礁」,並非說它不是島嶼,而是說它不是能夠「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那一種島嶼,故此並無資格擁有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

太平島有無「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能力,大可商榷,但是將今次裁決簡化成「太平島是礁不是島」,則只是愚民而已。

2016年7月7日星期四

九頭鳥

曾鈺成近日頻頻大談來屆行政長官選舉,他先於報章專欄出了個燈謎「寬掌彩綢,無財暗卜」,說謎底「揭示了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的玄機」云云,繼而在電視節目中宣稱有中央政府官員向他表示,來屆選舉不再有欽點,「不會由中央去指定『這個就係中央要的人!』」這類放風之言,我聽過就算。反正大家也明白,就算曾鈺成反映的真是中國的意思,中國仍會堅持先篩選候選人。之後的選舉程序再公平,也不過是拿幾個聽話的傀儡給香港人揀而已。

反倒是他日前所寫兩篇文章《迷戀數學》與《九頭難活》,引起我些少興趣。

香港的共產黨員及建制派政客當中,曾鈺成乃公認最富學識者。我當中學高級程度會考數學科的擬題員 (Co-setter) 的頭兩三年,曾鈺成都是審題員 (Moderator),在 panel 之上。儘管會考由多人擬題,偶爾卻有擬題員出得太多爛題目,令好題目湊不夠數的情況出現。此時就要靠主考 (Chief Examiner) 和審題員親自操刀了。我當擬題員之時,曾鈺成已經忙於從政,做審題員只是掛名,實際早已淡出審題委員會,不過我聽老資格的同事說,曾鈺成無論出題抑或審題,工夫都是一流的。

然而看罷上述兩文,我卻覺得,曾鈺成,老了。

他在第一篇文章中寫道:
直至我讀小五那年,碰到一條從未見過的數學題,徹底改變了我對數學的認識。那條問題我現在仍記得很清楚:森林裡有三種動物,山雞、黃狼和九頭鳥。三種動物合共有100個頭和100隻腳,問山雞、黃狼和九頭鳥各有幾隻?

如果你找到了上面「九頭鳥問題」的答案,不如再算一題:過了一段時間,森林裡三種動物的數目都減少了。有人再去點算一次,發現假如每隻動物都多長1個頭和1隻腳,那末剛好仍是共有100個頭和100隻腳。森林裡現在最多還有幾隻動物?

這問題的答案可告訴你誰是下一屆的行政長官。
這大概可以稱為「老而離地」吧。都甚麼年代了?還雞兔同籠?我不否認總會有人對此問題感到興趣,事實上高登仔也討論了一番,但我相信多數讀者都不會覺得這類聯立線性方程式有甚麼新奇。

他的隱喻也用得不夠好。黃狼譬喻陸捌玖,九頭鳥譬喻民主派(曾鈺成於第二篇文章中用「九頭鳥」來暗喻各有主張,猶如一盤散沙的民主派,尚稱貼切;詳情請讀原文),但誰是山雞?高登仔猜不出。難道這是指「共匪山賊吹雞指派的候選人」嗎?說好了沒有欽點的選舉呢?姑勿論山雞實際何所指,過不了「高登測試」("Golden test"),即表示你的隱喻太爛,不倫不類。

最諷刺的,是「可告訴你誰是下一屆的行政長官」的那一條問題。方程式的解跟下屆誰當選有何關係?要是用數學可解的話,還選來幹甚麼?說好了沒有欽點的選舉呢?

不過我明白的:
過了一段時間……每隻動物都多長1個頭和1隻腳。
過了一段時間……每隻動物都多長1個頭和1隻腳。
過了一段時間……每隻動物都多長1個頭和1隻腳。
畸形的選舉制度,會造成畸形的變化。就算曾鈺成再用心良苦,文過飾非,還是免不了有 Jasperian slip。

2016年6月16日星期四

謹此致歉

今午到公共圖書館看書,到達時空位甚多。坐下未幾,有人特意坐在我身旁。

我乃孤僻之人。無論是快餐店抑或圖書館,若明明到處都是空位,我是非常不喜歡陌生人搭檯或坐在身邊的。這就是我的 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

因此,此人一坐下,我就有很大戒心。

他一坐下就不斷翻書,但不到一分鐘,他就轉頭問我:「唔該,可唔可以教我做功課?」

吓?

我不禁愕然。一瞥他所翻書本,封面印着大大的 "Accounting" 一字。看其年紀,似是高中生或大學新鮮人。以我細小的社交圈來說,他不可能是故人。

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何故突然請我教功課?何況我根本未學過會計。是認錯人嗎?抑或我聽錯?

無論如何,圖書館並非談話的地方,我亦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我一時想不出如何回答才妥當,只好說「你不如問櫃檯吧」,打發了他就算。

事後回想,別人求我伸出援手,我卻答得如此無禮,心裏很不好過。

即使概率不及萬一,若是此人是本網誌讀者,且容我就此致歉。老實說,就算再來一次,我也是無能為力的,不過我當時實在並無惡意,請恕則箇。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版稅

幾個我慣常看的網誌,都談及台灣出版業不景,作者所收版稅少得可憐,卻又不提這個少得可憐的數目即是幾多。上網略查,有人說首刷作者大約可分到8%。且不論第二刷或以後如何分紅,首刷有8%,似乎不算偏低。相比之下,中國出版業漸趨蓬勃,但是據這篇這篇文章所講,作者亦不過分得銷售額的6-12%不等。

西方英文學術書籍就更糟了,印象中,十幾廿年前還好,個別作者甚至可以分到銷售額的15%左右,但近年往往只分到6%上下。出版學術書本,一般都毋須特別的排版、封面設計或印刷方式,第三者的版權圖片亦較少,銷路又比較穏定,但作者的待遇更苛刻,不知何故。

若說出版業遭逢困境,我猜香港的情況更坎坷吧,不過我找不到資料,不知實況如何。

2016年5月24日星期二

萬字夾是怎樣製成的


不知而今中學重有無金工課程。總覺得,與其浪費金錢搞甚麼中國遊學團,不如為學生培養一些不算太難學而且實用的技能。女生可以學水電金木工,男生可以學烹餁編織。當然,反過來也可以。

2016年5月20日星期五

彼岸的陸捌玖

看了一遍蔡英文的就職演說,相當感嘆。

她提到台灣面臨的種種困難:
我們的年金制度,如果不改,就會破產。 我們僵化的教育制度,已經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 我們的能源與資源十分有限,我們的經濟缺乏動能,舊的代工模式已經面臨瓶頸,整個國家極需要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的人口結構急速老化,長照體系卻尚未健全。 我們的人口出生率持續低落,完善的托育制度卻始終遙遙無期。 我們環境汙染問題仍然嚴重。 我們國家的財政並不樂觀。 我們的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 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困擾著所有家庭。 我們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 我們的社會安全網還是有很多破洞。 最重要的,我要特別強調,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
Noam Chomsky 曾經批評,美國總統選舉好談 values 而輕 issues。蔡英文這段演辭,卻清楚顯示她對實際問題有多掌握。對比香港的陸捌玖,來來去去就只懂得說解決住屋問題,以及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和一帶一路。試想想,梁賊振英會如此說嗎:
我們社會貧富懸殊。私立中小學貴族化,普通學校無論是收生、資源、行政抑或教學,皆備受制肘。大學不再是容許思想自由激蕩之地。研究院只顧招收中國學生,無心提昇本地人整體硏究實力。我們的經濟制度嚴重扭曲,只顧全大商賈利益,中小企與小市民淪為佃農。市民的強積金不斷被過高的管理費蠶食,政府的儲備又不斷浪費來興建大白象工程。我們的人口結構急速老化,入境與移民政策卻無權自主。我們的公務員不再秉持政治中立,尤其是選舉管理委員會行事偏袒,以及警隊濫用武力與選擇性執法蔚然成風。我們的司法部門依然獨立,惟中國官方一直宣傳三權合作,並不斷將《基本法》搓圓撳扁。…
我並不羡慕台灣,只是為香港悲哀。

話說回來,蔡英文這篇演辭,文風平易近人,從政治效果而言相當不錯,但純粹談遣詞用字的話,就不大理想,許多地方都寫得頗為累贅,亦有陳雲所謂歐化中文之弊。譬如演辭首段:
就在剛剛,我和陳建仁已經在總統府裡面,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與副總統。我們要感謝這塊土地對我們的栽培,感謝人民對我們的信任,以及,最重要的,感謝這個國家的民主機制,讓我們透過和平的選舉過程,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並且克服種種不確定因素,順利渡過長達四個月的交接期,完成政權和平移轉。
不難減省如下:
剛才我和陳建仁已經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與副總統。我們感謝這塊土地栽培了我們,感謝人民信任,更感謝這個國家的民主機制,使我們靠和平選舉,就可以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克服種種不測,順利渡過長達四個月的交接期,和平移轉政權。
馬英九當年的就職演說,姑勿論內容和風格,至少文字乾淨得多。蔡英文這篇演辭,我懷疑是她親自撰寫,而不是由文膽操刀的。

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

阿里巴巴

財富雜誌:Here's Why Alibaba's Accounting Is As Alarming As Enron's。當年預言安隆集團會出事並大手沽空的基金經理,而今話阿里巴巴盤數好有問題,信不信由你,不過正所謂居安思危,若然讀者有買阿里嘅美股,手揸重貨,請小心頭腦過熱。

無論阿里巴巴會否爆煲,我等都應該慶幸當年聯交所無批准馬雲用「合伙人制度」在港上市,以10%股權控制成間公司。

同場加映:阿里巴巴加入國際反仿冒聯盟後,國際大品牌相繼退出,跟住國際反假聯盟取消阿里巴巴會員資格,花生友大概會睇得好過癮。

2016年4月25日星期一

討論區,小確幸

今曰上網,發現傳奇遊戲編程員 John Carmack 不久之前,曾於 Twitter 提及我於某個討論區所寫的帖子。他說已經實作了當中算則,並運行得好好云云。哈!

2016年4月5日星期二

Fun fact: Henry Pottinger

首任香港總督 Henry Pottinger ,清國將其名字漢譯成璞鼎查。香港的師爺墨水少一點,將之譯做砵甸乍,雖稱不上文雅,亦不至太離譜,不過查 1842 年 3 月的 Hong Kong Gazette(一份由中國之友發行的報紙;未有後來的香港轅門報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即現今的香港政府憲報之前,其功用形同憲報),原來當時譯名並非砵甸乍,而是另一個特級爆笑的名字,那就是⋯










煲顛茶!

後記:英人愛茶。要煲,就喪煲最頂級嘅茶!

2016年4月2日星期六

送終

剛剛送了亞視的終。彌留之際所播節目,竟然是由一班橫看豎看都無甚人生經驗的亞姐在大談人生,真是慘不忍睹。

2016年3月18日星期五

開口錯?

(一)南華早報有篇報道 iPhone, Cola and Kinky: what’s in a Hong Kongers name? 讀者應該一見標題,就猜得出內容。

香港人近年愈來愈流行亂改英文名,令人見笑。有時只是笑的人無知,例如有些西人見一些香港年輕人以日人名字英譯為名,就大皺眉頭,殊不知西方亦不乏拿異國姓或名英語化當 given name 的例子,只是他們不習慣用亞洲人名吧。然而港人取名,也實在不時令人傻眼,報道中的 Kinky 即為一例。

粵語有云「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改名前不想想自己新起的名字有無犯忌,惹人側目還好,最糟的是有些為子女起名的父母,中文名就寧願花幾千元請神棍起(而結果往往不是自覺文雅實為俗氣,就是用上了一些一百個人當中,九十九個都不懂得唸的僻字,就好像舊日周星馳電影中的何鑫淼咁),英文卻自行亂取一通算數,簡直精神分裂。

名字叫 Kinky,反映改名的人,都是看過電影《孤男寡女》,就直接將鄭秀文所演角色的名字挪為己用(但戲中人名字串法實為 Kinki),連最基本的「盡職審查」 ── 諮詢 Google 大神 ── 都唔肯做的懶散港女。不過話說回來,當我讀完前述報道的首段後,就不禁想,沒做基本工夫的,除了那些很 kinky 的港女之外,還有記者自己。該段報道是這樣寫的:
Soufflé, Arial, Focus, Hippo and Kinky. They might sound like the members of an avant-garde electro-pop band, but in fact they are just some of the more unusual names that Hongkongers are going by in 2016.
查實 Arial 尚未為電腦字體名稱之前,已是西方人的 given name 或 family name。它不過是 Ariel 的另一種串法。以其作姓或名的例子,網上易找的,有加拿大作家 Tracey Arial 及一位十九世紀美國軍人 Arial Bragg(美國麻省以往有村落名為 Braggville,即以此人命名)。南早這篇報道寫得不錯,不過第一句就鬧笑話,難免影響報道的公信力。



(二)新張的網上媒體 HK01 有篇專欄文章,題為『「王家」非「皇家」習非成是的歷史名詞翻譯』,作者廖詩颺。文章一開首就摘錄內文,說(我加黑):
皇帝(Emperor)與國王(King)地位不同,Royal Majesty是國王才用的稱謂,稱帝者會用Imperial Majesty,兩者分野明確。所以Royal應譯為「王家」而非「皇家」,而Royal Navy應稱作「王家艦隊」而非「皇家艦隊」。「皇家」之錯譯常見於香港,顯示港人毫無求真精神。日本人將Royal譯為「王立」而非「皇立」,便更見準確。
作者於內文則謂:
英女王維多利亞一世便兼任印度帝國君主,其稱謂除Royal外,也會使用Imperial,所以稱她為女皇,也不為過。同例,葡王亦曾兼領巴西帝國而稱帝。而奧地利帝國與匈牙利革命派妥協後,成立奧匈帝國,Imperial與Royal的稱謂要共同使用,以確立奧地利帝國與匈牙利王國之地位平等。故此,奧匈艦隊稱為Imperial and Royal(德文:kaiserlich und königlich)Navy,相當冗贅。而由於英女王伊莉莎伯二世不再稱帝,所以香港警察在六七暴動後獲欽賜Royal頭銜,應稱作「王家香港警察」,而非「皇家香港警察」。同理,西班牙文Real一字亦只有國王才用。故該國足球班霸名稱應譯作「王家馬德里」而非「皇家馬德里」。
我大致同意作者的見解,不過仍是覺得渠「開口夾著脷」,搞錯了最重要的一點。讀者閱讀下去之前,不妨先想想,廖先生的文章錯在那裏?相信答案出乎意料。

King 不同 emperor,王、皇亦有別,這點我相信大家都同意。問題是,西方的 king 與 emperor,意義並不盡同東方的王與皇帝。這好比港人稱 sugar-apple 為「番鬼佬荔枝」。此番邦生果和荔枝根本不同科屬,只是外形稍有相像,人們即穿鑿附會。以王為 king,皇帝為 emperor 亦然。東西君主制度還沒接近到可以完全互相比擬的地步。

當然,繙譯這種行為,本來就是一種附會。像君主稱號這種無形的東西,若不創新詞另譯(例如大清致美國國書把 president 音譯為「伯理璽天德」),硬要把雙方稱號一一對應,難免會有瑕疵。只要兩個稱號的差異不太大,即使內涵不同,當成互通的詞彙亦無妨。例如大清的國書或者與外國簽訂的條約,都慣以「大后帝/大皇帝」來指稱 Empress/Emperor。反過來說,英國於條約的英文本上,亦以 "Emperor of China" 來稱呼「大清大皇帝」。連最高規格的外交文件都如此,一般人大概無理由覺得不滿。

然而……
  • 1842年,維多利亞一世仍只是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南京條約》(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條約影印本)的中文本卻稱她為「大英君主」,而非「大英國王」。大清對其他歐洲列強的 King/Queen,亦多以「君主」或「大君主」 稱呼。例如 1887年《中葡通商和好條約》(臺北故宮藏) 稱葡萄牙王路易斯一世為「大西洋國君主」,1891年,薜福成出使意大利遞交的國書中,亦稱翁貝托一世為「大義大君主」。
  • 1890年,維多利亞一世的名號變成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nd Empress of India,《中英會議藏哲續約》(臺北故宮藏)中文本改稱她為「大英國大君主五印度大后帝」。(五印度或五天竺乃舊日印度別稱。)
  • 維多利亞一世駕崩後繼位的愛德華七世,名號為 K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British Dominions and Emperor of India。1906 年簽訂的《中英新訂藏印條約》(臺北故宮藏)中文本卻稱他為「大英國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此稱號當中兩個「大皇帝」,第一個明顯指 King。
  • 1905年由於革命黨人吳樾阻撓而未能送出的大清國書(臺北故宮藏),則稱愛德華七世為「大英國大皇帝」。
  • 往來清國的外交文件,並非沒有「國王」或近似詞彙。1799 年的《安南國王悼輓乾隆皇帝金箋》(臺北故宮藏),阮光纘就自稱「安南國王」;1781 年《暹羅國鄭昭貢單》,鄭昭自稱「國長」。
由此可見,儘管 Emperor 可以譯成皇帝,大清卻認為 King 並非國王,而是「君主」,甚至「皇帝」。

不認國王為 King,從另一件事,可知原因。

1897年,朝鮮停止向清國納貢,國王高宗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要求遣使赴京,與清訂定平等條約。清國起初不願朝鮮獨立,多作推搪,但其後礙於國際壓力,不再堅持。要建立平等外交關係的方針既以確立,清國政府就開始考慮條約生效以後,致韓國的國書要怎麼寫。負責起草國書的是張蔭桓。據林亨芬《從封貢到平行──甲午戰爭前後的中韓關係(1894-1898)》(pp.130-131) 所述,當時《國聞報》記載,總理衙門草擬國書內容為「大清國大皇帝問大朝鮮大國王好」,其中「大清國」乃雙擡,「大朝鮮」三字則比「大清國」三字低一格。但光緒帝認為,朝鮮已是一獨立自主國,其地位與他國應無二致,「遂奉硃筆將大清國與大朝鮮均改為平擡,而將國王二字改為君主二字」。為符合西法,遂要求唐紹儀查明「英日俄等國致韓國書,是否稱其為大君主,亦係稱為大皇帝。以便中國致韓國書與各國通例相符」。

(註:以上「亦係」乃「抑或係」之意)最後,國書定稿將「國王」改成「君主」而非「皇帝」。

由此可見,大清的確認為 Emperor 不同 King,不過相比之下,國王和 King 的分別更大。國王所指的是屬國或封國之主。獨立國家之 King 不稱國王,而稱君主,甚至皇帝(如「大英國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此先例)。將 King 譯作皇帝容或不妥,但以為譯成國王就完美,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2016年1月28日星期四

樊麾對AlphaGo

昨日 Google 的 DeepMind 小組宣布,由他們開發的圍棋程式 AlphaGo 上月於閉門賽事中,直落五盤擊敗中國棋手樊麾

一九九七年,IBM 的「深藍」於公開的國際象棋比賽中,擊敗俄羅斯棋王卡斯巴洛夫。當時無論是媒體抑或民間,基本上都是驚呼「電腦/AI 終於勝過人類了」,不過老實說,我覺得這種反應很蠢。

首先,我們現在稱為「人類」的物體,儘管智能和體格有別,但個體「規格」之間的差異不大,但何謂「一部」電腦?某電腦裝置用了一塊多核心的 CPU,那它究竟是一部電腦,還是多部電腦?若像深藍般,用多顆 CPU 作平行處理又如何?「雲」端的機器又如何?再極端一點,如果當年和卡斯巴洛夫對奕的,係如 SETI@home 那樣大規模分散式的電腦網絡,那麼這比賽究竟是雙雄對壘,抑或是由棋王以一敵萬?

深藍擊敗卡斯巴洛夫,我並不覺得驚奇。集合夠多資源,就有勝過一人份的運算能力,這不是應該的嗎?

再者,深藍算不算「人工智能」也很難說。如何才稱得上 AI,本來就沒有共識。傳統的奕棋程式,用的更只是 brute-force search。概念上,電腦下棋之前,不過是先列出了無限步之後(直至終局)的所有可能狀況,再揀最有利的那一手來下。當然,電腦運算能力有限,不能盡算所有棋路,因此奕棋程式的重點,就在於決定各種棋路搜尋次序,以及每一路棋中,推算到幾多步才停。

我大學主修的並非電腦科學,更沒學過人工智能,所以當年我聽到棋賽結果的新聞時,心裏都疑惑,究竟深藍是否有所突破,用了一些配得上稱為 "AI" 的算則。事隔不久,深藍的主設計者許峰雄到薄大的講座講深藍。這類話題講座,若非太過 dumped down 就是太 technical,所以我沒打算去聽,不過我還記得,許峰雄於講座的摘要中,是清楚寫明他也認為深藍的算則只是 brute-force search,算不上 AI 的。

電腦下西洋棋勝過棋王之後,終極的人類 boss 就是圍棋國手了,不過也許是我孤陋寡聞,過去廿年間,似乎都未聽過有那個圍棋國手玩十九路圍棋(即是用橫直都是十九行的正式棋盤)輸給電腦。即使是十三路圍棋,或者對手為中段位的職業棋士,好像也只是傳出過幾次電腦贏職業棋士的消息。算則方面,廿年來亦好像只有一個真正的突破,就是發明了利用蒙地卡羅樹搜尋 (Monte-Carlo tree search) 的技巧,大大降低了要搜尋的棋路數目。

今次被 AlphaGo 擊敗的樊麾二段,和中國頂尖圍棋棋士古力九段同輩。BBC 的報道說 "A Goog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gram has beaten the European champion of the board game Go"。我是棋屎十段,不敢狗眼看人低,不過從網上搜尋,看不出樊麾於韓日中三個圍棋強國的賽事中有何勝績,至於 European champion 這個頭銜,指的是歐洲圍棋大會 (European Go Congress) 的年度賽事,歷史儘管悠久,卻不似是職業棋士之間的比賽。

DeepMind 小組的論文已於 Nature 刊登,從論文摘要來看,AlphaGo 的算則主要是利用 deep neural network 去選擇要搜尋的棋路,而這種做法可以單獨運用或者配合 Monte-Carlo tree search 使用。BBC 報道的標說 Google achieves AI 'breakthrough' by beating Go champion,不過驟眼看來,AlphaGo 的算則並無重大突破。報道中,DeepMind 的主事人 Demis Hassabis 亦沒有說過他們發明了甚麼嶄新的東西。他謂,此前人們認為要再多十年,電腦才有望擊敗頂尖圍棋棋士,而 AlphaGo 這麼早就可以擊敗樊麾,乃因為既有算則的改良比想象中快,而 AlphaGo 又結合了多種算則。

小組說他們已經約定三月份和韓國頂尖棋手李世乭對戰,AlphaGo 的真正實力,到時可知底蘊。

P.S. This blog of a DeepMind team member has a concise explanation of what was going on.

2016年1月12日星期二

牛口

今日有新聞謂,小學字詞表「告」字上半部穿了底,寫成「牛」,與坊間常用寫法不同,令家長混亂云云。記者訪問了某位(說普通話的)大學中文系教授,他表示,中文字形,構字書法往往人人有別,老師批改習作時,應要寬容。他至此還說得頭頭是道,誰知話鋒一轉,就表示這個小學學習字詞表是「屬於民間的東西,起不了一個法律上的作用」,並建議香港仿效中國與新加坡,制訂具法律約束力的文字,減少爭拗。

在香港教授中文的大學教授,竟以為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是「民間的東西」,使我十分驚訝,不過真正令我感到突兀的,是他那種實用主義的心態。在這位教授心目中,製作一份字形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減少爭拗。一個漢字為甚麼要寫成某種特定形狀,字形如何演變至今,彷彿無足輕重。

若制訂字形表的目的,單純是要規範漢字寫法的話,這樣的規範早已存在。由官方制訂的字形表其實並不稀缺。中國有通用規範漢字表,台灣有國字標準字體,日本有改定常用漢字表,就連香港這個小城,也有常用字字形表(新聞提及的小學字詞表,只不過是將此字形表納入附錄)。然而,若追溯漢字的源流的話,就算是官訂的字形表,亦不免錯誤。例如台、港兩地的字形表,皆各自採用了一些不符合原有字義的字形,這是連維基百科也有提及的,根本是舊聞了。

九七之後,中文好像忽然變得很重要。教育當局先是強逼大部份中學推行「母語教學」,用粵語來教授一般科目。吊詭的是,對中文科,當局卻反而要求用一種並非多數港人母語的語言 ── 普通話 ── 來教。(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最近也不甘寂寞,又走出來支持用普通話教中文。)教師每日面對的困難,諸如經常超時工作,與教學無關的工作比重過大,課程要遷就公開試內容,老師被逼採取不合適的教學工具或方法(例如教育局曾要求中學老師必須用 PowerPoint slides 來講解,不知此政策取消已否)等等,當局卻視若無睹。

以中文科而言,若老師有多點時間準備,多些時間講解,多點裁剪課程的權力,學生就有機會真正領會漢字演變複雜之處。「告」字從牛從口,乃因為它本來根本並非「告訴」的意思,而是指綁在牛角上的一根橫木,乃牛用的防撞欄 (bumper)。至於此「告」字日後何以變成「告訴」的意思,已經完全不可考。我不是說老師應該將漢字字源列作課程一部份,更不是說所有中學生都有能力或興趣學習漢字字源,但若課堂真真正正由老師主導,我相信大部份的中學老師,都有辦法將中文科弄得沒那麼枯燥。

用普通話教中文是否真的較優勝,其實無關宏旨。而今殖民政府亟亟追求的,根本就不是提升香港人的中文水準,而是「中港融合」,消滅粵語。某日若電視節目都只講普通話,報紙都只寫簡體字,內容開口埋口都是國家民族,領導人一律「偉光正」,天災人禍都是感動時刻,當權者才不管你的中文如何,反正以他們本身的中文水準,也判斷不了別人行文之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