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星期六

那、哪

看 hystericireul 寫《中文有這麼難嗎?》,當中提到:
「哪」和「那」,有那麼難用嗎?哪裡有難度了?

「那」是實指,指示代詞,用來指稱事情、物件,有明確的目標物,與「這」詞義相似,不過「這」是用於近指,「那」是用於遠指。

「哪」則是虛指,疑問代詞,通常在疑問句中用來指稱欲問的事情、物件。在陳述句中也會用「哪」,例如「我知道有哪幾條路可通往中環。」,譯成廣東話便是「我知道有邊幾條路可以去到中環。」
看罷這段文章及幾十條留言,我感到愕然。

我念中小學的時候,「哪」字的唯一用途,是用來寫「哪吒」這個名字。雖然偶爾也見過人用它來表達「那」字的意思,或作感嘆詞用,但印象中這只是北方話的用法,並非傳統中文。

怎料上述文章的留言者竟然多數都認為前述段落的「那/哪」區分是理所當然的。

自問是高學歷粗人,中文沒多少涵養,但是小時侯學業總算不太差,無奶油連「那」字那麼基本的字義都搞錯。

唯有查字典。

我讀中學時用的《學生字典》(商務印書館所編,一九五一年十月修訂)並無收入「哪」字,反而「那」字釋曰「何也。如何處曰那處。何堪曰那堪。」看哪!那個「那」作疑問用,那裏有錯了?

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那」條:
(三)表示疑問。如:「他去那裡了?」˙王建˙寒食行:「紙錢那得到黃泉?」
(四)表示疑問。通「哪」。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轉成ㄋㄟˇ。如:「王維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縣裡人那個不曉得?」
可見從唐到清,「那」字都可以當疑問用。

《辭海》(一九四七年版)更將「那」列作本字:
【哪】…… 本作那 ……(一)按今語用哪,與啊字用法略同,每以助驚歎之情態;如:「謝謝您哪、天哪」等是。(二)疑問代名詞之那,今亦作哪,讀為上聲。

【那】【乙】(一)俗言那事,見廣韻。按俗言那個,即彼之意,那事意亦同。(二)何也。《世說新語 政事》:『王謂何曰:「我今故與林公來相看,望擺撥常務,應對玄言,那得方低頭看此邪?」』
走筆至此,相信不用再多說了。

早前我寫了一篇消夜考,主要說香港人講的「消夜」是本詞,而內地人講的「夜宵」才是後來者。誰知引來文友好康說「語言、詞彙,是為人們交流服務的,它是否『合法』,在於是否得到人們的認同,而不在於古代是什麽樣子。別以爲時裝可以不斷復古,詞彙就是如此。」我想好康兄弟誤會了,該文的主旨並非要內地人「撥亂反正」,說回「消夜」,而是說既然「消夜」才是正寫,請內地的朋友別再批評香港人寫「消夜」為顛倒字序。今次對「那/哪」的討論也一樣,要用「那」字抑或「哪」字當疑問用,各有各的喜好,悉隨尊便,但是請大家勿再將「那」字的正確用法說成錯誤一般吧。

伸延閱讀:那和哪;栗子妹的練習場

17 則留言:

方潤 說...

很多字都是這樣衍生出來的吧。
但既然已經分開了,就無謂再混用了。

The suffocated 說...

你這項留言正好說明我感到愕然的原因。

博客之中,相信我屬老餅,但是年紀也應不比其他博客大許多。如果以呂大樂之流的分法,應屬第三代後半的香港人。我雖不能代表那整代人,但相信我所受的中文教育與當年其他中學生所受的並無二致。若果其然,結論就是今日許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那/哪」區分,實際上並非語言自然演化的結果,而是近年一些以北為師的中文教育下的產物

由建制灌輸,要擋也擋不了,所以我不會說你們的「那/哪」用法有錯,只是對自己身處的環境變化之快感到愕然。簡單來說,就是想不到土生土長的自己竟然這麼快就變成外星人而已。

chestnut girl 說...

方潤:The suffocated 說的對,「哪/那」跟「分/份」不同,並非文字分工產品。「哪」一向是北方人說的話。
The suffocated: 我都對環境轉變之快感到愕然。翻開小學中文教科書,見「一盤唱片」,立即說不出話來。

chestnut girl 說...

找了容若的文章作參考:
http://hk.myblog.yahoo.com/chestnut-girl/article?mid=14915

匿名 說...

"哪"是近年無中生有的字, 「那/哪」的區分是多餘的, 完全沒有必要, 徒然製造混亂, 製造用錯字的指控, 最終妨礙溝通交流.

《好康雜誌》 說...

有人稱讚秦始皇同意文字度量衡,
有人指斥秦始皇抹殺了文化朵樣化...
當未來全世界華人都用簡體字的時候,連香港也以簡體字為正體的時候,是否我們還要兒女堅持用繁/正體....
或者,當會考的時候,是否可用古文作答?我早已忘記考試規矩,不過估計改卷教師不喜歡.
那/哪如此分法,是演變也好,是大陸當局強制編制也好,既然實用,那就用吧..
從它被廣泛接受起,兩字統一用"那"的做法,就成為"非正常"的了.
最後亂問一句:有沒有想過"的地得"又如何呢?如果現在我寫"底",會否被認為是錯的..
其實,這些東西很不想討論,非常意識形態

The suffocated 說...

chestnut_girl, 多謝提供資料,它澄清了我不少誤解呢。

匿名君,請看 chestnut_girl 轉載的容若文章。

好康,你說「這些東西很不想討論,非常意識形態」,說得很好呀!本文的 tag 是「文字是吵架的顏色」,本來是用來提醒自己小心,不要偏執的,可是有關文字的討論往往牽涉文化與政治,很容易過火。我寫本文的時候,心裏也實在感到委屈,不夠平心靜氣。重新再寫,應可以委婉一些。

你問寫「底」對不對,其實沒有甚麼對錯可言。如果想模仿民國初年的文風的話,用「底」字自然恰當。換了是現代語體文的話,就很怪了。

「那/哪」也一樣。普通話「那」、「哪」不同聲,分開用兩個字表達,有其用處,但是為了遷就中國 54% 說普通話的人口(這是幾年前國家教委的數字)而硬要將其他人單用「那」字的做法說成錯誤,就是霸道了。

chestnut girl 說...

肯討論和考證是好事,不聞不問,我們珍愛的中文最終只會沉淪。
偶然看見一篇討論「麵飽」的文章:
http://www.cantoneseculture.com/page_MoreThanWordProblem/mtwp20061204.aspx
我覺得最後一段寫得很好,有閒時不妨一讀。

chris 說...

我見過一些內地人對「哪」和「那」的用法是很「擇善固執」的,常譏笑人家不分兩者為錯誤。
我很奇怪,慣了連「後」都可以簡寫為「后」,「鬱」都可以簡寫為「郁」的人,對「那」字不加上那一個小小的「口」,可以反應得那麼強烈。

Frostig 說...

「一盤唱片」?

Gosh! D_mn it!!!

It IS WRONG!!!!!!

「唱片」should be in 'pieces', but not in 'dishes'!!!

Frostig 說...

Re Chris:

It is because the twp wprds are with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in Mandarin, that's why they ASSUMINGLY expect people to distinguish the two 'properly', while the other two pairs of words as in your examples are, unfortunately, with the same pronunciations......

Meshi 說...

1. 白話文歷史其實還不算很長,一些虛詞的寫法會有變異,慢慢才約定俗成起來。如早年有「的」(連接形容詞尾)、「底」(連接名詞尾)、「地」(連接副詞尾),後來慢慢只剩下「的、地」之分,這就成了規範;又如「他、她、牠、它」之分工,更是人為的分別,但現在大家都接受了;現今「那、哪」之分也相仿,既然一個是指示,一個是疑問,是兩個詞,用不同寫法也是合理的。

2. 不論是同音的「的、地」(輕聲),不同音的「那、哪」,普通話人都區分。可見這裡決定分不分工是先決條件不在於是否同音,而在於其功能是否不同。

3. 在本地,把用「那」作疑問代詞視作錯誤或許太嚴重。也許可以把用「那」作疑問代詞稱為「舊用法」,用「哪」作疑問代詞稱為「新用法」吧。

The suffocated 說...

Chris 兄,因為那是「規範漢語」呀!要是你寫「鬱」或「後」,可能還會被人譏為要令古文復辟呢。

Frostig, 我倒是好奇「唱盤」的普通話是甚麼。

Meshi, 我覺得重要的是,「那/哪」的分工可以帶來甚麼好處?有幾多情況下,不分工會造成混淆?

其實於大多數情況下,單用一個「那」字,根本不會有誤解。

就算分拆,也不必分工。你所舉的「的/地」之分就是個好例子。也許所謂「規範漢語」的用法有所不同,但以我理解,至少就香港人的中文來說,「的」往往可以替代「地」,反之不然。「那/哪」之分亦可如是,我們可以繼續讓「那」字一字兩義,但只讓「哪」字當疑問用。這樣既不必改變「那」字的固有字義,又可於「那」字字義有混淆之時用「哪」替代,應該是最自然的做法。強要縮窄「那」字的用途,硬生生造成混淆(若無混淆,hystericireul 君就不用抱怨別人那、哪不分了),反而不智。

Meshi 說...

A:喂,燈膽權在那裡呀!
B:那裡?
A:那裡呀!看不見嗎?
B:我不是不知道那裡是那裡,而是問為甚麼是那裡呀!你怎麼那裡、那裡不分的呀?
A:你才那裡、那裡不分,你那句明明是問句嘛,我當然以為是問那裡,怎知道是問那裡?
B:問句也不一定是問那裡,也可以是問那裡嘛。燈膽權真的沒理由在那裡哦,好奇怪!

Genevrier 說...

我覺得作為香港人來說, 「那、哪」分工問題也是不大的. 因為我們口語中這兩個用法本來就分工, "邊度"與"嗰度"之別是清楚不過, 所以換成書面語也只是簡單的一字換一字: 邊-哪 嗰-那 度-裏. 這樣說, 「那、哪」的區分又怎不自然呢, 無非只是讀出來同音. 「那、哪」從意義上來分是清楚不過了.

匿名 說...

那里都可以用"那",我一般把"哪"用來代替感歎號!例如看哪,不知道哪。

匿名 說...

我只知道小時候被教導~哪是疑問句~那是肯定句~
網路盛行之後~開始了注音文~外星文~
現在我都已經無所謂大家打字同音不同字~我都懶的講了
我不知道也沒你們那麼厲害~這麼多文謅謅的道理~
我只知道哪~那~不分
我每次常常都看不懂很多人的話~
尤其是連標點符號都不打的人~
我真的看不懂他到底是在說還是在問?
明明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麼要變得這麼令人需要思考?
還是小時候每個小學大家教的不一樣?
我只知道一直都是只有~~你在哪裡?我在這裡~~你在哪裡?我在那裡!!
同音不同字~懶的講了~個人造詣個人擔~
哪那不分的人~~令我很痛苦~~純粹個人感想
如果我說的是錯的~那也就是台灣小學的老師都是錯的~~
我只知道哪那不分~我的確被影響干擾了~~
個人真實感受~沒有要加入戰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