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將此書送給美國總統奧巴馬之後,此書人氣急升。阿瑪遜書店對此書書評平均有三粒星:

不過有如現實中許多其他統計的平均數一樣,這裏的平均數也不大可靠。實際的評級分佈是這樣的:

不難想像,給予一星的三十四人之中有不少認為美國永遠是懷着高尚的目的向南美洲輸出民主的,而南美洲的貧窮和腐化都只是當地人的錯。不管歷史如何血跡班班(你以為 64 可怕嗎?以前南美洲還有死刑隊 death squads 到處抓人來殺呢),也總會有人盲目地為犯罪者開脫。比起舔人鞋底的馬屁精,這些信念堅強的愛國者為害更大。
The Weapons That Kill Civilians — Deaths of Children and Noncombatants in Iraq, 2003–2008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0(16):1585-1588, 2009.
當年美軍侵略伊拉克的 mission accomplished 之後,權威醫學期刊 The Lancet 刊登了兩篇調查(第一篇及其副本、第二篇及其副本),表示從戰爭開始到 2004 年 9 月的短短一年半間,直接或間接死於侵略戰事的伊拉克人,估計高達六十萬人,而戰後伊拉克人民死於暴力的機會率,更高出戰前 58 倍,其中大部份的死難者都是為侵伊聯軍所殺婦孺。美國的政治宣傳機器當然全力開動,貶低這兩項研究的可信性。

NEJM 這份報告,提醒我們伊拉克仍然是個地獄。雖然大部份美國人緊張的是戰爭對美國經濟或形像及美軍安全的影響,對伊拉克人的生死根本漠不關心,但是仍有心人肯調查真相,總是好的。比起某些遭本國政府屠殺或者因地震致死的人民,伊拉克的死人總算還有丁點說話的自由。
浙江趕走《三國》劇組 拍戲垃圾遍地 污染30萬人水源
大國總算還有一些肯反省的官員,只是大錯已成,兩萬元又可以補償甚麼?別人在紐西蘭拍《魔戒》,完事後將場景復原,不留半絲痕跡,還讓觀眾慨歎怎麼不留一兩個場景作旅遊景點。大國還是小國的制度可以約束投資者,賺錢之餘不忘自尊、愛惜鄉土,此處可略窺一二。

1 則留言:
>>不難想像,給予一星的三十四人之中有不少認為美國永遠是懷着高尚的目的向南美洲輸出民主的,而南美洲的貧窮和腐化都只是當地人的錯。不管歷史如何血跡班班(你以為 64 可怕嗎?以前南美洲還有死刑隊 death squads 到處抓人來殺呢),也總會有人盲目地為犯罪者開脫。比起舔人鞋底的馬屁精,這些信念堅強的愛國者為害更大。
所以我反對"不知者不罪" - 在客觀情況容許下仍放任自己繼續無知, 間接助紂為虐就是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