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

鬼揞眼

archive.org 尋找古籍,偶然發現明代岳元聲所輯的《方言據》及清末民初史學大家章太炎的《新方言》。隨手翻翻,竟發現兩個日常粵語詞彙原來又是古語。

揞,粵音 ngam2,用手掩蓋之意,例如香港俚語「鬼揞眼」,就是一時不察覺物件或文中字句的存在,而戲稱遭鬼掩眼的意思。另外,做事違背良心,香港話會說「揞住良心」。《方言據》:「以手按物曰(烏感切),藏也,手覆也。」

Mung1 Sung1
剛剛睡醒,mung1 mung1 sung1 sung1。"Mung1 Sung1" 本字「霧淞」,亦即是冰寒之地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今引申為頭腦混沌之意。《方言據》:
霧淞(音夢送)
混混不明了,謂之霧淞。冬月寒甚,夜氣塞空,如霧著於林木,凝結如珠玉,見晛乃消,因風飄落,齊魯閒謂之霧淞。按,《元命包》:「陰陽亂為霧氣蒙冒之象,因以為不明了之稱」。又,吳歌云:「霜淞打雪淞,貧兒備飯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