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Her Pilgrim Soul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唸預科時的某天,溫習過後,煮了碗回窩肉米粉。當時電視上正重播《迷離境界》(The Twilight Zone)。我一向都很迷這套電視劇,不過今集看了十分鐘,仍覺得不外如是,只不過進食時總得找個節目輕鬆一下。就是這樣,邊看邊食,邊看邊食 …… 到節目完結,竟然不能自已。

過了這麼多年,劇情早已完全忘記,神經更不像年少時纖幼,但當時的感情,到現在仍記得。剛剛翻查維基百科,方知這是整個系列當中備受讚賞的一集,難怪。

劇中男主角用上了愛爾蘭詩人葉慈的詩作 When You Are Old,也就是文首所引的詩句。我等老粗與文學無緣,要不是上面這套電視劇,也不識諾貝爾桂冠詩人的大名,但一查葉慈生平,覺得頗有八卦趣味,堪作男女關係個案研究。按維基百科所說,葉慈廿四歲時遇上比他小一年半的矛岡 (Maud Gonne) 小姐。這位小姐傾慕葉慈的作品,主動結識他。也許是因為矛岡小姐的美貌和敢言吧,又或者是年輕女性投身民族獨立運動所散發的魅力,總知葉慈很快就為之傾倒,也為她寫下不少名作,上面的 When You Are Old 就是其中之一。可惜襄王有夢,神女無心。原來矛岡小姐的傾慕,只是粉絲的感情,但葉慈這邊卻會錯意。他於相識之後的五年內四度求婚,但均遭矛岡拒絕。儘管葉慈既英俊又是才子,但也許是愛爾蘭的政治人物特別有魅力吧,矛岡嫁了一名愛爾蘭民族運動家,令葉慈大受打擊。

儘管求愛不遂,但葉慈先生仍一直愛著矛岡小姐,而雙方也保持親密友誼,男方無死纏爛打,女方亦無為防後患而刻意變得決絕。如果就此打住,就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不過現實比小說更離奇。原來矛岡小姐所嫁的是一個虐妻兼搞自己養女的丈夫,令這段婚姻很快完結。這樣,葉慈的機會又來了。1908 年,雙方相識九年之後,葉慈終於跟矛岡一嚐魚水之歡。對於此事,葉慈的另一位愛人有非常啜核的評語:「多年忠誠終於換得回報」。這究竟是出於感嘆抑或諷刺,就留待文學史家定奪了。

看到這裏,讀者大概以為是大團圓結局,但故事至此又有新曲折。根據維基百科敘述,矛岡並無讓二人的肉體關係持續多久。她給葉慈寫了一封信,內中表示:「我曾經努力祈求,除去我對你的屬世慾望,而親愛的,像我這樣愛你,我以前曾祈禱,現在也依然祈禱,希望你對我的肉體慾望一樣可以消除。」翌年,她甚至寫信給葉慈,宣傳藝術家禁慾的好處。矛岡的反應實在可圈可點。到底她是 (a) 對葉慈堅忍九年後的需索不勝其擾,(b) 自己也沉溺得要懸崖勒馬,(c) 當初只當葉慈是離婚後的救生圈,(d) 覺得還是做回朋友較好,抑或 (e) 她的 pilgrim soul 還是喜歡柏拉圖式戀愛?矛岡的分手信,又究竟是典範,抑或劣作?世間的紅男綠女,相信各有見解。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

キラー・ヴァージンロード



驟看起來頗為有趣,不過想到要跟其他人擠在同一天觀看,就提不起勁了。

キラー・ヴァージンロード(走佬花嫁殺人事件 / Killer Bride’s Perfect Crime / Killer Virgin Road )是香港日本電影節2010選映電影,嘉禾旺角電影城5月23日下午4時會於2,5,7院播放。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我們都是弱者

不少人都講過,就算採用肥彭當年「新九組」的功能組別選舉形式,相信絕大部份港人仍會收貨。我們的樓市快要接近九七年的水平了,可是政制的開放程度卻未回復到當年的萬一。廢除當年較親民的安排,令香港返古到羅馬貴族共和時代的,正是現在合力宣傳他們的龜步政改方案如何「進步」的壟權者。可惜的是,不少人依然選擇做駝鳥,或者自欺欺人,甘心被耍。

不難想像,依循政府的「改革」藍圖,說不定日後選舉委員會的人數及立法會的議度數目會像單程證的名額一樣,每次選舉都增加一定數量。到 2047 年,行政長官大概會由佔了 60% 財富貢獻,具貴族代表性的某幾千人選出,而立法會中功能組別仍佔一半議席,但由於議席數目增加,因此每個界別的組成可能會更細緻,令選民基礎更廣泛。例如飲食界議席可由一個變兩個,新增的指定是「蛇宴界」議席之類。

投票其實是一件十分弔詭的事情。正常情況之下,除非是小圈子選舉,否則對一個有足夠多選民的議席,多一票抑或少一票,幾乎都可以肯定對整體局面無影響,因此一名選民躲懶覺不去投票,可說無關重要。然而要是人人都這樣想的話,情況又大不相同,因此往投票的人,不論立場如何,其實都是相信庶民的微弱力量可以凝聚起來。明天的變相公投,極可能以失敗告終,但我仍希望各位明天可以去投票,這不是因為我們看到長遠有成功的希望,而是若我們對微小的自己都感到不屑,那剩下來的,就只有被統治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