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現在世界真的充滿怨氣,有時打開報紙,見到有人批准另外一些人連續五日走去學校門口豎起中指反對某些事,或者從早到晚叫人懲罰林慧思老師,我反而覺得「嘩﹗使唔使呀?」我想同林老師講句「加油」呀!她所受的壓力必然好大。先不要考慮她動氣時所說的話,不要去judge她罵得好不好,我真是好想跟她說一聲「加油」,因為這個角色實在很難做。我不想再對她施加壓力,想給她一份鼓勵。
伸延閱讀:
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甚麼是邊爐?
前文提到不管有幾多個學者說「打邊爐」本作「打甂爐」,實際上從元代到民初,文獻中所有關於打邊爐的敘述,寫的都是「邊爐」而非「甂爐」。除非學者找到一個寫有「甂爐」的例子,否則我無論如何,都相信「打邊爐」的本字就是「打邊爐」。
然而何謂「邊爐」?主張「打甂爐」說的一眾學者,都說「甂爐」的「甂」是古炊具,卻沒有解釋他們口中的「甂爐」,是甂,是爐,抑或是甂與爐的合稱。
我的舊文寫道:
清季鄭珍 《者海鉛廠》詩云「竈甬邊爐宿,煤丁倚石炊。」(意即「灶工挨著爐邊睡覺,煤丁倚著石頭燒飯。」)這裏的「邊爐」,當然並非打邊爐所用,而是鉛廠廠房內的火爐,但既然挨著火爐稱為「邊爐」,「打邊爐」的邊爐,也該是一種火爐而非釜鍋鼎鼐等等形狀的炊具。若真的如此,則「甂爐」一說可以休矣。
然而何謂「邊爐」?主張「打甂爐」說的一眾學者,都說「甂爐」的「甂」是古炊具,卻沒有解釋他們口中的「甂爐」,是甂,是爐,抑或是甂與爐的合稱。
我的舊文寫道:
實情「打邊爐」一語,元人呂誠早有詩記載(見此)。 至明代,胡侍《墅談》(1546 年) 謂「暖飲食之具,謂之僕憎,雜投食物於一小釜中,爐而烹之,亦名邊爐,亦名暖鍋。團坐共食,不復置几案,甚便於冬日小集,而甚不便於僕者之竊食,宜僕者之憎也。」 文中既寫「邊爐」,亦顯示如今北人所謂「火鍋」,可能古稱「暖鍋」。到了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1700 年)云「冬至圍爐而食,曰打邊爐。」清朝遺老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1917 年)則謂「廣州冬日,酒樓有邊爐之設,以創自邊某,故曰邊爐。」詹憲慈先生所著《廣州語本字》(1924 年),則解釋「邊爐」這個稱呼,乃源於爐具本身是四邊形。儘管各人解釋不同,但寫的皆是「邊爐」而非子虛烏有的「甂爐」。顧祿《清嘉錄》(1818 年) 「暖鍋」一節,則引申胡侍《墅談》曰:
暖鍋顧祿很清楚指出暖鍋的「鍋」,乃真正的銅錫之鍋。然而吳人粵人用語不同,儘管「暖鍋」以炊具作名稱,「邊爐」的「爐」字,理應是火爐的一種而非炊具才對。
年夜祀先分歲,筵中皆用冰盆,或八,或十二,或十六,中央則置銅錫之鍋,雜投食物於中,爐而烹之,謂之暖鍋。譚大中《暖鍋》詩云:「範金為器利群生,物理居然寓聖情。持滿能平流不溢,虛中有竅火微明。噓寒變燠鹽梅濟,取坎交離鼎鼐成。黍穀暄回人盡飽,萬方應與頌和羹。」又云:「紅鉛九轉器初成,十萬錢輸選饌精。炊蠟厨邊湯乍沸,肉屏風畔婢初擎。添來爐火寒威解,味入丹田暖氣生。尚有寄居蕭寺客,齏鹽風味耐孤清。」
案:《墅談》:「暖飲食之具,謂之僕憎,雜投食物於一小釜中,爐而烹之,亦名邊爐,亦名暖鍋。團坐共食,不復置几案,甚便於冬日小集,而甚不便於僕者之竊食,宜僕者之憎也。」王穀原《暖鍋》詩云:「墻深羹匝沸,膽直焰中趨。」
清季鄭珍 《者海鉛廠》詩云「竈甬邊爐宿,煤丁倚石炊。」(意即「灶工挨著爐邊睡覺,煤丁倚著石頭燒飯。」)這裏的「邊爐」,當然並非打邊爐所用,而是鉛廠廠房內的火爐,但既然挨著火爐稱為「邊爐」,「打邊爐」的邊爐,也該是一種火爐而非釜鍋鼎鼐等等形狀的炊具。若真的如此,則「甂爐」一說可以休矣。
渠等
近年流行考究粵語本字,然而常人如我不懂語言學、訓詁學,很容易誤墮「想當然」的陷阱,但我等 armchair 吹水家,其實還有一件事可以做的,就是當有人提出某些字詞為粵語本字的時候,尋找舊文獻中有無使用這些字詞的例子。
Fitting data to theory?!!
若單純針對此方面,老實說,我覺得網民比語言學家還可靠。近年許多考證粵字的語言學家,不知有心抑或無意,推敲古音如何變今音就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實際顯示某個字詞為粵語本字的例證,有時卻完全欠奉,其中最礙眼的例子,莫過於我提過不止一次的「打邊爐」。似乎所有考證過這個詞語的作者,包括陳伯煇、何杏楓以至(不算學者,兼且感覺並不入流的)彭志銘,以及某些大陸學者,都說「邊」應作「甂」。然而自元代以降(元代呀,大佬,成六七百年前啦!),文獻中「打邊爐」從來都是寫作「打邊爐」的。「甂」字本身已經罕見於古籍,「甂爐」一詞更是毫無先例可援。那麼,究竟你應該 fit data to theory,抑或 fit theory to data? 他們這種無視 hard evidence 的做法,真令我瞠目結舌。
回正題。近日偶爾於網上與別人談論粵語「佢哋」一語。許多人知道「佢」是新造字,本字作「渠」。《集韻》:「吳人呼彼稱,通作渠。」實際以「渠」作第三人稱的例子,網上(包括中文維基百科)多引東漢時期的長詩《孔雀東南飛》當中「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一句,不過這詩句不夠淺白。我覺得用唐代禪僧寒山所撰詩為例更佳:
「哋」的本字,一般共識為「等」,其中音變,學者已多有推敲敘述,此處不贅。「我等、你等、吾等、汝等、彼等、一干人等 / 各色人等 / 閒雜人等」等等古今字詞,也可作旁證。比起「我等、你等、××人等」,「渠等」一詞也許最令讀者感到陌生,其實此詞於明、清小說中並不難找(唐代蘇鶚《杜陽雜編》亦有一句「朕處渠等極位」,但此句中的「渠等」可能另有意思),其於舊香港的使用實例,可見於三蘇的「三及第」小說:「又縱橫談渠等洋口生意之大宗法,使我心焉嚮往」,《華僑日報》1961年7月10日報道:「記者曾訪問某巨公商界人士,叩詢其意見,蒙渠等詳加論述」,或《陳君葆日記》:「寫信介紹渠等轉投嶺南大學醫學院」等等。最令人意外的,是現時台灣有不少公文仍使用此詞(很容易 google 到一大堆),但口語似已棄用。
衰格的粵人
既知本字,我等自然會問,是否要寫回本字?這個問題很難答。
儘管不少人近年大呼保衛粵語,又指摘普通話霸權,但實情是粵人本身也很賤格,要負不少責任。有些字詞,因本字生僻或因音變之後本字丟失,令人以新造字代之,或借諧音字通假,可以理解。例如以「篤」代「打爛沙盆璺到䐁」的「䐁」字(勿與海豚的「豚」混淆),甚至「佢哋」的「哋」字都是如此。
然而,粵語之中也有不少字,是在本字從未丟失,兼為常用字的情況下,就造字或通假!例如以「冇」代「無」,以「渠」代「佢」,以「番嚟」代「返來」(我猶記得初中時首次於報章見到「番嚟」二字時的驚訝)等等。像「冇、佢」二字,清末民初已於廣州出現(例如三字皆可見於 1891 年出版的《英粵字典》)。既已沿用一世紀,又可當成「無」及「渠」的粵式簡體字,唯有無奈接受,但係將「返來」寫成「番嚟」,就真係毫無道理。
可是也有些粵字是為求辨義而另立/借的。譬如「重」字,既可讀 cung4(重覆、重建),又可讀 cung5(重量、重賞)或 zung6(重係、重未、重有)。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當中一句「專制軍務有提督、有贊理、又重有總督」,或者晚清邵彬儒《俗話傾談》裏頭「後來重有交易」、「你個仔既寫分書,就如路人,那一個重係你新婦呀?」兩句的「重有」(還有)、「重係」(還是),意思很清楚,亦與現今粵語無異,但是明代《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裏頭「楊么之眾雖是賊黨,內亦有知順逆者在焉,爾但去無妨,回來重有升賞」一句的「重有升賞」,就應該是「有大大的升遷或獎賞」而非「還有升遷或獎賞」的意思。為求辨義,如今一些粵人或港人不寫「重有」而寫「仲有」,也算情有可原。
至於「哋」字,雖說「我等」等等仍為常用書面語,但現時字典中,「等」字基本上只收「等待」的 dang2 音而不收 dei6(地)音。傳統上,書面「人等」二字亦只有「××人等」這種用法而不會單以「人等」作口語「人哋」解。故此以「哋」代「等」亦不無道理。
不過我重係傾向寫回本字的,其他人或會有不同想法。
Fitting data to theory?!!
若單純針對此方面,老實說,我覺得網民比語言學家還可靠。近年許多考證粵字的語言學家,不知有心抑或無意,推敲古音如何變今音就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實際顯示某個字詞為粵語本字的例證,有時卻完全欠奉,其中最礙眼的例子,莫過於我提過不止一次的「打邊爐」。似乎所有考證過這個詞語的作者,包括陳伯煇、何杏楓以至(不算學者,兼且感覺並不入流的)彭志銘,以及某些大陸學者,都說「邊」應作「甂」。然而自元代以降(元代呀,大佬,成六七百年前啦!),文獻中「打邊爐」從來都是寫作「打邊爐」的。「甂」字本身已經罕見於古籍,「甂爐」一詞更是毫無先例可援。那麼,究竟你應該 fit data to theory,抑或 fit theory to data? 他們這種無視 hard evidence 的做法,真令我瞠目結舌。
回正題。近日偶爾於網上與別人談論粵語「佢哋」一語。許多人知道「佢」是新造字,本字作「渠」。《集韻》:「吳人呼彼稱,通作渠。」實際以「渠」作第三人稱的例子,網上(包括中文維基百科)多引東漢時期的長詩《孔雀東南飛》當中「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一句,不過這詩句不夠淺白。我覺得用唐代禪僧寒山所撰詩為例更佳:
東家一老婆,富來三五年。以「渠」作第三人稱,並不限於粵語。直至大陸赤化前後,渠仍是大陸多地的常用語。現今「渠」又與「佢」同音,只是不同聲(陽平與陽去)。語音如何變化,可留給學者考證,但是對一般人來說,「佢」本作「渠」,應當無疑。
昔日貧於我,今笑我無錢。
渠笑我在後,我笑渠在前。
相笑儻不止,東邊復西邊。
「哋」的本字,一般共識為「等」,其中音變,學者已多有推敲敘述,此處不贅。「我等、你等、吾等、汝等、彼等、一干人等 / 各色人等 / 閒雜人等」等等古今字詞,也可作旁證。比起「我等、你等、××人等」,「渠等」一詞也許最令讀者感到陌生,其實此詞於明、清小說中並不難找(唐代蘇鶚《杜陽雜編》亦有一句「朕處渠等極位」,但此句中的「渠等」可能另有意思),其於舊香港的使用實例,可見於三蘇的「三及第」小說:「又縱橫談渠等洋口生意之大宗法,使我心焉嚮往」,《華僑日報》1961年7月10日報道:「記者曾訪問某巨公商界人士,叩詢其意見,蒙渠等詳加論述」,或《陳君葆日記》:「寫信介紹渠等轉投嶺南大學醫學院」等等。最令人意外的,是現時台灣有不少公文仍使用此詞(很容易 google 到一大堆),但口語似已棄用。
衰格的粵人
既知本字,我等自然會問,是否要寫回本字?這個問題很難答。
儘管不少人近年大呼保衛粵語,又指摘普通話霸權,但實情是粵人本身也很賤格,要負不少責任。有些字詞,因本字生僻或因音變之後本字丟失,令人以新造字代之,或借諧音字通假,可以理解。例如以「篤」代「打爛沙盆璺到䐁」的「䐁」字(勿與海豚的「豚」混淆),甚至「佢哋」的「哋」字都是如此。
然而,粵語之中也有不少字,是在本字從未丟失,兼為常用字的情況下,就造字或通假!例如以「冇」代「無」,以「渠」代「佢」,以「番嚟」代「返來」(我猶記得初中時首次於報章見到「番嚟」二字時的驚訝)等等。像「冇、佢」二字,清末民初已於廣州出現(例如三字皆可見於 1891 年出版的《英粵字典》)。既已沿用一世紀,又可當成「無」及「渠」的粵式簡體字,唯有無奈接受,但係將「返來」寫成「番嚟」,就真係毫無道理。
可是也有些粵字是為求辨義而另立/借的。譬如「重」字,既可讀 cung4(重覆、重建),又可讀 cung5(重量、重賞)或 zung6(重係、重未、重有)。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當中一句「專制軍務有提督、有贊理、又重有總督」,或者晚清邵彬儒《俗話傾談》裏頭「後來重有交易」、「你個仔既寫分書,就如路人,那一個重係你新婦呀?」兩句的「重有」(還有)、「重係」(還是),意思很清楚,亦與現今粵語無異,但是明代《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裏頭「楊么之眾雖是賊黨,內亦有知順逆者在焉,爾但去無妨,回來重有升賞」一句的「重有升賞」,就應該是「有大大的升遷或獎賞」而非「還有升遷或獎賞」的意思。為求辨義,如今一些粵人或港人不寫「重有」而寫「仲有」,也算情有可原。
至於「哋」字,雖說「我等」等等仍為常用書面語,但現時字典中,「等」字基本上只收「等待」的 dang2 音而不收 dei6(地)音。傳統上,書面「人等」二字亦只有「××人等」這種用法而不會單以「人等」作口語「人哋」解。故此以「哋」代「等」亦不無道理。
不過我重係傾向寫回本字的,其他人或會有不同想法。
Label(s):
文字是吵架的顏色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戰姬絕唱
在網上看見以下這個,起初還以為是網民惡搞,另行配音,原來動畫本身已是如此,讓我笑彎了腰。看來八十年代的成龍、Rocky 等等事物,至今仍有影響力。
此日本動畫名為《戰姬絕唱 Symphogear G》,本集似乎才剛於上週播出,標題正是《英雄故事》,與成龍原曲相同。
後記(thanks to Michelle):原來在日本動畫唱廣東歌,早有先例!各位觀眾,根性戰隊!
此日本動畫名為《戰姬絕唱 Symphogear G》,本集似乎才剛於上週播出,標題正是《英雄故事》,與成龍原曲相同。
後記(thanks to Michelle):原來在日本動畫唱廣東歌,早有先例!各位觀眾,根性戰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