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乜春乜乸

小時候家裏經營雞場,雞農有術語謂「雞項」(項讀若「三行」的 hong2 音,即「旱有」的「旱」加鼻音),意即未曾生蛋的母雞,或套用祖母的解釋,「雞項呢,係人嘅話,即係女仔囉」,也就是花樣年華的少女雞也。生過蛋的雞,才稱為「雞乸」。

雞春 (雞蛋)、雞項、雞乸,仍是雞農甚至是港人的常用詞,但大部份人已不知當中「春 、項、乸」的本字。此三字的構成,其實非常簡單明瞭:


未成肉 = 「春」= 膥 (U+81A5);
未成母 = 「項」=  (本字未收入 Unicode,有些作業系統編作 U+ECBB);
已成母 = 「乸」= ?(本字未收入 Unicode)。

除了上述三個「×成×」之外,還有「未成人」(仔/崽)及其他類似構字,包括禾成毋 (U+23AFD)、米成母 (U+23AFF)、來成母 (U+23800)、未成田 (U+24CE1)、丰成母 (U+26523)、未成耳 (U+265F1) 等等,但我也懶翻字典了。有興趣的讀者可查《字海》,找出各字的意思。

雞膥巷(圖片來源:大洋社區
香港東北有離島名「鴨籮膥」,「籮」就是粵語「籮柚」(即屁股,本字待考)那個「籮」。鴨籮春,就是鴨尾的蛋,寓意該島乃鴨洲旁邊的小島。廣東番禺沙灣亦有地方名為「雞膥巷」,但網民多不明所以。「未成肉、未成母、已成母」三字,如本網誌以前提過的「穴出刀」(讀若「吉」,刺入意)一樣,其實都可以望文生義,比大陸力推的所謂「簡化字」(今稱簡體字)還要簡單,不過香港政府與學界也許無心,或者無力,除了搞出個既不完整又不規則的「香港增補字符集」外,對香港人於電腦上使用傳統中文或者粵字就沒有多少貢獻。「春 、項、乸」三個常用字的本字當中,竟有兩個不見於 Unicode,這是香港人於文字上遭邊緣化的危機。

有些古書會將「未成肉、未成母」當中的「未」字放在左邊,上「成」下「肉」就放在右邊(圖例)。「已成母」則有另一種變化:將「已」字的勾延長到「母」字下面,就好像「遠」字的辵部承載着「袁」字一樣。

現今香港人不寫「已成母」,代之以「乸」字。這個「乸」似乎是後起字,古書並無「也母」此構造,卻有「母也」的寫法。「母也」其實是「姐/姊」的異體字,《集韻》說「蜀謂母曰姐」,所以「母也」也是「已成母」之人。我懷疑舊時「已成母」一字失傳之後,有人記錯了「也母」的寫法,卻記得「已成母」有將「已」字一勾延長之例,才產生「乸」這個新字,不過此純屬猜測,也許永遠無法證實。

3 則留言:

DozoR 說...

原來本字如此。希望博主能寫更多考究粵語本字嘅文章,實在好有趣,而且抵睇。

匿名 說...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cantonese-communicate/article/view?aid=45

《好康雜誌》 說...

有趣。
潮汕話也保留極多古文音,可惜無咩興趣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