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信報》的林行止先生寫過一篇文章,考究聖誕老人的起源。隨着互聯網發達,人們不用依賴報紙專欄也能輕易找到和聖誕節有關的資料,例如英文維基的聖誕節條目便寫得很詳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一般人難以知道這些網上資料有多可信。
不少文章都說聖誕節本來不是基督教節日。在古羅馬,十二月廿五日是慶祝波斯太陽神誕生的日子。這天古羅馬人會擺設盛宴,交換禮物。冬至之後,太陽起得更早,落得更晚,慶祝太陽神誕辰就像中國人慶祝春節一樣,都是為了富生命力的季節即將來臨而歡欣。直至四世紀,當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納為國教之後,當時的基督徒便在太陽神誕辰的筵席上宣講福音書中有關耶穌出生的故事。慢慢地基督教取代了羅馬的多神崇拜,十二月廿五日也從異教節日蛻變為基督教節日。現時已知最早把該日視為基督教節日的記載,見於一本由一位羅馬基督徒於公元 354 年編撰的曆書。
這種文化侵蝕現象非基督教所獨有。譬如西藏寺廟的壁畫,不少都描繪了一些藏傳佛教才有的佛,原因是佛教傳入西藏之後,汲納了不少西藏原有的宗教神祇為佛。現今所謂基督教,究竟保留了多少早期教會的成份,大抵要專家才知道。
雖然十二月廿五日被稱為「聖誕節」,可是耶穌到底是那一日出生並沒有定論。大家也許猶記得兩星期前,有研究者認為六月廿七日才是耶穌生日的新聞,而維基就提到有天文學家認為耶穌生於四月十七日。這類研究應該陸續有來,難有定論。
其實有趣的不是耶穌生於那一天,而是為甚麼人們會認為聖誕節是耶穌的生日。如前述,早在四世紀時聖誕節已經是慶祝耶穌出生的節日,但當時的人只是慶祝而不是說該天就是耶穌的生日。情況有如英女王壽辰。二十歲以上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當記得以前每年六月的第二或第三個星期六是慶祝「事頭婆」生日的公眾假期。這在「祖家」也一樣,但是事頭婆的生日在紐西蘭是六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在澳洲是六月的第二個星期一,而在加拿大則是五月廿四日或之前的第一個星期一。事頭婆的真正生日當然只得一個(四月廿一日),所謂「英女王壽辰」只是名義上用來慶祝事頭婆生日的公眾假期。
聖誕節也一樣,據我所知,無論是天主教、東正教抑或新教教會,從來都沒正式說過聖誕節是耶穌的生日。為甚麼後來有人以為聖誕節是耶穌的生日,或者以為教會這樣想,我不清楚。甚至不是所有教會都慶祝聖誕節。歷史上它主要是天主教節日,雖然現在大部份新教教會也慶祝聖誕,但從新教出現至今,均不斷有人反對慶祝。十六世紀的新教改革家加爾文 (John Calvin) 便是一例。
異教把十二月廿五日讓給基督教,基督教則把這天讓給聖誕老人,而聖誕老人又被芬蘭人強制入籍。很多人都知道聖誕老人的原型是聖尼古拉斯 (St Nicholas),也知道現在「紅衣白鬍子大肚腩」的聖誕老人形象是三十年代可口可樂廣告的功勞,這些林行止先生的文章或維基都有提及,不過在云云有關聖誕老人的傳說中,沒有一個與芬蘭直接有關。芬蘭的「聖誕老人村」,和雲南的「香格里拉」一樣,都是把傳說壟斷,化作商機。我想起李小龍。香港遲遲未興建李小龍紀念館,連銅像也給波斯尼亞飲了「頭啖湯」,反而和李小龍關係牽強的佛山卻斥巨資起了「A貨」紀念館。過多十年,你猜外國人提起 Bruce Lee 的時候,還會不會想起香港?
以前聖誕節,大家都寄聖誕咭。隨着電郵和互聯網普及,這傳統逐漸式微。現在的學生也許再體會不到望着一大排朋友寄來的聖誕咭那種暖意和喜悅。說起來,聖誕咭的祝福句十分公式化,永遠都是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與香港人過農曆新年那些恭喜發財身壯力健龍馬精神萬事勝意如意吉祥心想事成財源廣進貨如輪轉步步高陞學業進步出入平安大不相同,但這卻無損送咭者的心意。其實兩個節日的風格也十分不同,農曆新年歡欣和熱鬧,聖誕節則喜悅和平安。
當然,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聖誕節也可以十分喧鬧。小時候家人帶我看聖誕燈飾,到處人頭擁擁,水洩不通。那時聖誕節和農曆新年都是大節,是每戶人家的大事,很有氣氛。現在港人多了外遊,又多了娛樂方式,會不會再滿足於一家大小看燈飾,很難講。不過近年香港的燈飾和港人一樣,都變得非常庸俗,到處都是鋪天蓋地的燈網,譬如奧海城外那些所謂燈飾,說是噁心也不誇張。唯有半島酒店的燈飾依然有品味,不過燈泡也愈用愈多。
街上的樹木也是聖誕燈飾的受害者。它們平日的生長空間已不多,到了聖誕節還被纏在燈網。我不懂植物學,不知道它們要不要關燈休息,不過無端端要負磅,肯定不好過。
比起巨型燈網,其實我更愛小小燭光。或者說,我喜歡平安夜甚於聖誕節。小時候讀《讀者文摘》,看到一句愛斯基摩人的祝福語,非常喜歡。謹以此祝各位聖誕快樂:
May you warmth in your igloo
Oil in your lamp
Peace in your heart
Oil in your lamp
Peace in your hear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