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愛不遂事件能成全城熱話,原因是它夠切身。上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唔屈服,就算唔炒魷都被上司玩死,相信好多打工仔都試過。事件一旦牽涉桃色,就更勾起人們的八卦慾望。以我等口痕友來說,更難免有種種猜度,例如「求」字後面是否少了一個「造」字等等。
近日的香港新聞甚悶,傳媒炒作甘乃威事件,算是救巿的「理性」做法,不過今次事件實在無甚看頭。至少就檯面上的指控來講,甘乃威議員因為求愛不遂而作出解僱,頂多屬無理解僱的範疇,就算事件涉及某些嚴重的性騷擾行為,影響的也只屬個人,與社會整體運作無干。
一些政棍今次表現得相當義正詞嚴,扮哂愛情蝙蝠俠,例如「懷疑共產黨員」梁振英說他盼望立法會秉公處理甘乃威事件,而范徐麗泰則敦促甘乃威交代,然而上次的「曾德成懷疑河蟹女青年會社工事件」,可能造成白色恐怖,情節嚴重得多,這班愛情蝙蝠俠卻統統變了鵪鶉。這和曾蔭權鬥噏事件一樣,都是有兩把尺。特首說狗噏就視若無睹,議員講仆街臭四就大造文章。
巿民對兩宗事件的關注也大有分別。雖說愛看桃色新聞是人之常情,但是若港人依然只愛桃色、不理白色的話,恐怕香港淪為亞洲和諧之都之期不遠矣。
同場加映:愛情蝙蝠俠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2 則留言:
看得清晰, 說得公允.
謝謝。我不認識當事人,不曉得她受到甚麼傷害,所以不敢說甘乃威有多大責任,但此事就像當年克林頓搞萊溫斯基,都只是影響「個人」而非「眾人」之事。相比之下,年前民記北上公幹時懷疑拉大隊嫖妓,月前的德成懷疑河蟹,又或者今日新聞報道賣慈善獎卷有人落格,這些才是真正影響眾人,真正的誠信問題。如果要搞大龍鳳,這些才是該針對的對像。今日新聞話有人要立法會調查,我覺得完全搞錯問題層次。我不清楚立法會那個「個人利益委員會」的職能為何,但直覺上,此類事件無理由要由立法會調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