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入讀明年小一的報名季節展開,33所私立或直資名校的面試試題疑於網上曝光, …… 聖保羅書院小學校長陳陳慕珍聞悉有家長「掌握」學校面試題目後,表現得有點驚愕,並指部分試題屬實。
英語題
1) If I give you $10000, what will you buy?
Please give me $10000 and I'll tell you, sir.
後記 —— 某博客(已找不回出處)如此回答:一萬元可以買個學位嗎?對生於不少小學校長仍有受賄的年代的我來說,這個無意的諷刺剛好搔著癢處。
2) Which singer or band do you like most?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I don't know the name of the singer, but I love The Song of Springfield Flowers Kindergarten. 鵝悶是快樂的好兒童,鵝悶天天一起歌唱 ……
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clinic and a hospital?
In a clinic, the doctor will give you some candies; in a hospital, the doctors are so busy that you don't see many of them around.
4) Which festivals do you like most? Why?
Seeing that you like to talk about money, I guess I'm supposed to tell you I love Lunar New Year most, because I'll receive a large amount of "lei sees".
5) If you have a lot of money, which country shall you go?
Why, sir, are you so interested in talking about money? You don't need a lot of money in order to travel abroad. You can ride a bike to Europe or even Africa.
6) Can you introduce a book that you have found interesting?
Lolita or Die Klavierspielerin. Are teachers always that naughty?
7) If the fire is coming, what will you take when you are running away?
If a fire is coming, run. Don't mess with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 stupid.
8) Do you have pet?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How interesting. You know, Hong Kong is not a pet-friendly city. Unless you are very rich and have your own house or you live in some rural area, you're usually not allowed to keep any pet at your home. Are you using this question to screen out those who live in high society?
粵語題
9) 有一隻螞蟻跌落河叫救命,碰巧有一隻蝴蝶飛過,如果你是蝴蝶,會怎樣做?
阿 Sir,螞蟻係唔識嗌救命o既。同情地想,如果我是 John Chow,夢見自己係蝴蝶,咪繼續發夢o羅!
10) 可否說出一兩個港鐵站的名稱。
我返學放學都有轎車接送,唔使搭港鐵,咁你滿意未?
11) 看見有人打架會怎樣處理?
我只係個五歲的細路仔,你想我點處理?就係因為你地 D 大人乜都唔做,淨係識得巴結權貴,連打架都要推畀五歲小兒處理,個社會先至咁變態。
12) 在地上看見一個 10 元硬幣,你會怎樣?
又係「如果李嘉誠看見地上有張金牛」那類機會成本問題嗎?真係無新意。
13) 如果收到陌生人電話,又沒有家長在家,你會怎辦?
唉 …… 我屋企有阿四幫我聽電話,又使乜煩?阿 Sir,你要試探我的家境到幾時?
14) 行政長官、財政司長是誰?
不知道。這個問題重要嗎?我們家一向有事便直接搵阿爺,唔需要靠呢班打工的。
普通話題
15) 請唱一首普通話兒歌。
「歌唱祖國」算不算?它的內容還真夠童話的。啊,我可不可以咪嘴?
16) Do you know Putonghua? Would you tell me your name?
你怎麼不用普通話問我呢?
家長題
17) 平日多應酬嗎?多回家吃晚飯嗎?
貴校有教無類嗎?還是想巴結權貴?
18) 你的子女最愛哪個卡通人物?
答「福娃」夠不夠政治正確?
19) 你的職業是甚麼?平日如何跟子女溝通?
那究竟跟我的子女是否適合貴校有何關係?
20) 可否談談自己的教育理念?
這個問題該由你先回答吧。
伸延閱讀:
tommyjonk: 柯佬求生手冊3之舌戰群愚
Silly Cecile: 莫名其妙的面試
工程兒女:破解刁鑽小一面試題(註:我覺得「正義的朋友」答得不錯)
2008年9月28日星期日
呷一口凍啡,配一張選票
選舉結果,塵埃落定。政治一天也嫌長,立法會選舉過了三個禮拜,雖然會期仍未開始,但大家對這次選舉已經興趣缺缺,不過碰巧電鋸兄有話說,我也有些先前不方便講的說話未講完,這裏便多做一個註腳。
半月前我寫了篇吹水文章《N 個人,N 種分析》,本來也想月旦一番刊在《凍啡走甜》blog 的 Fooled by Randomness ,但眼見博主 Justin 小友初出茅廬,未必像李先知、陳電鋸或梁博士那樣成熟,思前想後,怕傷害了他一番熱情,便保持緘默。最近見他續寫《也許是自打咀巴》和《不是自打咀巴》兩文,Justin 跟他的朋友仔熱烈討論,再次引起我的興趣。話題是一個早前相當流行但未經證實的說法,相當值得一談。
這個論題就是「泛民的支持者由於自行配票,所以令泛民在兩個新界選區得票較平均,結果取得較多議席」。它於選後數天十分流行,不過所謂「自行配票」的意思人言人殊,而 Justin 在他的 Fooled by Randomness 中所指的,就是泛民在新界區的勝績,乃由對各泛民名單無特別偏好的選民隨機投票所造成。然而 Justin 發文後,他的朋友私下告訴他,如果選民真的是隨機投票的話,根本不大可能出現現在的投票結果,於是 Justin 便寫了後續的兩篇文章更正[1],可是討論延長了,各人反而忘了本來的命題。
這個「自行配票」的論調其實分兩部份:
A) 現在看到的投票結果是由對泛民各名單同樣擁戴的支持者隨機投票所造成。
B) 今次選舉,泛民支持者平均隨機投票令泛民陣營更有利。
首先看命題 A。
在新界東,劉江華名單憑 102434 票得到無法動搖的兩席、田北俊得 28875 票落選、龐愛蘭得 20455 票落選,泛民的劉慧卿 (33205)、湯家驊 (39957)、鄭家富 (41931)、黃成智 (44174) 及梁國雄 (44763) 名單各取一席。泛民五張名單共得 204030 票,平均每張得 40806 票。
如果一名泛民支持者並無特別偏好,而麼她/他把票投給劉慧卿名單的機會率為 1/5,投給另外四張泛民名單之一的機會率為 4/5 ,呈現一個參數 p=1/5 的伯努利分佈 (Bernoulli distribution),而此分佈的方差 (variance) 為 p(1-p)。因此,根據統計學上的中央定理 (Central Limit Theorem, CLT[2]),當投票總數 n 足夠大的時候,劉慧卿名單在泛民票中的得票率 X 大約會遵從常態分佈 (normal distribution) ,經過一些加減乘除之後,隨機變數
[3]
。
新界西的情況也一樣,譚耀宗名單 (92037) 得兩席、王國興 (35991) 得一席、周梁淑怡 (21570) 、張賢登 (10069) 與張超雄 (27910) 落選、陳偉業 (32182)、何俊仁 (36764)、李卓人 (42366)、梁耀忠 (42441) 及李永達 (45767) 各得一席。後面七張泛民參選名單共得 237499 票。代入 n=237499, p=1/7, X=10069.5/n,得 Z=-140,比新界東的 Z 值還要天方夜談。即使不計張賢登,也有 n=227430, p=1/6, X=27910.5/n 及 Z=-56.23,難以想像是平均隨機投票的結果。
結論 I:命題 A 是錯的,泛民支持者並無平均隨機投票。我們看見貌似平均的投票結果,其實在統計角度一點也不平均。由於中央定理的作用,當票數足夠多的時候(像這裏有關名單的名單得票數以萬計),如果泛民支持者真的平均隨機投票的話,各名單的得票應該相當接近,相差大概在幾千票以內,而不該相差近萬甚至過萬票。
《也許是自打咀巴》一文糾纏在命題 A 的結果,是忘了原來的話題還有 B 部份。我們現在檢視一下命題 B。在新界東,如何非泛民的投票情況沒變的話,那麼除非泛民其中一張名單得票少於田北俊的 28875 票,否則局面並不會改變。然而前述的討論顯示,現在的投票結果其實已沒有隨機亂投那麼平均。要是泛民支持者真的隨機亂投的話,五張泛民名單的得票只會更平均,而不會令泛民丟失議席。
新界西的情況比較有趣。七張泛民名單共得 237499 票,平均每張得 33928 票,比工聯會王國興的 35991 票少。如果要擊敗王國興而取得六席,其中六張泛民名單每張最少要取得 35992 票,也就是說餘下的那張名單最多只能取得 237499 - 6*35992 = 21547 票。代入 n=237499, p=1/7, X=21547.5/n,得 Z=-72.6。所以七張泛民名單中的任何六張得票多於王國興名單的機會頂多是 7*Pr(Z < -72.6),實際上等於零。換句話說,在新界西,所謂選民「自行配票」根本不能給泛民任何好處,反過來,如果泛民陣營聯合呼籲選民放棄其中一張泛民參選名單(如張賢登名單),或由其中一張泛民名單退選,餘下的六張泛民名單便平均得 39583 票,比王國興高出很多,這樣泛民陣營多取一席的機會就大了許多。從這個角度看,所謂選民「自行配票」,把選票平均分佈在七張泛民名單之上,只會製造遊兵,對泛民不利。
結論 II:今次命題 B 在新界東是對的,如果泛民支持者平均隨機亂投的話,將對泛民陣營更有保障,但不能為他們帶來額外議席,所以平均隨機投票的作用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大。而且諷刺地,雖然在此處平均隨機亂投有利泛民,但如命題 A 的討論所示,泛民的支持者根本沒有這麼做。
在新界西,命題 B 是錯的。若泛民支持者這次平均隨機亂投的話,只會令泛民陣營失去多取一席的契機。
平均隨機亂投是否有利泛民陣營,其實取決於泛民跟對手的參選名單組合、各自的支持率等各項因素,不能一概而論。大家不應高估它的影響和它的可操作性。
當然,此處只把「選民自行配票」解作平均隨機投票,若作其它解法的話,我不敢保證「選民自行配票」對今次立法會選舉必定毫無作用,只是如在下先前在《大符碌日》所說,在未有科學化的證據(和恰當的定義)之前,我還是覺得這個作用是個「看到自己想看的」錯覺居多。
最後讓我一提, Justin 小友雖然搞錯了一些計算方法,但其研究精神實在可嘉。他想到用實際計算去分析「選民自行配票」論,觸覺很好,在下深感佩服。看來 Justin 小友大有機會成為第二把電鋸呢。
註
[1] Justin 嘗試在《也許是自打咀巴》一文中更正他的錯誤,但他的更正本身也是錯的。作者把 k 票投給 n 張名單當作是把 k 個沒記認的球投進 n 個有記認的甕的傳統 urns-and-balls problem,這個想法並不對。試想有三票 a, b, c 投給兩張名單,那樣結果有八個:(abc, none), (ab, c), (ac, b), (bc, a), (a, bc), (b, ac), (c, ab), (none, abc),所以有人三票全取的機會為 1/4。可是,若把投票視為 urns-and-balls problem 的話,結果只有四個:(3,0), (2,1), (1,2), (0,3),有人三票全取的組合佔 1/2。
[2] CLT 一般被譯作「中央極限定理」,可是定理的重點卻不是甚麼在中央的極限值,而是說重複大量互相獨立的隨機實驗的話,所有實驗的平均結果應逼近常態分佈。Central Limit Theorem 的 Central,意指這個定理在早期的統計學中佔中心地位,所以乾脆去掉「極限」二字,譯為「中央定理」較妥當。附帶一提,normal distribution 亦應譯為「常態分佈」而非「正態分佈」,常態是常常見到的形態,常見的東西卻未必正常。
[3] 有一位於《也許是自打咀巴》 留言的朋友也指出這個事實,不過她/他混淆了 CLT 在 Bernoulli distribution 的應用跟 Binomial distribution 的常態逼近,因而錯把 sqrt[p(1-p)/n] 寫成 sqrt[np(1-p)],並大大高估了劉慧卿名單得票偏離泛民平均數的機會率。
半月前我寫了篇吹水文章《N 個人,N 種分析》,本來也想月旦一番刊在《凍啡走甜》blog 的 Fooled by Randomness ,但眼見博主 Justin 小友初出茅廬,未必像李先知、陳電鋸或梁博士那樣成熟,思前想後,怕傷害了他一番熱情,便保持緘默。最近見他續寫《也許是自打咀巴》和《不是自打咀巴》兩文,Justin 跟他的朋友仔熱烈討論,再次引起我的興趣。話題是一個早前相當流行但未經證實的說法,相當值得一談。
這個論題就是「泛民的支持者由於自行配票,所以令泛民在兩個新界選區得票較平均,結果取得較多議席」。它於選後數天十分流行,不過所謂「自行配票」的意思人言人殊,而 Justin 在他的 Fooled by Randomness 中所指的,就是泛民在新界區的勝績,乃由對各泛民名單無特別偏好的選民隨機投票所造成。然而 Justin 發文後,他的朋友私下告訴他,如果選民真的是隨機投票的話,根本不大可能出現現在的投票結果,於是 Justin 便寫了後續的兩篇文章更正[1],可是討論延長了,各人反而忘了本來的命題。
這個「自行配票」的論調其實分兩部份:
A) 現在看到的投票結果是由對泛民各名單同樣擁戴的支持者隨機投票所造成。
B) 今次選舉,泛民支持者平均隨機投票令泛民陣營更有利。
首先看命題 A。
在新界東,劉江華名單憑 102434 票得到無法動搖的兩席、田北俊得 28875 票落選、龐愛蘭得 20455 票落選,泛民的劉慧卿 (33205)、湯家驊 (39957)、鄭家富 (41931)、黃成智 (44174) 及梁國雄 (44763) 名單各取一席。泛民五張名單共得 204030 票,平均每張得 40806 票。
如果一名泛民支持者並無特別偏好,而麼她/他把票投給劉慧卿名單的機會率為 1/5,投給另外四張泛民名單之一的機會率為 4/5 ,呈現一個參數 p=1/5 的伯努利分佈 (Bernoulli distribution),而此分佈的方差 (variance) 為 p(1-p)。因此,根據統計學上的中央定理 (Central Limit Theorem, CLT[2]),當投票總數 n 足夠大的時候,劉慧卿名單在泛民票中的得票率 X 大約會遵從常態分佈 (normal distribution) ,經過一些加減乘除之後,隨機變數
Z = (X-p) / sqrt[p*(1-p)/n]
大致上將呈標準常態分佈 (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現在 n=204030, p=1/5, X=33205.5/n,由此得 Z=-42.07。如果 Z 只是偏離中心點三個標準差的話,機會率有 0.27%,平均每 370 次同樣選舉便可看到一次;偏離六個標準差或以上的話,機會率有 0.0000002%,平均要五億次同樣選舉才可看到一次;現在 Z 偏離中心點達四十二個標準差,竟然也給我們碰見,除非你相信香港人超級好狗運,否則應該相信這次新界東的選舉結果並非由無偏好的泛民支持者隨機亂投所造成[3]
。
新界西的情況也一樣,譚耀宗名單 (92037) 得兩席、王國興 (35991) 得一席、周梁淑怡 (21570) 、張賢登 (10069) 與張超雄 (27910) 落選、陳偉業 (32182)、何俊仁 (36764)、李卓人 (42366)、梁耀忠 (42441) 及李永達 (45767) 各得一席。後面七張泛民參選名單共得 237499 票。代入 n=237499, p=1/7, X=10069.5/n,得 Z=-140,比新界東的 Z 值還要天方夜談。即使不計張賢登,也有 n=227430, p=1/6, X=27910.5/n 及 Z=-56.23,難以想像是平均隨機投票的結果。
結論 I:命題 A 是錯的,泛民支持者並無平均隨機投票。我們看見貌似平均的投票結果,其實在統計角度一點也不平均。由於中央定理的作用,當票數足夠多的時候(像這裏有關名單的名單得票數以萬計),如果泛民支持者真的平均隨機投票的話,各名單的得票應該相當接近,相差大概在幾千票以內,而不該相差近萬甚至過萬票。
《也許是自打咀巴》一文糾纏在命題 A 的結果,是忘了原來的話題還有 B 部份。我們現在檢視一下命題 B。在新界東,如何非泛民的投票情況沒變的話,那麼除非泛民其中一張名單得票少於田北俊的 28875 票,否則局面並不會改變。然而前述的討論顯示,現在的投票結果其實已沒有隨機亂投那麼平均。要是泛民支持者真的隨機亂投的話,五張泛民名單的得票只會更平均,而不會令泛民丟失議席。
新界西的情況比較有趣。七張泛民名單共得 237499 票,平均每張得 33928 票,比工聯會王國興的 35991 票少。如果要擊敗王國興而取得六席,其中六張泛民名單每張最少要取得 35992 票,也就是說餘下的那張名單最多只能取得 237499 - 6*35992 = 21547 票。代入 n=237499, p=1/7, X=21547.5/n,得 Z=-72.6。所以七張泛民名單中的任何六張得票多於王國興名單的機會頂多是 7*Pr(Z < -72.6),實際上等於零。換句話說,在新界西,所謂選民「自行配票」根本不能給泛民任何好處,反過來,如果泛民陣營聯合呼籲選民放棄其中一張泛民參選名單(如張賢登名單),或由其中一張泛民名單退選,餘下的六張泛民名單便平均得 39583 票,比王國興高出很多,這樣泛民陣營多取一席的機會就大了許多。從這個角度看,所謂選民「自行配票」,把選票平均分佈在七張泛民名單之上,只會製造遊兵,對泛民不利。
結論 II:今次命題 B 在新界東是對的,如果泛民支持者平均隨機亂投的話,將對泛民陣營更有保障,但不能為他們帶來額外議席,所以平均隨機投票的作用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大。而且諷刺地,雖然在此處平均隨機亂投有利泛民,但如命題 A 的討論所示,泛民的支持者根本沒有這麼做。
在新界西,命題 B 是錯的。若泛民支持者這次平均隨機亂投的話,只會令泛民陣營失去多取一席的契機。
平均隨機亂投是否有利泛民陣營,其實取決於泛民跟對手的參選名單組合、各自的支持率等各項因素,不能一概而論。大家不應高估它的影響和它的可操作性。
當然,此處只把「選民自行配票」解作平均隨機投票,若作其它解法的話,我不敢保證「選民自行配票」對今次立法會選舉必定毫無作用,只是如在下先前在《大符碌日》所說,在未有科學化的證據(和恰當的定義)之前,我還是覺得這個作用是個「看到自己想看的」錯覺居多。
最後讓我一提, Justin 小友雖然搞錯了一些計算方法,但其研究精神實在可嘉。他想到用實際計算去分析「選民自行配票」論,觸覺很好,在下深感佩服。看來 Justin 小友大有機會成為第二把電鋸呢。
註
[1] Justin 嘗試在《也許是自打咀巴》一文中更正他的錯誤,但他的更正本身也是錯的。作者把 k 票投給 n 張名單當作是把 k 個沒記認的球投進 n 個有記認的甕的傳統 urns-and-balls problem,這個想法並不對。試想有三票 a, b, c 投給兩張名單,那樣結果有八個:(abc, none), (ab, c), (ac, b), (bc, a), (a, bc), (b, ac), (c, ab), (none, abc),所以有人三票全取的機會為 1/4。可是,若把投票視為 urns-and-balls problem 的話,結果只有四個:(3,0), (2,1), (1,2), (0,3),有人三票全取的組合佔 1/2。
[2] CLT 一般被譯作「中央極限定理」,可是定理的重點卻不是甚麼在中央的極限值,而是說重複大量互相獨立的隨機實驗的話,所有實驗的平均結果應逼近常態分佈。Central Limit Theorem 的 Central,意指這個定理在早期的統計學中佔中心地位,所以乾脆去掉「極限」二字,譯為「中央定理」較妥當。附帶一提,normal distribution 亦應譯為「常態分佈」而非「正態分佈」,常態是常常見到的形態,常見的東西卻未必正常。
[3] 有一位於《也許是自打咀巴》 留言的朋友也指出這個事實,不過她/他混淆了 CLT 在 Bernoulli distribution 的應用跟 Binomial distribution 的常態逼近,因而錯把 sqrt[p(1-p)/n] 寫成 sqrt[np(1-p)],並大大高估了劉慧卿名單得票偏離泛民平均數的機會率。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立法會選舉:選民認知的經濟圖譜
公民黨的經濟立場很左,社民連的主張比公民黨更左,但選民真的這麼想嗎?投他們票的是甚麼人?
研究方法
1) 從統計處的「互動數據發布系統」下載各個「區議會分區/選區」的「每月主業收入」統計。
2) 把每月主業收入分為三組,第一組月入 \$10,000 以下、第二組月入 \$10,000 - \$24,999、第三組月入 \$25,000 或以上,再計算每個區議會分區中三個收入組別的人口比例。
3) 從 2008 年立法會選舉網頁取得各票站點票結果。
4) 對每張參選名單,把同一區議會分區的不同票站的得票加起來。例如把中西區的 A01 分區的兩個票站 A0101 及 A0102 的票數加起來,便成為 A01 分區的得票。
5) 對每張名單和每個收入組別,把該名單在各分區的得票率 (y) 與該收入組別的人口比例 (x) 標在圖上。
這個研究方法有相當多的局限,包括(但不止於):
a) 統計處的數字是以 2006 年計,與今時今日的收入分佈可能有大偏差。
b) 以區議會分區來考慮,統計處只提供每月主業收入而非每月總收入的統計,故此以每月主業收入來量度每個分區的富裕程度會有所偏差。
c) 統計處參考的區議會選區分界是 2003 年的版本,而選舉委員會卻沒說清楚立法會選舉每個票站所涵蓋的選區範圍。這裏我假設它以 2007 年區議會的分區為根本,若果統計處參照的選區界線與 2007 年的不同,該分區的統計數字或得票率便被丟棄,所以以下的圖表只顯示部份分區的資料,並不反映全面的情況。
d) 每個分區的人口都不同,但由於資料所限,我們只有刻意忽略這點。
e) 如果某黨的得票率與窮人的人口比例呈正相關的話,我們只能說「有很好的理由懷疑該黨較獲窮人支持」,但不能把這項懷疑當成推論。然而,為了行文方便,以下我只會把這種情況簡單地說成「某黨似乎較獲窮人支持」。
f) 由於資料極不完整,計算準確的相關系數並沒多大意義。以下我只會用目視方式去判斷每幅圖是否顯示了正/負相關。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有以上的種種流弊,我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只好接受。
結果
下圖第一直行對應月入 \$10,000 以下的草根組別,第二直行對應月入 \$10,000 - \$24,999 的下流中產組別,而第三直行則對應月入 \$25,000 或以上的上流中產及富人組別。圖中每個藍點代表一個分區,橫軸 (x) 是有關收入組別在該分區的人口比例,縱軸是參選名單在該區的得票率。
從下列各圖中可以見到,不論是那張名單,下流中產的選民似乎都沒有特別取向。除了少數幾張名單以外,下流中產選民的比例似乎與各政黨的得票率並無大關係。到底這代表了中產選民找不到代表他們的政黨,還是中產選民內部的政治取向有很大分岐,我就不清楚了。
大致上:
香港島
這裏可看出民建聯的支持者和葉劉淑儀的似乎真的有所不同。民建聯較受低下階層歡迎,但葉劉淑儀的支持者似乎較富有。粗略地看,葉劉淑儀、公民起動(何秀蘭)及公民黨在選民心目中都可能是中產政黨,而「中產度」則以公民黨 > 葉劉淑儀 > 公民起動(何秀蘭)的順序排列。
九龍西
令人意外的是注重地區工作的涂謹申似乎得不到草根階層的強力支持,其得票率甚至與草根人口比例呈負相關。落選的劉千石也一樣,好像再得不到窮人的支持。
梁美芬、黃毓民跟新界西的何俊仁恐怕是這次選舉中最跨階層的候選人,他們的「藍點」分散得最厲害,並沒有明顯的趨勢。不過黃毓民在草根組別的得票率似乎與人口比例帶點負相關,這實在令人覺得意外。
九龍東
民主黨諸君中,似乎以李華明及新界東的黃成智的得票率與分區的富裕程度有最明顯的關係。即便如此,面目仍是有點模糊。
新界西
張超雄和梁耀忠的散點圖的坡度都朝著一般人所想的相反方向傾斜,又是令人意外。特別是張超雄 —— 富人多的時候,其得票率明顯上升。這個公民黨中可能是唯一的真正左派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散點圖,十分耐人尋味。
新界東
雖沒有梁美芬、黃毓民或何俊仁的藍點離散得那麼厲害,但劉惠卿的藍點也很分散。新界東最有趣的是,除了長毛跟劉江華之外,其他的候選名單似乎都沒有草根階層的明顯支持。如果說這是因為新界東幅員廣闊,做地區工作困難的話,似乎講不通 —— 長毛也不見得有很多資源可做地區工作。是其他人沒興趣爭取草根支持,還是他們有爭取,但成效不彰?
後記(九月廿六日):我今天才發現原來薄扶林大學的梁啟智博士早於 9 月 15 日及 17 日已做過類似的研究,詳情請看立法會研究 2008 IV 及立法會研究 2008 V。比起這裏的散點圖,梁博士的圖表多了空間上的資訊,所以有一些這裏不大明顯的現像到了他那裏會變得明顯。例如其中一幅田北辰對梁美芬的勝負圖就很清楚的顯示梁美芬在往往較窮的分區得票比田北辰多(這到底是因為田二少太不受窮人歡迎還是因為西環的幕後動作,是另一個話題),這用我上面的散點圖只可以猜出來,而非顯出真憑實據。不過反過來說,資訊太多有時也有礙觀察。譬如梁氏的這張黃毓民得票率地圖雖然清晰的顯示他的票頗為跨區及跨階層,但該圖卻不能清楚地顯出窮人多的地方毓民的票其實相對地反而更少。總之,任何圖表都有它的缺點,這是看圖的人也要切記的。
附帶一提,因為自己也有動手做,所以很清楚搞這些分析是多麼花時間。我閒賦在家倒無所謂,但梁博士要教書,還有時間搞這些,就令我佩服了。
研究方法
1) 從統計處的「互動數據發布系統」下載各個「區議會分區/選區」的「每月主業收入」統計。
2) 把每月主業收入分為三組,第一組月入 \$10,000 以下、第二組月入 \$10,000 - \$24,999、第三組月入 \$25,000 或以上,再計算每個區議會分區中三個收入組別的人口比例。
3) 從 2008 年立法會選舉網頁取得各票站點票結果。
4) 對每張參選名單,把同一區議會分區的不同票站的得票加起來。例如把中西區的 A01 分區的兩個票站 A0101 及 A0102 的票數加起來,便成為 A01 分區的得票。
5) 對每張名單和每個收入組別,把該名單在各分區的得票率 (y) 與該收入組別的人口比例 (x) 標在圖上。
這個研究方法有相當多的局限,包括(但不止於):
a) 統計處的數字是以 2006 年計,與今時今日的收入分佈可能有大偏差。
b) 以區議會分區來考慮,統計處只提供每月主業收入而非每月總收入的統計,故此以每月主業收入來量度每個分區的富裕程度會有所偏差。
c) 統計處參考的區議會選區分界是 2003 年的版本,而選舉委員會卻沒說清楚立法會選舉每個票站所涵蓋的選區範圍。這裏我假設它以 2007 年區議會的分區為根本,若果統計處參照的選區界線與 2007 年的不同,該分區的統計數字或得票率便被丟棄,所以以下的圖表只顯示部份分區的資料,並不反映全面的情況。
d) 每個分區的人口都不同,但由於資料所限,我們只有刻意忽略這點。
e) 如果某黨的得票率與窮人的人口比例呈正相關的話,我們只能說「有很好的理由懷疑該黨較獲窮人支持」,但不能把這項懷疑當成推論。然而,為了行文方便,以下我只會把這種情況簡單地說成「某黨似乎較獲窮人支持」。
f) 由於資料極不完整,計算準確的相關系數並沒多大意義。以下我只會用目視方式去判斷每幅圖是否顯示了正/負相關。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有以上的種種流弊,我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只好接受。
結果
下圖第一直行對應月入 \$10,000 以下的草根組別,第二直行對應月入 \$10,000 - \$24,999 的下流中產組別,而第三直行則對應月入 \$25,000 或以上的上流中產及富人組別。圖中每個藍點代表一個分區,橫軸 (x) 是有關收入組別在該分區的人口比例,縱軸是參選名單在該區的得票率。
從下列各圖中可以見到,不論是那張名單,下流中產的選民似乎都沒有特別取向。除了少數幾張名單以外,下流中產選民的比例似乎與各政黨的得票率並無大關係。到底這代表了中產選民找不到代表他們的政黨,還是中產選民內部的政治取向有很大分岐,我就不清楚了。
大致上:
- 公民黨雖然經濟立場有點左,但它和自由黨一樣,似乎很強烈地受上流中產及富人歡迎,反而選區的草根階層愈多,公民黨的得票便愈少。也許公民黨應該重新考慮它到底應該 (i) 加強地區工作,多點令草根階層感到有實質幫助,還是 (ii) 不要扮草根,做回一個上流中產政黨,把自由黨的票也吸到自己手中。
- 一般人認為民建聯及工聯會在舊區的地區工作做得最好,因此應該很受草根階層歡迎,但令人意外的,是今次在九龍西、九龍東及新界西選區中,兩黨的得票與草根階層所佔人口的關係並沒有像在港島區(曾鈺成名單)或新界東(劉江華名單)那麼強烈,其中譚耀宗名單甚至不像兩黨的其他名單般與富人比例有明顯的負相關。
- 至於民主黨則面目模糊,究竟是它能取得不同階層巿民的支持,還是真的面目模糊,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
- 社民連給人的感覺是左派,但在下面幾個圖中,除了長毛之外,他們的得票似乎與窮人的人口比率無大關係。
香港島
這裏可看出民建聯的支持者和葉劉淑儀的似乎真的有所不同。民建聯較受低下階層歡迎,但葉劉淑儀的支持者似乎較富有。粗略地看,葉劉淑儀、公民起動(何秀蘭)及公民黨在選民心目中都可能是中產政黨,而「中產度」則以公民黨 > 葉劉淑儀 > 公民起動(何秀蘭)的順序排列。
九龍西
令人意外的是注重地區工作的涂謹申似乎得不到草根階層的強力支持,其得票率甚至與草根人口比例呈負相關。落選的劉千石也一樣,好像再得不到窮人的支持。
梁美芬、黃毓民跟新界西的何俊仁恐怕是這次選舉中最跨階層的候選人,他們的「藍點」分散得最厲害,並沒有明顯的趨勢。不過黃毓民在草根組別的得票率似乎與人口比例帶點負相關,這實在令人覺得意外。
九龍東
民主黨諸君中,似乎以李華明及新界東的黃成智的得票率與分區的富裕程度有最明顯的關係。即便如此,面目仍是有點模糊。
新界西
張超雄和梁耀忠的散點圖的坡度都朝著一般人所想的相反方向傾斜,又是令人意外。特別是張超雄 —— 富人多的時候,其得票率明顯上升。這個公民黨中可能是唯一的真正左派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散點圖,十分耐人尋味。
新界東
雖沒有梁美芬、黃毓民或何俊仁的藍點離散得那麼厲害,但劉惠卿的藍點也很分散。新界東最有趣的是,除了長毛跟劉江華之外,其他的候選名單似乎都沒有草根階層的明顯支持。如果說這是因為新界東幅員廣闊,做地區工作困難的話,似乎講不通 —— 長毛也不見得有很多資源可做地區工作。是其他人沒興趣爭取草根支持,還是他們有爭取,但成效不彰?
後記(九月廿六日):我今天才發現原來薄扶林大學的梁啟智博士早於 9 月 15 日及 17 日已做過類似的研究,詳情請看立法會研究 2008 IV 及立法會研究 2008 V。比起這裏的散點圖,梁博士的圖表多了空間上的資訊,所以有一些這裏不大明顯的現像到了他那裏會變得明顯。例如其中一幅田北辰對梁美芬的勝負圖就很清楚的顯示梁美芬在往往較窮的分區得票比田北辰多(這到底是因為田二少太不受窮人歡迎還是因為西環的幕後動作,是另一個話題),這用我上面的散點圖只可以猜出來,而非顯出真憑實據。不過反過來說,資訊太多有時也有礙觀察。譬如梁氏的這張黃毓民得票率地圖雖然清晰的顯示他的票頗為跨區及跨階層,但該圖卻不能清楚地顯出窮人多的地方毓民的票其實相對地反而更少。總之,任何圖表都有它的缺點,這是看圖的人也要切記的。
附帶一提,因為自己也有動手做,所以很清楚搞這些分析是多麼花時間。我閒賦在家倒無所謂,但梁博士要教書,還有時間搞這些,就令我佩服了。
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
Condemnations of G2 Games and New Era Interactive Software (HK) Ltd
Five months ago, I bought a copy of the creepy adventure game Scratches: Director's Cut. This Director's Cut differs from the original Scratches in that the former has greatly improved user interface, graphics and sound effects as well as a new chapter of game. Nucleosys, the developer of the game, recently has also released a free update of several hundred MB in size to Director's Cut, making the game more detailed.
五個月前,我購入了鬼氣森森的歷險遊戲 Scratches: Director's Cut。它和原裝 Scratches 的分別,在於前者大大改善了介面和影音效果,亦加入了一章新內容。此外,遊戲的開發者 Nucleosys 最近亦為 Director's Cut 發放了一份幾百個 MB 的免費更新檔案,令遊戲場景更加細緻。
Since I have been busy, I haven't opened the game package until this week. After I opened up the cardbox, there was a keep case. At this point I started to notice something unusual: the name of the game as printed on the cardbox is Scratches: Director's Cut, but on the keep case it is Scratches: Special Edition.
由於之前事忙,直到本週我才把遊戲拆封。拆開包裝紙盒,裏面還有個塑膠盒,這時我開始發現有點不對頭了:怎麼紙盒外邊寫的是 Scratches: Director's Cut,但膠盒上印著的卻是 Scratches: Special Edition?
Nonetheless, I installed the game. Then I tried to install the update to Director's Cut, but to no avail. This "Special Edition" was published by the British-based G2 Games and distributed in Hong Kong by New Era Interative Software (HK) Ltd. I sent an email to Agustin Cordes, the author of Scratches, and aske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rector's Cut and Special Edition. Here is his reply:
無論如何,我也先安裝了遊戲,再嘗試安裝 Director's Cut 的更新檔,但不成功。這套 Special Edition 由英國的 G2 Games 發行,在香港由 New Era Interative Software (HK) Ltd 代理。我發了電郵給 Scratches 的作者 Agustin Cordes,詢問到底 Director's Cut 和 Special Edition 有何分別,以下是他的回覆:
Hi [my name],Since I've thrown away the purchase invoice, I cannot return the game to the retailer. Here I would like to make two statements:
I'm afraid you have been cheated. G2 Games signed a contract with us
for the original edition of Scratches. They sold copies yet we never
saw a single penny from them. They're now selling the game through
another distributor and shamelessly putting the "Director's Cut" title
on the box to confuse customers everywhere.
Needless to say, the copy you have is a scam. I would complain to both
New Era and G2 Games about this. I personally can't do anything - I
would gladly sue G2 but the effort and cost is not worth it. We should
warn everyone about this situation though.
Best regards,
Agustin
- I condemn G2 Games for its dispicable act of cheating the game developer and consumers, and I call for a consumer boycott against any games published by G2 Games.
- I also condemn New Era Interative Software (HK) Ltd, for it has not only imported games from a dishonest publisher, but also performed no check on whether the games insede the cardboxes were the supposed ones. This not only caused financial losses to consumers, but also dashed expectations.
- 本人譴責 G2 Games 欺騙遊戲開發商及消費者的卑劣行為,並呼籲消費者罷買任何由 G2 Games 發行的遊戲。
- 本人亦譴責 New Era Interative Software (HK) Ltd 不但從不誠實的商人手中進貨,還沒有檢查貨品是否對辦,令消費者在蒙受金錢損失之外,還要期望落空。
2008年9月19日星期五
係靚女,唔係令女
如果不是三鹿奶粉、AIG 以及連安X兄弟都幫不了的雷曼兄弟的話,現在華文世界的報章頭條應該還是阿扁的貪案。
阿扁的媳婦叫黃睿靚,本地的電視新聞報道員把「靚」唸作「靜」。古代靚、靜音義相通,把「靚」唸作「靜」,當然沒錯。現代的中文辭典也多把「靜」列為正音,粵音 "leng" 作變音。問題是,香港人稱美女為「靚女」到底有沒有錯?近年有人主張「靚女」實為「令女」,又對不對?
(聲明:以下考證絕非原創,更不嚴謹,而是在網上參考了數十個網頁後得出的結果。)
Part I: 靚
查「靚」字(古代也作「靘」字),古書的解釋分四種。第一種是呼召的意思,與「請」相通。例子:
其實「靚」通「靜」可能是最古老的用法。戰國時期周王國有個「慎靚王」,如果說他是「謹慎地化妝的王」的話,似乎解不通(除非他像很多港女一樣,喜歡在車上畫眼線),要解作「謹慎地呼召的王」不是不可以,但似乎太沒君威。把「慎靚王」解作「謹慎而閒靜的王」應該最貼切。
「靚」的最後一種解釋,是解「思量」,與「靖」通。例如《楚辭.九辯》有云:「靚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由於這種用法較罕見,不贅。
Part II: 令
說過「靚」,再說「令」。近人有主張「靚女」應是「令女」的,主要根據有兩個。一、「令」的發音比「請」、「靜」、「靖」更接近 leng;二、「令」有美好的意思。舉例:
Part III: 靚女還是令女
那麼究竟 "leng 女"是「靚女」還是「令女」?
從讀音方面去看,「令女」確實比「請/靜/靖女」更接近 "leng 女",可是文字的讀音是不斷在變化的。香港人口語會把「乾淨」唸成 "乾 dzeng",可見「靚」的韻母會由 "ing" 演變為 "eng" 並非沒可能,而且把「靚」讀成 "leng" 亦非最近的事。已故粵劇名宿「靚次伯」的名字一向都被唸成「leng 次伯」,即使普羅大眾讀錯,粵劇界的伶人甚至靚次伯自己也沒理由跟著讀錯吧,更何況靚次伯是靚大方的徒弟?就算不介意別人如何稱呼自己,也沒理由不顧及師父的名字。由此推論,「靚」被普遍唸做 "leng",起碼已接近一個世紀。相反,除了近人猜測 "leng 女"應為「令女」之外,「令」字被唸作 "leng" 的實例連一個都沒有。
(後記:清末亦有英粵詞典將「靚」字的音標為 "leng",例如下圖為 John Chalmers, English and Cantonese dictionary, Kelly & Walsh, Ltd, Hongkong, 1907, p.264,可見「靚」字的 "leng" 音由來已久。)
因此我覺得從字音推論「令女」比「靚女」合理是不夠說服力的。
字義方面,說 "leng 女" 是「令女」更加牽強。首先,「令」解作美好的時候,指的只是好日子、好名聲和好品性,這與女子的儀容一點關係都沒有。相反,「靚」可以指化妝,也可以指閒靜;前者與外貌有直接關係,而後者除了是內在美之外,也是一種意態、一種有吸引力的特質。裝扮迷人或氣質吸引的「靚女」和「妳是個好人」的「令女」之間,誰配得上 "leng 女" 這個稱號,還不夠明顯嗎?
更重要的,是和讀音一樣,以「靚女」作 "leng 女" 早有明確的實例 —— 即使不理香港人行之已久的用法,朱自清也一樣以靚人作美人。在《中國歌謠.歌謠的結構》中,他說:「妹醜郎靚都一樣, 齊家都係苦命人」。
以「令女」作美女的例子,連半個都沒有。
即使只針對「令,善也」這個意思,用「靚」字不比用「令」差。古時靚與靜通,但原來「靜」字跟「令」字一樣,也有美好的意思。例如《詩經.鄭風》便有如下兩首詩作:
結論: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靚女」應比「令女」更切合 "leng 女" 的意思。
Appendix: 詩經中的靚女
有人主張「靚女」作美女解,古已有之。這種說法主要針對《詩經.邶風.靜女》一詩:
這部份的伸延閱讀及參考:
阿扁的媳婦叫黃睿靚,本地的電視新聞報道員把「靚」唸作「靜」。古代靚、靜音義相通,把「靚」唸作「靜」,當然沒錯。現代的中文辭典也多把「靜」列為正音,粵音 "leng" 作變音。問題是,香港人稱美女為「靚女」到底有沒有錯?近年有人主張「靚女」實為「令女」,又對不對?
(聲明:以下考證絕非原創,更不嚴謹,而是在網上參考了數十個網頁後得出的結果。)
Part I: 靚
查「靚」字(古代也作「靘」字),古書的解釋分四種。第一種是呼召的意思,與「請」相通。例子:
- 《說文解字》(段注本):召也。《廣雅.釋言》曰,令、召,靚也。曹憲云恥敬反亦爲靚妝之靚似政反恥敬則召靚之靚也。今多云靚師僧則其字矣。《廣韻》曰,古奉朝請,亦作此字。按《史記》、《漢書》,皆作朝請。徐廣云,律諸矦,春朝曰朝,秋曰請。郭注:上林賦云,靚莊,粉白黛黑也。
- 《玉篇》:裝飾,又召也。
- 《廣韻》:裝飾也。古奉朝請,亦作此字。
- 《集韻》:召也。一曰,女容徐靚。又與靜同。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林賦):靚莊刻飭,便嬛綽約。郭璞注:靚莊,粉白黛黑也。
- 《後漢書.南匈奴傳》: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 南朝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是綴金翠於足脛, 靚粉黛於胸臆。
- 唐 陸龜蒙《鄴宮詞二首》之二:曉日靚妝千騎女,白櫻桃下紫綸巾。
- 宋 周紫芝 《清平樂》:淺妝勻靚, 一點閒心性。
- 明 袁宏道《虎丘記》: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
「釋義湘,俗姓樸,雞林府人也。以總章二年附商船達登州岸,分衛(博主註:即化緣)到一信士家,見湘容色挺拔,留連門下既久,有少女麗服靚妝,名曰善妙,巧媚誨之。湘之心,石不可轉也,女調不見答,頓發道心。回程付法,復至文登舊檀越家,其女咒曰:我本實心供養法師,願是身化為大龍,扶翼舳艫,到國付法。於是攘衭投身於海,果是伸形,蜿蜒其舟底,寧達於彼岸,時善妙龍恆作隨護。」上面《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提及的「粉白黛黑」一語出自《楚辭》,意思是以粉敷面來美白,以黛畫眉來增黑,而《後漢書.南匈奴傳》提到「昭君豐容靚飾」,當然是說王昭君打扮得很漂亮,所以「靚妝」可解作美麗的化妝。不過要留意「靚」形容的是化妝而非化妝的人。引申而言,「靚」也可用來比喻景色怡人:
- 唐 韓愈《東都遇春》:川原曉服鮮, 桃李晨粧靚。
- 宋 周邦彥《側犯》:暮霞霽雨, 小蓮出水紅妝靚。
- 明 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一齣:霞光新靚, 霧影凄迷。
-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 老子《德經》:趮勝寒,靚勝炅(躁勝寒,靜勝熱)。
-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 老子《德經》:請靚(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 《漢書.賈誼傳》(服鳥賦):澹乎若深淵之靚。
- 《漢書.揚雄傳》(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注)師古曰,靚,即靜字。
- 《集韻》:召也。一曰,女容徐靚。又與靜同。
- 宋 楊澤民 《側犯》:九衢豔質,看來怎比他閒靚。
- 元 貢師泰《擬古詩》之一:意態閒且靚,氣若蘭蕙芳。
其實「靚」通「靜」可能是最古老的用法。戰國時期周王國有個「慎靚王」,如果說他是「謹慎地化妝的王」的話,似乎解不通(除非他像很多港女一樣,喜歡在車上畫眼線),要解作「謹慎地呼召的王」不是不可以,但似乎太沒君威。把「慎靚王」解作「謹慎而閒靜的王」應該最貼切。
「靚」的最後一種解釋,是解「思量」,與「靖」通。例如《楚辭.九辯》有云:「靚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由於這種用法較罕見,不贅。
Part II: 令
說過「靚」,再說「令」。近人有主張「靚女」應是「令女」的,主要根據有兩個。一、「令」的發音比「請」、「靜」、「靖」更接近 leng;二、「令」有美好的意思。舉例:
- 《爾雅.釋詁》:令,善也。
- 《詩經.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聞令望。鄭玄箋(注):令,善也。
- 《漢書.哀帝紀》: 文辭博敏,幼有令聞。(注)師古曰,博,廣也。敏,疾也。令,善也;聞,名也。
- 漢 張衡《歸田賦》: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注)儀禮曰,令月,吉日。鄭玄曰,令,善也。
- 《南齊書.王僧虔傳》:重華無嚴父,放勳無令子(舜沒有嚴格的父親,堯沒有善良的兒子)。
- 《舊唐書. 鄭余慶傳》:涵,卿令子而朕直臣也(鄭涵是你的好兒子,我的忠臣)。
Part III: 靚女還是令女
那麼究竟 "leng 女"是「靚女」還是「令女」?
從讀音方面去看,「令女」確實比「請/靜/靖女」更接近 "leng 女",可是文字的讀音是不斷在變化的。香港人口語會把「乾淨」唸成 "乾 dzeng",可見「靚」的韻母會由 "ing" 演變為 "eng" 並非沒可能,而且把「靚」讀成 "leng" 亦非最近的事。已故粵劇名宿「靚次伯」的名字一向都被唸成「leng 次伯」,即使普羅大眾讀錯,粵劇界的伶人甚至靚次伯自己也沒理由跟著讀錯吧,更何況靚次伯是靚大方的徒弟?就算不介意別人如何稱呼自己,也沒理由不顧及師父的名字。由此推論,「靚」被普遍唸做 "leng",起碼已接近一個世紀。相反,除了近人猜測 "leng 女"應為「令女」之外,「令」字被唸作 "leng" 的實例連一個都沒有。
(後記:清末亦有英粵詞典將「靚」字的音標為 "leng",例如下圖為 John Chalmers, English and Cantonese dictionary, Kelly & Walsh, Ltd, Hongkong, 1907, p.264,可見「靚」字的 "leng" 音由來已久。)
因此我覺得從字音推論「令女」比「靚女」合理是不夠說服力的。
字義方面,說 "leng 女" 是「令女」更加牽強。首先,「令」解作美好的時候,指的只是好日子、好名聲和好品性,這與女子的儀容一點關係都沒有。相反,「靚」可以指化妝,也可以指閒靜;前者與外貌有直接關係,而後者除了是內在美之外,也是一種意態、一種有吸引力的特質。裝扮迷人或氣質吸引的「靚女」和「妳是個好人」的「令女」之間,誰配得上 "leng 女" 這個稱號,還不夠明顯嗎?
更重要的,是和讀音一樣,以「靚女」作 "leng 女" 早有明確的實例 —— 即使不理香港人行之已久的用法,朱自清也一樣以靚人作美人。在《中國歌謠.歌謠的結構》中,他說:「妹醜郎靚都一樣, 齊家都係苦命人」。
以「令女」作美女的例子,連半個都沒有。
即使只針對「令,善也」這個意思,用「靚」字不比用「令」差。古時靚與靜通,但原來「靜」字跟「令」字一樣,也有美好的意思。例如《詩經.鄭風》便有如下兩首詩作:
《女曰雞鳴》所謂「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女的彈琴,男的鼓瑟,當然寧靜不到那裏去,所以「靜好」指的是生活美好。至於「東門之栗,有靜家室」(有古本「靜」也作「踐」),意思就是東門之栗樹之下,有善(靜)人,可以為家室。其實近代人也一樣有以「靜好」來表達美好的意思,例如在張愛玲跟胡蘭成的婚書上,便有「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一句。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鴈。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東門之墠》
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靜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結論: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靚女」應比「令女」更切合 "leng 女" 的意思。
Appendix: 詩經中的靚女
有人主張「靚女」作美女解,古已有之。這種說法主要針對《詩經.邶風.靜女》一詩: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裏邶風的「邶」指邶國,於今河南湯陰境內;「姝」和「孌」都是美人的意思,「俟」意指等候,「愛」(同薆)指隱藏,「貽」指贈送,「彤管」指茅草(一說指紅色的簫,但與以下「歸荑」一語不合),「煒」指光澤,「說」(同悅)、「懌」都是喜愛的意思,「女」通「汝」,「牧」是野外放牧的地方,「歸」通「饋」,「荑」是初生的茅草,「洵」指確實,「匪女」通「非汝」,也就是「不是你」的意思。整首詩譯成白話,即是說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美麗的靜女,在城的一角等我,但她躲起來沒有出現,害我抓耳撓腮,不知所措。這首詩怎麼解,從春秋時代的《毛詩》開始,已經充滿爭論。現代人多同意這是一首情詩,描寫兩情相悅,女的活潑可愛,男的又以言語(「茅草因為是美人所送才美」)討好對方。然而文學界對「靜女」的詞義並無共識。有人認為是文靜的美女,也有人反駁說,一個會躲起來戲弄男友,又會到野外採花給男友一個驚喜的女孩子,怎可能算文靜,故「靜女」一語應為美女解,靜、姝、孌均為同義字。(又一聲明:現在開始才是我的原創想法。)不過既然「靜」可解作善,「靜女其姝」也可能是品性善良又貌美如花的意思。事實上,「靜」也通「情」,作誠實解。先秦時期的《逸周書.官人》便道「飾貌者不靜」(當然,按本義,飾貌者為靚莊女,說靚者不靜,但「靚」又通「靜」,十分矛盾);清代王引之的《經義述聞.禮記中》也說「靜當讀為情,情者誠也,實也 …… 古字靜與情通」,「靜女其姝」解作人品好、相貌佳的女孩,並不出奇。真相如何,還待文學界再作考證。
美麗的靜女,贈我紅色的茅草,茅草鮮艷,你真的好美。
從野外找來送我的茅草,確實又漂亮又特別,不過並不是茅草你本身漂亮,而是因為美人相贈的緣故。
這部份的伸延閱讀及參考: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讀吧
- “靓女”,古已有之;新浪讀書
- 《詩經·靜女》賞析;中國台灣網
- 静女;百度百科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Adventure game (十)
(這個星期人人都講雷曼兄弟與 AIG,就讓我談點別的吧。)
回顧世紀之交,歷險遊戲的前景著實不明朗。Sierra On-Line 已停產歷險遊戲不用說,Lucas Arts 的歷險遊戲開發亦在走下坡,甚至 Rand Miller 也對開發 Myst III 興趣缺缺,雖然他願意授權 Presto Studio 接手製作,而 2001 年面世的 Myst III: Exile 也獲遊戲迷好評,但這所因製作歷險遊戲 The Journeyman Project 系列而著名的 Presto Studio 仍於 2002 年 8 月結業,為歷險遊戲的前景再添變數。近千禧年終時其實有美國的 Her Interactive 異軍突起,從 1998 年起陸續出版以兒童及少女為對像的 Nancy Drew 偵探系列(至今已發行十八集遊戲,下月會推出第十九集),但始終針對的是個小眾巿場,對整個歷險遊戲行業的前景沒太大影響。
這個時候,誰都沒想到某兩隻歷險遊戲的出現,竟然是新一波歷險遊戲浪潮的開始。
The Longest Journey (1999)
1999 年 11 月,挪威一間不見經傳的遊戲開發商 Funcom 製作了一隻名為 The Longest Journey (TLJ) 的歷險遊戲。技術上,它是 2.5D、傳統的第三身視角點擊式圖像歷險遊戲,並沒有甚麼特別,可是它被譯成多種語言,大受消費者歡迎。據 Funcom 透露,TLJ 首半年的全球銷量達二十五萬套,後來幾年累積銷量還超過四百五十萬套(資料乃從前於幾個網站看到,現在已找不回出處)。
TLJ 講的是一個發生於未來的故事,主角 April Ryan 是十八歲的美術學校學生。她既非特別有才能,也非貌美如花,只是一名普通少女,平時住在一個寧靜的小社區,在宿舍結識了一班知心友,生活相當愜意。然而 April 晚上常常發惡夢,後來她發現原來除了她身處的世界外還有另一個世界。她熟悉的世界叫 Stark,是一個高科技的世界,而另一個世界叫 Arcadia,是存在著魔法的世界,而她在惡夢所見的一切,其實是她在無意中轉移到 Arcadia 後所見到的真實情景。
這種闖進魔法世界的故事乍聽起來了無新意,無論是《綠野仙蹤》、《獅子、女巫、魔衣櫥》抑或電影 Neverending Story 都有類似的情節,可是以電腦遊戲來看,TLJ 在幾方面還是顯得特別。首先,TLJ 以女性為主角,這在當時並不多見 (Tomb Raider 的 Lara Croft 是例外)。其次,TLJ 並不是一個拯救魔法/現實世界,或者因為流落異鄉而要想法子回家的故事。雖然 April 也要拯救世界,但要做的是維持魔法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平衡,因此 TLJ 並不是純粹的科幻或中古式幻想故事,而是兩者的混合體。此外,與傳統的英雄不同,April 並不是甚麼果敢決斷的英雌,而是個不很成熟,正摸索人生方向的 reluctant hero。
Prologue of The Longest Journey (1999). The very first puzzle is to save the egg.
即使有好材料,也要有廚師的本領才能煮出好菜,TLJ 的作者 Ragnar Tørnquist 在說故事方面可謂平地一聲雷,從無藉藉名的創作人一躍成為與 Jane Jensen 同級的創作大師。TLJ 的故事最令人印像深刻的,恐怕是它的對白。跟一般歷險遊戲不同,TLJ 無論在對白的數量抑或長度方面都是很驚人的,最長的時候,遊戲中的角色甚至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上五至十分鐘的話(不是 cut scene,而是正常的對白)。可是 TLJ 並不是互動影片,它包含了許多不同種類、與故事融合得相當好的謎題,無論從任何角度看,TLJ 都是一隻正統的歷險遊戲,只是故事中的角色,有時也會像真人一樣「長氣」。他們有些會跟你訴說先祖的傳說,有些會想當年,有些會跟你談人生道理,也有些只想吊馬子。
其實除了對白,TLJ 在人物或場景數目方面也多得嚇人,遊戲的名字 The Longest Journey 也改得一點都沒錯。相信許多玩家和我一樣,在完成整個遊戲之後,都感覺自己好像去過很多不同地方,邂逅過許多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物,聽他們說過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即使在遊戲中 April 只是渡過了短短一兩個星期,但當她的任務完結之後,我們都會同意,她實在是經歷了最漫長的旅程。這種「歷盡險阻」的感覺,我相信至今仍沒有其他遊戲能比 TLJ 強。
Syberia (2001)
當 TLJ 面世才不過一年左右,大家都不知何時才可遇上堪稱經典的歷險遊戲的時候,法國遊戲開發商 Microïds 推出 Syberia,轟動了整個歷險遊戲圈。
Syberia 的女主角 Kate Walker 是一名紐約律師。一天,她接獲一個很簡單的任務:到一所位於鄉郊的玩具廠完成一份收購協議。誰知當她到達玩具廠的時候,玩具廠的東主 Anna 剛剛過身,而她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 弟弟 Hans —— 卻不知所終,於是這宗簡單的收購案便變成 Kate 的尋人之旅。
遊戲的作者 Benoît Sokal 是漫畫家,早年也寫過另一隻頗獲好評的歷險遊戲 Amerzone。在 Syberia 中,Sokal 依然維持他唯美的作風,不過這隻遊戲最惹人談論的地方並不在此,而在於它由頭到尾都滲出來的淡淡憂鬱。在遊戲中,不論是風土或人情,都帶有衰頹的味道。Kate 所到的地方,有人口老化的村落、學生少而學術氣氛淡薄的大學、荒廢的工廠、行將關閉的太空中心、淍零的幹部渡假山莊等等,她尋找的對像 Hans 也是個風燭殘年,帶點自閉的發明家。即使是音樂,也是沉重的蘇俄風格,令人感到冷戰結束後東歐的淍零景像(當然,這只是遊戲,未必與現實相符),加上 Kate 在尋人途中不斷遇上 Hans 遺留下來那些以上鍊方式運作,不用電子零件的機械人 (automaton,Hans 堅持這不是 robot),更使人體會到被時代遺棄的憂鬱。大部份人都會老去,Hans 希望在他逝去之前,能完成他尋找長毛象的心願,Syberia 可能就是因這種希望迸出火花的理想主義,才叫人共鳴吧。
新的浪潮
我不敢說 TLJ 和 Syberia 令遊戲發行商重新認識歷險遊戲的商業潛質,但它們的面世,確實標誌著歷險遊戲圈重拾了一點動力。在歷險遊戲圈一舉成名的 Funcom 跟 Microïds,雖然在業務上嘗試多元化,但它們仍繼續開發高質素的歷險遊戲。前者在 2006 年推出了令人望穿秋水的 TLJ 續集 Dreamfall: The Longest Journey,而後者則推出了多隻歷險遊戲,包括大獲好評的 Syberia II (2004) 及 Still Life (2005),Microïds 現時正在製作 Still Life 2,預計今年底推出。
老牌子方面,Rand Miller 的 Cyan Worlds 與 Ubisoft 合作開發了 Myst IV: Revelation (2004) 和獨自製作了 Myst 系列的終章 Myst V: End of Ages (2005) 以及從 Myst 系列衍生的 URU 系列,而歷險遊戲圈內的創作大師 Jane Jensen 亦正製作一隻新的懸疑歷險遊戲 Gray Matter,預計明年推出。英國的 Revolution Software(即是小博以前提及的《鋼穹之下》的開發者)亦延續了它著名的 Broken Sword 系列,分別推出 Broken Sword: The Sleeping Dragon (2003) 及 Broken Sword: The Angel of Death (2006)。自 1999 年之後便未有新作,法國的 Quantic Dream 公司也 2005 年也製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 Fahrenheit (a.k.a. Indigo Prophecy)。
即使是遭 Lucas Arts 束諸高閣的 Sam & Max 開發案,亦由 Lucas Arts 的前僱員所組成的新公司 Telltale Games 取得開發權,從 2006 年起以一集集 (episode) 、一季季 (season) 的形式製作 Sam & Max 遊戲。執筆時,它正在開發 Season Three,預料明年面世,不過我更期待它的 Wallace & Gromit's Grand Adventures 呢。
一些以往沒有製作歷險遊戲的開發商也參一腿,例如美國的 AWE Productions 自 2005 年起便推出了一系列改編自已故推理小說大師 Agatha Christie 的歷險遊戲,Legacy Interactive (也是美國公司)自 2002 年起亦推出了四隻從電視劇 Law & Order 的衍生產品,不過最令歷險遊戲迷興奮的,是不少以製作歷險遊戲為業務重點的新公司成立。其中比較矚目的有下列幾間:
另外還有兩位值得一提的獨立遊戲開發者,一位是德國的 Knut Müller,他的 RHEM 系列 (2003, 2005, 2008) 可算是少有地成功的 Myst clones;另一位是希臘的 Alkis Polyrakis,他在 2004 年的免費作品 《異界》(Other Worlds) 中嶄露頭角,令人覺得他有潛質成為新一代的創作大師,他今年初推出 Diamonds in the Rough,且看成績如何。
展望將來
細心留意以上各開發者,我們發現歷險遊戲的開發已不再集中在美國,而是轉移到全球各地,其中英、法兩國更是氣象一新。不過歷險遊戲圈依然面臨幾個艱巨的挑戰。
首先,遊戲開發者的創作力令人擔憂。近期許多歷險遊戲都是改編小說名著(如 Agatha Christie 的推理小說、福爾摩斯探案和 Jules Verne 的科幻系列)或出名的動漫或電視劇(Sam & Max, CSI, Law & Order 等),自行創作而又眾口傳誦的故事仍不多。不過荷李活的電影業近年也要靠拍續集和翻拍外國作品賺錢,所以這恐怕是跨行業的問題,歷險遊戲在這方面並沒有特殊的劣勢。
最難處理的,是吸引年輕玩家。美國始終是電腦遊戲的最大巿場。雖然要找人發行歷險遊戲已沒有以往困難,甚至還有專門發行歷險遊戲的公司(如 The Adventure Company),但新一代的玩家,認識歷險遊戲的仍是愈來愈少。本來正確的方向是吸納其他遊戲的特點,令年輕一輩覺得歷險遊戲吸引。事實上,近年不同類別之間的界線愈見模糊,FPS、RPG、action game 等等都不斷汲取其他遊戲的精粹。可是歷險遊戲的開發者這方面的努力卻不大成功。
究其原因,我相信有三種。第一,大部份歷險遊戲的玩家始終是比較年長(Nancy Drew 系列除外),這批玩家最關心的,是遊戲的故事與謎題,他們也較習慣比較靜態和介面較簡單(如點擊式)的遊戲。如果其他遊戲元素的比重太高的話,他們可能會感覺遊戲太過艱難,可是,若遊戲開發商只是約略地引入其他遊戲元素作點綴的話,年輕的玩家又會覺得太過簡單,不夠吸引。如果混合不同遊戲的特點,很考功夫。
以 Broken Sword: The Sleeping Dragon 為例,儘管作者只引入了很少的動作元素(只有逃走,沒有打鬥),及要求玩家完成幾個標準的潛行 (stealth) 任務,但有資深的歷險遊戲迷嫌遊戲介面太複雜,任務過於困難。相比之下,Dreamfall: The Longest Journey 採用了異常簡單的打鬥模式,並要求玩家作一些完全沒有難度的潛行任務,謎題方面亦不困難,全都是新手可以應付的程度。然而這個遊戲雖然大受歷險遊戲迷歡迎,但新玩家卻反過來投訴任務太簡單,打鬥只得兩種招式,潛行任務又沒有光線計、噪音計等等。歷險遊戲作者要開拓新巿場,真是兩面不討好。
第二種困難,在於傳統的圖像歷險遊戲仍難擺脫舊有的單線發展模式,雖然有些遊戲容許玩家的決定影響故事的發展,但這種影響往往十分局部,只影響小節而無關大局。諷刺的是,往日的文字歷險或互動小說做得到的,圖像歷險反而做不到。然而上面提過的 Fahrenheit (2005, a.k.a. Indigo Prophecy) 卻終於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它一方面真的容許玩家的決定影響較大範圍的故事發展,另一方面,玩家亦常常必須在間不容髮之間作出這些可以改變生死的決定,令劇情變得相當緊湊。此外,其鏡頭運用亦是一絕,譬如遊戲畫面可以被分成兩格,其中一格顯示主角在餐廳的洗手間殺了人,而另一格卻看著警察外面慢慢步向洗手間,這時玩家便要在被拘捕前快點想想該如何行動,這與傳統靠對話和 cut scenes 來推進故事、玩家可以慢條斯理坐著看/聽的遊戲模式截然不同。後人回顧歷險遊戲發展史,相信 Fahrenheit 必佔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
歷險遊戲轉型的第三種困難,在於它難以使用多人網上模式,這點以前我在小博也提過。要多人一起玩的話,究竟謎題該由誰去解?你解了的話,我便失了解謎的樂趣;每人解一部份的話,一旦你解不開,我便要坐著乾等。多人一起玩要顧及故事發展的同時性,意味著玩家十分被動。打《古惑仔 Online》,你離線後隨時也可上網再玩。玩歷險遊戲,一旦離線,便錯過了故事的發展。
暫時唯一的多人網上歷險遊戲,是 Cyan Worlds 的 Uru Live (2003)。由於 Myst 是探索式的遊戲,所以不必顧忌玩家錯過了故事發展。要容許多人參與,Cyan Worlds 最初構想了兩個辦法,首先是某些謎題會要求多名玩家合力解決;由於 Uru Live 原本設想以月費的形式運作,所以 Cyan Worlds 會不斷在 Uru 的世界中加入新謎題,玩家也不用太介意離線後給別人享受了解謎的樂趣。其次是在 Uru 中每人也可保有自己的世界 (Ages)。當玩家進入了遊戲世界以後,可以把它 customise 成為自己的世界,並邀請友好內進。
可惜這個大膽的嘗試在商業上最終成敗。Uru Live 的網站在 2003 年 11 月試辦,翌年 2月停辦,到了 2006 年交由 GameTap 重開並改名為 Myst Online: Uru Live,今年 4 月又關掉。兩個月前 GameTap 同意把 Myst Online 的權利交回 Cyan Worlds,後者說正考慮 Myst Online 恢復運作的可能性。總之拖拖拉拉,誰都沒法保證 Myst Online 能否重生。可以想像 Uru Live 的失敗對 Cyan Worlds 是何等沉重的打擊,它也被迫把很多製作 Uru Live 的材料製成離線的單人遊戲版本 (主要是 Uru: Ages Beyond Myst 的 expansion packs,但也包括 Myst V: End of Ages) 以套現,Cyan Worlds 在完成 Myst V 後也大舉裁員。
也許發展多人網上遊戲本來就十分困難(當年 Funcom 在推出 TLJ 之後開發的 MMORPG Anarchy Online 便差點成為災難),也許開發者仍未找到正確的多人網上歷險模式。如果要舉出歷險遊戲圈最大的 unsolved problem 的話,我想就是多人網上遊戲了。
回顧世紀之交,歷險遊戲的前景著實不明朗。Sierra On-Line 已停產歷險遊戲不用說,Lucas Arts 的歷險遊戲開發亦在走下坡,甚至 Rand Miller 也對開發 Myst III 興趣缺缺,雖然他願意授權 Presto Studio 接手製作,而 2001 年面世的 Myst III: Exile 也獲遊戲迷好評,但這所因製作歷險遊戲 The Journeyman Project 系列而著名的 Presto Studio 仍於 2002 年 8 月結業,為歷險遊戲的前景再添變數。近千禧年終時其實有美國的 Her Interactive 異軍突起,從 1998 年起陸續出版以兒童及少女為對像的 Nancy Drew 偵探系列(至今已發行十八集遊戲,下月會推出第十九集),但始終針對的是個小眾巿場,對整個歷險遊戲行業的前景沒太大影響。
這個時候,誰都沒想到某兩隻歷險遊戲的出現,竟然是新一波歷險遊戲浪潮的開始。
The Longest Journey (1999)
1999 年 11 月,挪威一間不見經傳的遊戲開發商 Funcom 製作了一隻名為 The Longest Journey (TLJ) 的歷險遊戲。技術上,它是 2.5D、傳統的第三身視角點擊式圖像歷險遊戲,並沒有甚麼特別,可是它被譯成多種語言,大受消費者歡迎。據 Funcom 透露,TLJ 首半年的全球銷量達二十五萬套,後來幾年累積銷量還超過四百五十萬套(資料乃從前於幾個網站看到,現在已找不回出處)。
TLJ 講的是一個發生於未來的故事,主角 April Ryan 是十八歲的美術學校學生。她既非特別有才能,也非貌美如花,只是一名普通少女,平時住在一個寧靜的小社區,在宿舍結識了一班知心友,生活相當愜意。然而 April 晚上常常發惡夢,後來她發現原來除了她身處的世界外還有另一個世界。她熟悉的世界叫 Stark,是一個高科技的世界,而另一個世界叫 Arcadia,是存在著魔法的世界,而她在惡夢所見的一切,其實是她在無意中轉移到 Arcadia 後所見到的真實情景。
這種闖進魔法世界的故事乍聽起來了無新意,無論是《綠野仙蹤》、《獅子、女巫、魔衣櫥》抑或電影 Neverending Story 都有類似的情節,可是以電腦遊戲來看,TLJ 在幾方面還是顯得特別。首先,TLJ 以女性為主角,這在當時並不多見 (Tomb Raider 的 Lara Croft 是例外)。其次,TLJ 並不是一個拯救魔法/現實世界,或者因為流落異鄉而要想法子回家的故事。雖然 April 也要拯救世界,但要做的是維持魔法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平衡,因此 TLJ 並不是純粹的科幻或中古式幻想故事,而是兩者的混合體。此外,與傳統的英雄不同,April 並不是甚麼果敢決斷的英雌,而是個不很成熟,正摸索人生方向的 reluctant hero。
Prologue of The Longest Journey (1999). The very first puzzle is to save the egg.
即使有好材料,也要有廚師的本領才能煮出好菜,TLJ 的作者 Ragnar Tørnquist 在說故事方面可謂平地一聲雷,從無藉藉名的創作人一躍成為與 Jane Jensen 同級的創作大師。TLJ 的故事最令人印像深刻的,恐怕是它的對白。跟一般歷險遊戲不同,TLJ 無論在對白的數量抑或長度方面都是很驚人的,最長的時候,遊戲中的角色甚至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上五至十分鐘的話(不是 cut scene,而是正常的對白)。可是 TLJ 並不是互動影片,它包含了許多不同種類、與故事融合得相當好的謎題,無論從任何角度看,TLJ 都是一隻正統的歷險遊戲,只是故事中的角色,有時也會像真人一樣「長氣」。他們有些會跟你訴說先祖的傳說,有些會想當年,有些會跟你談人生道理,也有些只想吊馬子。
其實除了對白,TLJ 在人物或場景數目方面也多得嚇人,遊戲的名字 The Longest Journey 也改得一點都沒錯。相信許多玩家和我一樣,在完成整個遊戲之後,都感覺自己好像去過很多不同地方,邂逅過許多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物,聽他們說過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即使在遊戲中 April 只是渡過了短短一兩個星期,但當她的任務完結之後,我們都會同意,她實在是經歷了最漫長的旅程。這種「歷盡險阻」的感覺,我相信至今仍沒有其他遊戲能比 TLJ 強。
Syberia (2001)
當 TLJ 面世才不過一年左右,大家都不知何時才可遇上堪稱經典的歷險遊戲的時候,法國遊戲開發商 Microïds 推出 Syberia,轟動了整個歷險遊戲圈。
Syberia 的女主角 Kate Walker 是一名紐約律師。一天,她接獲一個很簡單的任務:到一所位於鄉郊的玩具廠完成一份收購協議。誰知當她到達玩具廠的時候,玩具廠的東主 Anna 剛剛過身,而她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 弟弟 Hans —— 卻不知所終,於是這宗簡單的收購案便變成 Kate 的尋人之旅。
遊戲的作者 Benoît Sokal 是漫畫家,早年也寫過另一隻頗獲好評的歷險遊戲 Amerzone。在 Syberia 中,Sokal 依然維持他唯美的作風,不過這隻遊戲最惹人談論的地方並不在此,而在於它由頭到尾都滲出來的淡淡憂鬱。在遊戲中,不論是風土或人情,都帶有衰頹的味道。Kate 所到的地方,有人口老化的村落、學生少而學術氣氛淡薄的大學、荒廢的工廠、行將關閉的太空中心、淍零的幹部渡假山莊等等,她尋找的對像 Hans 也是個風燭殘年,帶點自閉的發明家。即使是音樂,也是沉重的蘇俄風格,令人感到冷戰結束後東歐的淍零景像(當然,這只是遊戲,未必與現實相符),加上 Kate 在尋人途中不斷遇上 Hans 遺留下來那些以上鍊方式運作,不用電子零件的機械人 (automaton,Hans 堅持這不是 robot),更使人體會到被時代遺棄的憂鬱。大部份人都會老去,Hans 希望在他逝去之前,能完成他尋找長毛象的心願,Syberia 可能就是因這種希望迸出火花的理想主義,才叫人共鳴吧。
新的浪潮
我不敢說 TLJ 和 Syberia 令遊戲發行商重新認識歷險遊戲的商業潛質,但它們的面世,確實標誌著歷險遊戲圈重拾了一點動力。在歷險遊戲圈一舉成名的 Funcom 跟 Microïds,雖然在業務上嘗試多元化,但它們仍繼續開發高質素的歷險遊戲。前者在 2006 年推出了令人望穿秋水的 TLJ 續集 Dreamfall: The Longest Journey,而後者則推出了多隻歷險遊戲,包括大獲好評的 Syberia II (2004) 及 Still Life (2005),Microïds 現時正在製作 Still Life 2,預計今年底推出。
老牌子方面,Rand Miller 的 Cyan Worlds 與 Ubisoft 合作開發了 Myst IV: Revelation (2004) 和獨自製作了 Myst 系列的終章 Myst V: End of Ages (2005) 以及從 Myst 系列衍生的 URU 系列,而歷險遊戲圈內的創作大師 Jane Jensen 亦正製作一隻新的懸疑歷險遊戲 Gray Matter,預計明年推出。英國的 Revolution Software(即是小博以前提及的《鋼穹之下》的開發者)亦延續了它著名的 Broken Sword 系列,分別推出 Broken Sword: The Sleeping Dragon (2003) 及 Broken Sword: The Angel of Death (2006)。自 1999 年之後便未有新作,法國的 Quantic Dream 公司也 2005 年也製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 Fahrenheit (a.k.a. Indigo Prophecy)。
即使是遭 Lucas Arts 束諸高閣的 Sam & Max 開發案,亦由 Lucas Arts 的前僱員所組成的新公司 Telltale Games 取得開發權,從 2006 年起以一集集 (episode) 、一季季 (season) 的形式製作 Sam & Max 遊戲。執筆時,它正在開發 Season Three,預料明年面世,不過我更期待它的 Wallace & Gromit's Grand Adventures 呢。
一些以往沒有製作歷險遊戲的開發商也參一腿,例如美國的 AWE Productions 自 2005 年起便推出了一系列改編自已故推理小說大師 Agatha Christie 的歷險遊戲,Legacy Interactive (也是美國公司)自 2002 年起亦推出了四隻從電視劇 Law & Order 的衍生產品,不過最令歷險遊戲迷興奮的,是不少以製作歷險遊戲為業務重點的新公司成立。其中比較矚目的有下列幾間:
- White Birds Productions (France)。由 Syberia 的作者 Benoît Sokal 成立,作品有 Paradise (2006)、Sinking Island (2007) 及 Nikopol: Secrets of the Immortals (2008)。
- Kheops Studio (France)。它從 2004 年至今製作了十隻歷險遊戲,其中較著名的包括 The Egyptian Prophecy (2004)、Return to Mysterious Island (2005) 及 Voyage: Inspired by Jules Verne (2005)。
- Frogwares (Ireland)。 從 2002 年起,Frogwares 製作了一系列改編自福爾摩斯探案的歷險遊戲。除此之外,它也推出了改編自 Jules Verne 小說的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2003) 及 80 Days (2005)。
- Telltale Games (US)。除了 Sam & Max 系列之外,它最近還推出了 CSI: 3 Dimensions of Murder (2006) 及 CSI: Hard Evidence (2007)。
- Unknown Identity (Czech Republic)。作品包括 The Black Mirror (2002) 及 NiBiRu: Age of Secrets (2005)。
另外還有兩位值得一提的獨立遊戲開發者,一位是德國的 Knut Müller,他的 RHEM 系列 (2003, 2005, 2008) 可算是少有地成功的 Myst clones;另一位是希臘的 Alkis Polyrakis,他在 2004 年的免費作品 《異界》(Other Worlds) 中嶄露頭角,令人覺得他有潛質成為新一代的創作大師,他今年初推出 Diamonds in the Rough,且看成績如何。
展望將來
細心留意以上各開發者,我們發現歷險遊戲的開發已不再集中在美國,而是轉移到全球各地,其中英、法兩國更是氣象一新。不過歷險遊戲圈依然面臨幾個艱巨的挑戰。
首先,遊戲開發者的創作力令人擔憂。近期許多歷險遊戲都是改編小說名著(如 Agatha Christie 的推理小說、福爾摩斯探案和 Jules Verne 的科幻系列)或出名的動漫或電視劇(Sam & Max, CSI, Law & Order 等),自行創作而又眾口傳誦的故事仍不多。不過荷李活的電影業近年也要靠拍續集和翻拍外國作品賺錢,所以這恐怕是跨行業的問題,歷險遊戲在這方面並沒有特殊的劣勢。
最難處理的,是吸引年輕玩家。美國始終是電腦遊戲的最大巿場。雖然要找人發行歷險遊戲已沒有以往困難,甚至還有專門發行歷險遊戲的公司(如 The Adventure Company),但新一代的玩家,認識歷險遊戲的仍是愈來愈少。本來正確的方向是吸納其他遊戲的特點,令年輕一輩覺得歷險遊戲吸引。事實上,近年不同類別之間的界線愈見模糊,FPS、RPG、action game 等等都不斷汲取其他遊戲的精粹。可是歷險遊戲的開發者這方面的努力卻不大成功。
究其原因,我相信有三種。第一,大部份歷險遊戲的玩家始終是比較年長(Nancy Drew 系列除外),這批玩家最關心的,是遊戲的故事與謎題,他們也較習慣比較靜態和介面較簡單(如點擊式)的遊戲。如果其他遊戲元素的比重太高的話,他們可能會感覺遊戲太過艱難,可是,若遊戲開發商只是約略地引入其他遊戲元素作點綴的話,年輕的玩家又會覺得太過簡單,不夠吸引。如果混合不同遊戲的特點,很考功夫。
以 Broken Sword: The Sleeping Dragon 為例,儘管作者只引入了很少的動作元素(只有逃走,沒有打鬥),及要求玩家完成幾個標準的潛行 (stealth) 任務,但有資深的歷險遊戲迷嫌遊戲介面太複雜,任務過於困難。相比之下,Dreamfall: The Longest Journey 採用了異常簡單的打鬥模式,並要求玩家作一些完全沒有難度的潛行任務,謎題方面亦不困難,全都是新手可以應付的程度。然而這個遊戲雖然大受歷險遊戲迷歡迎,但新玩家卻反過來投訴任務太簡單,打鬥只得兩種招式,潛行任務又沒有光線計、噪音計等等。歷險遊戲作者要開拓新巿場,真是兩面不討好。
第二種困難,在於傳統的圖像歷險遊戲仍難擺脫舊有的單線發展模式,雖然有些遊戲容許玩家的決定影響故事的發展,但這種影響往往十分局部,只影響小節而無關大局。諷刺的是,往日的文字歷險或互動小說做得到的,圖像歷險反而做不到。然而上面提過的 Fahrenheit (2005, a.k.a. Indigo Prophecy) 卻終於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它一方面真的容許玩家的決定影響較大範圍的故事發展,另一方面,玩家亦常常必須在間不容髮之間作出這些可以改變生死的決定,令劇情變得相當緊湊。此外,其鏡頭運用亦是一絕,譬如遊戲畫面可以被分成兩格,其中一格顯示主角在餐廳的洗手間殺了人,而另一格卻看著警察外面慢慢步向洗手間,這時玩家便要在被拘捕前快點想想該如何行動,這與傳統靠對話和 cut scenes 來推進故事、玩家可以慢條斯理坐著看/聽的遊戲模式截然不同。後人回顧歷險遊戲發展史,相信 Fahrenheit 必佔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
Fahrenheit (2005) gameplay
歷險遊戲轉型的第三種困難,在於它難以使用多人網上模式,這點以前我在小博也提過。要多人一起玩的話,究竟謎題該由誰去解?你解了的話,我便失了解謎的樂趣;每人解一部份的話,一旦你解不開,我便要坐著乾等。多人一起玩要顧及故事發展的同時性,意味著玩家十分被動。打《古惑仔 Online》,你離線後隨時也可上網再玩。玩歷險遊戲,一旦離線,便錯過了故事的發展。
暫時唯一的多人網上歷險遊戲,是 Cyan Worlds 的 Uru Live (2003)。由於 Myst 是探索式的遊戲,所以不必顧忌玩家錯過了故事發展。要容許多人參與,Cyan Worlds 最初構想了兩個辦法,首先是某些謎題會要求多名玩家合力解決;由於 Uru Live 原本設想以月費的形式運作,所以 Cyan Worlds 會不斷在 Uru 的世界中加入新謎題,玩家也不用太介意離線後給別人享受了解謎的樂趣。其次是在 Uru 中每人也可保有自己的世界 (Ages)。當玩家進入了遊戲世界以後,可以把它 customise 成為自己的世界,並邀請友好內進。
可惜這個大膽的嘗試在商業上最終成敗。Uru Live 的網站在 2003 年 11 月試辦,翌年 2月停辦,到了 2006 年交由 GameTap 重開並改名為 Myst Online: Uru Live,今年 4 月又關掉。兩個月前 GameTap 同意把 Myst Online 的權利交回 Cyan Worlds,後者說正考慮 Myst Online 恢復運作的可能性。總之拖拖拉拉,誰都沒法保證 Myst Online 能否重生。可以想像 Uru Live 的失敗對 Cyan Worlds 是何等沉重的打擊,它也被迫把很多製作 Uru Live 的材料製成離線的單人遊戲版本 (主要是 Uru: Ages Beyond Myst 的 expansion packs,但也包括 Myst V: End of Ages) 以套現,Cyan Worlds 在完成 Myst V 後也大舉裁員。
也許發展多人網上遊戲本來就十分困難(當年 Funcom 在推出 TLJ 之後開發的 MMORPG Anarchy Online 便差點成為災難),也許開發者仍未找到正確的多人網上歷險模式。如果要舉出歷險遊戲圈最大的 unsolved problem 的話,我想就是多人網上遊戲了。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美人
中秋夜,電視又一次重播《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 1980) 。
個人認為,雖然譯名中的「七十年」太 specific,沒有了英文原名那種 subtlety 及電影中那種在時間的洪流中不由自主的感覺,但這個(也許是)基於商業考慮而改的片名在不失文雅之餘,亦能準確地反映部份劇情,算是改得不錯。不說不知,雖然這套戲被很多香港人奉為浪漫經典,但當年它在美國無論是票房或口碑其實都不是那麼好,不過這無損我每次在它重播時坐定定睇戲的興致。
這部電影中最悅目的當然是女主角珍西摩爾 (Jane Seymour),每次看這套戲都覺得她「靚到 dum 一聲」(喜歡田中芳樹作品《銀河英雄傳說》的朋友留意,珍西摩爾也是金銀妖瞳 —— 她左眼藍色,而右眼是棕色)。在她之後令我第一眼見就有驚為天人感覺的外國女星暫時只有初出道的 Liv Tyler 和 Keira Knightley,不過她們出道時還未到珍西摩爾演本片時的年齡,所以某程度上有青春搭夠,但沒有珍西摩爾的韻味。
美人分三種,第一種是一般的美女,這種美女極不耐看,不管身邊有幾多狂蜂浪蝶,一過二三十便開始年老色衰,保養得好的也要狂抹粉底或打 Botox 遮蓋皺紋,保養得不好的未到四十已跟年輕時判若兩人。
第二種美人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她們不止在年輕時顛倒眾生,即使上了年紀,滿臉皺紋,看她們的樣子,仍不會覺得走樣。珍西摩爾就是這種了,香港一些較早出道的女星如繆騫人、鍾楚紅、張曼玉等等以年齡計還只算是中年,要知她們能否真正通過時間考驗,稱得上是天生的美人胚子,恐怕還得過多十年左右。其中,我想趙雅芝應該最有潛質。
第三種美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世俗眼光下的美女,但她們的氣質卻給人一種雍容和富有內在美的感覺。這種美女愈老愈有味道。香港女星中,黃曼梨、蕭芳芳都屬這種,以下三位女性也是好例子:
個人認為,雖然譯名中的「七十年」太 specific,沒有了英文原名那種 subtlety 及電影中那種在時間的洪流中不由自主的感覺,但這個(也許是)基於商業考慮而改的片名在不失文雅之餘,亦能準確地反映部份劇情,算是改得不錯。不說不知,雖然這套戲被很多香港人奉為浪漫經典,但當年它在美國無論是票房或口碑其實都不是那麼好,不過這無損我每次在它重播時坐定定睇戲的興致。
這部電影中最悅目的當然是女主角珍西摩爾 (Jane Seymour),每次看這套戲都覺得她「靚到 dum 一聲」(喜歡田中芳樹作品《銀河英雄傳說》的朋友留意,珍西摩爾也是金銀妖瞳 —— 她左眼藍色,而右眼是棕色)。在她之後令我第一眼見就有驚為天人感覺的外國女星暫時只有初出道的 Liv Tyler 和 Keira Knightley,不過她們出道時還未到珍西摩爾演本片時的年齡,所以某程度上有青春搭夠,但沒有珍西摩爾的韻味。
美人分三種,第一種是一般的美女,這種美女極不耐看,不管身邊有幾多狂蜂浪蝶,一過二三十便開始年老色衰,保養得好的也要狂抹粉底或打 Botox 遮蓋皺紋,保養得不好的未到四十已跟年輕時判若兩人。
第二種美人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她們不止在年輕時顛倒眾生,即使上了年紀,滿臉皺紋,看她們的樣子,仍不會覺得走樣。珍西摩爾就是這種了,香港一些較早出道的女星如繆騫人、鍾楚紅、張曼玉等等以年齡計還只算是中年,要知她們能否真正通過時間考驗,稱得上是天生的美人胚子,恐怕還得過多十年左右。其中,我想趙雅芝應該最有潛質。
第三種美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世俗眼光下的美女,但她們的氣質卻給人一種雍容和富有內在美的感覺。這種美女愈老愈有味道。香港女星中,黃曼梨、蕭芳芳都屬這種,以下三位女性也是好例子:
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
梁煥松好攞命!
你話我擦鞋都係咁話,真係佩服得五體投地,詳情請看梁先生今日的子貓物語~~【附庸風雅】blog。原來最遲於 1846 年便已有「攞命」的「攞」字以及「o下」字。此外,「o個 D」的「o個」字原來是「箇」,而「唔係呢,咁樣行唔通」的「呢」字(陽上聲)也可寫作「唎」。有舊文獻作證,比近年一些關於粵語正寫的猜測更有說服力。
奶粉
(患了感冒,不想寫太多,不過以我那累贅的中文,大概不知不覺又會愈寫愈長。)
看《東南西北》連結一篇文章《奶粉和泥石流》,作者閭丘露薇說「這次奶粉事件 …… 正是媒體的監督,讓這個事件在曝光後的短時間內有了結果」,很有見地。不過作者的另一番話,我就有點保留:
據香港《有線電視》報道,三鹿早在三月份便接到消費者投訴,衛生部在八月也知道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但三鹿竟要到昨天才公佈產品出了問題及作出回收。為甚麼拖這麼久,和之後三鹿跟政府打算如何處理事件及照顧受害人,才是要點。
從三鹿的立場,拖這麼久可能是調查需時,也可能是生產商刻意隱瞞,希望問題拖得久便自動消失。我不知內情,不敢胡說。食品出問題其實在世界各地也不是稀奇的事,最重要的是生產商不要採取鴕鳥政策,知悉問題後要第一時間向消費者說明情況,安撫他們並對事件負責,這就是西方人所謂的「危機處理」(crisis management)。今年年初美國有一款嬰兒乳酪給混進了玻璃碎,生產商不但沒有隱瞞,還發起全球回收。昨天香港的報章也報道,金寶湯公司宣布,消費者發現金寶 (Campbell's) 有兩款罐頭忌廉蘑菇湯在開罐後傳出臭味,因此全面回收港澳三十五萬罐「金寳忌廉蘑菇湯」和「金寳忌廉雞粒蘑菇湯」。只要處理得夠果斷,即使不能彌補已造成的損害,也可控制損害的範圍,避免消費者恐慌和影響商譽。
在成熟的商業社會,危機處理並不是甚麼新事物。內地工業及製造業近年發展蓬勃,但民企的管理技巧可能還追不上西方的水平,甚至連「危機處理」這個名詞也可能都未聽過(我差不多可以預言在兩三日內,香港的報章 —— 特別是《信報》—— 會有專欄作家大談這個題目),不過不管三鹿是否財迷心竅,以大環境來說,我相信假以時日,內地的民企必會慢慢學曉處理危機的技巧的,這個我相當樂觀。
令人擔憂的反而是官方的態度。與民企不同,政府部門並沒有多大改善服務的誘因。三鹿聲稱在八月一日已把事情的真相通報衛生部,照理衛生部沒有按著事實不發表的道理,但它仍然把事情拖了個多月。到底是為了保護質檢總局的同僚(三鹿奶粉獲質檢總局免檢),還是與三鹿有甚麼利益瓜葛,抑或三鹿說謊,或有甚麼其他原因,像我這種對內地政商關係全不瞭解的門外漢不便猜測,但事件實在耐人尋味,作為為民眾健康把關的政府部門,衛生部也最好有個交代。
(以上是我這個對內地十分無知的香港人的觀點,由於是從大處著眼,如果令讀者覺得漠視了眾多受害嬰兒的痛苦,或誤解了內地的情況的話,還請見諒。)
看《東南西北》連結一篇文章《奶粉和泥石流》,作者閭丘露薇說「這次奶粉事件 …… 正是媒體的監督,讓這個事件在曝光後的短時間內有了結果」,很有見地。不過作者的另一番話,我就有點保留:
「大頭奶粉,還可以說是因為有些人為了謀利而出賣良知,是一種刻意的不合法的行為,那這次出現受污染的產品,而且是在一家有規模的大型企業,雖然不是刻意, 可能也不是故意,卻更加讓人震驚。因為正是這樣的無意行為所暴露出來的漏洞和問題,會讓更多的人產生這樣的擔憂:正規的品牌產品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 那,作為消費者,還可以相信誰呢?」不管是如何嚴密的制度,都總有它的漏洞,最重要的,是出事後生產商會改善生產程序,或者借用作者的說法,「換來進步」。三鹿作為一個有聲譽的品牌,在商言商,我看不出它沒有改善的道理,反而是另外一些只戕害工人卻無損消費者的企業(如作者提及的採礦商,和香港某大學校董擁有的電池廠等等),才難以自我改善。
據香港《有線電視》報道,三鹿早在三月份便接到消費者投訴,衛生部在八月也知道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但三鹿竟要到昨天才公佈產品出了問題及作出回收。為甚麼拖這麼久,和之後三鹿跟政府打算如何處理事件及照顧受害人,才是要點。
從三鹿的立場,拖這麼久可能是調查需時,也可能是生產商刻意隱瞞,希望問題拖得久便自動消失。我不知內情,不敢胡說。食品出問題其實在世界各地也不是稀奇的事,最重要的是生產商不要採取鴕鳥政策,知悉問題後要第一時間向消費者說明情況,安撫他們並對事件負責,這就是西方人所謂的「危機處理」(crisis management)。今年年初美國有一款嬰兒乳酪給混進了玻璃碎,生產商不但沒有隱瞞,還發起全球回收。昨天香港的報章也報道,金寶湯公司宣布,消費者發現金寶 (Campbell's) 有兩款罐頭忌廉蘑菇湯在開罐後傳出臭味,因此全面回收港澳三十五萬罐「金寳忌廉蘑菇湯」和「金寳忌廉雞粒蘑菇湯」。只要處理得夠果斷,即使不能彌補已造成的損害,也可控制損害的範圍,避免消費者恐慌和影響商譽。
在成熟的商業社會,危機處理並不是甚麼新事物。內地工業及製造業近年發展蓬勃,但民企的管理技巧可能還追不上西方的水平,甚至連「危機處理」這個名詞也可能都未聽過(我差不多可以預言在兩三日內,香港的報章 —— 特別是《信報》—— 會有專欄作家大談這個題目),不過不管三鹿是否財迷心竅,以大環境來說,我相信假以時日,內地的民企必會慢慢學曉處理危機的技巧的,這個我相當樂觀。
令人擔憂的反而是官方的態度。與民企不同,政府部門並沒有多大改善服務的誘因。三鹿聲稱在八月一日已把事情的真相通報衛生部,照理衛生部沒有按著事實不發表的道理,但它仍然把事情拖了個多月。到底是為了保護質檢總局的同僚(三鹿奶粉獲質檢總局免檢),還是與三鹿有甚麼利益瓜葛,抑或三鹿說謊,或有甚麼其他原因,像我這種對內地政商關係全不瞭解的門外漢不便猜測,但事件實在耐人尋味,作為為民眾健康把關的政府部門,衛生部也最好有個交代。
(以上是我這個對內地十分無知的香港人的觀點,由於是從大處著眼,如果令讀者覺得漠視了眾多受害嬰兒的痛苦,或誤解了內地的情況的話,還請見諒。)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詐騙電郵
子貓物語~~【附庸風雅】blog 的梁煥松先生今天談詐騙電郵,我也來參一腿。
電郵詐騙分很多種,最常見的是 Nigerian scam (或稱 419 scam,此名源於尼日利亞刑法第 38 章第 419 節《以虛假理由取得財產》的相關法例)及假冒銀行網站去騙取密碼,這類電郵相信大家也收得多吧。有人可能會奇怪,這是甚麼年代了,還有人蠢到會相信這些騙局嗎?可惜的是,正如寶藥黨依然橫行一樣,世上總是有愚蠢和貪心的人不斷中招。就以梁煥松先生身處的澳洲為例,根據《悉尼晨鋒報》八月份的報道,昆士蘭場的反詐騙組表示,澳洲人每月都把至少三百萬澳元匯到尼日利亞去,其中估計有八成的款項是詐騙的結果。澳洲人當中又以新南威爾斯人最易受騙,該地警方最近便接觸過 139 位曾經匯款到尼日利亞的人士,發現當中有 135 個給騙了錢,有的是被騙參與不存在的輸油管建設計劃,有的墮進了 internet love scam。
所謂 internet love/romance/bride scam,就是接到不明來歷的神秘女子來信說想和你結婚,但是請付她一筆小錢,讓她飛過來會你。由於世上寂寞的心何其多,牽涉的金額又不大,加上受害者往往羞於報警,這類騙案的數目實在難以估計。不過若受害者選擇的投訴渠道適當的話,不一定會落得人財兩空的下場的。最近傳聞從烏蘇里虎的虎視眈眈之下勇救生態攝製隊隊員的俄羅斯總理普京,四年前(時為總統)便曾經接到一名悉尼居民(嘿!又是澳洲人)來信,說墮進了圖中女子的 love scam 當中。普京接信後即時施展他的鐵腕作風,命令警方不論花費多少人力物力,都要把騙徒輯捕歸案。警方後來逮捕圖中的女子 Anna Lazarev 和她的丈夫 Yury Lazarev,證實二人合謀設局騙財,當他們被捕時,已有約一千五百人被他們騙去共一百五十萬美元,詳見《悉尼晨鋒報》報道。
如果 internet love scam 利用人心的寂寞算是卑鄙的話,hitman scam 就簡直令人齒冷了。這種騙案在 2006 年底首次出現,騙徒假裝為受僱的職業殺手,以電郵訛稱有任務要殺死受害人的家屬,並在電郵中附上受害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等,以增加郵件的可信性。騙徒表示,如果受害人在某段指定的短時間內匯款至殺手的戶口的話,任務就取消。這種要求受害人在壓力下及短時間內作出決定的做法,與本港近年一些電話騙案類似。
與打打殺殺的 hitman scam 相比較,還是銀行網站騙案「文明」得多。一般人以為假冒的銀行網站(或其他網站)很容易識破,只須把滑鼠放在有問題的超連結之上,看看瀏覽器的 status bar 所顯示的網址是否就是有關機構的網址便行,但前提是要瀏覽器本身沒有漏洞。幾年前 IE 5 及 IE 6 便曾經有漏洞,令不法之徒可在 Internet Explorer 的 status bar 和 address bar 顯示不正確的網址。要安全上網,我還是覺得用非 IE 的瀏覽器較好。
回說 Nigerian scam。面對這種欺詐電郵,一般人一是置之不理,一是墮入陷阱,不過 419eater.com 的網主 Shiver Metimbers (代號)竟然成功地進行反向詐騙!據 theage.com.au 的報道,這位 Metimbers 先生撰寫了一封電郵,回覆多名騙徒,Metimbers 自稱是 Derek Trotter Fine Arts 公司總裁,由於業務繁忙,抱歉無暇考慮他們的商業建議,不過若他們認識一些本土藝術家的話,他願意投資。當有騙徒回覆,他便用標準的 Nigerian scam 手法,表示若對方能委托某本土藝術家送來一批木刻的話,他便會匯一筆巨款進對方的戶口。當然,Metimbers 收到貨品之後並沒有匯款,反而送出一封表面上是正式的警方信件,告知對方 Metimbers 是個專賣假藝術品的騙徒,已遭警方逮捕。Metimbers 的「戰利品」句括英國黏土偶動畫 Creature Comforts (明珠台有播映)中幾個角色的木刻及一塊木製的 Commodore 64 電腦鍵盤。
可惜的是,雖然這些也許可為眾多的騙案受害人出一口烏氣,但不足以對騙徒們造成打擊。近來網上騙徒的手法也變得愈來愈高明。不知將來會不會出現有如日本漫畫《詐欺獵人》當中的反向詐騙專家(黑鷺)呢?
電郵詐騙分很多種,最常見的是 Nigerian scam (或稱 419 scam,此名源於尼日利亞刑法第 38 章第 419 節《以虛假理由取得財產》的相關法例)及假冒銀行網站去騙取密碼,這類電郵相信大家也收得多吧。有人可能會奇怪,這是甚麼年代了,還有人蠢到會相信這些騙局嗎?可惜的是,正如寶藥黨依然橫行一樣,世上總是有愚蠢和貪心的人不斷中招。就以梁煥松先生身處的澳洲為例,根據《悉尼晨鋒報》八月份的報道,昆士蘭場的反詐騙組表示,澳洲人每月都把至少三百萬澳元匯到尼日利亞去,其中估計有八成的款項是詐騙的結果。澳洲人當中又以新南威爾斯人最易受騙,該地警方最近便接觸過 139 位曾經匯款到尼日利亞的人士,發現當中有 135 個給騙了錢,有的是被騙參與不存在的輸油管建設計劃,有的墮進了 internet love scam。
所謂 internet love/romance/bride scam,就是接到不明來歷的神秘女子來信說想和你結婚,但是請付她一筆小錢,讓她飛過來會你。由於世上寂寞的心何其多,牽涉的金額又不大,加上受害者往往羞於報警,這類騙案的數目實在難以估計。不過若受害者選擇的投訴渠道適當的話,不一定會落得人財兩空的下場的。最近傳聞從烏蘇里虎的虎視眈眈之下勇救生態攝製隊隊員的俄羅斯總理普京,四年前(時為總統)便曾經接到一名悉尼居民(嘿!又是澳洲人)來信,說墮進了圖中女子的 love scam 當中。普京接信後即時施展他的鐵腕作風,命令警方不論花費多少人力物力,都要把騙徒輯捕歸案。警方後來逮捕圖中的女子 Anna Lazarev 和她的丈夫 Yury Lazarev,證實二人合謀設局騙財,當他們被捕時,已有約一千五百人被他們騙去共一百五十萬美元,詳見《悉尼晨鋒報》報道。
如果 internet love scam 利用人心的寂寞算是卑鄙的話,hitman scam 就簡直令人齒冷了。這種騙案在 2006 年底首次出現,騙徒假裝為受僱的職業殺手,以電郵訛稱有任務要殺死受害人的家屬,並在電郵中附上受害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等,以增加郵件的可信性。騙徒表示,如果受害人在某段指定的短時間內匯款至殺手的戶口的話,任務就取消。這種要求受害人在壓力下及短時間內作出決定的做法,與本港近年一些電話騙案類似。
與打打殺殺的 hitman scam 相比較,還是銀行網站騙案「文明」得多。一般人以為假冒的銀行網站(或其他網站)很容易識破,只須把滑鼠放在有問題的超連結之上,看看瀏覽器的 status bar 所顯示的網址是否就是有關機構的網址便行,但前提是要瀏覽器本身沒有漏洞。幾年前 IE 5 及 IE 6 便曾經有漏洞,令不法之徒可在 Internet Explorer 的 status bar 和 address bar 顯示不正確的網址。要安全上網,我還是覺得用非 IE 的瀏覽器較好。
回說 Nigerian scam。面對這種欺詐電郵,一般人一是置之不理,一是墮入陷阱,不過 419eater.com 的網主 Shiver Metimbers (代號)竟然成功地進行反向詐騙!據 theage.com.au 的報道,這位 Metimbers 先生撰寫了一封電郵,回覆多名騙徒,Metimbers 自稱是 Derek Trotter Fine Arts 公司總裁,由於業務繁忙,抱歉無暇考慮他們的商業建議,不過若他們認識一些本土藝術家的話,他願意投資。當有騙徒回覆,他便用標準的 Nigerian scam 手法,表示若對方能委托某本土藝術家送來一批木刻的話,他便會匯一筆巨款進對方的戶口。當然,Metimbers 收到貨品之後並沒有匯款,反而送出一封表面上是正式的警方信件,告知對方 Metimbers 是個專賣假藝術品的騙徒,已遭警方逮捕。Metimbers 的「戰利品」句括英國黏土偶動畫 Creature Comforts (明珠台有播映)中幾個角色的木刻及一塊木製的 Commodore 64 電腦鍵盤。
可惜的是,雖然這些也許可為眾多的騙案受害人出一口烏氣,但不足以對騙徒們造成打擊。近來網上騙徒的手法也變得愈來愈高明。不知將來會不會出現有如日本漫畫《詐欺獵人》當中的反向詐騙專家(黑鷺)呢?
2008年9月11日星期四
向左走,向右走
1-555-CONFIDE blog 的 Chainsaw 指出《明報》社評把社民連稱為極右派,引起了小小的討論。最初我以為那是單純的 typo,但當方潤指出專欄作家沈宇哲也如此稱呼社民連的時候,事情就變得有點離奇了。
香港人一般對「左」和「右」的用法,大致上是這樣的。經濟上,光譜的左右以經濟的自由度來劃分。「右」指的是偏向私營化、較少規管及小政府的經濟模式,而「左」指的是政府較多干預、對私人企業較多監管、有較多公營機構及較完備的福利體系的經濟模式。政治上,「左」指的是人民較直接參與的民主主義,而「右」泛指由精英主導(可以民主或不民主)的政治傾向。當右派走到極端的時候,國家(其實是當權者)會要求人民無條件地服從,納粹主義或法西斯主義便是政治上的極右派了。
一般人並不區分政治上的左/右與經濟上的左/右,當政治與經濟都偏右的時候,政府或政黨往往予人保守的感覺,所以有時「右派」會被認為就是保守派。然而,雖然經濟上的左(右)派往往也是政治上的左(右)派,但兩者並沒有必然關係。香港的泛民支持者,政治上多屬左派,但是他們當中不少又對經濟上左傾的泛民感到避忌,所以投票時費剎思量,而社民連無論在經濟抑或政治上都屬左派,民建聯在經濟上則屬中間派(實際上有點騎牆),政治上則極右(「沒有國那有家」),不過香港人承襲了傳統的叫法,一般都稱土共為左派。
這就生出兩個問題了。為甚麼上一輩的人稱土共為左派,而《明報》的社論跟沈宇哲都稱社民連為極右派?要解釋這點,我們必須瞭解內地「左」和「右」的用法。
首先,經濟上內地是沒有左/右這種劃分的,在改革開放之前,無論左派右派都在走計劃經濟的道路,根本毋須區分經濟上的左與右。要指稱經濟上的右派,套一頂「走資」的帽子就行。
政治上,內地才分左右。甚麼是左,甚麼是右,我這個香港人其實不便班門弄斧,但是看看老毛的一些歷史,應可對內地「左」、「右」的用法有概略的認識。
先說右。1940 年,毛澤東在延安提出「新民主主義論」。在後來的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上,他在《論聯合政府》報告中如此說:
引申而言,「右傾」指的就是與不同政見人士妥協,或對當權者提出異見的行為。在共產黨創立初期,老毛提出「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就是因為陳獨秀肯包容發出不同聲音的盟友甚至國民黨;抗日時期,老毛抨擊王明右傾,是因為後者主張軍隊國有,並願意服從蔣介石去抗日;大躍進時期,老毛由「糾左」變成反「右傾機會主義」,為的就是壓制彭德懷的反對聲音;老毛快死的時候,還要搞「反擊右傾翻案風」,為的就是阻止鄧小平嘗試為文革的受害者平反。土共不敢忤逆阿爺,當然不是右派。社民連反對中共一黨專政,則是不折不扣的極右了。
再說左。以五十年代的「大躍進」為例,當年各地紛紛土法鍊鋼,搞衛星田,弄得經濟下滑,遍地災荒。老毛見勢色不對,便在 1959 年分別召開鄭州及廬山會議,談「糾左」的問題。甚麼是「糾左」呢?按現時統一的說法,就是要糾正「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換句話說,左傾就是用冒進的方式搞社會主義,是個貶詞,可是中共以革命起家,而革命又多多少少帶點冒險的成份,所以「左」並沒有「右」那麼大的貶意,中共也寧左勿右。但是一旦政策過激,變成「左傾錯誤」,便要「糾左」了。香港的土共在六七暴動時謀殺批評他們的商台播音員林彬,又到處放炸彈,以內地的左/右劃分法,真係左到唔恨。
香港人一般對「左」和「右」的用法,大致上是這樣的。經濟上,光譜的左右以經濟的自由度來劃分。「右」指的是偏向私營化、較少規管及小政府的經濟模式,而「左」指的是政府較多干預、對私人企業較多監管、有較多公營機構及較完備的福利體系的經濟模式。政治上,「左」指的是人民較直接參與的民主主義,而「右」泛指由精英主導(可以民主或不民主)的政治傾向。當右派走到極端的時候,國家(其實是當權者)會要求人民無條件地服從,納粹主義或法西斯主義便是政治上的極右派了。
一般人並不區分政治上的左/右與經濟上的左/右,當政治與經濟都偏右的時候,政府或政黨往往予人保守的感覺,所以有時「右派」會被認為就是保守派。然而,雖然經濟上的左(右)派往往也是政治上的左(右)派,但兩者並沒有必然關係。香港的泛民支持者,政治上多屬左派,但是他們當中不少又對經濟上左傾的泛民感到避忌,所以投票時費剎思量,而社民連無論在經濟抑或政治上都屬左派,民建聯在經濟上則屬中間派(實際上有點騎牆),政治上則極右(「沒有國那有家」),不過香港人承襲了傳統的叫法,一般都稱土共為左派。
這就生出兩個問題了。為甚麼上一輩的人稱土共為左派,而《明報》的社論跟沈宇哲都稱社民連為極右派?要解釋這點,我們必須瞭解內地「左」和「右」的用法。
首先,經濟上內地是沒有左/右這種劃分的,在改革開放之前,無論左派右派都在走計劃經濟的道路,根本毋須區分經濟上的左與右。要指稱經濟上的右派,套一頂「走資」的帽子就行。
政治上,內地才分左右。甚麼是左,甚麼是右,我這個香港人其實不便班門弄斧,但是看看老毛的一些歷史,應可對內地「左」、「右」的用法有概略的認識。
先說右。1940 年,毛澤東在延安提出「新民主主義論」。在後來的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上,他在《論聯合政府》報告中如此說:
「而在中國,為民主主義奮鬥的時間還是長期的。…… 沒有一個新式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徹底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廢墟上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來,那隻是完全的空想。『共產黨人』不但不怕資本主義,反而提倡它的發展。」劉少奇在中共七大的《論黨》報告中,提到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四個基本條件時這麼說:
「這個報告與《新民主主義論》不同的,是確定了需要資本主義的廣大發展,又以反專制主義為第一。…… 拿發展資本主義去代替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不但是一個進步,而且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它不但有利於資產階級, 同時也有利於無產階級。現在中國是多了一個外國的帝國主義和一個本國的封建主義,而不是多了一個本國的資本主義,相反地,我們的資本主義是太少了。」
「中國共產黨在目前階段的任務,就是聯合所有一切能夠參加這個革命的階級、階層、民族和個人,為徹底肅清外國帝國主義與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為建立各革命階級聯盟與各民族自由聯合的中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而奮鬥。中國無產階級只有在這個革命徹底完成以後,只有中國社會經濟在新民主主義的國家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充分發展以後,只有在經過許多必要 的準備步驟以後,並且只有根據中國人民的需要和意願,才能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的與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所以總括來說,新民主主義就是包容共產黨以外的人,容忍不是共產主義的制度。可是這個由老毛提出的主義,後來又被他一手推翻。1953 年 6 月 15 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批評「右傾錯誤」的三種表現 —— 「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及「確保私有財產」,批評劉少奇和薄一波「在民主革命勝利成功以後,仍然停留在原來的地方。他們沒有懂得革命性質的轉變,還在繼續搞他們的『新民主主義』,不去搞社會主義改造。」
引申而言,「右傾」指的就是與不同政見人士妥協,或對當權者提出異見的行為。在共產黨創立初期,老毛提出「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就是因為陳獨秀肯包容發出不同聲音的盟友甚至國民黨;抗日時期,老毛抨擊王明右傾,是因為後者主張軍隊國有,並願意服從蔣介石去抗日;大躍進時期,老毛由「糾左」變成反「右傾機會主義」,為的就是壓制彭德懷的反對聲音;老毛快死的時候,還要搞「反擊右傾翻案風」,為的就是阻止鄧小平嘗試為文革的受害者平反。土共不敢忤逆阿爺,當然不是右派。社民連反對中共一黨專政,則是不折不扣的極右了。
再說左。以五十年代的「大躍進」為例,當年各地紛紛土法鍊鋼,搞衛星田,弄得經濟下滑,遍地災荒。老毛見勢色不對,便在 1959 年分別召開鄭州及廬山會議,談「糾左」的問題。甚麼是「糾左」呢?按現時統一的說法,就是要糾正「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換句話說,左傾就是用冒進的方式搞社會主義,是個貶詞,可是中共以革命起家,而革命又多多少少帶點冒險的成份,所以「左」並沒有「右」那麼大的貶意,中共也寧左勿右。但是一旦政策過激,變成「左傾錯誤」,便要「糾左」了。香港的土共在六七暴動時謀殺批評他們的商台播音員林彬,又到處放炸彈,以內地的左/右劃分法,真係左到唔恨。
N 個人,N 種分析
選舉過後,各吹水名家自然各有各的分析,秉承「我地就係吹水」的宗旨,Alone in the Fart 舉辦了第一屆「立法會選舉:量化或圖像化分析大賽」,在眾多以數字和圖表為主的分析當中,選出在某幾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文章。經過一番不知有多激烈的提名及攪盡腦汁的評審之後,以下是得獎結果。各得獎者可在下次中國再舉辦奧運之前,領取本網主充滿體香、從未洗過的宅男內褲一條。
我地就係吹水!Yeah,去片!
I) 最一目了然大獎 — 梁啟智:立法會研究 2008,Car and Pier blog,9 月 10 日
梁啟智用地圖軟件把各選選名單的得票數目用圖像表現出來,一目了然,例如按他所說,上圖顯示「毓民的票不只來自基層區,中產區一樣有,贏得清脆。」其他圖表亦顯示最受「西環」支持的原來不是民建聯,而是公民黨。
II) 最有創意大獎 — Chainsaw Riot:立會選舉一張圖,1-555-CONFIDE blog,9 月 10 日
Chainsaw 可說是香港一眾博客中最懂得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地用統計方法去解釋社會現像的人。不過這次並不是用統計,而是用信息理論 (Information Theory) 中的熵 (entropy) 去分析選民投票的平均程度與泛民在立法會中的議席比率之間的關係。
如上圖。縱軸是比起 2004 年,2008 年泛民在立法會中所增加的議席比率(負數代表議席減少),橫軸是兩屆選舉投票的 evenness index (e) 之差。粗略地說,evenness index 是由每區各名單的得票率所計算出的熵數 H 與 n ln(n) (n 為該區名單數目)之比 (that is, e = H/[n ln(n)])。H 值在信息理論中是用來測量事物無序性或信息含量的標準,H 越高,表示越沒秩序,或者信息含量越低。在選舉中,如果投個個候選人也差不多,候選名單便缺乏獨特性,也就是說名單並不能給予選民多少信息,這樣,投票便變得沒秩序、較為隨機,各名單的得票率也較平均,H 值也較高。所以 H 可用來測量得票的平均性。把 H 除以 n ln(n),令有不同名單數目的各區也可作比較,是規範化 (normalisation) 的手段。 數學上,可以證明 e = H/[n ln(n)] ≤ 1,這樣,e 越接近 1,投票越平均。
不過這個研究方法始終未成熟, Chainsaw 的分析也有點瑕疵。首先是命題有點含糊,作者說此分析的目的在於展示「今次泛民配票成功,獲得更多的地區議席」,但他實際嘗試展示的卻是「今次泛民得票比較平均,獲得更多的地區議席」。當然,甚麼叫「配票」沒有公認的定義,一般巿民隨機投票,也可以被認為是選民「自行配票」。無論如何,把研究的命題弄得精確一些較好。
其次是縱軸的尺度有點兒誤導。以九龍東為例,此區只有 4 個議席。泛民如果多/少佔一個議席,所佔議度的比率差便會改變 25 個百分點。所以圖中五區在縱軸上的數字雖然看似相差很遠(由 -15% 到 +17% 不等),但實際上只是多一個或少一個議席之差。
此外,Chainsaw 雖然想顯示泛民得票較以往平均,令他們獲得更多地區議席,但如果只看上圖右方的三個藍點,便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在港島和兩個新界選區,evenness index 越高,泛民所得議席反而越低。到底這是否表示有一個臨界的 evenness index 存在,便要更深入的研究了。
最後,我也有點懷疑 Chainsaw 的研究方法有幾 robust。要知道泛民所得的議席數除了與泛民陣營的得票率有關之外,與名單的組合也有關連,而 2004 年的名單組合又顯然與 08 年的不同,但 Chainsaw 的研究並沒有去除這個因素。
儘管有上述的種種瑕疵,能想到把熵數用在選舉分析,並細心地把這個量規範化,實在極富創意,值得一讚。
III) 最求其大獎 — 李先知:哪家大學立會民調最準,《明報》,9 月 10 日
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比較三家大學的民調準確度,按作者自己的說法:
回說文章的研究方法。要比較得有意義,三家機構做滾動調查的時窗須大致相同。李先知說用的是《明報》九月五日刊登的資料,我沒有買《明報》,暫且假設這方面沒有問題。要比較民調的準確度,我們需要一個準則。這是很主觀的事,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可說某人所用的準則有某些缺點,但不可以說這個準則錯。現在的情形,就是李先知所用的準則很有問題。假設有五張名單爭奪三個議席,而 A、B 兩所機構預測的排名及得票率如下:
李先知的算法的另一個問題,是當幾張名單叮噹馬頭的時候,排名偏誤對得票率異常敏感。以上述 A 機構的民調為例,其結果(無論是得票率或各名單所得議席數)與實際的非常接近,但排名偏誤卻不小。使用排名偏誤來量度民調準確性的話,很容易過份放大調查的失誤程度。
IV) 獎你兩巴掌 — The suffocated, in Alone in the Fart blog,9 月 11 日
破而不立,當然抵打。總之,如上文有得罪之處,請各路英雄多多包涵。再來一次:我地就係吹水!Yeah!
我地就係吹水!Yeah,去片!
I) 最一目了然大獎 — 梁啟智:立法會研究 2008,Car and Pier blog,9 月 10 日
梁啟智用地圖軟件把各選選名單的得票數目用圖像表現出來,一目了然,例如按他所說,上圖顯示「毓民的票不只來自基層區,中產區一樣有,贏得清脆。」其他圖表亦顯示最受「西環」支持的原來不是民建聯,而是公民黨。
II) 最有創意大獎 — Chainsaw Riot:立會選舉一張圖,1-555-CONFIDE blog,9 月 10 日
Chainsaw 可說是香港一眾博客中最懂得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地用統計方法去解釋社會現像的人。不過這次並不是用統計,而是用信息理論 (Information Theory) 中的熵 (entropy) 去分析選民投票的平均程度與泛民在立法會中的議席比率之間的關係。
如上圖。縱軸是比起 2004 年,2008 年泛民在立法會中所增加的議席比率(負數代表議席減少),橫軸是兩屆選舉投票的 evenness index (e) 之差。粗略地說,evenness index 是由每區各名單的得票率所計算出的熵數 H 與 n ln(n) (n 為該區名單數目)之比 (that is, e = H/[n ln(n)])。H 值在信息理論中是用來測量事物無序性或信息含量的標準,H 越高,表示越沒秩序,或者信息含量越低。在選舉中,如果投個個候選人也差不多,候選名單便缺乏獨特性,也就是說名單並不能給予選民多少信息,這樣,投票便變得沒秩序、較為隨機,各名單的得票率也較平均,H 值也較高。所以 H 可用來測量得票的平均性。把 H 除以 n ln(n),令有不同名單數目的各區也可作比較,是規範化 (normalisation) 的手段。 數學上,可以證明 e = H/[n ln(n)] ≤ 1,這樣,e 越接近 1,投票越平均。
不過這個研究方法始終未成熟, Chainsaw 的分析也有點瑕疵。首先是命題有點含糊,作者說此分析的目的在於展示「今次泛民配票成功,獲得更多的地區議席」,但他實際嘗試展示的卻是「今次泛民得票比較平均,獲得更多的地區議席」。當然,甚麼叫「配票」沒有公認的定義,一般巿民隨機投票,也可以被認為是選民「自行配票」。無論如何,把研究的命題弄得精確一些較好。
其次是縱軸的尺度有點兒誤導。以九龍東為例,此區只有 4 個議席。泛民如果多/少佔一個議席,所佔議度的比率差便會改變 25 個百分點。所以圖中五區在縱軸上的數字雖然看似相差很遠(由 -15% 到 +17% 不等),但實際上只是多一個或少一個議席之差。
此外,Chainsaw 雖然想顯示泛民得票較以往平均,令他們獲得更多地區議席,但如果只看上圖右方的三個藍點,便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在港島和兩個新界選區,evenness index 越高,泛民所得議席反而越低。到底這是否表示有一個臨界的 evenness index 存在,便要更深入的研究了。
最後,我也有點懷疑 Chainsaw 的研究方法有幾 robust。要知道泛民所得的議席數除了與泛民陣營的得票率有關之外,與名單的組合也有關連,而 2004 年的名單組合又顯然與 08 年的不同,但 Chainsaw 的研究並沒有去除這個因素。
儘管有上述的種種瑕疵,能想到把熵數用在選舉分析,並細心地把這個量規範化,實在極富創意,值得一讚。
III) 最求其大獎 — 李先知:哪家大學立會民調最準,《明報》,9 月 10 日
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比較三家大學的民調準確度,按作者自己的說法:
筆者所用的統計方法,是先按上述3項民調的結果,排列出入圍候選人的當選次序,然後跟最後點票結果所得的真實排名次序逐一比較。例如某甲在某區民調所得的支持度位列第一,但在最終的點票結果卻排名第四,那麼其偏誤度便是3(4減1)。接著,又把民調顯示會當選的每名候選人的偏誤度加起來,便可反映這個機構針對該區進行的民調的準確度。在批評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之前,先說幾點較不重要的事。第一,雖然作者自稱用「統計方法」,但實際上只是算術,沒有統計學的內涵。第二,留意作者關心的是民調的準確度,而不是三家機構做民調的勝任程度。假設 A、B 兩所機構的預測得票率完全一樣,但 A 機構的樣本數只是 B 機構的十分一,那麼兩個民調雖然同樣準確,但 A 機構顯然比 B 機構做得更好。第三,此文章的標題為《哪家大學立會民調最準》,但文章的後半卻集中批評港大的票站調查不夠準確,這其實是兩個不同問題。
回說文章的研究方法。要比較得有意義,三家機構做滾動調查的時窗須大致相同。李先知說用的是《明報》九月五日刊登的資料,我沒有買《明報》,暫且假設這方面沒有問題。要比較民調的準確度,我們需要一個準則。這是很主觀的事,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可說某人所用的準則有某些缺點,但不可以說這個準則錯。現在的情形,就是李先知所用的準則很有問題。假設有五張名單爭奪三個議席,而 A、B 兩所機構預測的排名及得票率如下:
* 1 2 3 | 4 5 (actual ranking)以李先知的算法,兩份預測的偏誤都是 6,應該是同樣好的預測,可是 A 機構的民調無論是在得票率抑或實在所得議席方面都比 B 民調準確。選民看民調結果,是關心各名單最後能爭取到多少議席;政黨看民調結果,目的可以是宋以朗先生話齋,要適當地調兵去 get out the votes,也可以是如很多人所想,是用來配票,無論目的為何,要看的是預測的得票率,而不是各名單的排名。李先知以這個「排名偏誤」來量度民調的準確程度,但解釋不出為甚麼這個準則合理。
* 31 30 29 | 6 4 (actual percentage of votes)
* 2 3 1 | 5 4 (ranking predicted by A)
* 31 30 29 | 6 4 (% votes predicted by A)
* 2 3 4 | 1 5 (ranking predicted by B)
* 31 30 29 | 6 4 (% votes predicted by B)
李先知的算法的另一個問題,是當幾張名單叮噹馬頭的時候,排名偏誤對得票率異常敏感。以上述 A 機構的民調為例,其結果(無論是得票率或各名單所得議席數)與實際的非常接近,但排名偏誤卻不小。使用排名偏誤來量度民調準確性的話,很容易過份放大調查的失誤程度。
IV) 獎你兩巴掌 — The suffocated, in Alone in the Fart blog,9 月 11 日
破而不立,當然抵打。總之,如上文有得罪之處,請各路英雄多多包涵。再來一次:我地就係吹水!Yeah!
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LHC
各位今天打開 Google 網頁的話,都會見到上面的插圖,它指的就是我在八月十九日的文章《物理學家齊齊 rap》所提到的大型強子對撞器了。不過正式的實驗要到十月廿一日才開始,Google 這個暗示有粒子碰撞的圖案好像過早出籠呢。
Adventure game (九)
每種遊戲類型也有它的生命週期,任天堂出品的卡片機曾經風靡一時,現在可說已死,但我們不會常常提著這個事實。有趣的是,遊戲雜誌或網站的評論員不知何故,很喜歡時不時提醒讀者「歷險遊戲已死」。遊戲網站 GameSpy 在 2003 年便大談「十大快死的遊戲類別」(Top 10 Most Dying Genres) ,圖像歷險遊戲排頭位(文字歷險也榜上有名,但排第七)。有些遊戲評論甚至落井下石,同年 Jeff Green (全球第一本專講電腦遊戲的雜誌 Computer Gaming World 當時的主編)也在遊戲雜誌 GMR 的社論中說:
死定未死,that's the question
在九十年代末及新世紀初,說「歷險遊戲已死/快死」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隨著新科技和新類型遊戲出現,歷險遊戲不再是電腦遊戲的王者。但要是看銷量[1]的話,說歷險遊戲已死,似乎又錯得離譜。
Al Lowe (Leisure Suit Larry 系列作者)從上述 GDC 的圓桌會議中留意到所謂「歷險遊戲已死」,可能只是個美國本土現象。他提到,遊戲發行商 Infogrames 的代表告訴他,他們最近(時為 1999 年)出版的歷險遊戲,被繙譯成二十七種語言,每隻的銷量均超過五十萬套,他們的公司亦正準備於該年出售另外九隻歷險遊戲。諷刺的是,他們竟然找不到北美的發行商推銷這些高銷量的歷險遊戲!
上面提到的 Randy Sluganski 在回應 Jeff Green 批評之後亦提到,多人網上遊戲 The Sims Online 在發行(時為 2003 年)後幾個星期,累積銷量達九萬套,但當其時遊戲發行商 Dreamcatcher 旗下五隻歷險遊戲的最新銷量卻是由十五萬到五十萬不等,反映歷險遊戲的銷情不俗(Sluganski 沒有說清楚用來計算這些銷量的時窗有多長,但他如此比較,相信可能是月銷量而非年銷量)。
回首看來,Sierra On-Line 與 Lucas Arts 兩間老字號停產歷險遊戲,的確令人感到「時代的終結」,但從二千年開始,製作歷險遊戲的主要陣營其實已轉移到美國以外的地方。兩隻歷險遊戲的出現,不止令人明顯地感受到這種變化,也令遊戲迷對歷險遊戲業的持續發展充滿希望。下回,老兵不死的最後一章,希望可以結束這個(套用《都是那些日子》blog 的說法)沒人感興趣系列。
[1] 要評價遊戲銷量的高低是困難的事。銷售數字不完全不消說,不同類型遊戲也有不同的銷售速度,譬如 Grand Theft Auto 系列的遊戲可以在發行的首週便售出五六百萬套,但幾年下來累積銷量只能翻兩三倍,在千多萬之譜。相對地,歷險遊戲要積聚口碑,也需更多時間找發行商,因此發行後兩三年的年銷量可能比首年還高。此外,現時很多受歡迎的遊戲都是跨平台的,但歷險遊戲直至近幾年才開始被移植到個人電腦以外的平台,即使只計在個人電腦運行的遊戲,銷量榜也呈現 power law 及長尾的特色。例如在 Wikipedia 的一個(不完全的)PC game 銷量榜中,排第一位的 The Sims 累積銷量為五千萬套,但第二位的 The Lineage 銷量卻只有一千四百萬套,到了第五十至八十名,銷量已下降到一百萬之譜。前文說過 2007 年全球全年的電腦遊戲銷量亦不過三千六百多萬套,相信排名一百的電腦遊戲年銷量應遠低於三十六萬套。以此估計,若一隻歷險遊戲能年銷十多萬套,銷量應算健康;若年銷量達三十萬,應算是高的了。
The genre, almost by definition, will require a certain number of “go here, fetch that” assignments. No matter the setting, the denizens of adventure games all seem to suffer from short-term memory loss. They spend so much time misplacing some of their world’s most important items, it’s no wonder they haven’t the time to spend looking for them.歷險遊戲圈內的著名評論家 Randy Sluganski 便這樣回應:
按定義,(歷險遊戲)這個遊戲類型必有「到這裏找東西」的任務。不管遊戲如何設定, 歷險遊戲一族似乎都患了喪失短期記憶的毛病。他們花那麼多時間把一些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亂放,也難怪他們沒時間找它們。
Why is it that magazine reviewers never say about a racing game for example, “All you do is drive around in circles on a track, how unoriginal” or about first-person-shooters, “Don’t you think it strange that ammo and weapons are scattered everywhere you turn?” or “For some reason health kits and pieces of armor hidden in a cave in a role-playing-game is acceptable, but misplaced items in an adventure game are not."奇怪的是,從 1989 年 Ron Gilbert 發表充滿危機感的長文 Why Adventure Games Suck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開始,到 2003 年出現上面這些評論,「歷險遊戲已死/快死」已說了十多年,但論者仍樂此不疲。到底「歷險遊戲已死/快死」是真有其事,還是只是錯覺?
為甚麼雜誌的評論員總不把賽車遊戲說成「你要做的就只是在賽道上繞圈,多沒創意」,或者把第一身射擊遊戲講成「無論去到那裏都有彈藥與武器周圍擺,你不覺得突兀的嗎?」又或者「不知何故,在角色扮演遊戲中有藥箱或盔甲放在山洞中是可以接受的,但歷險遊戲卻不可有誤放的物品。」
死定未死,that's the question
在九十年代末及新世紀初,說「歷險遊戲已死/快死」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 1996 年,歷險遊戲的龍頭公司 Sierra On-Line 因業績秀麗而被財團收購,但收購後 Sierra 改變經營策略,開發焦點從歷險遊戲移開。
- 1997 年,King's Quest 系列作者,Sierra On-line 共同創辦人 Roberta Williams 表示「我們所知的歷險遊戲已死」(Adventure games “as we know it” are dead)。
- 1999 年,全球性的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GDC) 召開圓桌會議,討論「歷險遊戲是否已死」。同年,Sierra On-Line 一方面發行大獲好評的 Gabriel Knight 3,另一方面大裁員並宣佈 Gabriel Knight 3 為該公司最後一隻歷險遊戲。
- 2000 年,遊戲網站 GameCenter 刊登一篇文章宣佈歷險遊戲「已死並入土為安」(dead and buried) ,評論人 Old Man Murray 也撰文分析原因。同年,歷險遊戲的另一主要開發商 Lucas Arts 發行 Escape from Monkey Island,至今仍未再出產過任何歷險遊戲。
- 2003 年,GameSpy 把歷險遊戲列在「十大快死的遊戲類別」榜首。同年,Lucas Arts 取消開發歷險遊戲 Full Throttle 續集。
- 2004 年,Lucas Arts 取消開發歷險遊戲 Sam & Max 2,一般認為該公司已放棄開發歷險遊戲。
隨著新科技和新類型遊戲出現,歷險遊戲不再是電腦遊戲的王者。但要是看銷量[1]的話,說歷險遊戲已死,似乎又錯得離譜。
Al Lowe (Leisure Suit Larry 系列作者)從上述 GDC 的圓桌會議中留意到所謂「歷險遊戲已死」,可能只是個美國本土現象。他提到,遊戲發行商 Infogrames 的代表告訴他,他們最近(時為 1999 年)出版的歷險遊戲,被繙譯成二十七種語言,每隻的銷量均超過五十萬套,他們的公司亦正準備於該年出售另外九隻歷險遊戲。諷刺的是,他們竟然找不到北美的發行商推銷這些高銷量的歷險遊戲!
上面提到的 Randy Sluganski 在回應 Jeff Green 批評之後亦提到,多人網上遊戲 The Sims Online 在發行(時為 2003 年)後幾個星期,累積銷量達九萬套,但當其時遊戲發行商 Dreamcatcher 旗下五隻歷險遊戲的最新銷量卻是由十五萬到五十萬不等,反映歷險遊戲的銷情不俗(Sluganski 沒有說清楚用來計算這些銷量的時窗有多長,但他如此比較,相信可能是月銷量而非年銷量)。
回首看來,Sierra On-Line 與 Lucas Arts 兩間老字號停產歷險遊戲,的確令人感到「時代的終結」,但從二千年開始,製作歷險遊戲的主要陣營其實已轉移到美國以外的地方。兩隻歷險遊戲的出現,不止令人明顯地感受到這種變化,也令遊戲迷對歷險遊戲業的持續發展充滿希望。下回,老兵不死的最後一章,希望可以結束這個(套用《都是那些日子》blog 的說法)沒人感興趣系列。
[1] 要評價遊戲銷量的高低是困難的事。銷售數字不完全不消說,不同類型遊戲也有不同的銷售速度,譬如 Grand Theft Auto 系列的遊戲可以在發行的首週便售出五六百萬套,但幾年下來累積銷量只能翻兩三倍,在千多萬之譜。相對地,歷險遊戲要積聚口碑,也需更多時間找發行商,因此發行後兩三年的年銷量可能比首年還高。此外,現時很多受歡迎的遊戲都是跨平台的,但歷險遊戲直至近幾年才開始被移植到個人電腦以外的平台,即使只計在個人電腦運行的遊戲,銷量榜也呈現 power law 及長尾的特色。例如在 Wikipedia 的一個(不完全的)PC game 銷量榜中,排第一位的 The Sims 累積銷量為五千萬套,但第二位的 The Lineage 銷量卻只有一千四百萬套,到了第五十至八十名,銷量已下降到一百萬之譜。前文說過 2007 年全球全年的電腦遊戲銷量亦不過三千六百多萬套,相信排名一百的電腦遊戲年銷量應遠低於三十六萬套。以此估計,若一隻歷險遊戲能年銷十多萬套,銷量應算健康;若年銷量達三十萬,應算是高的了。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大符碌日
與內文無關的前言:(1) 資訊科技界譚偉豪竟然壓倒莫乃光,有無搞錯?!難道一眾 IT 達人的腦部結構真的異乎常人?(2) 蘇穎智牧師的投資眼光果然獨到,支持三個人,兩個當選,一個差點當選,厲害厲害。
-----------------------
剛過去的選舉星期天,泛民出乎意料地在地區直選獲得比以前多的議席。不少學者(如馬嶽)和博客(可參考《都是那些日子》blog 或《肥醫生@西九龍貧民區》blog)都稱泛民的選民自行配票起了作用。我不否認部份泛民的支持者有自行配票,可是在未有科學化的證據之前,我還是覺得這個作用是個「看到自己想看的」錯覺居多。
就以泛民候選名單得票最平均的兩個新界選區為例。在新界東,劉江華名單 (28.4%) 得兩席、田北俊 (8.0%) 落選、龐愛蘭 (5.7%) 落選,另外劉慧卿 (9.2%)、黃成智 (12.2%)、梁國雄 (12.4%)、鄭家富 (11.6%) 及湯家驊 (11.1%) 各得一席。與其說是泛民選民自行配票得宜,不如說是田北俊的支持者潛了水或錯投龐愛蘭名單。事實上,假使龐愛蘭不參選的話,即使她的支持者只有一半把票轉給田少,劉慧卿亦不能當選。
在新界西,譚耀宗名單 (23.1%) 得兩席、王國興 (9.0%) 得一席、周梁淑怡 (5.4%) 與張超雄 (7.0%) 落選、李卓人 (10.6%)、何俊仁 (9.2%)、陳偉業 (8.1%)、梁耀忠 (10.7%) 及李永達 (11.5%) 各得一席。一方面,假若泛民的選票分配得再平均一點的話,王國興可能會給張超雄拉下馬,現在泛民在新界西只取得五席,正正是由於泛民的選票分配得不夠平均。另一方面,張超雄與陳偉業這兩張得票較低的候選名單根本各自比周梁淑怡還要多票,除非土共能極其巧妙地把所餘不多的票配與周梁淑怡,否則後者實難當選。所以都是那一句,與其說是泛民選民自行配票得宜,不如說是自由黨的支持者潛了水。
其他的選區也不見得有甚麼「選民自行配票」的跡象。九龍東一早已定大局大局早定(唉,我的中文退步得好緊要),不用說。九龍西泛民各派得票懸殊,黃毓民甚至可以說是「得票過多」,令被他指摘的公民黨敗於梁美芬手上。香港島各候選名單的實際得票率與選前最後一週的四個民調平均數相若,顯示選民根本沒有按形勢配票;非泛民只得兩席,可以說成是蔡素玉、勞永樂與史泰祖互相分薄票源之故。
總括來說,泛民在地區直選增加了席位,未必是選民自行配票之故,也可以純粹是好狗運,「符碌」遇著對手內鬥兼支持者玩潛水而已。政治學者在電視吹水,參考一下無妨,可是未有支持其論點的証據之前,不要太過認真。即使選民真的自行配票,也未必是好事,因為這可能表示各候選人都面目模糊、沒有人望而已。
-----------------------
剛過去的選舉星期天,泛民出乎意料地在地區直選獲得比以前多的議席。不少學者(如馬嶽)和博客(可參考《都是那些日子》blog 或《肥醫生@西九龍貧民區》blog)都稱泛民的選民自行配票起了作用。我不否認部份泛民的支持者有自行配票,可是在未有科學化的證據之前,我還是覺得這個作用是個「看到自己想看的」錯覺居多。
就以泛民候選名單得票最平均的兩個新界選區為例。在新界東,劉江華名單 (28.4%) 得兩席、田北俊 (8.0%) 落選、龐愛蘭 (5.7%) 落選,另外劉慧卿 (9.2%)、黃成智 (12.2%)、梁國雄 (12.4%)、鄭家富 (11.6%) 及湯家驊 (11.1%) 各得一席。與其說是泛民選民自行配票得宜,不如說是田北俊的支持者潛了水或錯投龐愛蘭名單。事實上,假使龐愛蘭不參選的話,即使她的支持者只有一半把票轉給田少,劉慧卿亦不能當選。
在新界西,譚耀宗名單 (23.1%) 得兩席、王國興 (9.0%) 得一席、周梁淑怡 (5.4%) 與張超雄 (7.0%) 落選、李卓人 (10.6%)、何俊仁 (9.2%)、陳偉業 (8.1%)、梁耀忠 (10.7%) 及李永達 (11.5%) 各得一席。一方面,假若泛民的選票分配得再平均一點的話,王國興可能會給張超雄拉下馬,現在泛民在新界西只取得五席,正正是由於泛民的選票分配得不夠平均。另一方面,張超雄與陳偉業這兩張得票較低的候選名單根本各自比周梁淑怡還要多票,除非土共能極其巧妙地把所餘不多的票配與周梁淑怡,否則後者實難當選。所以都是那一句,與其說是泛民選民自行配票得宜,不如說是自由黨的支持者潛了水。
其他的選區也不見得有甚麼「選民自行配票」的跡象。九龍東
總括來說,泛民在地區直選增加了席位,未必是選民自行配票之故,也可以純粹是好狗運,「符碌」遇著對手內鬥兼支持者玩潛水而已。政治學者在電視吹水,參考一下無妨,可是未有支持其論點的証據之前,不要太過認真。即使選民真的自行配票,也未必是好事,因為這可能表示各候選人都面目模糊、沒有人望而已。
2008年9月7日星期日
選舉雜思
1) 投票前,老實說,我對那些「唔知乜頭乜路」的候選人的政綱一眼都沒看過。回家的時候才發現參選新界西的藍英同盟政綱上有這麼一個標誌:
雖然記憶中展示國民黨的黨徽是沒有法律限制的,但從政府寄發的政黨政綱上看到它,仍令我有點驚訝。
2) 吃過晚飯後去了投票(晚上才投票非為策略,而是習慣——我每屆都如此),票站內,選民按身份證號碼被分配到七八個不同櫃位領取選票,不過身份證開頭的英文字母並不是平均分佈到這些櫃位的,例如我發現 1 號櫃位負責的是 A 和 B,但是專責 C 字頭的櫃位卻有兩個。我猜選管會可能把大致一樣多的選民分配到每一個櫃位。
然而有同樣厚的選民名單並不表示有同樣多的工作量。譬如在我投票的票站, C 字頭的兩個櫃位都排了長龍,而其他櫃位則只得一兩個選民甚至沒人排隊。如果選管會是把同樣多的 expected no. of voters (而非 no. of eligible voters)分配到不同櫃位的話,我能夠看見只得兩個櫃位有人龍的機會差不多是零。
如果這種「趕客」的排隊方式沒有改善的話,今天排在 C 字頭的兩個櫃位的選民下次的投票意慾說不定還會低一點。報紙剛剛說今屆的投票率超低,雖然我並不認為當中有陰謀,也不認為若改善了分配選民的方式後投票率會顯著改善,但選管會除了維持公正的選舉外,始終亦有責任鼓勵選民投票,希望他們下次可以做好些。
3) 講開又講,政府好像很喜歡找法官做選管會主席,大概認為法官給人印像公正吧,可是法官一向做的是司法工作,而選管會負責的卻是立法(制訂遊戲規則)和執法/監察的角色,找法官去做可能有盲點。這次的站調風波就是個好例子。如果彭官沒作出強硬聲明,只是打官腔,此事可能不了了之,彭卻高調針對,大打 preventive war,令鍾及其隊伍事先已蒙上不白之冤,令巿民誤以為「港大民調」已變成選舉機器。彭官亦似乎認為依足選舉指引便算公正,卻無視選舉指引對部份資源豐富的政黨有利。我不知法官是否個個都只看見大街上的公正,而忽略橫街窄巷的災荒。所謂公正,不是自己立一條規則而人人遵守就算的。
4) 執筆時《明報》報道截至晚上 8 時半,功能界別投票率為 47.53%,高於分區直選的 36.66%。令我驚奇的是十五個功能組別的投票率全都高於地區直選的投票率。要留意這些功能組別的選民人數由 103 人(保險界)到 90693人(教育界)不等,故此投票率高非因選民人數少,而是功能組別的選民的確較手上只得一票的選民熱心。我沒能力做調查,所以不明原因所在,但我推測有兩個可能。一、功能組別的議題較清晰,沒有地區直選那種吵吵鬧鬧、不知各黨這幾年來有過甚麼功績的印像;這些議題也較切身,令選民有更高的投票誘因。二、手上多了一票,選民可能覺得自己更有力量,如果這是真的話,我想多議席多票制會較比例代表制更能令選民關心選舉。
附帶一提,十五個功能組別中以社會福利界的投票率最低。一般人以為社工最關心社會,或者從電視上看到的由社工靜坐中以為社工最關心自身權益,這些印像似乎需要修正。
5) 最後,如《都是那些日子》blog 昨天所說,大家最好還是做定心理準備,接受今次立法會選舉泛民陣營可能大敗的景像。希望事情不會落得如此吧。我祖母有兩位老友是沒甚麼火氣、十分溫和的大好人,她們下午去完投票,兩個都投譚耀宗名單,真是嚇了我一跳。這可算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新解了。
6) 後記:忘了說,希望明天可以看到各黨「告急」的統計,就算是苦中作樂吧,但結果一定很有趣。
雖然記憶中展示國民黨的黨徽是沒有法律限制的,但從政府寄發的政黨政綱上看到它,仍令我有點驚訝。
2) 吃過晚飯後去了投票(晚上才投票非為策略,而是習慣——我每屆都如此),票站內,選民按身份證號碼被分配到七八個不同櫃位領取選票,不過身份證開頭的英文字母並不是平均分佈到這些櫃位的,例如我發現 1 號櫃位負責的是 A 和 B,但是專責 C 字頭的櫃位卻有兩個。我猜選管會可能把大致一樣多的選民分配到每一個櫃位。
然而有同樣厚的選民名單並不表示有同樣多的工作量。譬如在我投票的票站, C 字頭的兩個櫃位都排了長龍,而其他櫃位則只得一兩個選民甚至沒人排隊。如果選管會是把同樣多的 expected no. of voters (而非 no. of eligible voters)分配到不同櫃位的話,我能夠看見只得兩個櫃位有人龍的機會差不多是零。
如果這種「趕客」的排隊方式沒有改善的話,今天排在 C 字頭的兩個櫃位的選民下次的投票意慾說不定還會低一點。報紙剛剛說今屆的投票率超低,雖然我並不認為當中有陰謀,也不認為若改善了分配選民的方式後投票率會顯著改善,但選管會除了維持公正的選舉外,始終亦有責任鼓勵選民投票,希望他們下次可以做好些。
3) 講開又講,政府好像很喜歡找法官做選管會主席,大概認為法官給人印像公正吧,可是法官一向做的是司法工作,而選管會負責的卻是立法(制訂遊戲規則)和執法/監察的角色,找法官去做可能有盲點。這次的站調風波就是個好例子。如果彭官沒作出強硬聲明,只是打官腔,此事可能不了了之,彭卻高調針對,大打 preventive war,令鍾及其隊伍事先已蒙上不白之冤,令巿民誤以為「港大民調」已變成選舉機器。彭官亦似乎認為依足選舉指引便算公正,卻無視選舉指引對部份資源豐富的政黨有利。我不知法官是否個個都只看見大街上的公正,而忽略橫街窄巷的災荒。所謂公正,不是自己立一條規則而人人遵守就算的。
4) 執筆時《明報》報道截至晚上 8 時半,功能界別投票率為 47.53%,高於分區直選的 36.66%。令我驚奇的是十五個功能組別的投票率全都高於地區直選的投票率。要留意這些功能組別的選民人數由 103 人(保險界)到 90693人(教育界)不等,故此投票率高非因選民人數少,而是功能組別的選民的確較手上只得一票的選民熱心。我沒能力做調查,所以不明原因所在,但我推測有兩個可能。一、功能組別的議題較清晰,沒有地區直選那種吵吵鬧鬧、不知各黨這幾年來有過甚麼功績的印像;這些議題也較切身,令選民有更高的投票誘因。二、手上多了一票,選民可能覺得自己更有力量,如果這是真的話,我想多議席多票制會較比例代表制更能令選民關心選舉。
附帶一提,十五個功能組別中以社會福利界的投票率最低。一般人以為社工最關心社會,或者從電視上看到的由社工靜坐中以為社工最關心自身權益,這些印像似乎需要修正。
5) 最後,如《都是那些日子》blog 昨天所說,大家最好還是做定心理準備,接受今次立法會選舉泛民陣營可能大敗的景像。希望事情不會落得如此吧。我祖母有兩位老友是沒甚麼火氣、十分溫和的大好人,她們下午去完投票,兩個都投譚耀宗名單,真是嚇了我一跳。這可算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新解了。
6) 後記:忘了說,希望明天可以看到各黨「告急」的統計,就算是苦中作樂吧,但結果一定很有趣。
《女人心》 (1985)
剛從電視上看第一次,可能是年紀的功勞吧,覺得意外地好看呢!不過 85 年的時候自己還年輕,應該不會覺得這些講已婚夫婦離離合合的戲吸引。上面這幅海報以周潤發和鍾楚紅做宣傳,但電影的女主角其實是繆騫人,鍾楚紅飾演的是個不甚討好的第三者角色,甚至還有些故意「藐嘴藐舌」的爛戲份,不過影片近結尾時,這位第三者倒是退出得很灑脫。
繆騫人演戲很好看,我不是影評人,沒有那種堆砌詞藻的本事,只能說繆騫人舉手投足都很吸引,演戲相當自然而有說服力。反而周潤發的演技就 —— 借用《國產零零漆》的對白 —— 略嫌浮誇,不過年輕時的周潤發真的很英俊。以我的看法,香港的男藝人中暫時還沒有那一個在外貌上能與全盛時期的周潤發比肩。繆騫人也是個美女,不過以時下那種追捧十多歲少女的角度來看,大抵不會有多少人認同吧。看戲的時候總覺得繆騫人有幾個神情像極了某位女星,想了好一會才想起是薜歌梨韋花 (Sigourney Weaver)。現在香港的觀眾即使識得薜歌梨韋花,大概也只記得她在《異形》(Alien) 系列中的英雌形象,或者 Heartbreakers (2001) 中風騷徐娘的樣子,其實她在 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1982) 中有很清新和知性的形像呢。
網上的資料顯示《女人心》是關錦鵬首次執導的作品。也許那時同性戀是個開始惹人注目的話題吧,我不記得了,可是我對那種在朋友聚會中,男同問女同要不要和他做愛的戲份,實在覺得反胃。另外,一群「姊妹」相約在其中一人的男朋友面前為他打分,也叫我反感。也許可以接受這樣打分,還要侃侃而談的男人就叫有器量吧,但我總覺得私人生活是有界線的,有些事就算可與其他的「姊妹」分享也要看場合。
繆騫人演戲很好看,我不是影評人,沒有那種堆砌詞藻的本事,只能說繆騫人舉手投足都很吸引,演戲相當自然而有說服力。反而周潤發的演技就 —— 借用《國產零零漆》的對白 —— 略嫌浮誇,不過年輕時的周潤發真的很英俊。以我的看法,香港的男藝人中暫時還沒有那一個在外貌上能與全盛時期的周潤發比肩。繆騫人也是個美女,不過以時下那種追捧十多歲少女的角度來看,大抵不會有多少人認同吧。看戲的時候總覺得繆騫人有幾個神情像極了某位女星,想了好一會才想起是薜歌梨韋花 (Sigourney Weaver)。現在香港的觀眾即使識得薜歌梨韋花,大概也只記得她在《異形》(Alien) 系列中的英雌形象,或者 Heartbreakers (2001) 中風騷徐娘的樣子,其實她在 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1982) 中有很清新和知性的形像呢。
網上的資料顯示《女人心》是關錦鵬首次執導的作品。也許那時同性戀是個開始惹人注目的話題吧,我不記得了,可是我對那種在朋友聚會中,男同問女同要不要和他做愛的戲份,實在覺得反胃。另外,一群「姊妹」相約在其中一人的男朋友面前為他打分,也叫我反感。也許可以接受這樣打分,還要侃侃而談的男人就叫有器量吧,但我總覺得私人生活是有界線的,有些事就算可與其他的「姊妹」分享也要看場合。
2008年9月6日星期六
2008 北京殘奧會開幕禮
為免和家人爭電視,只看了末段。很精采,很感動。手語舞蹈及以手代足的芭蕾舞優雅而諧和,有創意之餘又不失莊重,是今次開幕禮我最喜歡的三個段落中的兩段。之後「生命的旅行」初段很不錯,一位老婆婆坐在公園長凳中,聽著有視障的鋼琴家演奏,場景由春而冬,慢慢地顯出時間流逝,很有味道,可惜執行上未符理想,重用夏季奧運開幕禮那些活字上的梅花,以及過份使用乾冰,都予人浮誇之感。演奏完畢,婆婆抱著鋼琴家,給他鼓勵的笑靨,感覺溫馨,不過我還是喜歡平淡一些的結局,如果鋼琴家為婆婆獻上一朵野花(或倒過來由婆婆獻花),我會更喜歡。
再後來的環節,一大群小朋友穿著卡通服飾跳舞,用肢體動作先後模仿四種動物的形態,雖然又是我不大喜歡的千人操,亦太過迪士尼,不過小朋友們很有活力,感覺輕鬆。
殘奧會會長的致詞令人意外,沒有一般演詞的假大空,既扼要又大體,令人覺得會長真的有說話祝福和勉勵一眾運動員。這很難言喻,但我聽他演講時真的感受到一份誠意。
演唱的環節我卻不喜歡。本屆夏季奧運和殘奧都有個通病,就是曲子雖然悅耳,但與英語歌詞極不相配,"Thank you 你" 更是大笑話。歌手咬字也極不清楚,要不是看字幕,根本不知他們在唱英語。
點火炬是最精采的部份,比 1984 年洛杉磯奧運那次還精采。傳到倒數第二棒的時候,火炬點不著,倒數第三棒的運動員索性與平亞麗交換火炬,比起形式化的硬性接力,這種做法更著重「人」的參與,少了面子上或機械化的盤算。平亞麗的導盲犬也很可愛,我真想抱著牠呢!當最後一棒的侯斌從平亞麗處接過火焰之後,這位坐輪椅的運動員沒有空中漫步,也沒有任何特技協助,他只是努力的、慢慢的用滑輪把自己拉上去,直到火盤邊。就說我與群眾脫節吧,但這個簡單的儀式實在比那些充滿機心,用高科技加「威也」特技加無處不在的愛國亢奮所堆砌成的開幕禮更能撼動我心。
再後來的環節,一大群小朋友穿著卡通服飾跳舞,用肢體動作先後模仿四種動物的形態,雖然又是我不大喜歡的千人操,亦太過迪士尼,不過小朋友們很有活力,感覺輕鬆。
殘奧會會長的致詞令人意外,沒有一般演詞的假大空,既扼要又大體,令人覺得會長真的有說話祝福和勉勵一眾運動員。這很難言喻,但我聽他演講時真的感受到一份誠意。
演唱的環節我卻不喜歡。本屆夏季奧運和殘奧都有個通病,就是曲子雖然悅耳,但與英語歌詞極不相配,"Thank you 你" 更是大笑話。歌手咬字也極不清楚,要不是看字幕,根本不知他們在唱英語。
點火炬是最精采的部份,比 1984 年洛杉磯奧運那次還精采。傳到倒數第二棒的時候,火炬點不著,倒數第三棒的運動員索性與平亞麗交換火炬,比起形式化的硬性接力,這種做法更著重「人」的參與,少了面子上或機械化的盤算。平亞麗的導盲犬也很可愛,我真想抱著牠呢!當最後一棒的侯斌從平亞麗處接過火焰之後,這位坐輪椅的運動員沒有空中漫步,也沒有任何特技協助,他只是努力的、慢慢的用滑輪把自己拉上去,直到火盤邊。就說我與群眾脫節吧,但這個簡單的儀式實在比那些充滿機心,用高科技加「威也」特技加無處不在的愛國亢奮所堆砌成的開幕禮更能撼動我心。
票站調查:一點小補充
這個題目其實沒甚麼好說的了,任何關心這個話題的人,只需把宋以朗先生的兩篇稿子 (here and here) 列為指定讀物(唉,讀後令我汗顏 ……),大概已足夠,況且明天就是選舉日,我不大想再談選舉。
不過前文既開了頭,選管會又公佈了明天做站調的機構的名字,便多做一個註腳吧。今次立法會選舉,做站調的機構有六間(如果我沒看漏眼的話):
無論站調的目的是甚麼,有一點很明顯沒變的是除了港大的隊伍外,做站調的基本上都是建制派機構。香港研究協會(理事會主席為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蘇祉祺,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是眾所週知的親共團體,此協會的調查結果也多在親共報章發佈,而按《蘋果日報》半年前的報道,香港社區研究中心是新界社團聯會的影子從屬機構,社區研究協會則與工聯會有關。香港調查研究中心比較有趣。按照《蘋果》的報道,「一名姓龐職員稱研究中心無政治背景,做票站調查為提高知名度」,但是它也在網頁自稱「熱愛港澳,以促進港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為宗旨;支持『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擁護《基本法》」,甚至建議葉劉淑儀度身設計政治路向。真相為何,請自行判斷。(附帶一提,這次鍾庭耀的站調風波,它也有批評。)
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看來不大可疑,不過其網頁倒沒有交代為甚麼要做站調。無論如何,我也附和一些論者的說法:明天的選舉,請繼續支持港大的民調隊伍做票站調查,也請認著他們的制服。
後記 (6:38 pm):剛剛無綫新聞說此中心原來打算教小朋友如何做票站調查,看來應該是種公民教育活動。請多多支持小朋友。
相關網頁:
《蘋果日報》:踢爆左派借票站調查打選戰 五調查機構大起底, 2月18日
《明報》:票站調查機構名單公布, 9月6日
《信報》:左派中學動員學生做票站調查 ?﹗, 9月6日
不過前文既開了頭,選管會又公佈了明天做站調的機構的名字,便多做一個註腳吧。今次立法會選舉,做站調的機構有六間(如果我沒看漏眼的話):
-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 萬國宣道浸信會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 ABWE Shing Yan Christian Social Service Centre
- 香港研究協會 Hong Kong Research Association
- 香港社區研究中心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in Hong Kong
- 社區研究協會 Community Research Association
- 香港調查研究中心 Hong Ko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
無論站調的目的是甚麼,有一點很明顯沒變的是除了港大的隊伍外,做站調的基本上都是建制派機構。香港研究協會(理事會主席為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蘇祉祺,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是眾所週知的親共團體,此協會的調查結果也多在親共報章發佈,而按《蘋果日報》半年前的報道,香港社區研究中心是新界社團聯會的影子從屬機構,社區研究協會則與工聯會有關。香港調查研究中心比較有趣。按照《蘋果》的報道,「一名姓龐職員稱研究中心無政治背景,做票站調查為提高知名度」,但是它也在網頁自稱「熱愛港澳,以促進港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為宗旨;支持『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擁護《基本法》」,甚至建議葉劉淑儀度身設計政治路向。真相為何,請自行判斷。(附帶一提,這次鍾庭耀的站調風波,它也有批評。)
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看來不大可疑,不過其網頁倒沒有交代為甚麼要做站調。無論如何,我也附和一些論者的說法:明天的選舉,請繼續支持港大的民調隊伍做票站調查,也請認著他們的制服。
後記 (6:38 pm):剛剛無綫新聞說此中心原來打算教小朋友如何做票站調查,看來應該是種公民教育活動。請多多支持小朋友。
相關網頁:
《蘋果日報》:踢爆左派借票站調查打選戰 五調查機構大起底, 2月18日
《明報》:票站調查機構名單公布, 9月6日
《信報》:左派中學動員學生做票站調查 ?﹗, 9月6日
2008年9月5日星期五
What the Pig Mama Says
港人寫英詩,還得季軍?明明與自己無關,但聽到這個消息,依然覺得好高興!不過像我輩粗人,怎樣也想像不到那詩是如何唸,和懂得欣賞它高明在那裏 …… -_-:
- The Edwin Morgan Inter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 2008 (official website)
- Arthur Leung - What the Pig Mama Says
- BBC News: Poetry prize awarded at festival
- 《信報》:港產英文詩人奪獎 《What the Pig Mama Says》
- 《星島日報》:化身豬媽媽 港人英詩揚威
- 《明報》:香港詩人揚威英國、香港詩人獲國際詩賽季軍
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蘇穎智與梁美芬
早前有傳聞指蘇穎智牧師涉嫌在主日崇拜為梁美芬助選,作為基督徒,這件事我已留意了好久。由於教會中人常常有語言障礙,總是說些正常人聽不明白的說話,所以當中有誤會也說不準。今日看見《心湖淬筆》的 Julian 兄談及此事,覺得他的文章可以轉介一下。我不認識 Julian 兄,不過平日看他的網誌,發覺他搜集資料一向詳盡,此事也不例外。詳細的情形,請看他的文章,此處我只附上蘇牧師有關演講(對不起,實在無法認同那是「講道」)的部份 transcript。由於演講的錄音(這是串流版,也可從此處下載)聲量太小,希望這部份的 transcript 會有幫助。(原演講有大量口語,下面我以最少改動把內容變得盡量接近書面語。)
(00:41:13) 我很感恩,今日的香港,原來你和我所有人(也是)有權參與的,去選出你們的那些立法局(會)議員,選出那些區議會的議員,甚至有權參與甚麼呢?有一些行政長官(的選舉),你同我都可以表達意見。我告訴大家,將來你同我可以選出整個社會的領袖出來,問題是你同我有無識得去運用這些特權,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好。相關網頁:
我感恩的(就是)最近這幾個月,有機會去瞭解和認識一些準備參選立法局(會)的弟兄姊妹,就在我們教會裏面都有三位準備參選。我個別地和他們傾談過,我感恩,和他們傾談的過程當中,瞭解到他們的心願,他們的使命感,和認識他們的家庭的各方面。有很多(?)我其實已經認識了他們廿二年,我為了他們而感恩,我支持他們,是(因為他們)用了基督徒裏面的原則,去影響這個社會。
但另一方面來講,我們並非參選,我們可以做甚麼呢?是我們有一張「咁勁」的王牌,是我們可以選或者不選,這個是我們的皇牌。親愛的弟兄姊妹,從聖經的角度來說,我們有兩段經文是可以讓我們參考,到底我們選舉的時候,是可以如何選。
《出埃及記》十八章廿一節:在這段聖經當中,講到摩西被神所特別地啟迪 —— 是透過外父給他的啟迪 —— 來選甚麼呢?是要從百姓中選出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偽、恨不義之財(的人),然後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去管理百姓。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很感恩,這段聖經讓我們看見原來(選舉)是有一些原則的。
另一方面,《使徒行傳》的第六章一到六節,同樣讓我們看見,教會內的選舉,也是有一些原則(要遵守)的。這個原則是甚麼呢?是選出那些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另外(就是)要選出那些有好名聲的人出來。原來這些選舉原則,不是只是教會用的,以色列給國家用的、全國的、政治性的這些選舉是要讓這樣的人可以給選出來。今日,你和我在選舉時,我們便必須認定神自己的心意,以至我們選出來的人是真正可以代表我們的。那怎麼選呢?譬如在你的選區裏面,如果有幾個(候選人)都是基督徒,那怎辦呢?那你便選 "(the) better of two goods" 吧。基督徒不是掛名說是基督徒就是基督徒的 —— 我告訴你。有些說是基督徒,結果去了燒香,還要是頭炷香。我告訴你,這樣的(候選)人要不要也罷,是嗎?我們要的是真的,是內心是基督徒,是真正有 "guts" 的,是有門徒的品質的。
就像一個姊妹,當她升官升到要負責 … 即是其中一個任務是要 … 甚至要為同性戀那些人爭取他們的權益。她感覺到,到了這樣的一個位置,她要做一些違背自己信仰的事,(所以)很不安。我和她談電話時,我鼓勵她,她可以把自己這一個心願,與這一種 conflict,去和她的上司說。寧願不升職,甚至無得做就算,你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我好感恩,姊妹都願意去做。而帶來的結果呢,我最近聽到的,就是已經不需她去做這件事。這就是 "guts",這個是我們的立場,這個是我們的 conviction、立場,我為她感恩。
所以(如果)幾個(候選人)都是基督徒就最好,但是我告訴大家,很少 —— 沒多少選區是幾個(候選人都是)基督徒。如果能夠有一個已是不錯了,我說。所以如果有的話,你就(揀) "(the) better of two goods" 。假若全部都不信(基督)又如何呢?這個,很多區都是這樣的。若全部都不是信徒你就(選) "(the) lesser of two evils"。(普通話)兩個爛蘋果,你就選一個沒那麼爛的。(眾笑,轉回粵語)唯有這樣吧,不過我也不是在此告訴大家,信(基督)那些一定是全部好過不信的,不信的全都差過那些信的,這不一定。你要找的就是,如果兩個都不好,你就找一個沒那麼劣的。(00:46:29)
- 恩福堂牧師被指推介3建制派; 明報 (via 新浪網),8月28日
- 蔡聖龍:蘇穎智牧師親回應崇拜「助選」質疑;時代論壇,8月30日
- Julian: 基督教保皇黨的誕生;《心湖淬筆》,9月2日
- 關祥文:引狼入室,得不償失──基督徒與立法會選舉二○○八; 時代論壇,9月3日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票站調查比情慾照更惹火
先此聲明,在下與鍾庭耀曾經有點小過節,雖然是茶杯裏的風波,但我對他的所謂「專業操守」並非毫無懷疑,只是這次輿論批評香港大學民意調查計劃,實在令我覺得有欠公道。
情慾照可以送給朋友,票站調查結果不可以?
選舉指引不容許任何人在選舉結束前公佈票站調查(下稱站調)結果, 但何謂「公佈」卻令人疑惑。大家也許還記得在年頭的情慾照事件中,甚麼叫「發布」的問題。從技術上講,既然把情慾照傳給「朋友」不算發布,那麼把站調結果通知(付錢的)朋友也不應算公佈。之後贊助人如何運用這些結果,是他們的問題,除非站調機構與贊助機構事前有所協定,否則前者對後者的行為根本沒有約束力。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假使選管會因傳媒披露選情而譴責港大民調計劃,甚至不批准他們下次再做票站調查的話,我只能說這是不懲罰持刀兇徒卻懲罰賣刀者的行為。(不過天底下是確有這種事的,有人把拉登的司機 —— 這人對阿蓋達的行動毫不知情 —— 判罪,就是最佳例子。)
從原則上來說,大學的站調機構應該避免偏幫任何一個政黨,所以提早發放站調結果給贊助人,確會令人憂慮贊助人會把這些資料幫助屬意的候選人。然而,這次獲港大民調計劃披露結果的傳媒,是無綫電視、亞洲電視、有線電視、Now 及香港電台。雖然這五所電子傳媒中不乏有明顯政治立場的,但他們好歹也是傳媒機構,多少都還有點新聞專業操守,對選舉指引的拿捏也有點分寸。況且他們也有廣管局監管著,毋須太過擔心。事實上,據《明報》今日報道,
從較高層次看,只針對港大民調計劃實在不公。正如鍾庭耀所說:
(Update 2008-09-09: I have misread Chung's article. Sinc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his article was not written in a clear past tense, I thought the seven teams that he talked about were pollsters in this Legco Election. The English version, however, shows that he was actually talking about the Legco Election in Year 2004. Fo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x pollsters that really carried out exit polls in this Legco Election, see my amendment here. In short, the conclusion remains unchanged. Apart from the HKU POP team and a team organised by a Christian social service centre --- which aimed at teaching kids how to do exit polls, all other four pollsters are pro-establishment organisations or even headed by members of the two most pro-Beijing parties DAB 民建聯 and HKFTU 工聯會.)
土共以不同名目做票站調查,並不是新鮮事,《蘋果日報》半年前就曾經報道。現行的選舉指引其實偏幫有勢力人士。政黨巧立名目成立的各種「研究學會」私下透露選情本已難監察,即使被揭發,下次再開一間新的研究所就可以了,大學的研究機構卻不可這樣。如果說鍾庭耀的做法有問題,那起源是制度不公。再把焦點放在港大的隊伍身上,只會蒙蔽了一己的視線,忘卻真正的問題所在。
(後記:按上述《蘋果日報》報道,民建聯黃大仙統籌主任鄧秀玲在 2004 年曾以香港社會及經濟研究所名義作票站調查,不過該報道並無顯示誰是這個研究所的主事人。)
所謂輿論
至於輿論擔心提早披露選情會影響選民投票取向,難道選前的民意調查便不會有此影響?除非完全禁止票站調查,否則必有人把它用作選舉工具。這樣,與其讓此工具為有財有勢者所壟斷,不如把它完全公開,讓所有選民都擁有同等資訊。修改選舉指引,只容許大學或議會屬下的研究組織(例如這次有份做站調的荃灣青年議會,是荃灣區議會屬下的組織)做票站調查並把資料公開,才是最公平的做法。這雖然犧牲了商營研究社的利益,但維持公平的政治更重要。
不過所謂輿論,報章的報道也十分「騎呢」。
無論如何,執筆時 Robert Chung 已收回提早在十二點半及五點披露選情的決定(不過晚上八點仍會發放一次選情),總算勉勉強強避過了一場公關災難,可是最大的不公仍在前頭,希望各位不要忘記。
Related websites:
《明報》(via Yahoo! News):鍾庭耀爭做爛蘋果 未免太自貶形象了
《文匯報》:鍾庭耀提早發票站調查被轟
情慾照可以送給朋友,票站調查結果不可以?
選舉指引不容許任何人在選舉結束前公佈票站調查(下稱站調)結果, 但何謂「公佈」卻令人疑惑。大家也許還記得在年頭的情慾照事件中,甚麼叫「發布」的問題。從技術上講,既然把情慾照傳給「朋友」不算發布,那麼把站調結果通知(付錢的)朋友也不應算公佈。之後贊助人如何運用這些結果,是他們的問題,除非站調機構與贊助機構事前有所協定,否則前者對後者的行為根本沒有約束力。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假使選管會因傳媒披露選情而譴責港大民調計劃,甚至不批准他們下次再做票站調查的話,我只能說這是不懲罰持刀兇徒卻懲罰賣刀者的行為。(不過天底下是確有這種事的,有人把拉登的司機 —— 這人對阿蓋達的行動毫不知情 —— 判罪,就是最佳例子。)
從原則上來說,大學的站調機構應該避免偏幫任何一個政黨,所以提早發放站調結果給贊助人,確會令人憂慮贊助人會把這些資料幫助屬意的候選人。然而,這次獲港大民調計劃披露結果的傳媒,是無綫電視、亞洲電視、有線電視、Now 及香港電台。雖然這五所電子傳媒中不乏有明顯政治立場的,但他們好歹也是傳媒機構,多少都還有點新聞專業操守,對選舉指引的拿捏也有點分寸。況且他們也有廣管局監管著,毋須太過擔心。事實上,據《明報》今日報道,
有線電視新聞總監馮德雄、亞視高級副總裁關偉和電盈新聞及財經資訊首席副總裁羅燦回應本報查詢時均表明,傳媒有操守,不會把資料向候選人和政黨發放。關偉表示,相信掌握到這些票站調查資料的同事會是主任級,不會隨便發放。1990 vs 178
從較高層次看,只針對港大民調計劃實在不公。正如鍾庭耀所說:
「除了由筆者主持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和筆者協助推動的香港大學學生研究隊外,根據選管會公開的資料,還有5間機構在選舉日進行票站調查,分別是香港政策研究所、荃灣青年議會、香港社會及經濟研究所、香港青年協進會、和公共事務研究學會。筆者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前,與香港政策研究所負責策劃票站調查的主管,交流過票站調查的心得,其餘機構,則未有接觸。」香港政策研究所 (Hong Kong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由葉國華主理,香港青年協進會 (Hong Kong Youths Unified Association) 自稱「在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民政事務局等各政府部門、各友好團體及社會知名人士支持指導下,會務得以持續發展」,公共事務研究學會 (Public Affairs Research Society) 與香港社會及經濟研究所 (Hong Kong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面目模糊,既不是獲稅務局豁免繳稅的團體,網頁也沒有一個。他們這麼人強馬壯,背後必有金主支持,可是如果他們是商營研究社的話,沒理由連網頁都沒有,加上他們和香港青年協進會的選址巧妙地沒有重疊,這些機構的背景為何,實在呼之欲出。如果要擔心鍾庭耀推動的兩隊人(共 178 人)偏幫某些黨派的話,是否應更擔心上述四個機構(共派出 1990 人)的動向?
「筆者根據選管會網頁上的資料,再核對兩支香港大學研究隊的內部資料,整理出一個人力資源數表。由於選管會的資料有不少重疊之處,筆者只能盡量精確。數表顯示,七支研究隊中,公共事務研究學會最人強馬壯,其次是香港社會及經濟研究所,再其次是香港青年協進會,合共派出接近二千人在超過三百個票站進行調查。再細察三大機構所選的票站,區域分明,就算其中兩個機構在九龍東同時出現,選址亦無一重疊。筆者沒有考究該等機構的背景,但所動用的資源,的確令人咋舌。 」
(Update 2008-09-09: I have misread Chung's article. Sinc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his article was not written in a clear past tense, I thought the seven teams that he talked about were pollsters in this Legco Election. The English version, however, shows that he was actually talking about the Legco Election in Year 2004. Fo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x pollsters that really carried out exit polls in this Legco Election, see my amendment here. In short, the conclusion remains unchanged. Apart from the HKU POP team and a team organised by a Christian social service centre --- which aimed at teaching kids how to do exit polls, all other four pollsters are pro-establishment organisations or even headed by members of the two most pro-Beijing parties DAB 民建聯 and HKFTU 工聯會.)
土共以不同名目做票站調查,並不是新鮮事,《蘋果日報》半年前就曾經報道。現行的選舉指引其實偏幫有勢力人士。政黨巧立名目成立的各種「研究學會」私下透露選情本已難監察,即使被揭發,下次再開一間新的研究所就可以了,大學的研究機構卻不可這樣。如果說鍾庭耀的做法有問題,那起源是制度不公。再把焦點放在港大的隊伍身上,只會蒙蔽了一己的視線,忘卻真正的問題所在。
(後記:按上述《蘋果日報》報道,民建聯黃大仙統籌主任鄧秀玲在 2004 年曾以香港社會及經濟研究所名義作票站調查,不過該報道並無顯示誰是這個研究所的主事人。)
所謂輿論
至於輿論擔心提早披露選情會影響選民投票取向,難道選前的民意調查便不會有此影響?除非完全禁止票站調查,否則必有人把它用作選舉工具。這樣,與其讓此工具為有財有勢者所壟斷,不如把它完全公開,讓所有選民都擁有同等資訊。修改選舉指引,只容許大學或議會屬下的研究組織(例如這次有份做站調的荃灣青年議會,是荃灣區議會屬下的組織)做票站調查並把資料公開,才是最公平的做法。這雖然犧牲了商營研究社的利益,但維持公平的政治更重要。
不過所謂輿論,報章的報道也十分「騎呢」。
《大公報》:…… 過往與鍾庭耀有過多次合作的反對派,此次亦反對鍾庭耀公布票站調查結果。陳方安生昨日在一公開場合稱,市民不要受誤導,不要理會票站外的調查;民主黨單仲偕亦多番宣稱:「選民不要回應所有票站調查」。鍾庭耀對此深表不滿,他在昨日記者會上說:「這並不是一個民主社會應有的做法」,呼籲選民以理智的方法來回應問卷調查。如果看大公報的話,大概會以為陳太跟單仲偕不滿鍾庭耀的做法,可是看明報的話,批評的重點似乎在於阿貓阿狗(即是人強馬壯的那班人啦)都可以利用票站調查作選舉工具,而非鍾庭耀的做法。雖然兩種解讀方法也有道理(這次泛民要內鬥,由於大家也沒有配票工具,所以害怕站調被對手利用來發告急牌),不過究竟議員們本來想表達的是甚麼,我實在看不出一個頭緒來。
《明報》:…… 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公民黨余若薇及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都猛烈批評選管會主席彭鍵基,縱容票站調查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工具。陳太呼籲選民不聽、不理及不答所有票站調查。余若薇指出,雖然彭鍵基不規管建制派組織票站調查,但鍾庭耀不應「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單仲偕表示尊重鍾庭耀的行動,但投票人有絕對保密的權利。
無論如何,執筆時 Robert Chung 已收回提早在十二點半及五點披露選情的決定(不過晚上八點仍會發放一次選情),總算勉勉強強避過了一場公關災難,可是最大的不公仍在前頭,希望各位不要忘記。
Related websites:
《明報》(via Yahoo! News):鍾庭耀爭做爛蘋果 未免太自貶形象了
《文匯報》:鍾庭耀提早發票站調查被轟
Google Chrome: First Impressions
- 把 tabs 移到視窗頂部是好事,瀏覽器的 title bar 素來沒用,現在視覺上沒那麼擠迫。
- 可是大剌剌的一條 bookmark bar 卻把省掉的畫面還回來,結果還是沒省掉多少 screen real estate。
- 去掉 status bar,只有把遊標放在超連結上才顯示網址也是節省畫面的方法,可是網址顯示得不完全,變成沒用,用家被迫依靠 Google Chrome 的 anti-phishing 技術,感覺上有點不可靠。
- 看不出 Chrome 為甚麼要使用 Vista 的視窗風格,不過也不算太礙眼就是了。
- 以個人而言,瀏覽我慣用的銀行及新聞網站並沒問題,飲得杯落。
- Chrome 內置了一個 Task Manager,可讓用家在必要時殺掉某些出問題的 tab,
大概是把 Chrome 寫成一個 multi-threaded app. 吧據稱原來每一分頁都是一個獨立的 system process。無論如何,這是個體貼的 feature。每次遇上 Firefox 被一個 pdf 網頁牽連整個瀏覽器停止的情景,就令人光火。 - 不過慣用的 Firefox extension 似乎不能在 Chrome 使用,大大削弱了 Chrome 的吸引力。
- Chrome 的 Incognito mode 和 Firefox 的 Awesome Bar 一樣有點白痴。管理瀏覽歷史的最好兼最簡單方法始終是讓用家有選擇地刪除部份瀏覽歷史,真不明白為甚麼 Mozilla Foundation 跟 Google 要搞得那麼複雜。
- 許多一般瀏覽器的按鈕(例如 Home)都不見了,要靠 keyboard shortcut,這本是好事(比使用滑鼠更有效率和令視窗沒那麼擠迫),但我懷疑一般用家會被這個問題嚇走。
- Chrome 讓用家製作一些 application shortcuts,譬如瀏覽了匯豐銀行的網站後,可以把這個網頁的 shortcut 放到電腦桌面上,這雖然十分方便,但是當你再打開這個匯豐網頁時,它會獨立地使用一個視窗,而不是在 Chrome 中打開一個 tab — 最少預設是如此 — 實在有點麻煩。
最後我想一提一個較少人留意的地方,就是瀏覽器如何顯示網頁的文字。瀏覽器的介面做得再簡單再美都好,如果把網頁文字顯示得一團糟的話,用家仍會覺得辛苦。比較 IE7 、Chrome 和 Firefox,我發現它們對文字的編排都不盡相同。下圖時三個瀏覽器顯示同一段文字的情形,留意除了字與字之間的間隔外,三個瀏覽器的字體(如「於我來說」的「說」字及句號)也有分別。當中那個令你看得最舒服,請自行判斷。
從上而下:Chrome, Firefox 3.0.1, IE7 (please highlight to see the white-coloured text)
伸延閱讀:
- OSNews - Google Chrome Considered Harmful. 這篇文章不是 Chrome 的 review,而是對 Google 推廣 Chrome 的手法的批評,值得一看。
- Marc Chung - Chrome's Process Model Explained
- CNET News - Google's Omnibox could be Pandora's box. Now this is getting ugly. Google can access any keystrokes that you type into the Omnibox (the URL box). Even before you hit "Enter". And Google will store some of this information along with your IP address.
沙漠之狐決戰疾風之狼(一)
田中芳樹作品《銀河英雄傳說》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描述自由行星同盟這個民主國家如何腐朽敗亡之外,就是作者對軍事的描寫了。令人佩服的是,雖然小說內的軍事情節極具真實感,但讀者卻看不出他直接「參考」任何真實戰役的痕跡。這固然可歸功於作者的豐富想像力,但作者之熟讀歷史(田中曾經與歷史小說家陳舜臣合著《中國名將列傳》),也不無關係。
於我來說,看《銀河英雄傳說》(下稱銀英傳)最有趣之處,在於猜測作者對戰事或用兵思想的描寫是否參考了現實,及比較小說與歷史的情節。例如小博之前提過,在銀英傳外傳的第四次提亞馬特會戰中,萊因哈特的表現就與古代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有相類之處。不過銀英傳中最有史實痕跡的,大概是小說中帝國軍名將渥佛根.米達麥亞 (Wolfgang Mittermeyer) 了。 米達麥亞果敢勇猛、用兵神速,被士兵稱為「疾風之狼」,總令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 (Generalfeldmarschall Erwin Rommel)。
隆美爾是德國名將,他和德國戰車權威,「閃擊英雄」古德林一級上將 (Generaloberst Heinz Guderian) 同被列為現代閃擊戰 (Blitzkrieg) 的先驅。二次大戰時期,除了他們兩人之外,大概只有美國的四星上將,「鐵血將軍」巴頓 (General George Patton) 才配稱為名將。不過以成就以及對用兵學的貢獻而言,巴頓還是難以和古、隆二氏比肩。蘇聯的朱可夫元帥 (Marshal Gerogy Zhukov) 成就也很大,但其功過很富爭議。
隆美爾是一名寫作高手,他的著作《步兵攻擊》(Infantry Greiff An) 被瑞士陸軍列為教科書,也令他受到希特勒賞識。與其他將領不同,隆美爾沒有回憶錄(他在 1944 年 10 月被希特勒懷疑反叛賜死),但他保有一本戰場日記,忠實地記錄了他的用兵思想和他在戰場上對敵我雙方的看法,這比回憶錄之類錦上添花的文件更具參考價值和歷史意義。英國兵學大師 B.H. Liddell-Hart 在戰後把隆美爾的戰場日記以及隆美爾給妻子的信整理好,加上自己的評語,編輯成《隆美爾文書》(The Rommel Papers) 。以前我在大學工作時借過這本書幾次,但看得很慢,最近從公共圖書館看了台灣兵學家鈕先鍾的中譯本(書名為《沙漠之狐隆美爾 — 隆美爾戰時文件》)上冊[1],才對隆美爾的事蹟有多點瞭解,也發現很多可以和銀英傳比照的地方。
以米達麥亞為例,除了勇猛和快速之外,他跟隆美爾也有其他相似之處。在隆美爾年代,雖然平民將領不少,生於代代從軍的貴族世家的德國將領也為數甚多;隆美爾並非生於貴族家庭,名字中沒有 von 字,這點與米達麥亞相同。此外,米達麥亞手下有一名勇將拜耶爾藍 (Karl Edward Bayerlein),隆美爾也有一名參謀長叫拜耶爾藍[2](General Fritz Bayerlein,鈕譯拜爾林),可說異常巧合。
還有其他的比較結果,下回再談。
[1] 也許是隆美爾/Liddell-Hart/鈕先鍾的文筆太好,鈕版的星光出版社竟把此書列作「文學作品」,不過公共圖書館還是明智地把它放在歷史書架上。
[2] 拜耶爾藍將軍本來是古德林的作戰處長,1941 中恰好在英軍發動秋季「十字軍」攻勢之前配屬隆美爾。隆美爾在此戰以及之後進攻多布魯克 (Tobruk) 的冬季戰役中可能由於戰情太過緊張,沒有留下任何戰爭日記,這部份的隆美爾文書 (鈕版 p.235-288) 正是拜耶爾藍將軍根據個人記憶及手上文件所寫成。
於我來說,看《銀河英雄傳說》(下稱銀英傳)最有趣之處,在於猜測作者對戰事或用兵思想的描寫是否參考了現實,及比較小說與歷史的情節。例如小博之前提過,在銀英傳外傳的第四次提亞馬特會戰中,萊因哈特的表現就與古代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有相類之處。不過銀英傳中最有史實痕跡的,大概是小說中帝國軍名將渥佛根.米達麥亞 (Wolfgang Mittermeyer) 了。 米達麥亞果敢勇猛、用兵神速,被士兵稱為「疾風之狼」,總令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 (Generalfeldmarschall Erwin Rommel)。
隆美爾是德國名將,他和德國戰車權威,「閃擊英雄」古德林一級上將 (Generaloberst Heinz Guderian) 同被列為現代閃擊戰 (Blitzkrieg) 的先驅。二次大戰時期,除了他們兩人之外,大概只有美國的四星上將,「鐵血將軍」巴頓 (General George Patton) 才配稱為名將。不過以成就以及對用兵學的貢獻而言,巴頓還是難以和古、隆二氏比肩。蘇聯的朱可夫元帥 (Marshal Gerogy Zhukov) 成就也很大,但其功過很富爭議。
隆美爾是一名寫作高手,他的著作《步兵攻擊》(Infantry Greiff An) 被瑞士陸軍列為教科書,也令他受到希特勒賞識。與其他將領不同,隆美爾沒有回憶錄(他在 1944 年 10 月被希特勒懷疑反叛賜死),但他保有一本戰場日記,忠實地記錄了他的用兵思想和他在戰場上對敵我雙方的看法,這比回憶錄之類錦上添花的文件更具參考價值和歷史意義。英國兵學大師 B.H. Liddell-Hart 在戰後把隆美爾的戰場日記以及隆美爾給妻子的信整理好,加上自己的評語,編輯成《隆美爾文書》(The Rommel Papers) 。以前我在大學工作時借過這本書幾次,但看得很慢,最近從公共圖書館看了台灣兵學家鈕先鍾的中譯本(書名為《沙漠之狐隆美爾 — 隆美爾戰時文件》)上冊[1],才對隆美爾的事蹟有多點瞭解,也發現很多可以和銀英傳比照的地方。
以米達麥亞為例,除了勇猛和快速之外,他跟隆美爾也有其他相似之處。在隆美爾年代,雖然平民將領不少,生於代代從軍的貴族世家的德國將領也為數甚多;隆美爾並非生於貴族家庭,名字中沒有 von 字,這點與米達麥亞相同。此外,米達麥亞手下有一名勇將拜耶爾藍 (Karl Edward Bayerlein),隆美爾也有一名參謀長叫拜耶爾藍[2](General Fritz Bayerlein,鈕譯拜爾林),可說異常巧合。
還有其他的比較結果,下回再談。
[1] 也許是隆美爾/Liddell-Hart/鈕先鍾的文筆太好,鈕版的星光出版社竟把此書列作「文學作品」,不過公共圖書館還是明智地把它放在歷史書架上。
[2] 拜耶爾藍將軍本來是古德林的作戰處長,1941 中恰好在英軍發動秋季「十字軍」攻勢之前配屬隆美爾。隆美爾在此戰以及之後進攻多布魯克 (Tobruk) 的冬季戰役中可能由於戰情太過緊張,沒有留下任何戰爭日記,這部份的隆美爾文書 (鈕版 p.235-288) 正是拜耶爾藍將軍根據個人記憶及手上文件所寫成。
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這叫民主還是內鬥?
某小說裏有這樣的對白:
(See a larger-sized version here. For your convenience, I allow everyone to edit this spreadsheet. Although I have made a backup copy of it, please try not to mess it up.)
雖然這 N 個調查的數字有很大出入,但在九龍東選區,它們的結果卻完全一致。六張候選名單之中,似乎陳鑑林、梁家傑、李華明及黃國健會各取一席,而胡志偉名單與陶君行名單會落選。即使調查有誤差,他們的支持率也未免離其他候選人太遠。
要扭轉敗局,有兩個可能。一,爭取大量遊離票,但我很難想像大量仍未決定投票意向的選民會自行配票,在胡志偉名單或陶君行名單中二擇其一並把選票集中投到這個選擇之上。二,胡志偉名單或陶君行名單其中一張自行退選,呼籲支持者把票轉移到剩下的一份名單之上。要留意在多個民意調查中,除了其中一次調查之外,兩張土共名單的支持率加起來都不夠 40%。當然,調查是有統計誤差的,而且如果未決定投票意向的受訪者之所以「未決定」,可能是為了隱藏他們支持土共的意向,但是假設遊離選民的選擇與民調結果相去不遠的話,那麼其中一張名單退選,讓另一張名單放手一搏才是令泛民在這區取得三席的唯一希望。
這個策略的好處是即使失敗,結果也只是維持原狀,泛民和土共各得兩席;壞處是除了有人要退選之外,萬一餘下這張名單成功取得一席但土共仍維持兩席的話,那雖然泛民仍得兩席,但梁家傑或李華明名單會遭受池魚之災。
我問自己,這樣的策略是民主嗎?即使明知失敗,也繼續參選,究竟是浪費支持者選票的愚行,還是為保多元聲音,讓少數支持者表達政治取向的高尚行為?所謂退選讓票,又究竟是顧全大局的高明策略,抑或是囿於「泛民 vs 建制」的二元化思維?
我不瞭解,手臂實在是太短了……
後記:想深一層,其實胡、陶兩張名單都退選,叫支持者把票轉移給李華明名單或梁家傑名單(二擇其一)也是可行的方法,不過本文的重點不在這裏。
「或許宇宙中存在著獨一無二的真理,有著可以解答的聯立方程式也不一定,不過那不是我的手臂可及的。」還有數天就是立法會選舉日,經過 N 個不同機構於不同時間所作的民意調查,我們有如下的結果:
(See a larger-sized version here. For your convenience, I allow everyone to edit this spreadsheet. Although I have made a backup copy of it, please try not to mess it up.)
雖然這 N 個調查的數字有很大出入,但在九龍東選區,它們的結果卻完全一致。六張候選名單之中,似乎陳鑑林、梁家傑、李華明及黃國健會各取一席,而胡志偉名單與陶君行名單會落選。即使調查有誤差,他們的支持率也未免離其他候選人太遠。
要扭轉敗局,有兩個可能。一,爭取大量遊離票,但我很難想像大量仍未決定投票意向的選民會自行配票,在胡志偉名單或陶君行名單中二擇其一並把選票集中投到這個選擇之上。二,胡志偉名單或陶君行名單其中一張自行退選,呼籲支持者把票轉移到剩下的一份名單之上。要留意在多個民意調查中,除了其中一次調查之外,兩張土共名單的支持率加起來都不夠 40%。當然,調查是有統計誤差的,而且如果未決定投票意向的受訪者之所以「未決定」,可能是為了隱藏他們支持土共的意向,但是假設遊離選民的選擇與民調結果相去不遠的話,那麼其中一張名單退選,讓另一張名單放手一搏才是令泛民在這區取得三席的唯一希望。
這個策略的好處是即使失敗,結果也只是維持原狀,泛民和土共各得兩席;壞處是除了有人要退選之外,萬一餘下這張名單成功取得一席但土共仍維持兩席的話,那雖然泛民仍得兩席,但梁家傑或李華明名單會遭受池魚之災。
我問自己,這樣的策略是民主嗎?即使明知失敗,也繼續參選,究竟是浪費支持者選票的愚行,還是為保多元聲音,讓少數支持者表達政治取向的高尚行為?所謂退選讓票,又究竟是顧全大局的高明策略,抑或是囿於「泛民 vs 建制」的二元化思維?
我不瞭解,手臂實在是太短了……
後記:想深一層,其實胡、陶兩張名單都退選,叫支持者把票轉移給李華明名單或梁家傑名單(二擇其一)也是可行的方法,不過本文的重點不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