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Google Chrome: First Impressions

  1. 把 tabs 移到視窗頂部是好事,瀏覽器的 title bar 素來沒用,現在視覺上沒那麼擠迫。
  2. 可是大剌剌的一條 bookmark bar 卻把省掉的畫面還回來,結果還是沒省掉多少 screen real estate。
  3. 去掉 status bar,只有把遊標放在超連結上才顯示網址也是節省畫面的方法,可是網址顯示得不完全,變成沒用,用家被迫依靠 Google Chrome 的 anti-phishing 技術,感覺上有點不可靠。
  4. 看不出 Chrome 為甚麼要使用 Vista 的視窗風格,不過也不算太礙眼就是了。
  5. 以個人而言,瀏覽我慣用的銀行及新聞網站並沒問題,飲得杯落。
  6. Chrome 內置了一個 Task Manager,可讓用家在必要時殺掉某些出問題的 tab,大概是把 Chrome 寫成一個 multi-threaded app. 吧 據稱原來每一分頁都是一個獨立的 system process。無論如何,這是個體貼的 feature。每次遇上 Firefox 被一個 pdf 網頁牽連整個瀏覽器停止的情景,就令人光火。
  7. 不過慣用的 Firefox extension 似乎不能在 Chrome 使用,大大削弱了 Chrome 的吸引力。
  8. Chrome 的 Incognito mode 和 Firefox 的 Awesome Bar 一樣有點白痴。管理瀏覽歷史的最好兼最簡單方法始終是讓用家有選擇地刪除部份瀏覽歷史,真不明白為甚麼 Mozilla Foundation 跟 Google 要搞得那麼複雜。
  9. 許多一般瀏覽器的按鈕(例如 Home)都不見了,要靠 keyboard shortcut,這本是好事(比使用滑鼠更有效率和令視窗沒那麼擠迫),但我懷疑一般用家會被這個問題嚇走。
  10. Chrome 讓用家製作一些 application shortcuts,譬如瀏覽了匯豐銀行的網站後,可以把這個網頁的 shortcut 放到電腦桌面上,這雖然十分方便,但是當你再打開這個匯豐網頁時,它會獨立地使用一個視窗,而不是在 Chrome 中打開一個 tab — 最少預設是如此 — 實在有點麻煩。
另外有一些比較 subtle 的 features,例如 Chrome 的 V8 Javascript Engine (it sounds very cool, 命名的人應記一功)是否那麼厲害,要長期使用才知道。整體上,我覺得 Google 開發 Chrome 的目的不在於給用家一個更好的瀏覽器,而是讓 Google 本身的服務更易與瀏覽器以至用者的電腦溶為一體。設計上,Chrome 比 Firefox 更注重細節,感覺比較貼心,可是有些安排弄巧反拙,加上沒有了 Firefox extension,我想暫時大部份的用家都不會轉用 Chrome。

最後我想一提一個較少人留意的地方,就是瀏覽器如何顯示網頁的文字。瀏覽器的介面做得再簡單再美都好,如果把網頁文字顯示得一團糟的話,用家仍會覺得辛苦。比較 IE7 、Chrome 和 Firefox,我發現它們對文字的編排都不盡相同。下圖時三個瀏覽器顯示同一段文字的情形,留意除了字與字之間的間隔外,三個瀏覽器的字體(如「於我來說」的「說」字及句號)也有分別。當中那個令你看得最舒服,請自行判斷。

從上而下:Chrome, Firefox 3.0.1, IE7 (please highlight to see the white-coloured text)


伸延閱讀:
  1. OSNews - Google Chrome Considered Harmful. 這篇文章不是 Chrome 的 review,而是對 Google 推廣 Chrome 的手法的批評,值得一看。
  2. Marc Chung - Chrome's Process Model Explained
  3. CNET News - Google's Omnibox could be Pandora's box. Now this is getting ugly. Google can access any keystrokes that you type into the Omnibox (the URL box). Even before you hit "Enter". And Google will store some of this information along with your IP addres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