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組委發言人孫偉德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將繼續攔截部份互聯網網站。
「我們希望媒體能尊重中國有關的法規」,孫說。
最近有傳媒投訴,雖然中國承諾外國的新聞媒體能夠不受約束地進入互聯網,但記者發現他們不能進入與法輪功、達賴喇嘛、國際特赦組織等有關的網站。
孫解釋,「如果有網站難以瀏覽,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散播一些被中國法律所禁止的內容」。
在本週二一個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承認政府的確有對法輪功網站進行攔截,「我想你應該知道法輪功是個依法被禁的邪教,而我們將守著這個立場。」
至於其他網站,劉解釋「很多網站本身有問題,令它們難以在中國瀏覽。」
國際奧委會的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暨媒體委員會主席 Kevan Gosper 認為,「我們最關心的是保證國際傳媒能報道奧運會,此外都是中國政府的事情」。
誰是誰非,閣下可自行定奪。在下只覺得法輪功是神棍,不是邪教,但姑勿論法輪功,其他網站的內容,到底觸犯了那條中國法律?和達賴喇嘛有關的便是犯法?可是中共本身也正在和達賴喇嘛談判呀。更何況在中國,被禁的網上言論,很多都不是和這些廣受觸目的政治議題有關的。之前甕安事件就是一例,昨天揭露的重慶長壽大洪湖砍人事件(警告:十分血淋淋的)又是一例。不許報道就等同沒事發生了嗎?中共扮鴕鳥到底要扮到何時?
Update (Aug 1, 2008):
昨天拿這個題目來講,是因為中共等於正式承認自己會打破奧運期間記者可自由採訪的承諾。本來我以為這只有象徵意義,是茶杯裏的風波,可是今天國家主席胡錦濤竟親自走出來解畫,可見這次中共有點著意傳媒的抗議。
今日也有另一單有趣的新聞。新華網報道,中國國防部北京軍區第 38 集團軍裝甲 6 師今日舉行記者會,席間解放軍總參作戰部應急辦主任、北京奧運安保指揮中心軍隊工作部部長田義祥大校透露,「有情報顯示,平安奧運的主要威脅來自『東突』恐怖組織,其次是『藏獨』分裂勢力,還有『法輪功』和『民運』勢力。」這個「民運勢力」實在可圈可點。
一直以來,中共稱呼異己有兩種方法,一是直呼其名但把它定性為犯罪組織,例如東突是恐怖組織,法輪功是邪教等等,一是歪曲對方的稱謂,例如中華民國總統或台灣總統變成「台灣的『總統』」,追求西藏自治(如達賴喇嘛)及要求中國結束對西藏侵略(如達賴喇嘛身邊的少壯派)變成「藏獨」,但「『民運』勢力」一詞,還是第一次聽見。中共一向都是稱呼民運份子為「一少撮別有用心的 blah blah blah」等等而不是直接說「民運份子」的。現在新華網的報道把民運置於引號當中,自然表達了中共的不認同。但田義祥既沒有解釋「『民運』勢力」代表的是甚麼人,亦沒有解釋民主運動有甚麼問題,到底是他自己多口發明「『民運』勢力」這個 term,還是中共正式認定民主運動是種罪行,十分耐人尋味。
References:
Xinhuanet - Chinese gov't won't allow spread of illegal information online
USA Today - 2008 Summer Olympics: China scrubs the air and the Internet
AFP - Defiant China hits out at US, stands firm on Internet
BBC News - Web curbs for Olympic journalists
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
2008年7月30日星期三
2 Girls 1 Cup 盲人版
小奧私陸說《2 Girls 1 Cup》「展示小眾口味怎樣透過互聯網傳播而對大眾的衝擊」。從留言看,讀者似乎之前多未看過這一代 cult 片,究竟是華人(或小奧的讀者)較洋人純情還是他們較為內向,少探索外面的世界,我不清楚,不過《2 Girls 1 Cup》之無遠弗屆,恐怕連小奧也低估了。
Porn for the Blind 是一個非牟利網站,目的是給失明人士介紹合適的色情網站,志願者以錄音方式說明色情網站的地址及簡介猛片內容。現時網站推介的項目已超過五十個,《2 Girls 1 Cup》是其中之一。聽著志願者一邊一本正經地推介,一邊忍笑或不由自主地走音、清喉嚨,覺得這個機構很有「人」的味道。英文字由 F 學起,只是這次是屎尿屁而不是粗口,如何向失明人士說明《2 Girls 1 Cup》的內容,以下是有心人 (?) 的示範:
Porn for the Blind 是一個非牟利網站,目的是給失明人士介紹合適的色情網站,志願者以錄音方式說明色情網站的地址及簡介猛片內容。現時網站推介的項目已超過五十個,《2 Girls 1 Cup》是其中之一。聽著志願者一邊一本正經地推介,一邊忍笑或不由自主地走音、清喉嚨,覺得這個機構很有「人」的味道。英文字由 F 學起,只是這次是屎尿屁而不是粗口,如何向失明人士說明《2 Girls 1 Cup》的內容,以下是有心人 (?) 的示範:
[2:07]嫌以上的英文太簡單,想扮深奧?可以學寫影評。
We fade in to see two girls fully dressed, one blonde, one with black hair.
The one with black hair is ... trying to take off the one in the blue shirt's top while looking on her breast (旁白的聲音有點顫抖).
We then cut away to the one in black hair, defecating it to a cup ... quite a lot (忍不住笑) ...
Then we cut away to the two of them looking the cup of feces like it were an icecream cone.
Cut away again, the girl who is now wearing deep blue eye shadow is consuming a small portion of the excrement and then swallows it and smiles at the camera.
Now they're making out with a large quantity of excrement in both their mouths.
The girl in the blue top has just vomitted on top of the cup filled with excrement and the girl in black hair is looking and sucking on the vomit [???, 3:15].
Now the (乾咳) ... we cut away (有點走音) and the girl in black hair is vomitting into the mouth of the girl with blonde hair.
Now they are doing it in reverse.
And for the last shot there is a very large amount of excrement in one of their mouths but the other one is kind trying to [???, 3:41] it, I think, of the mouth, and we then fade out.
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唔係東突
《星島日報》報道「東突威嚇京奧 港成恐襲目標」稱:
一個新興的東突(疆獨)恐怖組織,昨在互聯網上發布約三分鐘的錄影聲明,聲稱一手炮製兩死十四傷的昆明巴士爆炸等四宗案件 ……大佬,東突係 East Turkestan Islamic Movement,唔係 Turkistan Islamic Party。有「突厥斯坦」就當東突,同有鬚就認老頭有乜唔同?至於這個 TIP 的聲明,橫看豎看都是在吹牛。按 IntelCenter 的繙譯:
曾多次發放恐怖組織蓋達錄影帶的美國一間監察恐怖活動的機構 IntelCenter,昨在其網站表示,自稱「突厥斯坦伊斯蘭黨」(Turkistan Islamic Party)的東突組織,昨天(美國時間本月二十五日)發放了一段視頻,全片長約三分鐘,顯示在本月二十三日拍攝 ……
Turkistan Islamic Party (TIP) Commander Seyfullah in video dated 23 Jul. 2008: "Through this blessed jihad in Yunnan this time, the Turkistan Islamic Party warns China one more time. Our aim is to target the most critical points related to the Olympics. We will try to attack Chinese central cities severely using the tactics that have never been employed. We war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the last time that those spectators, athletes, particularly the Muslims, who are planning to attend the Olympics, please change your intention from going to China. Please do not stand together with the faithless people. The Turkistan Islamic Party volunteers will conduct violent military actions against individuals, departments, venues, and activitie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Olympics in China."雲南昆明跟奧運有甚麼關係?真抓頭。而且這個聲明跟較早的另一個又前後矛盾:
Turkistan Islamic Party (TIP) Commander Seyfullah in threat dated 1 Apr. 2008: "Our damullah, Abdul Heq, made his final order to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the military regarding the issue of severely attacking all central cities in inner China,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eight cities that are going to hold Olympic games. ... ask our merciful Allah to allow these brothers and sisters [suicide bombers] to deal a fatal blow in this jihad against Chinese & we ask our merciful Allah to completely stop Olympic Games. ... Bomb Chinese government buildings, military barracks, airplanes, airports, railways, hotels, entertainment venues, tourist spots and similar places...You're even permitted to use biological weapons this time."昆明的公車何時變了 government buildings, military barracks, airplanes, airports, railways, hotels, entertainment venues, tourist spots or similar places? 主辦和協辦是次奧運的城市,《星島日報》自己都識講,係七個,唔係八個。其實《星島日報》寫多點新疆的情況,給多點背景資料,勝過把 TIP 的靠嚇聲明煲大來講。
有關 AIDS
最近我在 1-555-CONFIDE blog 的文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肺癆」中留了言,其中提到
David,
I should have made it clear in my previous comment that I have not received any medical training. I am neither a medical researcher nor a physician, not even a health worker. So, don't take my words as authoritative. As a layman, I get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mostly from Dr Duesburg's website:
http://www.duesberg.com/index.html
A 2006 paper, "Predictive Value of Plasma HIV RNA Level on Rate of CD4 T-Cell Decline in Untreated HIV Infection", published on JAMA and cited in the website concludes that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challenge the concept that CD4 cell depletion in chronic HIV infection is mostly attributable to the direct effects of HIV replication. Future efforts to delineat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other mechanisms will be cruc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HIV immunopathogenesis and to the ability to attenuate it."
To my understanding,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ults showing that HIV infection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low CD4 counts,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HIV-infection is still not understood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attempts at explaining this). The authors of a 2007 paper, e.g., opined that
"Despite 20 years of research, we still fail to understand how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ause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 http://www-binf.bio.uu.nl/pdf/Ganusov.ti07-28.pdf )
Here is the opinion of another two researchers:
"Despite almost twenty years of study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ignificant experimental insights,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HIV-induced CD4+ T cell depletion remain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 http://www.jci.org/112/6/821?ck=nck&content_type=full )
Surely, these opinions may be wrong. A whole bunch of researcher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have met in this March/April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IV infection":
http://www.keystonesymposia.org/Meetings/viewPastMeetings.cfm?MeetingID=943&CFID=2180940&CFTOKEN=36663379
I am not sure if they have clarified anything.
[I'm sorry for occupying Chainsaw's space for possibly -- please judge by yourself -- trolling on the AIDS issue.]
以上是昨天打的,不過不知是否按錯掣,無 post 到。
方潤:
我不懂醫學,無從判斷,但單從雙方的論調(不敢說「論據」—— 如前述,我不懂醫學),這次我會信賴站於壓倒性少數的那一方。
說 AIDS 不是由 HIV 引起是大話,其實不一定是這樣的。被視為異端的一方,懷疑的其實是 「HIV 是 AIDS 的唯一病因」這個假說,有些人將此簡稱為 AIDS=HIV。這個假說的對立面有很多個,例如有人認為 HIV 只是種 passenger virus,有人認為其他因素也可以引起 AIDS,也有人認為 HIV 只是 AIDS 的一個 cofactor。現時即使你抱持後兩者(比較 mild)想法也會被主流醫學界視為異端。Scientific American 只是通俗科普讀物,權威刊物如 Nature 和 Science 等根本完全封殺「異端」們的聲音。其實 'AIDS denialism' 一詞不就是預設了 AIDS=HIV 這個立場嗎?
AIDS 最尾的一個 S 是 Syndrome,是症狀,不是疾病。在美國,AIDS 的官方定義其實涵蓋了(好像是,記不清楚)29 種病症,如果某人患了這 29 種病症的其中一種而又是 HIV-positive 時,便叫 AIDS,否則便叫其他病名。譬如這 29 種病中有一種叫 KS 的癌症。如果病人有 KS 癌症而又是 HIV-positive 的話,他就是 AIDS 患者,否則便稱他為 KS 癌症患者,不管患者是否缺乏免疫力。換句話說,這個官方定義是把 HIV build-in 的,這也是為甚麼有這麼多「証據」認為 HIV 和 AIDS 有關。
也許懷疑 AIDS=HIV 的人最後是錯的,但他們起碼比主流科學家抱持更高的科學研究精神,不會在未有無可動搖的証據之前排除其他假說的可能性。純粹以科學精神來看,在 AIDS 這個 case 可以說醫學界已進入了黑暗年代。
即使找不到機制而仍然堅持結論正確的例子並不罕見。HIV 和愛滋病就是經典的例子了。從 1984 年至今,仍未有人能解釋為甚麼 HIV 會引起愛滋病,但整個主流醫學界卻因 Durban Declaration 這種五嶽派盟主式的號令而排除所有懷疑聲音。有兩位博客質疑我的說法,於是我嘗試回覆。昨天試了一次,今天試了兩次,不果。不知是技術問題還是審查問題(我猜是前者),唯有把回覆重貼在此(並改了些錯別字及加上 hyperlinks)。
David,
I should have made it clear in my previous comment that I have not received any medical training. I am neither a medical researcher nor a physician, not even a health worker. So, don't take my words as authoritative. As a layman, I get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mostly from Dr Duesburg's website:
http://www.duesberg.com/index.html
A 2006 paper, "Predictive Value of Plasma HIV RNA Level on Rate of CD4 T-Cell Decline in Untreated HIV Infection", published on JAMA and cited in the website concludes that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challenge the concept that CD4 cell depletion in chronic HIV infection is mostly attributable to the direct effects of HIV replication. Future efforts to delineat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other mechanisms will be cruc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HIV immunopathogenesis and to the ability to attenuate it."
To my understanding,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ults showing that HIV infection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low CD4 counts,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HIV-infection is still not understood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attempts at explaining this). The authors of a 2007 paper, e.g., opined that
"Despite 20 years of research, we still fail to understand how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ause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 http://www-binf.bio.uu.nl/pdf/Ganusov.ti07-28.pdf )
Here is the opinion of another two researchers:
"Despite almost twenty years of study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ignificant experimental insights,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HIV-induced CD4+ T cell depletion remain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 http://www.jci.org/112/6/821?ck=nck&content_type=full )
Surely, these opinions may be wrong. A whole bunch of researcher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have met in this March/April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IV infection":
http://www.keystonesymposia.org/Meetings/viewPastMeetings.cfm?MeetingID=943&CFID=2180940&CFTOKEN=36663379
I am not sure if they have clarified anything.
[I'm sorry for occupying Chainsaw's space for possibly -- please judge by yourself -- trolling on the AIDS issue.]
以上是昨天打的,不過不知是否按錯掣,無 post 到。
方潤:
我不懂醫學,無從判斷,但單從雙方的論調(不敢說「論據」—— 如前述,我不懂醫學),這次我會信賴站於壓倒性少數的那一方。
說 AIDS 不是由 HIV 引起是大話,其實不一定是這樣的。被視為異端的一方,懷疑的其實是 「HIV 是 AIDS 的唯一病因」這個假說,有些人將此簡稱為 AIDS=HIV。這個假說的對立面有很多個,例如有人認為 HIV 只是種 passenger virus,有人認為其他因素也可以引起 AIDS,也有人認為 HIV 只是 AIDS 的一個 cofactor。現時即使你抱持後兩者(比較 mild)想法也會被主流醫學界視為異端。Scientific American 只是通俗科普讀物,權威刊物如 Nature 和 Science 等根本完全封殺「異端」們的聲音。其實 'AIDS denialism' 一詞不就是預設了 AIDS=HIV 這個立場嗎?
AIDS 最尾的一個 S 是 Syndrome,是症狀,不是疾病。在美國,AIDS 的官方定義其實涵蓋了(好像是,記不清楚)29 種病症,如果某人患了這 29 種病症的其中一種而又是 HIV-positive 時,便叫 AIDS,否則便叫其他病名。譬如這 29 種病中有一種叫 KS 的癌症。如果病人有 KS 癌症而又是 HIV-positive 的話,他就是 AIDS 患者,否則便稱他為 KS 癌症患者,不管患者是否缺乏免疫力。換句話說,這個官方定義是把 HIV build-in 的,這也是為甚麼有這麼多「証據」認為 HIV 和 AIDS 有關。
也許懷疑 AIDS=HIV 的人最後是錯的,但他們起碼比主流科學家抱持更高的科學研究精神,不會在未有無可動搖的証據之前排除其他假說的可能性。純粹以科學精神來看,在 AIDS 這個 case 可以說醫學界已進入了黑暗年代。
還記得……嗎?
《明報》諸君,還記得甚麼叫新聞嗎?
與霍老頭一起挺董的戴政協一連兩個週六在《明報》懷念故人,情繫中國。作為一個 cheap 精,我沒有買《明報》,只讀網上版。《明報新聞網》把第二篇文章歸入「港聞」版,想來第一篇也是如此吧。
戴政協要為故人立碑,是他的自由。《明報》要刊登這類軟性愛國宣傳,也是它的自由。可是這兩篇文章怎說也應該歸入「評論」、「論壇」、「副刊」、「讀者來信」類別或者文學版吧,怎可能是「港聞」?
(要看即使比不上郭沫若或王兆山的水準,但也超越《出師表》的戴氏鴻文在這裏和這裏。)
看官,還記得甚麼叫新聞,甚麼叫記者嗎?
李X鵬在機場和一些叫「記者」的物體衝突,廣受談論。藝人自以為是明星,狗仔隊員自以為是記者,一方自以為有權在任何場合拍攝自以為是明星但其實沒甚麼八卦新聞價值的另一方,起了衝突,自以為挺身而出保護女兒的後者在女兒及眾人面前示範甚麼叫暴力傾向和無力的恫嚇,雙方都顯示自己的醜態。
這是誰的問題?
A) 李X鵬
B) 狗仔隊
C) 談得興高采烈的觀眾。
為甚麼這類「先是口角,繼而動武」,城中一天發生 N 咁多次的事竟然好像頭條新聞般重要?早幾年人們批評媒體發揚扒糞文化,難道現在通通被同化了嗎?
煲呔,還記得是誰出糧給你的嗎?
香港記者採訪北京奧運的售票亂狀時與公安發生衝突,香港人的特首曾蔭權即時扮鵪鶉,「支持香港記者在北京奧運正常採訪」,難怪香港還有這麼多人懷念肥彭。
亞視,還記得你是香港的電視台嗎?
「為中國加油」?難道你忘了香港也有派隊參加嗎?
與霍老頭一起挺董的戴政協一連兩個週六在《明報》懷念故人,情繫中國。作為一個 cheap 精,我沒有買《明報》,只讀網上版。《明報新聞網》把第二篇文章歸入「港聞」版,想來第一篇也是如此吧。
戴政協要為故人立碑,是他的自由。《明報》要刊登這類軟性愛國宣傳,也是它的自由。可是這兩篇文章怎說也應該歸入「評論」、「論壇」、「副刊」、「讀者來信」類別或者文學版吧,怎可能是「港聞」?
(要看即使比不上郭沫若或王兆山的水準,但也超越《出師表》的戴氏鴻文在這裏和這裏。)
看官,還記得甚麼叫新聞,甚麼叫記者嗎?
李X鵬在機場和一些叫「記者」的物體衝突,廣受談論。藝人自以為是明星,狗仔隊員自以為是記者,一方自以為有權在任何場合拍攝自以為是明星但其實沒甚麼八卦新聞價值的另一方,起了衝突,自以為挺身而出保護女兒的後者在女兒及眾人面前示範甚麼叫暴力傾向和無力的恫嚇,雙方都顯示自己的醜態。
這是誰的問題?
A) 李X鵬
B) 狗仔隊
C) 談得興高采烈的觀眾。
為甚麼這類「先是口角,繼而動武」,城中一天發生 N 咁多次的事竟然好像頭條新聞般重要?早幾年人們批評媒體發揚扒糞文化,難道現在通通被同化了嗎?
煲呔,還記得是誰出糧給你的嗎?
香港記者採訪北京奧運的售票亂狀時與公安發生衝突,香港人的特首曾蔭權即時扮鵪鶉,「支持香港記者在北京奧運正常採訪」,難怪香港還有這麼多人懷念肥彭。
亞視,還記得你是香港的電視台嗎?
「為中國加油」?難道你忘了香港也有派隊參加嗎?
The suffocated's grading scheme for adventure games
以下是我對商業遊戲的評分制。免費的遊戲改日再談。
A+ : 可以傳誦後世,經典中的經典,接近無瑕疵的遊戲。
A : 歷險遊戲的經典;提到歷險遊戲的發展史,必會談及這個遊戲。
A- : 和 A 級的遊戲差不多,是歷險遊戲迷的 must-have title,但偏偏就是缺少了點甚麼,以至成不了經典。
B+ : 絕對好玩的遊戲,設計上也有可觀的地方。除非莫財,否則買了也不會後悔。
B : 尚算好玩,如果價錢不是太貴的話,用來打發時間也不錯,不過即使沒玩過亦不可惜。
B- : 不好玩,其實應被打為 C 級的,但它總算有出色的部份,值得一提,所以評為 B-。不過早知如此便不買了。
C : 買這隻 game,猶如倒錢落海。
A+ : 可以傳誦後世,經典中的經典,接近無瑕疵的遊戲。
A : 歷險遊戲的經典;提到歷險遊戲的發展史,必會談及這個遊戲。
A- : 和 A 級的遊戲差不多,是歷險遊戲迷的 must-have title,但偏偏就是缺少了點甚麼,以至成不了經典。
B+ : 絕對好玩的遊戲,設計上也有可觀的地方。除非莫財,否則買了也不會後悔。
B : 尚算好玩,如果價錢不是太貴的話,用來打發時間也不錯,不過即使沒玩過亦不可惜。
B- : 不好玩,其實應被打為 C 級的,但它總算有出色的部份,值得一提,所以評為 B-。不過早知如此便不買了。
C : 買這隻 game,猶如倒錢落海。
Crime Stories (遊戲評論)
Crime Stories 是一隻於 2005 年發行的歷險遊戲 (adventure game)。這個遊戲在歐洲的原名為 Martin Mystère: Operation Dorian Gray,到了北美,好端端的給改成 Crime Stories。有時我真不明白北美(其實是美國)的行銷人員是怎麼想的,總喜歡無是生非,把別人起的名字改為一些自以為高明的別名,絲毫不懂得尊重原作者。
Martin Mystère 其實是一套意大利漫畫,主角 Prof. Martin Mystère 既是歷史家和考古學家,也是一名冒險家,時常幫助 NYPD 和 FBI 破解一些離奇古怪的案件。從 Wikipedia 所述,我覺得這個 Martin Mystère 似乎是 Indiana Jones 之類的人物,而根據遊戲的鳴謝字幕所講,Crime Stories 是由 Martin Mystère 系列的其中一輯漫畫 Operation Dorian Gray 啟發所得。我沒有看過原漫畫,但由於我以為這是個十分漫畫化,可以輕輕鬆鬆地玩的偵探遊戲,便把它買下來了。雖然沒讀過原漫畫的玩家或會對遊戲中引述漫畫內容的部份較難投入,可幸的是這樣的部份不多。
與時下一般的歷險遊戲不同,這個遊戲並不是以視像片段作起首,而是以一本隨遊戲附送的漫畫冊作序幕。畫冊的故事大致上敘述兩名老教授對研究某個神秘課題出現分歧,而遊戲一開始,Martin 即受到他在 NYPD 任職的警探朋友 Travis 所托,調查一名老教授 Prof. Eulemberg 之死,之後就由玩家操縱 Martin 到處調查這宗案件。他有時會獨自查案,有時會聯同他在漫畫中的伙伴 Java 一起。在遊戲中的部份段落,玩家亦會操縱 Martin 的嬌妻 Diana 作出協助。這個遊戲的劇情有兩個有趣的 twists,為免掃興,這裏不談了。
先說這個遊戲的強項。這個遊戲用的是近幾年較流行的 2.5D 畫面,亦即由 3D 的人物穿插在 2D 的景物當中。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景物可以繪畫得更細緻,也不會有 3D 背景所獨有的種種問題(例如角色的身體會意外穿牆、或者當走得太近景物時物件的質地會變模糊等等)。事實上,這個遊戲的背景繪畫得十分精美,雖然沒有經典遊戲 Syberia 的那麼令人讚嘆,但也在水準以上。
人物角色的 3D modeling 也做得不錯。儘管不及時下最先進的 3D games 的水準(這是當然的,因為製作費實在差太大),但整體來說無論面相還是衣服的材質都相當自然,甚至比部份 3D games 的為佳。
音效方面,雖然在幾個場景中有環境聲音,但這個遊戲主要是以配樂來襯托。配樂所用的樂曲相當悅耳,有氣氛之餘又不會妨礙到玩家投入遊戲。不同的場景也有不同風格樂曲,譬如在 Martin 家中是較鬼馬的音樂,而在博物館則配以較典雅的樂曲。無論是美術抑或音樂,我最喜歡的是在墨西哥街上的場景。富特色的小鎮背景加上輕快的節奏,感覺十分抒暢。
可惜,正如有豐富特技的電影也可以是爛片一樣,漂亮的美術加一流的音樂也不是上佳遊戲的保證。很遺憾,Crime Stories 是我到目前為止玩過的歷險遊戲中最差的一個,我甚至還有點「貼錢買難受」的感覺。不過觀感這回事是很個人的,不合我口味的又未必不合你,所以請容我仔細道來。
這個遊戲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慢。不是電腦的規格差才慢,而是遊戲中的可操控角色(大部份時間是 Martin)總是慢慢地行而不會跑。由場景的一邊走到另一邊,往往需時約十秒。如果解決一個謎題要走過幾個場景的話,需時更久。雖然有時玩家只需 double-click 出口便能離開,但並非每個出口也能如此。更糟的是即使在同一出口,double-click 也不是時時有效。結果在遊戲中玩家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浪費在觀看 Martin 如何慢條斯理地從場景的一邊散步到另一邊。
如此沒效率的移動其實並非 Crime Stories 獨有。譬如在前述的歷險遊戲 Syberia 裏面,女主角 Kate Walker 也常常要跑過好幾個無關的畫面才能解決一個謎題,可是與 Crime Stories 不同,Syberia 的玩家並不會生厭。首先,雖然 Kate Walker 跑得不快,但姿態上她起碼會跑。其次,Crime Stories 的場景只是漂亮,但在 Syberia (特別是 Syberia 2)中,單是跑來跑去欣賞遊戲的場景已是一種樂趣。這方面兩個遊戲實在有雲泥之別。
Crime Stories 的慢,還體現在角色的對話當中。不要誤會,我並不介意他們說話說得慢,令我厭惡的其實是他們「斷截禾蟲」式的對白。譬如一句對白「頂!咁叉煩,不如玩過第二隻 game 好過啦!」在遊戲中可能會被斷為三截,分三次載入遊戲裏邊,結果你聽到的會變成「頂!咁叉煩,不如 ……(停頓半秒)…… 玩過第二隻 game ……(停頓半秒)…… 好過啦!」而且各個角色不知何解,差不多每句都會說一些諸如 Hmm, Eh, huh 之類的助語詞,以及在不好笑的時候無故說 ha ha ha。不知設計對白的人本身是否有此怪癖。
如果只是慢還好,但當這個慢結合大範圍的搜尋時,便較人吃不消了。當 Martin 接到 Travis 通知,要到事發現場時,他才發現衣櫃竟被 Diana 鎖上。由於 Diana 想時常外出的 Martin 多點留在家,故把鑰匙交由 Java 看管。而 Java 當然看家裏最有實權的人 —— 而不是 Martin —— 的臉色,不肯把鑰匙交出。大教授總不能穿著睡袍趕赴現場吧,所以遊戲的第一個謎題就是要想辦法哄 Java 交出鑰匙。由於遊戲卻沒給予任何提示,玩家只好把 Martin 家中的物品逐一細看,以圖找出解決方法。
這裏又帶出另一個問題,就是可察看的物品太多。近年來遊戲開發商不知是否要討好打 FPS 長大,缺乏耐性的新一代,所以把無關解謎的物品通通設定為不能察看,而且還深怕玩家忽略了解謎線索,把 hot spot 搞到有咁明顯得咁明顯。這方面 Crime Stories 本來值得一讚,它有很多與解題無關的物品可供察看,從 Martin 對各物品的敘述,玩家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遊戲世界。可是這樣的物品實在太多了,單在 Martin 家中便有數十件,而我只需要找一件合適的來哄 Java!海底撈針式的搜尋加上慢條斯理的踱步,怎不教人氣餒?而這還只是遊戲的第一個謎題!
這個遊戲的謎題差不多全以運用庫存品為主 (inventory-based),亦即是說要解決一個謎題,你需要搜集和應用一些合適的物品,有時甚至要將搜集回來的物品加以組合。庫存品在歷險遊戲 中的最基本例子,是為了開一道門而搜尋鑰匙。有一些庫存品謎題較為複雜。例如在某歷險遊戲中,玩家為了釣魚而要把搜集回來的物品拆散,再組合成一支釣竿。這兩種形式的應用都出現在 Crime Stories 當中,但整體上謎題的設計平平無奇,並不精采。反而有兩個處境式謎題設計得不錯,如果能抱著輕輕鬆鬆心情去玩的話,應會覺得有趣。可惜我在完成遊戲的第一個謎題之後已經完全失卻玩樂心情,只想捱完這隻 game。
為這遊戲加上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的,是 pixel hunting。嚴格地說,也沒去到 pixel hunting 那麼糟,因為一些十分隱蔽的物品也有幾個 pixels 闊,但這些又小又隱蔽的物品實在太多了,在某個畫面中甚至有四個那麼多。本來心情已不好,還要搜索這些小東西,實在很煩。更糟的是,有些 hot spot 要等到你察看了某些物品之後,並且在某個角度觀看時才出現,即使你之前已留意到這些地方,也可能因為 hot spot 還沒出現而在往後遭忽略。這大大地也沒必要地提高了遊戲的難度。
除了以上幾個惱人的地方,這個遊戲還有其他小瑕疵。譬如介面方面,這個遊戲用的是傳統的點擊式操作 (point-and-click):要控制角色行走及選擇畫面中你所關心的位置便 left-click,要察看、取走或取用物件便 right-click;螢幕上下有兩個 icons 供進入 main menu 和 inventory。這本來十分直接,但偏偏又有彆扭的地方。例如 Martin 找到一張寫著電話號碼的紙片,要撥這個電話,最直觀的方法當然是從庫存取出電話,然後按電話號碼。但在 Crime Stories 中這樣行不通,正確做法竟然是先打開庫存,然後 right-click (運用)寫上電話號碼的紙片。駕車亦如是,把車匙「運用」到車上是不行的,正確做法是直接「運用」汽車本身。
Martin 的態度上也有不合理之處。例如在 Eulemberg 的管家房中搜查時,他會拒絕打開管家的私人物品。但當他看見有一幅和案情有關的畫作被一個重重的儲物箱壓在牆邊時,他(或玩家)可以做的竟然不是找守在附近的警員合力搬開箱子,而是搜查管家的私人物品,找出鎖匙打開箱子,搬走入面的重物以便移開箱子。這樣前後矛盾的地方不止一處,可以說遊戲作者並不注重細節。
作為歷險遊戲迷,本來很不想向這個類型的遊戲潑冷水,但從一開始便感覺要捱的遊戲,實在沒法不批評。本來這個遊戲有幾方面做得很突出,但整體成績卻被幾個問題拖累,實在可惜。
The suffocated 評級:B-
讚:畫工漂亮、配樂一流,劇情有兩個有趣的 twists,另外也有兩個設計得不錯的處境謎題。
彈:人物移動太慢,有時要搜尋的物品太多,又有較正常多的 pixel hunting,對白異常奇怪,介面有些別扭,劇情有點矛盾,謎題大多平平無奇。
系統要求:Windows XP, 1.8 GHz Pentium 4 processor, 512MB RAM, 32 MB DirectX 9.0c compatible graphics card, 1 GB disk space.
Martin Mystère 其實是一套意大利漫畫,主角 Prof. Martin Mystère 既是歷史家和考古學家,也是一名冒險家,時常幫助 NYPD 和 FBI 破解一些離奇古怪的案件。從 Wikipedia 所述,我覺得這個 Martin Mystère 似乎是 Indiana Jones 之類的人物,而根據遊戲的鳴謝字幕所講,Crime Stories 是由 Martin Mystère 系列的其中一輯漫畫 Operation Dorian Gray 啟發所得。我沒有看過原漫畫,但由於我以為這是個十分漫畫化,可以輕輕鬆鬆地玩的偵探遊戲,便把它買下來了。雖然沒讀過原漫畫的玩家或會對遊戲中引述漫畫內容的部份較難投入,可幸的是這樣的部份不多。
與時下一般的歷險遊戲不同,這個遊戲並不是以視像片段作起首,而是以一本隨遊戲附送的漫畫冊作序幕。畫冊的故事大致上敘述兩名老教授對研究某個神秘課題出現分歧,而遊戲一開始,Martin 即受到他在 NYPD 任職的警探朋友 Travis 所托,調查一名老教授 Prof. Eulemberg 之死,之後就由玩家操縱 Martin 到處調查這宗案件。他有時會獨自查案,有時會聯同他在漫畫中的伙伴 Java 一起。在遊戲中的部份段落,玩家亦會操縱 Martin 的嬌妻 Diana 作出協助。這個遊戲的劇情有兩個有趣的 twists,為免掃興,這裏不談了。
先說這個遊戲的強項。這個遊戲用的是近幾年較流行的 2.5D 畫面,亦即由 3D 的人物穿插在 2D 的景物當中。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景物可以繪畫得更細緻,也不會有 3D 背景所獨有的種種問題(例如角色的身體會意外穿牆、或者當走得太近景物時物件的質地會變模糊等等)。事實上,這個遊戲的背景繪畫得十分精美,雖然沒有經典遊戲 Syberia 的那麼令人讚嘆,但也在水準以上。
人物角色的 3D modeling 也做得不錯。儘管不及時下最先進的 3D games 的水準(這是當然的,因為製作費實在差太大),但整體來說無論面相還是衣服的材質都相當自然,甚至比部份 3D games 的為佳。
音效方面,雖然在幾個場景中有環境聲音,但這個遊戲主要是以配樂來襯托。配樂所用的樂曲相當悅耳,有氣氛之餘又不會妨礙到玩家投入遊戲。不同的場景也有不同風格樂曲,譬如在 Martin 家中是較鬼馬的音樂,而在博物館則配以較典雅的樂曲。無論是美術抑或音樂,我最喜歡的是在墨西哥街上的場景。富特色的小鎮背景加上輕快的節奏,感覺十分抒暢。
可惜,正如有豐富特技的電影也可以是爛片一樣,漂亮的美術加一流的音樂也不是上佳遊戲的保證。很遺憾,Crime Stories 是我到目前為止玩過的歷險遊戲中最差的一個,我甚至還有點「貼錢買難受」的感覺。不過觀感這回事是很個人的,不合我口味的又未必不合你,所以請容我仔細道來。
這個遊戲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慢。不是電腦的規格差才慢,而是遊戲中的可操控角色(大部份時間是 Martin)總是慢慢地行而不會跑。由場景的一邊走到另一邊,往往需時約十秒。如果解決一個謎題要走過幾個場景的話,需時更久。雖然有時玩家只需 double-click 出口便能離開,但並非每個出口也能如此。更糟的是即使在同一出口,double-click 也不是時時有效。結果在遊戲中玩家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浪費在觀看 Martin 如何慢條斯理地從場景的一邊散步到另一邊。
如此沒效率的移動其實並非 Crime Stories 獨有。譬如在前述的歷險遊戲 Syberia 裏面,女主角 Kate Walker 也常常要跑過好幾個無關的畫面才能解決一個謎題,可是與 Crime Stories 不同,Syberia 的玩家並不會生厭。首先,雖然 Kate Walker 跑得不快,但姿態上她起碼會跑。其次,Crime Stories 的場景只是漂亮,但在 Syberia (特別是 Syberia 2)中,單是跑來跑去欣賞遊戲的場景已是一種樂趣。這方面兩個遊戲實在有雲泥之別。
Crime Stories 的慢,還體現在角色的對話當中。不要誤會,我並不介意他們說話說得慢,令我厭惡的其實是他們「斷截禾蟲」式的對白。譬如一句對白「頂!咁叉煩,不如玩過第二隻 game 好過啦!」在遊戲中可能會被斷為三截,分三次載入遊戲裏邊,結果你聽到的會變成「頂!咁叉煩,不如 ……(停頓半秒)…… 玩過第二隻 game ……(停頓半秒)…… 好過啦!」而且各個角色不知何解,差不多每句都會說一些諸如 Hmm, Eh, huh 之類的助語詞,以及在不好笑的時候無故說 ha ha ha。不知設計對白的人本身是否有此怪癖。
如果只是慢還好,但當這個慢結合大範圍的搜尋時,便較人吃不消了。當 Martin 接到 Travis 通知,要到事發現場時,他才發現衣櫃竟被 Diana 鎖上。由於 Diana 想時常外出的 Martin 多點留在家,故把鑰匙交由 Java 看管。而 Java 當然看家裏最有實權的人 —— 而不是 Martin —— 的臉色,不肯把鑰匙交出。大教授總不能穿著睡袍趕赴現場吧,所以遊戲的第一個謎題就是要想辦法哄 Java 交出鑰匙。由於遊戲卻沒給予任何提示,玩家只好把 Martin 家中的物品逐一細看,以圖找出解決方法。
這裏又帶出另一個問題,就是可察看的物品太多。近年來遊戲開發商不知是否要討好打 FPS 長大,缺乏耐性的新一代,所以把無關解謎的物品通通設定為不能察看,而且還深怕玩家忽略了解謎線索,把 hot spot 搞到有咁明顯得咁明顯。這方面 Crime Stories 本來值得一讚,它有很多與解題無關的物品可供察看,從 Martin 對各物品的敘述,玩家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遊戲世界。可是這樣的物品實在太多了,單在 Martin 家中便有數十件,而我只需要找一件合適的來哄 Java!海底撈針式的搜尋加上慢條斯理的踱步,怎不教人氣餒?而這還只是遊戲的第一個謎題!
這個遊戲的謎題差不多全以運用庫存品為主 (inventory-based),亦即是說要解決一個謎題,你需要搜集和應用一些合適的物品,有時甚至要將搜集回來的物品加以組合。庫存品在歷險遊戲 中的最基本例子,是為了開一道門而搜尋鑰匙。有一些庫存品謎題較為複雜。例如在某歷險遊戲中,玩家為了釣魚而要把搜集回來的物品拆散,再組合成一支釣竿。這兩種形式的應用都出現在 Crime Stories 當中,但整體上謎題的設計平平無奇,並不精采。反而有兩個處境式謎題設計得不錯,如果能抱著輕輕鬆鬆心情去玩的話,應會覺得有趣。可惜我在完成遊戲的第一個謎題之後已經完全失卻玩樂心情,只想捱完這隻 game。
為這遊戲加上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的,是 pixel hunting。嚴格地說,也沒去到 pixel hunting 那麼糟,因為一些十分隱蔽的物品也有幾個 pixels 闊,但這些又小又隱蔽的物品實在太多了,在某個畫面中甚至有四個那麼多。本來心情已不好,還要搜索這些小東西,實在很煩。更糟的是,有些 hot spot 要等到你察看了某些物品之後,並且在某個角度觀看時才出現,即使你之前已留意到這些地方,也可能因為 hot spot 還沒出現而在往後遭忽略。這大大地也沒必要地提高了遊戲的難度。
除了以上幾個惱人的地方,這個遊戲還有其他小瑕疵。譬如介面方面,這個遊戲用的是傳統的點擊式操作 (point-and-click):要控制角色行走及選擇畫面中你所關心的位置便 left-click,要察看、取走或取用物件便 right-click;螢幕上下有兩個 icons 供進入 main menu 和 inventory。這本來十分直接,但偏偏又有彆扭的地方。例如 Martin 找到一張寫著電話號碼的紙片,要撥這個電話,最直觀的方法當然是從庫存取出電話,然後按電話號碼。但在 Crime Stories 中這樣行不通,正確做法竟然是先打開庫存,然後 right-click (運用)寫上電話號碼的紙片。駕車亦如是,把車匙「運用」到車上是不行的,正確做法是直接「運用」汽車本身。
Martin 的態度上也有不合理之處。例如在 Eulemberg 的管家房中搜查時,他會拒絕打開管家的私人物品。但當他看見有一幅和案情有關的畫作被一個重重的儲物箱壓在牆邊時,他(或玩家)可以做的竟然不是找守在附近的警員合力搬開箱子,而是搜查管家的私人物品,找出鎖匙打開箱子,搬走入面的重物以便移開箱子。這樣前後矛盾的地方不止一處,可以說遊戲作者並不注重細節。
作為歷險遊戲迷,本來很不想向這個類型的遊戲潑冷水,但從一開始便感覺要捱的遊戲,實在沒法不批評。本來這個遊戲有幾方面做得很突出,但整體成績卻被幾個問題拖累,實在可惜。
The suffocated 評級:B-
讚:畫工漂亮、配樂一流,劇情有兩個有趣的 twists,另外也有兩個設計得不錯的處境謎題。
彈:人物移動太慢,有時要搜尋的物品太多,又有較正常多的 pixel hunting,對白異常奇怪,介面有些別扭,劇情有點矛盾,謎題大多平平無奇。
系統要求:Windows XP, 1.8 GHz Pentium 4 processor, 512MB RAM, 32 MB DirectX 9.0c compatible graphics card, 1 GB disk space.
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昆明巴士連環爆炸案
世上的預言者甚多,有些預言世界末日,有些預言川滇地區大地震。從事後看來,這些預言者十居其九都是神棍。今天,我也來當一次神棍,說一說昆明巴士爆炸案。
由於案件發生才不久,政府又封鎖消息,所以我們對案情所知不多。事實上,除了《明報》以外,幾份香港大報對此案件的報道都少得出奇,連專長做突發新聞的《蘋果日報》也不例外。不過各報的報道除了在一些事件的發生時間有少許出入之外,分歧不大。
案發經過
大致上,在星期一,一輛載着三十多人,屬於昆明公共交通集團的第五公司五十四路綫巴士,由東往西沿著人民西路前進。當駛至潘家灣昆明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側門、西昌路與人民西路的交叉口時,突然發生爆炸,這時大約是早上七點零五分。這起爆炸造成一人當場死亡、一人重傷,九人輕傷。死者為三十歲女子王德芝,雲南楚雄市人。
到了約八時十分,另一輛沿相同方向行駛的五十四路巴士,駛至位於第一次爆炸現場前方約四公里的人民西路和昌源中路交叉路口時,車廂後排座位突發生爆炸,這時巴士距離終點站只有兩三米。這宗爆炸造成一死四傷,死者陳仕飛為男性、二十六歲、雲南麗江人。
《明報》還引述中通社的報道,說在昆明市的綿山另外一個車站又發生了第三宗爆炸。不過據《蘋果日報》所述,昆明巿公安局已澄清爆炸事件只有兩宗 , 而非個別媒體所指的三宗。其實,由於第二宗爆炸發生在巴士終站,而該處又在岷山地段,這個第三宗爆炸可能和第二宗是同一宗,而「綿山」也可能是「岷山」之誤。
無線新聞指,在發生爆炸前,有昆明居民曾經接到手機短訊,警告他們不要乘搭 54、64 及 84 號巴士線。《蘋果日報》表示這點已得到昆明公安證實,並引述《南方都巿報》謂,一位家住岷山的馮女士,稱於事發當日清晨五時三十二分,收到陌生人的手機短訊,內容是「螻蟻總動員:希望收到此短訊的市民,不要在明天早上乘坐 54、64、及 84 路工(公)交車 ……」,而另一位家住趙家堆的王先生也於當天早上六點二十分收到同樣訊息。《明報》則引述內地傳媒報道,相信該條短訊乃於週日發出。雖然這兩則報道在時間上有點出入,不過並不重要,反而是據《明報》報道,昆明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杜敏昨日召開記者會,否認巴士爆炸前有人用手機短信「預警」,才令人感混淆。由於《南方都巿報》的公信力比大陸的公安局高出太多,加上其報道中有實際的採訪對像,個人傾向相信事發前確有預警短訊流出。
至於事發時的情況,雖然有部份報章有目擊者的訪問,但這些「目擊者」往往只是目睹爆炸發生後的亂狀,而非爆炸發生前或爆炸那一刻的情況。單從香港媒體的報道,巴士乘客的証言實在不多。無線新聞訪問了第一次爆炸中死者的丈夫韓光明,但他只記得事發時剛換了位置,正在望著手上妻子做的刺繡,而根據《蘋果日報》的訪問,韓「當時只聽到一聲巨響,看到一團火光,慘劇就發生了。他悲痛地表示,他們本來要回去給五歲的女兒慶祝生日,可現在老婆死了,自己也受傷了,『感覺甚麼都完了。』」這則故事固然令人神傷,但對我們瞭解事件的經過毫無幫助。《明報》的其中一篇報道倒是有些細節:
報道沒有說這個「確認」到底是法證人員從現場留下的證據還是公安從目擊者的證言所得。要留意這個棕色手提袋離「黑色皮包」或「黑色塑膠袋」的形像甚遠。雖然目擊者會搞錯亦不出奇,但要說上述《明報》及公安局公佈的三方證言都完全搞錯,又似乎值得商榷。
行兇動機
這次兇徒的動機是甚麼?據《明報》報道,公安機關已將此次爆炸事件定性為人為破壞案件,昆明市公安局負責人指,暫時沒有證據顯示,昨日發生的巴士連環爆炸,是恐怖襲擊。公安局長杜敏亦於昨天的記者會中宣稱暫無證據顯示爆炸案與奧運或藏獨有關,並確定案件與上週六 (19日) 該省孟連縣膠農騷亂無關。這樣的反應實在頗堪玩味。把爆炸定性為「人為破壞案件」,有甚麼微言大義?如果指的是這是樁罪案而非意外的話,未免太過白痴和廢話,但要是指這相當於香港的「刑事毀壞」案件的話,又未免予人輕視人命之感。至於說確定案件與上週的農民騷亂無關,這個「確定」的根據何在,令人好奇。反而公安局說沒證據顯示案件與奧運或藏獨有關,才是最審慎的說法。
神棍預言
說了這麼久,還沒當神棍。現在就讓我大略地講講自己的看法。首先,如果短訊預警是真有其事的話,這表示行兇者並不打算大量傷人。當然,你也可以說預警者與兇徒未必是同一人,但無線新聞說事發的巴士上乘客不多,要是兇徒欲大量傷人的話,其實大可選擇其他路線的巴士或其他方法。
基於「短訊預警是真的」這項假設,我們還可以得到另一個結論,就是兇徒並無明確的政治目的。要是有的話,在爆炸後把其目的用短訊傳給先前的受訊者便行了,但兇徒並沒這麼做。
第一和第二次爆炸都發生於同一路線及同一方向的巴士之上,兩個現場相距只四公里,但事發時間卻隔了一小時。由此判斷,兇徒只得一人,而不是有組織的行動。雖然在九一一或三年前的倫敦爆炸案裏面,各恐怖襲擊的成員的行動時間都有所差距,但這只是實際施行計劃時所遇到的延誤,而非有計劃地分開事發時間。如果這次昆明巴士爆炸是一次有組織的襲擊的話,那麼執行第二次攻擊的人即使要攻擊同一路線同一方向的巴士,他也大可以乘搭較第一位襲擊者遲一兩班的車,和約定二人在大概同一時間引爆炸彈。這樣,即使第一次爆炸備受注目,公安的反應時間也不會快到可以阻止第二次的爆炸。
當然,這次也說不定是襲擊者要看定同黨發動第一次襲擊之後的情形,才決定是否進行或在何時何地進行第二次襲擊,不過我覺得行兇者只得一人更有說服力。我認為兇徒應該是在第一次攻擊之後走路或搭回頭車往巿區,之後可能要看定情形,或者第二枚炸彈並不在身上而要去取,所以才耽擱了一些時間。
假設兇徒只得一人,這次行兇既不想大量傷人,又沒有政治目的,那是為甚麼呢?本神棍在此大膽預言,這次爆炸只是下次真正行動前的實驗,其目的在於測試在巴士放置計時炸彈的可行性。兇徒心中可能有某個政治目的,但這要留待下次真正行動時才會宣示。
公安局說沒證據顯示這次是恐怖襲擊,這真是可圈可點。一方面,雖然「恐怖襲擊」一詞並無公認的定義,但大體上這詞都是用來形容以大量殺傷平民的方式,去造成民眾恐慌,以達到某些政治目的的行為。由於行兇者今次並沒有宣示動機,所以公安局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可是,從客觀效果來看,這兩次爆炸已造成驚嚇效果。硬說這不是恐怖襲擊,似乎有點勉強。當然,連六七年時在香港進行恐怖活動[註]的土共也獲頒大紫荊勳章,昆明巴士爆炸案在中共眼中,可能只是無足輕重的兒戲。
註:六七暴動時,香港多處都有土製炸彈,藏著炸彈的紙皮箱上寫上「同胞勿近」的字樣,與本案的短訊預警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當時的暴徒也不盡是無差別殺人 —— 他們縱火燒死批評他們的商台名嘴林彬。
由於案件發生才不久,政府又封鎖消息,所以我們對案情所知不多。事實上,除了《明報》以外,幾份香港大報對此案件的報道都少得出奇,連專長做突發新聞的《蘋果日報》也不例外。不過各報的報道除了在一些事件的發生時間有少許出入之外,分歧不大。
案發經過
大致上,在星期一,一輛載着三十多人,屬於昆明公共交通集團的第五公司五十四路綫巴士,由東往西沿著人民西路前進。當駛至潘家灣昆明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側門、西昌路與人民西路的交叉口時,突然發生爆炸,這時大約是早上七點零五分。這起爆炸造成一人當場死亡、一人重傷,九人輕傷。死者為三十歲女子王德芝,雲南楚雄市人。
到了約八時十分,另一輛沿相同方向行駛的五十四路巴士,駛至位於第一次爆炸現場前方約四公里的人民西路和昌源中路交叉路口時,車廂後排座位突發生爆炸,這時巴士距離終點站只有兩三米。這宗爆炸造成一死四傷,死者陳仕飛為男性、二十六歲、雲南麗江人。
《明報》還引述中通社的報道,說在昆明市的綿山另外一個車站又發生了第三宗爆炸。不過據《蘋果日報》所述,昆明巿公安局已澄清爆炸事件只有兩宗 , 而非個別媒體所指的三宗。其實,由於第二宗爆炸發生在巴士終站,而該處又在岷山地段,這個第三宗爆炸可能和第二宗是同一宗,而「綿山」也可能是「岷山」之誤。
無線新聞指,在發生爆炸前,有昆明居民曾經接到手機短訊,警告他們不要乘搭 54、64 及 84 號巴士線。《蘋果日報》表示這點已得到昆明公安證實,並引述《南方都巿報》謂,一位家住岷山的馮女士,稱於事發當日清晨五時三十二分,收到陌生人的手機短訊,內容是「螻蟻總動員:希望收到此短訊的市民,不要在明天早上乘坐 54、64、及 84 路工(公)交車 ……」,而另一位家住趙家堆的王先生也於當天早上六點二十分收到同樣訊息。《明報》則引述內地傳媒報道,相信該條短訊乃於週日發出。雖然這兩則報道在時間上有點出入,不過並不重要,反而是據《明報》報道,昆明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杜敏昨日召開記者會,否認巴士爆炸前有人用手機短信「預警」,才令人感混淆。由於《南方都巿報》的公信力比大陸的公安局高出太多,加上其報道中有實際的採訪對像,個人傾向相信事發前確有預警短訊流出。
至於事發時的情況,雖然有部份報章有目擊者的訪問,但這些「目擊者」往往只是目睹爆炸發生後的亂狀,而非爆炸發生前或爆炸那一刻的情況。單從香港媒體的報道,巴士乘客的証言實在不多。無線新聞訪問了第一次爆炸中死者的丈夫韓光明,但他只記得事發時剛換了位置,正在望著手上妻子做的刺繡,而根據《蘋果日報》的訪問,韓「當時只聽到一聲巨響,看到一團火光,慘劇就發生了。他悲痛地表示,他們本來要回去給五歲的女兒慶祝生日,可現在老婆死了,自己也受傷了,『感覺甚麼都完了。』」這則故事固然令人神傷,但對我們瞭解事件的經過毫無幫助。《明報》的其中一篇報道倒是有些細節:
目擊者稱,一名身高約 1.7 米、穿黑襯衫、灰褲的瘦小男子坐在司機後第四個座位,突然大喊「我要下車」,快速跑出車外,留下一個黑色皮包。約三十秒後,車輛就發生爆炸。公安披露的資料其實也不見得多。據《蘋果日報》報道(《明報》和《星島日報》也有遣詞用字幾乎一模一樣的報道,可能這是公安的新聞稿):
經公安局人員現場勘察後,發現有人蓄意(在第一宗爆炸案中)將計時炸彈綁在巴士前排乘客座位下引爆。有首宗爆炸案傷者表示,案發前有一名矮個子的男人,坐在司機後面,到達潘家灣的時候下車,在車上留下一個黑色的塑膠袋,「他下車後馬上發生了爆炸。」另一宗爆炸案的目擊者也稱,有一名男子在巴士扔下一個黑色塑膠袋後下車,隨即發生爆炸。據香港電台報道,昆明巿公安局已確認所謂「黑色皮包」或「黑色塑膠袋」其實是下面這款手提袋:
報道沒有說這個「確認」到底是法證人員從現場留下的證據還是公安從目擊者的證言所得。要留意這個棕色手提袋離「黑色皮包」或「黑色塑膠袋」的形像甚遠。雖然目擊者會搞錯亦不出奇,但要說上述《明報》及公安局公佈的三方證言都完全搞錯,又似乎值得商榷。
行兇動機
這次兇徒的動機是甚麼?據《明報》報道,公安機關已將此次爆炸事件定性為人為破壞案件,昆明市公安局負責人指,暫時沒有證據顯示,昨日發生的巴士連環爆炸,是恐怖襲擊。公安局長杜敏亦於昨天的記者會中宣稱暫無證據顯示爆炸案與奧運或藏獨有關,並確定案件與上週六 (19日) 該省孟連縣膠農騷亂無關。這樣的反應實在頗堪玩味。把爆炸定性為「人為破壞案件」,有甚麼微言大義?如果指的是這是樁罪案而非意外的話,未免太過白痴和廢話,但要是指這相當於香港的「刑事毀壞」案件的話,又未免予人輕視人命之感。至於說確定案件與上週的農民騷亂無關,這個「確定」的根據何在,令人好奇。反而公安局說沒證據顯示案件與奧運或藏獨有關,才是最審慎的說法。
神棍預言
說了這麼久,還沒當神棍。現在就讓我大略地講講自己的看法。首先,如果短訊預警是真有其事的話,這表示行兇者並不打算大量傷人。當然,你也可以說預警者與兇徒未必是同一人,但無線新聞說事發的巴士上乘客不多,要是兇徒欲大量傷人的話,其實大可選擇其他路線的巴士或其他方法。
基於「短訊預警是真的」這項假設,我們還可以得到另一個結論,就是兇徒並無明確的政治目的。要是有的話,在爆炸後把其目的用短訊傳給先前的受訊者便行了,但兇徒並沒這麼做。
第一和第二次爆炸都發生於同一路線及同一方向的巴士之上,兩個現場相距只四公里,但事發時間卻隔了一小時。由此判斷,兇徒只得一人,而不是有組織的行動。雖然在九一一或三年前的倫敦爆炸案裏面,各恐怖襲擊的成員的行動時間都有所差距,但這只是實際施行計劃時所遇到的延誤,而非有計劃地分開事發時間。如果這次昆明巴士爆炸是一次有組織的襲擊的話,那麼執行第二次攻擊的人即使要攻擊同一路線同一方向的巴士,他也大可以乘搭較第一位襲擊者遲一兩班的車,和約定二人在大概同一時間引爆炸彈。這樣,即使第一次爆炸備受注目,公安的反應時間也不會快到可以阻止第二次的爆炸。
當然,這次也說不定是襲擊者要看定同黨發動第一次襲擊之後的情形,才決定是否進行或在何時何地進行第二次襲擊,不過我覺得行兇者只得一人更有說服力。我認為兇徒應該是在第一次攻擊之後走路或搭回頭車往巿區,之後可能要看定情形,或者第二枚炸彈並不在身上而要去取,所以才耽擱了一些時間。
假設兇徒只得一人,這次行兇既不想大量傷人,又沒有政治目的,那是為甚麼呢?本神棍在此大膽預言,這次爆炸只是下次真正行動前的實驗,其目的在於測試在巴士放置計時炸彈的可行性。兇徒心中可能有某個政治目的,但這要留待下次真正行動時才會宣示。
公安局說沒證據顯示這次是恐怖襲擊,這真是可圈可點。一方面,雖然「恐怖襲擊」一詞並無公認的定義,但大體上這詞都是用來形容以大量殺傷平民的方式,去造成民眾恐慌,以達到某些政治目的的行為。由於行兇者今次並沒有宣示動機,所以公安局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可是,從客觀效果來看,這兩次爆炸已造成驚嚇效果。硬說這不是恐怖襲擊,似乎有點勉強。當然,連六七年時在香港進行恐怖活動[註]的土共也獲頒大紫荊勳章,昆明巴士爆炸案在中共眼中,可能只是無足輕重的兒戲。
註:六七暴動時,香港多處都有土製炸彈,藏著炸彈的紙皮箱上寫上「同胞勿近」的字樣,與本案的短訊預警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當時的暴徒也不盡是無差別殺人 —— 他們縱火燒死批評他們的商台名嘴林彬。
2008年7月22日星期二
果然是日本人最鹹濕嗎?
iPhone 3G 早陣子(7 月 11 日)在香港開賣,雖然與電話月費綑綁在一起之後的價錢貴到離譜,但是愛趕潮流而又有米的香港人依然唔執輸,趕幫襯。如眾所預料,開賣後不出幾天便有人宣稱可以解鎖,預期不久後便會有水貨流出巿面。
不過哈日的香港人在購買水貨時,說不定會一反常態地放棄從日本進口的水貨呢。原因是日本版的 iPhone 3G 比其他地區售賣的缺少了一項功能 —— 它們在拍照時並不能把模擬的快門聲音關掉。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安排呢?根據日本記者林信行所講,原來這是為了防止偷窺狂偷拍女士的裙底或「高胸」照!
這有沒有效很難說,反正我也沒那麼富貴買得起 iPhone,而且那些甚麼 3G 功能也沒需要嘛。就算要買,也等 iPong 由 iPod Touch 移植到 iPhone 才說吧。
不過哈日的香港人在購買水貨時,說不定會一反常態地放棄從日本進口的水貨呢。原因是日本版的 iPhone 3G 比其他地區售賣的缺少了一項功能 —— 它們在拍照時並不能把模擬的快門聲音關掉。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安排呢?根據日本記者林信行所講,原來這是為了防止偷窺狂偷拍女士的裙底或「高胸」照!
這有沒有效很難說,反正我也沒那麼富貴買得起 iPhone,而且那些甚麼 3G 功能也沒需要嘛。就算要買,也等 iPong 由 iPod Touch 移植到 iPhone 才說吧。
2008年7月20日星期日
I want to believe, but ...
… 總覺得這齣新的 The X-Files: I want to believe 是「昆水」之作。
The X-Files 最好看的,其實是那些離奇古怪,互不相關的科幻故事(尤其是頭兩三季),除此以外,就是男女主角 Mulder 和 Scully 那種曖曖昧昧、若即若離的關係,和那條陰謀之上又有陰謀,一層蓋一層的主線。可是洋蔥太大,怎樣剝皮也剝不完,便令觀眾開始生厭了。本來到了第四、五季左右完結還可以為觀眾留個好印像,但製作人就是要苟延殘喘,把僅餘的收視搾乾搾淨,拖到第九季才完結,還要在中途搞出個「懷疑 Scully 童女生子」的點子,簡直是對觀眾的侮辱。
可是,這個世上偏偏就是有人犯賤,把九季的劇集都看完。當然,閣下看到這裏,應該已猜到其中一個賤人是誰了。
這個賤人唯一的報復方法,就是在電影 The X Files: Fight the Future 出碟的時候,買了老翻。
回說正題。當第九季的 The X-Files 完結時,Mulder 與 Scully 早已上過床,而外星人的殖民計劃亦已曝光。雖然現在與 2012 年 12 月 22 日的世界末日之間仍有時間,但是要扭轉敗局,已經沒可能了吧,除非打退外星人比爭取 2012 年雙普選還容易。所以我實在想不出這次還有甚麼故事好說的。
而且事隔六年,男主角 David Duchovny 好像又中年發福了很多。
相比之下,Gillian Anderson 雖然也老了許多,但少了 baby fat,反而更好看。不過單講外貌,Mulder 與 Scully 已沒有以前那麼相襯了。
我都很想相信這套新戲好看,但實在拿不出信心。
The X-Files 最好看的,其實是那些離奇古怪,互不相關的科幻故事(尤其是頭兩三季),除此以外,就是男女主角 Mulder 和 Scully 那種曖曖昧昧、若即若離的關係,和那條陰謀之上又有陰謀,一層蓋一層的主線。可是洋蔥太大,怎樣剝皮也剝不完,便令觀眾開始生厭了。本來到了第四、五季左右完結還可以為觀眾留個好印像,但製作人就是要苟延殘喘,把僅餘的收視搾乾搾淨,拖到第九季才完結,還要在中途搞出個「懷疑 Scully 童女生子」的點子,簡直是對觀眾的侮辱。
可是,這個世上偏偏就是有人犯賤,把九季的劇集都看完。當然,閣下看到這裏,應該已猜到其中一個賤人是誰了。
這個賤人唯一的報復方法,就是在電影 The X Files: Fight the Future 出碟的時候,買了老翻。
回說正題。當第九季的 The X-Files 完結時,Mulder 與 Scully 早已上過床,而外星人的殖民計劃亦已曝光。雖然現在與 2012 年 12 月 22 日的世界末日之間仍有時間,但是要扭轉敗局,已經沒可能了吧,除非打退外星人比爭取 2012 年雙普選還容易。所以我實在想不出這次還有甚麼故事好說的。
而且事隔六年,男主角 David Duchovny 好像又中年發福了很多。
相比之下,Gillian Anderson 雖然也老了許多,但少了 baby fat,反而更好看。不過單講外貌,Mulder 與 Scully 已沒有以前那麼相襯了。
我都很想相信這套新戲好看,但實在拿不出信心。
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
議員應有拒絕政府亂派錢的勇氣
行政長官曾蔭權宣布動用110億元,推出十項利民紓困的措施,包括:
1) 港鐵在原九鐵路線推出學童半價優惠;
2) 再免兩個月公屋租金;
3) 向合資格學生派發最多1000元開學津貼;
4) 增派兩個月高齡津貼;
5) 增加一個月綜援及傷殘津貼;
6) 豁免兩年外傭徵費;
7) 增半年1800元電費補貼,令全年補貼增至3600元;
8) 撥出一億元短期食物援助;
9) 凍結政府收費一年;
10) 與消委會合作,向超級巿場格價。
坊間對這套政策有很多批評。我想如果我年輕十歲的話,我會對這些批評照單全收的。不過這些年來不知是否想得太多,想到鑽牛角尖,在讀過報章或博客的批評以後,我只感到困惑。
這次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是政府不能因政治因素派錢。昨天《明報》社評便直指曾蔭權「是在他民望大跌之時才開始關注通脹如何影響民生」,而經濟學者雷鼎鳴亦質疑政府是否改變了以往專業理財的概念,並批評因民望「插水」而派錢「等如開一條路,只要政客想拿選票,就可以用策略唱衰政府,政府民望愈低,愈出招派錢」。
乍聽之下,這些批評似乎很有道理,但想深一層,質疑政府的動機究竟有甚麼用?重要的究竟是政府的動機還是政策本身?我不是說動機不重要(瞭解動機有助瞭解政策),但有時大家是不是太過拘泥於這個東西,以至忘了影響人民的是施政者的政策,而不是動機?我記得有次在西藏和旅伴說起簡化字,她說簡化字是毛澤東為了消滅傳統中國文化而推廣的。我說我不知老毛怎麼想,但在他手下做事的人應該是真心想把中文簡化到連偏遠地方的農民也能學曉的。說著說著,差點吵了起來,還好當時沒有公安在旁把我們當成反革命分子。現在想起來,覺得十分愚蠢。老毛怎樣想根本不是問題所在,重要的是簡化字的存廢對現代人溝通和對我們認識古代中國文化有甚麼影響。
要批評曾蔭權後知後覺,希望他日後更貼近民情,是可以的,但話要說清楚點。從上文下理來看,《明報》想說的,似乎不是曾蔭權後知後覺,而是「因為這是為挽救插水的民望而做的,所以並不有效」這樣子的錯誤推理。雷鼎鳴的批評更離奇,他的 reality distortion field 太概比 Steve Jobs 的還要強。首先,這次曾蔭權所謂的民望插水,其實只是港大民意調查的結果,與政客無關。通貨膨脹,巿民有怨氣,並不出奇,如果政黨這麼容易便能「唱衰」政府拿選票,民主黨便不會落得今日淍零的下場。政客「抽水」拿選票是常態,雷鼎鳴的批評的前半部也是對的,但是說政客「可以用策略唱衰政府,政府民望愈低,愈出招派錢」,則跡近妄想。根據香港立法會議事規則第 51(3) 條,「立法會主席如認為任何由立法會議員個別或聯名提出的法案涉及公共開支或政治體制或政府運作,該法案即不得提出。」議員既不能逼政府派錢,政府又何需因害怕民望插水而派糖?試問歷史上有那個不民主政體的執政者會這樣緊張民意?如果要指摘曾蔭權因政治因素派錢,這個「政治因素」恐怕是他的老闆習近平而不是我們這班蟻民吧。雷教授又有沒有膽量批評曾蔭權受習近平影響?
看來,不管雷大教授如何吹噓自己曾在美國的玉米帶多次穿插,他對香港的政治現狀似乎仍缺乏最基本的瞭解。
對曾蔭權所提十項措施的第二種批評,是政府派得太多,既可能在措施完結之後引起反效果,也削弱了自己應付即將來臨的經濟困難時期的能力。雷鼎鳴認為連同《施政報告》的紓困措施,政府派出的金額已佔港人全年消費額的百分之六至七,超越約百分之五的通脹水平。他指政府去年雖錄得巨額盈餘,但隨着外匯投資收入減少,土地收入下降,庫房今年會面對經營赤字,故此政府在今次派糖之後面對的財務風險會增大。經濟學者李鉅威亦有近似看法,並指出曾蔭權接連派糖的做法並沒有一般經濟理論的支持。雷鼎鳴、《明報》社評及公民黨的湯家驊議員都擔心在可見的將來經濟環境轉差的時候,政府會無力應付自身的開支,更遑論紓解民困。稅務學會會長龔永德及《都是那些日子》 blog 則提到,當政府紓解民困的一次性措施完結時,通脹可能會火上加油,經濟也可能出現反彈的負面影響。後者亦認為,政府與其派錢,不如趁早積殼防饑,為應付緊日子做好準備。
原則上我對上述批評都沒有異議,但想一想依然覺得疑惑。政府要穩定庫房收支,但港人的收支,政府又有沒有責任去穩定?財政儲備到底是單純用來應付政府開支,還是也可以用來紓解民困的呢?如果後者是可接受的話,那麼當兩個目標有衝突時,何者優先?另外,香港的經濟狀況到底要惡化至甚麼程度才需要政府接濟?這三個問題,香港人其實不但沒有共識,就連互相之間的看法也不知道。在這些問題得到共識之前,無論政府做(或不做)甚麼紓解民困措施,都只會備受批評。
最近提出的醫療融資方案亦一樣。不管你提出六種還是六十種選擇,巿民都不會感到滿意,原因是政府只提政策,而不提政策背後財富分配的理念。醫療融資方案的目的不是開源節流,而是決定由誰付鈔。不討論那個階層要負擔那個份額,只擺出六款套餐供巿民選擇,結果巿民和政府都迷失在不同方案的細節當中,雞同鴨講。
這也是近年特區政府施政的特色。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在制訂政策時往往一開始便尋求政策細節上的妥協,而略過理念上的共識。譬如教學語言政策,政府不會問學校或家長是否普遍歡迎母語教學,而只會就推行母語教學的細節、上落車的機制等等和學校討價還價。西九龍文化區亦如是,政府從沒問港人是否需要建設一個文化產業的專區,反而從一開始便令港人糾纏於要不要建天幕、要建多了個及甚麼類型場館、文化設施和地產設施所佔比例、單一招標抑或多重招標等細節裏邊。
近年香港民間有人提「核心價值」,但這些只流於道德價值的「務虛」層次。到了「講錢失感情」的公共財政層面,港人很少談及原則性的理念。我不知道這是否因為巿民的自治意識尚未醒覺,但不搞清楚大家怎樣看待政府及不同階層巿民對公共開支的承擔,到經濟環境轉差時,政府便無法有效制訂獲公眾認同的對策。
對曾十招的最後一種批評,是指他派錢不得其所。
搭巴士的學童沒優惠,綜援戶也沒交通津貼,未能上公屋的新移民很多由包租公交電費,電費優惠與他們無關。這些報章都有報道。吳志森說派書簿津貼,猶如倒錢落海,所言甚是。政府肯為已 contained 的本地雞場禽流感風險消滅整個活雞行業,卻不為存在已久、愈演愈烈的教科書價格問題向出版社施壓,令人費解。中產階級方面,連親政府的《星島日報》社評都說「中產家庭今次受惠於免交外傭稅兩年和由政府代繳電費等措施,佔家庭開支可能不多,政府旨在顯示小小心意。」可見作用有限。最搞笑是要消委會到超巿格價,其中荒謬,請看肥醫生的文章。
面對沒有效用的派錢方案,立法會的議員應當否決或力促政府修改,加上政府將紓困十招與捐助四川方案綑綁在一起,各議員實不應放任政府如此胡來。可是走鍵至此仍未聽聞有那位議員欲否決或要求政府修訂撥款的內容,可能各議員都怕負上冷血的罪名。其實假若撥款被否決,各議員應向巿民明示這是政府的政策有問題之故。現在觀乎各黨表現,實在令人洩氣。相比各患得患失的政黨,一直予人沒做過甚麼事的陳方安生議員這次反而最有見識:
1) 港鐵在原九鐵路線推出學童半價優惠;
2) 再免兩個月公屋租金;
3) 向合資格學生派發最多1000元開學津貼;
4) 增派兩個月高齡津貼;
5) 增加一個月綜援及傷殘津貼;
6) 豁免兩年外傭徵費;
7) 增半年1800元電費補貼,令全年補貼增至3600元;
8) 撥出一億元短期食物援助;
9) 凍結政府收費一年;
10) 與消委會合作,向超級巿場格價。
坊間對這套政策有很多批評。我想如果我年輕十歲的話,我會對這些批評照單全收的。不過這些年來不知是否想得太多,想到鑽牛角尖,在讀過報章或博客的批評以後,我只感到困惑。
這次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是政府不能因政治因素派錢。昨天《明報》社評便直指曾蔭權「是在他民望大跌之時才開始關注通脹如何影響民生」,而經濟學者雷鼎鳴亦質疑政府是否改變了以往專業理財的概念,並批評因民望「插水」而派錢「等如開一條路,只要政客想拿選票,就可以用策略唱衰政府,政府民望愈低,愈出招派錢」。
乍聽之下,這些批評似乎很有道理,但想深一層,質疑政府的動機究竟有甚麼用?重要的究竟是政府的動機還是政策本身?我不是說動機不重要(瞭解動機有助瞭解政策),但有時大家是不是太過拘泥於這個東西,以至忘了影響人民的是施政者的政策,而不是動機?我記得有次在西藏和旅伴說起簡化字,她說簡化字是毛澤東為了消滅傳統中國文化而推廣的。我說我不知老毛怎麼想,但在他手下做事的人應該是真心想把中文簡化到連偏遠地方的農民也能學曉的。說著說著,差點吵了起來,還好當時沒有公安在旁把我們當成反革命分子。現在想起來,覺得十分愚蠢。老毛怎樣想根本不是問題所在,重要的是簡化字的存廢對現代人溝通和對我們認識古代中國文化有甚麼影響。
要批評曾蔭權後知後覺,希望他日後更貼近民情,是可以的,但話要說清楚點。從上文下理來看,《明報》想說的,似乎不是曾蔭權後知後覺,而是「因為這是為挽救插水的民望而做的,所以並不有效」這樣子的錯誤推理。雷鼎鳴的批評更離奇,他的 reality distortion field 太概比 Steve Jobs 的還要強。首先,這次曾蔭權所謂的民望插水,其實只是港大民意調查的結果,與政客無關。通貨膨脹,巿民有怨氣,並不出奇,如果政黨這麼容易便能「唱衰」政府拿選票,民主黨便不會落得今日淍零的下場。政客「抽水」拿選票是常態,雷鼎鳴的批評的前半部也是對的,但是說政客「可以用策略唱衰政府,政府民望愈低,愈出招派錢」,則跡近妄想。根據香港立法會議事規則第 51(3) 條,「立法會主席如認為任何由立法會議員個別或聯名提出的法案涉及公共開支或政治體制或政府運作,該法案即不得提出。」議員既不能逼政府派錢,政府又何需因害怕民望插水而派糖?試問歷史上有那個不民主政體的執政者會這樣緊張民意?如果要指摘曾蔭權因政治因素派錢,這個「政治因素」恐怕是他的老闆習近平而不是我們這班蟻民吧。雷教授又有沒有膽量批評曾蔭權受習近平影響?
看來,不管雷大教授如何吹噓自己曾在美國的玉米帶多次穿插,他對香港的政治現狀似乎仍缺乏最基本的瞭解。
對曾蔭權所提十項措施的第二種批評,是政府派得太多,既可能在措施完結之後引起反效果,也削弱了自己應付即將來臨的經濟困難時期的能力。雷鼎鳴認為連同《施政報告》的紓困措施,政府派出的金額已佔港人全年消費額的百分之六至七,超越約百分之五的通脹水平。他指政府去年雖錄得巨額盈餘,但隨着外匯投資收入減少,土地收入下降,庫房今年會面對經營赤字,故此政府在今次派糖之後面對的財務風險會增大。經濟學者李鉅威亦有近似看法,並指出曾蔭權接連派糖的做法並沒有一般經濟理論的支持。雷鼎鳴、《明報》社評及公民黨的湯家驊議員都擔心在可見的將來經濟環境轉差的時候,政府會無力應付自身的開支,更遑論紓解民困。稅務學會會長龔永德及《都是那些日子》 blog 則提到,當政府紓解民困的一次性措施完結時,通脹可能會火上加油,經濟也可能出現反彈的負面影響。後者亦認為,政府與其派錢,不如趁早積殼防饑,為應付緊日子做好準備。
原則上我對上述批評都沒有異議,但想一想依然覺得疑惑。政府要穩定庫房收支,但港人的收支,政府又有沒有責任去穩定?財政儲備到底是單純用來應付政府開支,還是也可以用來紓解民困的呢?如果後者是可接受的話,那麼當兩個目標有衝突時,何者優先?另外,香港的經濟狀況到底要惡化至甚麼程度才需要政府接濟?這三個問題,香港人其實不但沒有共識,就連互相之間的看法也不知道。在這些問題得到共識之前,無論政府做(或不做)甚麼紓解民困措施,都只會備受批評。
最近提出的醫療融資方案亦一樣。不管你提出六種還是六十種選擇,巿民都不會感到滿意,原因是政府只提政策,而不提政策背後財富分配的理念。醫療融資方案的目的不是開源節流,而是決定由誰付鈔。不討論那個階層要負擔那個份額,只擺出六款套餐供巿民選擇,結果巿民和政府都迷失在不同方案的細節當中,雞同鴨講。
這也是近年特區政府施政的特色。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在制訂政策時往往一開始便尋求政策細節上的妥協,而略過理念上的共識。譬如教學語言政策,政府不會問學校或家長是否普遍歡迎母語教學,而只會就推行母語教學的細節、上落車的機制等等和學校討價還價。西九龍文化區亦如是,政府從沒問港人是否需要建設一個文化產業的專區,反而從一開始便令港人糾纏於要不要建天幕、要建多了個及甚麼類型場館、文化設施和地產設施所佔比例、單一招標抑或多重招標等細節裏邊。
近年香港民間有人提「核心價值」,但這些只流於道德價值的「務虛」層次。到了「講錢失感情」的公共財政層面,港人很少談及原則性的理念。我不知道這是否因為巿民的自治意識尚未醒覺,但不搞清楚大家怎樣看待政府及不同階層巿民對公共開支的承擔,到經濟環境轉差時,政府便無法有效制訂獲公眾認同的對策。
對曾十招的最後一種批評,是指他派錢不得其所。
搭巴士的學童沒優惠,綜援戶也沒交通津貼,未能上公屋的新移民很多由包租公交電費,電費優惠與他們無關。這些報章都有報道。吳志森說派書簿津貼,猶如倒錢落海,所言甚是。政府肯為已 contained 的本地雞場禽流感風險消滅整個活雞行業,卻不為存在已久、愈演愈烈的教科書價格問題向出版社施壓,令人費解。中產階級方面,連親政府的《星島日報》社評都說「中產家庭今次受惠於免交外傭稅兩年和由政府代繳電費等措施,佔家庭開支可能不多,政府旨在顯示小小心意。」可見作用有限。最搞笑是要消委會到超巿格價,其中荒謬,請看肥醫生的文章。
面對沒有效用的派錢方案,立法會的議員應當否決或力促政府修改,加上政府將紓困十招與捐助四川方案綑綁在一起,各議員實不應放任政府如此胡來。可是走鍵至此仍未聽聞有那位議員欲否決或要求政府修訂撥款的內容,可能各議員都怕負上冷血的罪名。其實假若撥款被否決,各議員應向巿民明示這是政府的政策有問題之故。現在觀乎各黨表現,實在令人洩氣。相比各患得患失的政黨,一直予人沒做過甚麼事的陳方安生議員這次反而最有見識:
【星島日報報道】立法會各大政黨包括民建聯、民主黨、自由黨、公民黨都已表明會支持紓困撥款,預料撥款會大比數通過,但不打算連任的陳方安生昨天則指不應匆匆申請撥款,她指特首昨日提出涉及一百一十億元的紓困措施,只能解市民一時之困,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而政府欠缺處理福利問題的長遠計畫,她質疑曾蔭權只是為挽救民望,才提出舒困措施。她又批評,政府在申請四川賑災撥款的問題上,沒有解釋是如何估算出一百億元的建議,並認為可先作公眾諮詢才申請撥款,這樣可反映香港做事有規有矩,毋須與澳門政府作比較。
2008年7月16日星期三
Graniph Design Award 港人得銀獎
《明報》報道,本屆(第二屆)由 T-shirt 品牌 Graniph 舉辦的設計大賽,由台灣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學生朱若慈奪冠。這個賽事的參賽者不限年齡和國籍,只要對 T 恤圖案設計有興趣便可參加。今年獲得金 (1)、銀 (10)、銅 (20) 賞的 31 件作品會被印製成 T 恤,在各地發售。
其實今屆也有一名香港學生 Chan Man Sing 及一名澳門設計師 Vicky Lao Wai Kei 獲頒銀賞呢,連外國網站(如 XLR8R 及 TheVine)也有報道,不明白明報為甚麼隻字不提。香港不是事事世界第一,但也是臥虎藏龍之地。獎他人志氣之餘,亦應多點勉勵自己。
Shower Timer
前天講浴室歌手,說起澳洲能源公司為了鼓勵澳人縮短沖涼時間,所以向五十萬個家庭派發了沖涼計時器。起初我還以為這些必然是簡單的跳字鬧鐘,但在網上搜尋了一會之後才發覺有些這類計時器原來也有其他功能。
1. Shower Timer — showertimer.com.au
這個不銹鋼製的電子沖涼計時器,堪稱是全球最先進的浴室時計。它有十二種預設沖涼時間,由一分鐘到十二分鐘不等,每次夠鐘之前會有響聲提示,是用來破健力士世界最快沖涼時間記錄的最佳訓練儀器。為避免不夠自律者逾時洗澡,用家可設定在夠鐘之後有 15 秒、30 秒、1 分鐘或 2 分鐘的斷水期。
這個計時器有黃銅裝 (A$ 450)、尼龍裝 (A$ 360) 及家庭裝 (A$ 270),豐儉由人,適合不同人士需要。沒有大學畢業程度的技工和用家,恐怕難以把這個時計順利安裝和設定,由此可見,這個時計雖然比巿場上其他同類產品為貴,但不啻為身份的象徵。
2. Coin-Op Electronic Shower Timer — Kings Supply Company
有些較 geeky 的朋友或會喜歡一些較為大份、close to metal 的設計,這個投幣式的商用沖涼計時器絕對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家長亦可以同時教導子女環保及儲蓄的重要性,可謂一舉兩得。這個時計曾經安裝在不同的營地,久經考驗,絕對不怕小孩破壞。
售價:US$ 239.95
3. Shower Manager III — Global Network Solutions
嫌上面兩款沖涼時計太貴的話,可以考慮這個 3.0 版本的 Shower Manager。一分錢一分貨,這款時計只可預設 5、8 或 11 分鐘的全速供水時間,不過在夠鐘前一分鐘仍有響鬧提示。全速供水期完結之後水量會減半,只足夠用家過水(有點像洗衫),不過生產商的網頁倒沒交代會有多少時間過水。過水後是 5 分鐘的斷水期,生產商認為 5 分鐘的長度既可令浴者無心逗留,又不至令排隊輪候的人等太久,是一個適當的平衡。
這款時計單個只售 US$ 114.99,買家也可考慮購買兩件裝 (US$ 219.90)、三件裝 (US$ 299.85) 或六件裝 (US$ 570),自用之餘亦可饋贈親友。想知它好不好用,看看下面這位側面媲美美國小姐的女士便知道:
Wow ... 正!如果有歐洲宮廷式的園林景致就更好。騎著駿馬在草原騁馳,回家後有位美貌的世界/環球/亞洲小姐跟你共浴,真係想起都 …
4. Shower Timer — Envirosax
5. Digital Shower Timer - Duck Yellow — Ripple Products
如果你仍眷戀前度祖家的味道,應會喜歡這個仿象皮鴨設計的 duck timer。
Features:
* programmable clock
* programmable countdown timer/alarm
* buzzer alarm
* water resistant to 1 metre depth
* comes with battery and instructions
* suction cap for easy application to tiles or glass
(從圖中看,好像還有溫度計唷!)
係咪好厲害呢,即使被水浸過一米深,這個時計仍能運作如常。不過話時話,假設計時器離地一米,如果水面比時計還要高一米,那沖涼的人豈不是要被沒頂?
6. Digital Shower Timer - Turtle Green — Ripple Products
這和上面的鴨子時計都是同一間公司的出品,兩者均只售 A$19.95。喜歡麥嘜的朋友,有沒有覺得這隻小龜有點似「阿得」?
7. Water proof timer — 廣州海納百川(勁!)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沖涼計時器呢 D 咁 low-tech 的產品又怎會沒有生產?
Product specification:
* digital timer
* water proof timer
* shower timer
* ketchen (sic) timer
* promotion gift
* gift
這個產品規格寫得十分有趣,譬如它把 digital timer 和 water proof timer 並列,不知是否指跳字的並不防水,而防水的又不是跳字呢?(難道是行針的?!)
8. Digital Shower Timer — Chartrick Ind Ltd
最後,又點少得香港的出品?
Product specification:
* The water resistance of this digital shower timer is very high (不過沒說清楚有幾 high)
* Minute or second countdown function is built-in this timer (其實點解這些時計要準確到讀秒?難道設計者真的以為奧運有鬥快沖涼的項目?)
* The maximum countdown timing of this timer is 99mins 99sec (使唔使沖咁耐呀?洗車都唔使啦。)
1. Shower Timer — showertimer.com.au
這個不銹鋼製的電子沖涼計時器,堪稱是全球最先進的浴室時計。它有十二種預設沖涼時間,由一分鐘到十二分鐘不等,每次夠鐘之前會有響聲提示,是用來破健力士世界最快沖涼時間記錄的最佳訓練儀器。為避免不夠自律者逾時洗澡,用家可設定在夠鐘之後有 15 秒、30 秒、1 分鐘或 2 分鐘的斷水期。
這個計時器有黃銅裝 (A$ 450)、尼龍裝 (A$ 360) 及家庭裝 (A$ 270),豐儉由人,適合不同人士需要。沒有大學畢業程度的技工和用家,恐怕難以把這個時計順利安裝和設定,由此可見,這個時計雖然比巿場上其他同類產品為貴,但不啻為身份的象徵。
2. Coin-Op Electronic Shower Timer — Kings Supply Company
有些較 geeky 的朋友或會喜歡一些較為大份、close to metal 的設計,這個投幣式的商用沖涼計時器絕對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家長亦可以同時教導子女環保及儲蓄的重要性,可謂一舉兩得。這個時計曾經安裝在不同的營地,久經考驗,絕對不怕小孩破壞。
售價:US$ 239.95
3. Shower Manager III — Global Network Solutions
嫌上面兩款沖涼時計太貴的話,可以考慮這個 3.0 版本的 Shower Manager。一分錢一分貨,這款時計只可預設 5、8 或 11 分鐘的全速供水時間,不過在夠鐘前一分鐘仍有響鬧提示。全速供水期完結之後水量會減半,只足夠用家過水(有點像洗衫),不過生產商的網頁倒沒交代會有多少時間過水。過水後是 5 分鐘的斷水期,生產商認為 5 分鐘的長度既可令浴者無心逗留,又不至令排隊輪候的人等太久,是一個適當的平衡。
這款時計單個只售 US$ 114.99,買家也可考慮購買兩件裝 (US$ 219.90)、三件裝 (US$ 299.85) 或六件裝 (US$ 570),自用之餘亦可饋贈親友。想知它好不好用,看看下面這位側面媲美美國小姐的女士便知道:
Wow ... 正!如果有歐洲宮廷式的園林景致就更好。騎著駿馬在草原騁馳,回家後有位美貌的世界/環球
4. Shower Timer — Envirosax
"When the well's dry, we know the worth of water…."富蘭克林如是說。其實油價高企,要慳的又何止是水資源?真正環保的話,應該連電也不用。下面這款砂漏,把它吸在浴室磁磚或鏡上,便可挑戰你在 4 分鐘內沖完涼。慳電、慳水又承傳古代文明,何樂而不為?這款砂漏有四色 (Azure Blue, Coral Pink, Lagoon Green, Oyster Grey),一律售 A$ 2.95。
Benjamin Franklin, 1746
5. Digital Shower Timer - Duck Yellow — Ripple Products
如果你仍眷戀前度祖家的味道,應會喜歡這個仿象皮鴨設計的 duck timer。
Features:
* programmable clock
* programmable countdown timer/alarm
* buzzer alarm
* water resistant to 1 metre depth
* comes with battery and instructions
* suction cap for easy application to tiles or glass
(從圖中看,好像還有溫度計唷!)
係咪好厲害呢,即使被水浸過一米深,這個時計仍能運作如常。不過話時話,假設計時器離地一米,如果水面比時計還要高一米,那沖涼的人豈不是要被沒頂?
6. Digital Shower Timer - Turtle Green — Ripple Products
這和上面的鴨子時計都是同一間公司的出品,兩者均只售 A$19.95。喜歡麥嘜的朋友,有沒有覺得這隻小龜有點似「阿得」?
7. Water proof timer — 廣州海納百川(勁!)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沖涼計時器呢 D 咁 low-tech 的產品又怎會沒有生產?
Product specification:
* digital timer
* water proof timer
* shower timer
* ketchen (sic) timer
* promotion gift
* gift
這個產品規格寫得十分有趣,譬如它把 digital timer 和 water proof timer 並列,不知是否指跳字的並不防水,而防水的又不是跳字呢?(難道是行針的?!)
8. Digital Shower Timer — Chartrick Ind Ltd
最後,又點少得香港的出品?
Product specification:
* The water resistance of this digital shower timer is very high (不過沒說清楚有幾 high)
* Minute or second countdown function is built-in this timer (其實點解這些時計要準確到讀秒?難道設計者真的以為奧運有鬥快沖涼的項目?)
* The maximum countdown timing of this timer is 99mins 99sec (使唔使沖咁耐呀?洗車都唔使啦。)
2008年7月15日星期二
Google Reader
用了 Firefox 3 快一個月,雖然它 load pages 的確 load 得極快,令我相當滿意,但漸漸地新版火狐的問題亦開始浮現。
例如所謂的 Awesome Bar,以前用 Ctrl-Shift-Del 可以清除 url field 的 pull-down menu,但現在無論你用甚麼方法都不能清除 Awesome Bar 的記錄。你在 url field 鍵入過甚麼網址,一按 Awesome Bar 便知,很容易便洩露私隱。(要隱藏 Awesome Bar 的 pull-down menu 是可以的,但沒了這個 pull-down menu 又未免太不方便。)
更嚴重的問題是 FF3 更新 live bookmarks (即 RSS feeds 之類)的時候,整個 browser 都會凍結起來,要等二十多秒才回復正常,而且 live bookmarks 每半小時更新一次,即是說每半小時 FF3 便會停止二十秒。以前用 FF2 並沒有這個問題,但我又不想將 browser downgrade 回 FF2,於是在幾分鐘前我決定把 RSS feeds 全搬到 Google Reader。
不想潑冷水,但 Google Reader 實在很不好用。
首先,Google Reader 並不能顯示一些 embedded objects。非 YouTube 的視像(視頻)固然不可,連 Google Map 亦不能。如果你看我的網誌時發現有奇怪的留白的話,那十居其九是不獲顯示的 embedded objects 在作怪。
其次,Google Reader 也不顯示 blog comments 及 blog entries 的 tags。要 navigate 別人的 blog,最後還得離開 Google Reader,直接進入對方的網址才行。
再者,要使用 Google Reader,必先 log in Google Account。即使我只想看一兩篇文章,也必須打 password,實在很麻煩。
最後,Google Reader 的版面也太擠迫。這一切加起來,令我感到很不方便。回想起來,也許 upgrade 到 FF3 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例如所謂的 Awesome Bar,以前用 Ctrl-Shift-Del 可以清除 url field 的 pull-down menu,但現在無論你用甚麼方法都不能清除 Awesome Bar 的記錄。你在 url field 鍵入過甚麼網址,一按 Awesome Bar 便知,很容易便洩露私隱。(要隱藏 Awesome Bar 的 pull-down menu 是可以的,但沒了這個 pull-down menu 又未免太不方便。)
更嚴重的問題是 FF3 更新 live bookmarks (即 RSS feeds 之類)的時候,整個 browser 都會凍結起來,要等二十多秒才回復正常,而且 live bookmarks 每半小時更新一次,即是說每半小時 FF3 便會停止二十秒。以前用 FF2 並沒有這個問題,但我又不想將 browser downgrade 回 FF2,於是在幾分鐘前我決定把 RSS feeds 全搬到 Google Reader。
不想潑冷水,但 Google Reader 實在很不好用。
首先,Google Reader 並不能顯示一些 embedded objects。非 YouTube 的視像(視頻)固然不可,連 Google Map 亦不能。如果你看我的網誌時發現有奇怪的留白的話,那十居其九是不獲顯示的 embedded objects 在作怪。
其次,Google Reader 也不顯示 blog comments 及 blog entries 的 tags。要 navigate 別人的 blog,最後還得離開 Google Reader,直接進入對方的網址才行。
再者,要使用 Google Reader,必先 log in Google Account。即使我只想看一兩篇文章,也必須打 password,實在很麻煩。
最後,Google Reader 的版面也太擠迫。這一切加起來,令我感到很不方便。回想起來,也許 upgrade 到 FF3 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浴室歌手
這幾天都沒有寫 blog,不是沒有關心的事情,而是感覺有點無力,好像寫甚麼都多餘似的。
二十億或一百億怎用,要不要或如何監管,人言人殊。寫東西舔鞋底味愈來愈重的港大徐小姐說(大意)港人不要擺著高高在上的心態口口聲聲說監管,惹內地人反感,我看了就光火。擺著高高在上的心態當然不對,但內地地方官員是否能信任,大家心中有數。不過徐小姐所講的亦非全無道理,無論體制上抑或面子上內地官員都是沒可能接受港人監管的。說服內地設立一些半官方或民間機構參與重建,令我們可以監管物資的運用,才是正途。另外肥醫生建議一百億全用於由香港提供的服務及物資,也是一個可行(兼互利)的辦法。但以我小人之見,港府那班官根本不會有 guts 提出這兩個選擇;泛民議員為怕選舉時 backfire,看在也不會抓著這個議題不放。把二十億無條件奉上,似乎事在必行。
既然無心政治,不如看看小品。
田中小百合說不知有幾多人沖涼的時候唱歌,我想數目應該比唱 K 的人多吧。印度甚至有個歌唱比賽以 Bathroom Singer 為名,參賽者要在佈置成浴室狀的舞台上獻唱。據說比賽的冠軍會獲得超過六萬美元的獎金,別說印度,即使在香港,這個金額也十分「和味」。
浴室歌唱有沒有甚麼心理學上的正面作用,好像還沒有人做過研究,它的物理原理我們倒瞭解得很清楚:由於回音的關係,在浴室歌唱時聽起來音色會更豐潤,歌聲聽起來亦更持久。英語 bathroom singer 就是用來取笑那些五音不全,但在浴室也可以自我陶醉的人(即是我這種啦)。
其實在隧道唱歌也有浴室的效果,可是由於回音持續得更久,聽起來感覺較詭異,不像在浴室中那麼恰到好處。當然,這也取決於歌曲本身。譬如陳百強的名曲《漣漪》,當中的(人工)殘響效果其實大得不正常,但偏偏我們就是喜歡這種空蕩蕩的效果。
不過在浴室唱歌也有它的缺點。如果浴室牆壁的距離剛好是聲音波長的倍數,那麼聲音會造成一個 standing wave。故此,假使你從低音拉上高音的話,你會發現在某幾個音階,聲線彷彿突然增強,聽起來的效果不是那麼好。當然,如果你的程度只得 bathroom singer 的水平的話,即使沒有這個缺點,也不見得可以控制好聲線。
要消除這個缺點亦非無法。只要不是獨唱,而是三五知己窩在浴室唱歌的話,由於不是每個人也能準確地唱同一個音,所以聲音突然轉強的現象並不明顯。我不清楚有沒有人特意為了這個目的和朋友一起躲在浴室唱歌,但的確有人喜歡在浴室合唱的。有個叫 Bathroom Choir 的網頁,網主自稱裏面的歌都是和朋友在浴室唱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不過他們唱得挺好聽的。
在浴室唱歌雖然好聽,但沖涼時唱歌卻是另一回事。近來油價高企,為了省錢或保護環境,大家看來還得減少在沖涼時唱歌。年多前澳洲能源公司 Energy Australia 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因為在沖涼的時候唱歌和發白日夢,浪費了不少熱水。研究人員亦發現,根據調查樣本,澳洲人每次沖涼平均要七分鐘。(天呀,咁就叫做耐?我通常用幾個字時間沖涼的!)若他們縮短沖涼時間,每個家庭每年可望節省上百澳元的電費。為此,澳洲能源公司已向五十萬個家庭派發沖涼計時器,提醒他們節約能源。有無用就唔知啦,畀著我可能會把計時器拿去廚房用。
二十億或一百億怎用,要不要或如何監管,人言人殊。寫東西舔鞋底味愈來愈重的港大徐小姐說(大意)港人不要擺著高高在上的心態口口聲聲說監管,惹內地人反感,我看了就光火。擺著高高在上的心態當然不對,但內地地方官員是否能信任,大家心中有數。不過徐小姐所講的亦非全無道理,無論體制上抑或面子上內地官員都是沒可能接受港人監管的。說服內地設立一些半官方或民間機構參與重建,令我們可以監管物資的運用,才是正途。另外肥醫生建議一百億全用於由香港提供的服務及物資,也是一個可行(兼互利)的辦法。但以我小人之見,港府那班官根本不會有 guts 提出這兩個選擇;泛民議員為怕選舉時 backfire,看在也不會抓著這個議題不放。把二十億無條件奉上,似乎事在必行。
既然無心政治,不如看看小品。
田中小百合說不知有幾多人沖涼的時候唱歌,我想數目應該比唱 K 的人多吧。印度甚至有個歌唱比賽以 Bathroom Singer 為名,參賽者要在佈置成浴室狀的舞台上獻唱。據說比賽的冠軍會獲得超過六萬美元的獎金,別說印度,即使在香港,這個金額也十分「和味」。
浴室歌唱有沒有甚麼心理學上的正面作用,好像還沒有人做過研究,它的物理原理我們倒瞭解得很清楚:由於回音的關係,在浴室歌唱時聽起來音色會更豐潤,歌聲聽起來亦更持久。英語 bathroom singer 就是用來取笑那些五音不全,但在浴室也可以自我陶醉的人(即是我這種啦)。
其實在隧道唱歌也有浴室的效果,可是由於回音持續得更久,聽起來感覺較詭異,不像在浴室中那麼恰到好處。當然,這也取決於歌曲本身。譬如陳百強的名曲《漣漪》,當中的(人工)殘響效果其實大得不正常,但偏偏我們就是喜歡這種空蕩蕩的效果。
不過在浴室唱歌也有它的缺點。如果浴室牆壁的距離剛好是聲音波長的倍數,那麼聲音會造成一個 standing wave。故此,假使你從低音拉上高音的話,你會發現在某幾個音階,聲線彷彿突然增強,聽起來的效果不是那麼好。當然,如果你的程度只得 bathroom singer 的水平的話,即使沒有這個缺點,也不見得可以控制好聲線。
要消除這個缺點亦非無法。只要不是獨唱,而是三五知己窩在浴室唱歌的話,由於不是每個人也能準確地唱同一個音,所以聲音突然轉強的現象並不明顯。我不清楚有沒有人特意為了這個目的和朋友一起躲在浴室唱歌,但的確有人喜歡在浴室合唱的。有個叫 Bathroom Choir 的網頁,網主自稱裏面的歌都是和朋友在浴室唱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不過他們唱得挺好聽的。
在浴室唱歌雖然好聽,但沖涼時唱歌卻是另一回事。近來油價高企,為了省錢或保護環境,大家看來還得減少在沖涼時唱歌。年多前澳洲能源公司 Energy Australia 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因為在沖涼的時候唱歌和發白日夢,浪費了不少熱水。研究人員亦發現,根據調查樣本,澳洲人每次沖涼平均要七分鐘。(天呀,咁就叫做耐?我通常用幾個字時間沖涼的!)若他們縮短沖涼時間,每個家庭每年可望節省上百澳元的電費。為此,澳洲能源公司已向五十萬個家庭派發沖涼計時器,提醒他們節約能源。有無用就唔知啦,畀著我可能會把計時器拿去廚房用。
2008年7月12日星期六
K16 故事
前晚,東鐵尖東站旁的巴士總站。
我在等 K16 巴士。當時已是十一時多,空蕩蕩的車站只有只有寥寥十數人排隊。站內唯一一架巴士已關了引擎,停在距離站頭約大半個車位的位置,而車長則站在遠處,與同事聊天。
突然,一名排在我前面的青年伏在前輪稍前的位置,看似尋找掉在車底的東西。
未幾,青年的身子愈探愈入,不消一會,半個身子已在車底。雖然巴士已關掉引擎,但在排隊的眾人仍替他抹一額汗。
我不禁想,他到底掉了甚麼?是身上僅有的車錢嗎?難道又是一個赤貧的例子?
過了一會,車長走回來準備開車。看到青年的樣子,他很有禮貌地問:「呢位哥哥,你跌左 D 乜野呀?」
青年站直了身子回答:「我跌左隻戒指。」
因為戒指掉在近車頭的位置,這時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由司機稍為倒車,讓青年拾回戒指。
眾人都期待著車長怎樣回答,誰知他冷冷地道:「我幫唔到你喎。」
就在此時,車長的同事(可能是站長)也走過來準備上車,看見有事發生,便問:「乜野事呀?」
聽完車長解釋,他想也不想便道:「上車!唔使理佢!」接著兩人都上了車,把車開到站頭。
由於巴士本來只距離站頭約大半個車位,當車開到站頭之後,掉下戒指的位置仍沒有露出來。
除了青年以外,所有人都上了車。我不知道當車開走以後,青年是否拾回戒指,和戒指是否完整。我也不知道那隻戒指究竟只是一件普通飾物還是有甚麼特別意義。我只知道,當晚在我回到家裏之前,心有戚戚然的感覺揮之不去。
我在等 K16 巴士。當時已是十一時多,空蕩蕩的車站只有只有寥寥十數人排隊。站內唯一一架巴士已關了引擎,停在距離站頭約大半個車位的位置,而車長則站在遠處,與同事聊天。
突然,一名排在我前面的青年伏在前輪稍前的位置,看似尋找掉在車底的東西。
未幾,青年的身子愈探愈入,不消一會,半個身子已在車底。雖然巴士已關掉引擎,但在排隊的眾人仍替他抹一額汗。
我不禁想,他到底掉了甚麼?是身上僅有的車錢嗎?難道又是一個赤貧的例子?
過了一會,車長走回來準備開車。看到青年的樣子,他很有禮貌地問:「呢位哥哥,你跌左 D 乜野呀?」
青年站直了身子回答:「我跌左隻戒指。」
因為戒指掉在近車頭的位置,這時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由司機稍為倒車,讓青年拾回戒指。
眾人都期待著車長怎樣回答,誰知他冷冷地道:「我幫唔到你喎。」
就在此時,車長的同事(可能是站長)也走過來準備上車,看見有事發生,便問:「乜野事呀?」
聽完車長解釋,他想也不想便道:「上車!唔使理佢!」接著兩人都上了車,把車開到站頭。
由於巴士本來只距離站頭約大半個車位,當車開到站頭之後,掉下戒指的位置仍沒有露出來。
除了青年以外,所有人都上了車。我不知道當車開走以後,青年是否拾回戒指,和戒指是否完整。我也不知道那隻戒指究竟只是一件普通飾物還是有甚麼特別意義。我只知道,當晚在我回到家裏之前,心有戚戚然的感覺揮之不去。
2008年7月9日星期三
今日的懺悔錄
網上世界,容易掩飾身份,難以鑒貌辨色,容易口不擇言。說得好聽是直率,但其實分分鐘都會傷到別人。
上週四小奧私陸批評了一篇《明報》梁東的稿子《時裝堅尼系數》,由於我替稿子中的售貨員感到不值,故留了言。隔天再看,忽然有 parody 的衝動,於是以「梁東」這個假名再次留言。
今日再訪小奧 blog,發現梁東在他自己的 blog 裏回應了小奧的文章,於是八卦一下。基本上他的回應辯護味濃,道歉欠奉。他認為小奧 blog 的讀者要將他置諸死地,並說會於八月前關掉整個 blog。再看下去,發覺他的 blog 有點眼熟,細想一下,原來我曾經在 5 月 4 日的文章 (第 20 個 item)提過。
姑勿論今次這篇《時裝堅尼系數》的觀點對錯,很明顯各人的留言已令他覺得受傷。反省之下,覺得自己和高登網民其實並無大分別。要做到不亢不卑,持平理性,看來還得多加努力。
上週四小奧私陸批評了一篇《明報》梁東的稿子《時裝堅尼系數》,由於我替稿子中的售貨員感到不值,故留了言。隔天再看,忽然有 parody 的衝動,於是以「梁東」這個假名再次留言。
今日再訪小奧 blog,發現梁東在他自己的 blog 裏回應了小奧的文章,於是八卦一下。基本上他的回應辯護味濃,道歉欠奉。他認為小奧 blog 的讀者要將他置諸死地,並說會於八月前關掉整個 blog。再看下去,發覺他的 blog 有點眼熟,細想一下,原來我曾經在 5 月 4 日的文章 (第 20 個 item)提過。
姑勿論今次這篇《時裝堅尼系數》的觀點對錯,很明顯各人的留言已令他覺得受傷。反省之下,覺得自己和高登網民其實並無大分別。要做到不亢不卑,持平理性,看來還得多加努力。
2008年7月8日星期二
難為正邪定分界之 Olympia Nelson 裸體照
(Updated July 9, 2008)
澳洲藝術雜誌 Art Monthly 今期因為以一幅六歲女孩的裸照為封面,引起軒然大波。照片的主角 Olympia Nelson 今年十一歲,照片為她的母親 Polixeni Papapetrou 在 2003 年所攝,題為 Olympia as Lewis Carroll's Beatrice Hatch before White Cliffs,是 Polixeni 的 Dreamchild 系列的其中一張 。澳洲總理陸克文 (Kevin Rudd) 形容這幅照片難以忍受,他威脅說若 Art Monthly 以後不遵從有關展示兒童圖片的新規定,他將會撤除對此雜誌的資助。連反對派領袖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Brendan Nelson 也要求聯邦警察調查,由此可見澳洲政界對事件取態之一致。新南威爾斯政府已把照片轉介給當地的 classification board (相當於本港的淫審處),現時仍未知評級結果。原裝照片在這裏,是藝術,是色情,抑或是色情的藝術,或因藝術而表現的色情,閣下可自行判斷。 Olympia 自己不認為母親的做法有問題,她對陸克文的批評倒是覺得反感。不過不管當事人如何想,世上的先進國家中,大概沒有那一個在法律上會認為一個六歲(甚至十一歲)的女童能保護自己的。
這次澳洲人(至少政客如是)有這麼大反應,到底是因為裸照,還是因為照片露了女孩的乳頭,我不知道。不過看澳洲廣播公司 (ABC) 網站的討論,倒有不少獨特見解。例如有位留言者提到,如果兒童裸照必然是色情的話,那麼我們將不可能再在報章上看到非洲飢餓兒童的照片:
Related websites:
澳洲藝術雜誌 Art Monthly 今期因為以一幅六歲女孩的裸照為封面,引起軒然大波。照片的主角 Olympia Nelson 今年十一歲,照片為她的母親 Polixeni Papapetrou 在 2003 年所攝,題為 Olympia as Lewis Carroll's Beatrice Hatch before White Cliffs,是 Polixeni 的 Dreamchild 系列的其中一張 。澳洲總理陸克文 (Kevin Rudd) 形容這幅照片難以忍受,他威脅說若 Art Monthly 以後不遵從有關展示兒童圖片的新規定,他將會撤除對此雜誌的資助。連反對派領袖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Brendan Nelson 也要求聯邦警察調查,由此可見澳洲政界對事件取態之一致。新南威爾斯政府已把照片轉介給當地的 classification board (相當於本港的淫審處),現時仍未知評級結果。原裝照片在這裏,是藝術,是色情,抑或是色情的藝術,或因藝術而表現的色情,閣下可自行判斷。 Olympia 自己不認為母親的做法有問題,她對陸克文的批評倒是覺得反感。不過不管當事人如何想,世上的先進國家中,大概沒有那一個在法律上會認為一個六歲(甚至十一歲)的女童能保護自己的。
這次澳洲人(至少政客如是)有這麼大反應,到底是因為裸照,還是因為照片露了女孩的乳頭,我不知道。不過看澳洲廣播公司 (ABC) 網站的討論,倒有不少獨特見解。例如有位留言者提到,如果兒童裸照必然是色情的話,那麼我們將不可能再在報章上看到非洲飢餓兒童的照片:
I guess we won't be seeing anymore stories on starving children in Africa, considering they cant afford clothes and all.也有其他人提及類似的荒謬情形,譬如家長不能拍攝幼兒的出浴照、兒童在海灘不能穿泳衣(免得裸露)等等。有人提到,一些大型百貨公司的童裝廣告其實遠較 Art Monthly 這張照片賣弄性感:
It's time to acknowledge that the advertising depicting young children used by Myer, David Jones and other big retailers is far more sexual than this photgraph.有位留言者說得很好。他說,裸體其實是小兒的特權,現在兒童卻連這種特權也失去了:
10 years ago nudity was a privilege of childhood and a hallmark of innocence. Now it strips children of their innocence.當然,這個世上也真是有兒童色情物品這種東西的。到底一名六歲/十一歲小孩能否判斷她給大人拍的裸照是否正當,也是今次爭議的焦點。有人認為 Polixeni 這次拍攝女兒的裸照,其實是利用了小孩的無知來牟取利益。不過也有人質疑,若家長不能為子女決定是否拍裸照的話,他們又有何資格為子女決定其他事情呢?
If parents cannot make decisions for their children, then all Sunday school and church attendance for children, as well as religious education should be banned. Parents should also be banned from even speaking to their children, for fear of influencing them in some way or other.多年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 Potter Stewart 在討論何謂 hard-core pornography 時所作名言 "I know it when I see it" 雖然正確,但憑一人之觀感決定何為色情,始終難以服眾。無論你是屬於自由派還是明光派,必須承認,要界定何謂色情實在殊不容易。
Related websites:
-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Polixeni Papapetrou
- Johnston Gallery: Polixeni Papapetrou.
- Silvia Sorbelli, Angela Grossmann’s and Polixeni Papapetrou'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Concordia Undergraduate Journal of Art History, Issue #2, 2005-2006.
- ABC News: Photographed girl defends nude magazine cover, July 7, 2008.
- Herald Sun: Olympia Nelson defends photo of her on Art Monthly cover, July 7, 2008.
- 小奧私陸:赤裸就等於色情嗎之《Art Monthly Australia》女童照。
2008年7月4日星期五
執紙皮
今年七一大遊行,李鵬飛首次參加,理由是他早前看電視新聞,驚聞有長者每天為掙十元八塊,竟要到街上執拾免費報紙和紙皮。《心湖淬筆》blog 的作者看不過眼,質疑李鵬飛竟不知道「街邊有人執紙皮」乃香港人常識。
我都覺得李鵬飛今次好白痴,不過我勢估唔到自己今日都因為有人執紙皮而驚訝,重係驚訝左兩次。
第一次係今朝返工的時候,在九鐵車廂見到有個約四十出頭的男人執免費報紙。
第二次係今晚收工在我住的屋苑搭升降機的時候,看到和我同 lift 一個約十歲的小孩拖著一車免費報紙和汽水罐。
一天遇到兩個這樣的情形,可以是巧合,但我較相信,要靠拾荒賺取生活費的,其實已不再局限於長者。
政府說用一百億來幫助四川的災民重建,本意甚佳,但客觀事實是香港可能有相當龐大的貧窮人口(申報利益:老實說,如果只計收入,不計積蓄的話,我也正在貧窮線的邊緣徘徊),雖然他們的死亡率遠比地震災區居民的要低,但他們長期捱苦,無人關心,可能更需要政府的幫助。小博在五月十九日的文章中擔心只著眼援助四川會引致其他人社保資源被吸乾,現在看來這個想法並不是那麼超現實。
我建議政府用配對基金的形式去幫助四川及香港有需要的人,譬如將一百億分作兩半,分助兩地的人。其中比例可再商議,但只顧四川不理香港卻是不義的行為。香港的窮人也許沒納過稅,但沒有他們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很多怨他們「佗衰家」的中產人士可能只是和他們活在同一階層,港府也未必有本錢拿得出一百億。
說來香港人都幾騎呢。搞六七暴動的恐怖份子就給他們勳章,手無搏雞之力的社運書生就把他們的資料出賣給日本政府;第一個提出要為四川地震下半旗致哀的議員被拒返內地,「愛國愛港」卻不敢在無阿爺祝福之下愛四川的人士卻通行無阻;政府為了首年六十億的強醫金和巿民陷入拉鋸戰,但當場景換了作四川,拿一百億出來卻可以很疏爽。
我都覺得李鵬飛今次好白痴,不過我勢估唔到自己今日都因為有人執紙皮而驚訝,重係驚訝左兩次。
第一次係今朝返工的時候,在九鐵車廂見到有個約四十出頭的男人執免費報紙。
第二次係今晚收工在我住的屋苑搭升降機的時候,看到和我同 lift 一個約十歲的小孩拖著一車免費報紙和汽水罐。
一天遇到兩個這樣的情形,可以是巧合,但我較相信,要靠拾荒賺取生活費的,其實已不再局限於長者。
政府說用一百億來幫助四川的災民重建,本意甚佳,但客觀事實是香港可能有相當龐大的貧窮人口(申報利益:老實說,如果只計收入,不計積蓄的話,我也正在貧窮線的邊緣徘徊),雖然他們的死亡率遠比地震災區居民的要低,但他們長期捱苦,無人關心,可能更需要政府的幫助。小博在五月十九日的文章中擔心只著眼援助四川會引致其他人社保資源被吸乾,現在看來這個想法並不是那麼超現實。
我建議政府用配對基金的形式去幫助四川及香港有需要的人,譬如將一百億分作兩半,分助兩地的人。其中比例可再商議,但只顧四川不理香港卻是不義的行為。香港的窮人也許沒納過稅,但沒有他們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很多怨他們「佗衰家」的中產人士可能只是和他們活在同一階層,港府也未必有本錢拿得出一百億。
說來香港人都幾騎呢。搞六七暴動的恐怖份子就給他們勳章,手無搏雞之力的社運書生就把他們的資料出賣給日本政府;第一個提出要為四川地震下半旗致哀的議員被拒返內地,「愛國愛港」卻不敢在無阿爺祝福之下愛四川的人士卻通行無阻;政府為了首年六十億的強醫金和巿民陷入拉鋸戰,但當場景換了作四川,拿一百億出來卻可以很疏爽。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殺神
也不算影評,總之昨晚看了《殺神特工》(Wanted)。
相信不少人入場前都會咕嘀「殺神」到底是殺甚麼神,不過我在電視看宣傳片的時候已明白「殺神」只是玩 assassin 的諧音(即港人說的「食字」)。與大部份人不同,我並不覺得譯者特別低能,原因是「殺神」這個諧音老早已被更低能的香港警察玩過了。
香港有一款警用裝甲車,正正名叫「殺神」,而它的本名,叫 "Saxon" (please highlight to see the text inside the pair of double quotations)。
Wanted 並不是近期我最想看的電影,只是自己已超過一年沒進過電影院了,很想找套戲看看。
明知只是動作加特技,所以對劇情沒太大期望,不過結果還不錯,雖然最精采的部份已經盡在宣傳片中,但全片總算沒有冷場,不會沉悶。可是片中有許多十分血腥、literally 「打爆頭」的鏡頭,怕血的最好不要看。
片中 Morgan Freeman 依然有型,而 Angelina Jolie 不知是年紀大了還是甚麼原因,臉部老了許多,肌肉有點鬆馳,不過卻多添了一份成熟女人的風韻,正適合她作為男主角師姊的角色。雖然她在本片中性格模糊,但我覺得這個角色較 Tomb Raider 裏面的 Lara Croft 討好。
由於香港人見慣激烈的動作場面,也由於片中有許多慢動作,所以即使片中沒有悶場,我還是可以騰出很多時間來想東西。其中比較有趣的,是當 Cross 在火車上告訴 Weasley 他才是後者的生父時,說的是 "You are my son." 我想編劇在這裏可能花過點心思。要是 Cross 說的是 "I am your father" (《星球大戰》的經典對白),肯定會全場爆笑。另外有一點不很有趣的,就是片中的男主角 Weasley 其實才是大魔頭。Sloan 要殺掉 Cross 兩父子,還可說是自保。Fox 之前要殺 Weasley,之後又先殺同僚然後自殺,可說是愚忠,但她無疑是 follow the code。Weasley 呢?他可以選擇離開(這是 Cross 的希望),也可以選擇和 Sloan 對決,但無論如何,只因要闖入 Fraternity 而殺掉與自己無仇無怨的大量前度同僚,怎樣說也不是正義的行為。至於所謂 "kill one, save a thousand",田中芳樹的小說《銀河英雄傳說》早就討論過了,而且還富深度得多。
這套片的前半部花了很多時間描述男主角那種存在感薄弱、自覺是小人物、"the thing I care the most is that I care about nothing" 的空虛、pathetic 及無助的感覺。到了片末,男主角終於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還「招積」地問觀眾(大意,我不記得 exact wording)"What the fuck have you done lately?" 這本來可以是引起觀眾共鳴或反思的聰明盤算。不過男主角能如此招積,純粹因他有超人的異稟及承受自老頭子的巨額遺產,所以到最後觀眾只會覺得導演/編劇膚淺,而不會有半分感動。
後記:忘了說,戲中主角 google 自己的名字,得到 "0 results",這是沒可能的,原因是如果在不加引號的情況下搜尋一組詞的話,Google 會 return 一個 partial match。換句話說,除非這個世上沒有人叫 Weasley 或 Gibson,否則若你 google Weasley Gibson (注意:不是有 double quotes 的 "Weasley Gibson")的話,即使世上沒有 Weasley Gibson 這個人,你也必會得到一堆和 Weasley 或 Gibson 有關的結果。
2008年7月2日星期三
殺雞
今天是幾星期前在多個街市雞檔的糞便樣本中驗到 H5N1 病毒後首次可以重售活雞,所以這裏談的「雞」當然是指字面上的雞,而不是指妓女。不過未入正題之前先來題外話:近來新聞媒體似乎都患了「政治正確」這種陋習,改稱妓女為「性工作者」。我才疏學淺,但以常識來看,若「妓女」一詞帶有眨義的話,人們理應不用另外發明「雞」這個眨詞,或者起碼不時會用「妓女」來稱呼她們才對。但現時港人一律以「雞」來作貶稱,由此可見「妓女」一詞並無眨義。改稱她們為「性工作者」,不止多餘,還排斥了其他性工作者,包括 AV 女優及色情電話接線生等等。攝影記者 Phillip Toledano 最近採訪了幾位色情電話接線生(警告:這個採訪可能會令部份男士失去對她們的性幻想),雖然訪問只得聊聊數句,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接線生也是敬業樂業的人,他/她們的存在不應被抹殺。
扯遠了,回說正題。綜合電視和報章報道,今日的雞販都相當審慎地入貨,有些甚至不開檔。價錢方面比以往略平,但大致上差不多。可喜的是顧客並沒有拖到收巿才光顧,雞販既避免了用割喉價出貨,又避免了把賣不去的雞割喉。他們有部份甚至可以提早幾小時打烊及清潔雞檔,情況總算不太壞。
未來個多星期,雞農一直積壓著的存貨仍待賣出巿面,所以我相信活雞售價仍會保持在略低水平。但在清了這批貨之後,活雞售價又將如何變化?
有留意新聞的人都會發覺這陣子有兩種人失了蹤。一種是大陸憤青,當醜角從外國人變成隻手遮天的縣官時,這班口口聲聲愛國的憤青便不知閃到那邊去了。要包圍毫無殺傷力的家樂福嗎?身先士卒!要圍增援甕安的武警或解放軍?還是讓那些鄉下人自己先在胸口掛個「勇」字吧。稍有良心的說不定會含淚勸告縣民要識大體、明大理,先把最喉急的幾十個、幾百個高幹子弟的性飢渴問題解決了,怎麼樣?
另一種失蹤人口就是本地的經濟學家。政府是否禁售活雞,固然是個公共衛生議題,但這個問題同時亦影響整個活雞行業從業員的生計,港府的賠償方案又是罕有地明顯的以政策扼殺下游企業的方式去消滅上游企業的案例,極有討論價值。「日日清」方案亦人皆明白,談論它所帶來的價格起跌理應比討論那些高深和抽象的經濟問題更能引起大眾的興趣才是。有咁大隻鹿在面前掩掩漾漾都唔脫佢隻角,十分奇怪。到底經濟學家們去哂旅行,不屑討論影響本港 GDP 可能唔到 1% 的活雞行業生死,抑或佢地淨係識得事後孔明,無法預測日日清或者全體結業所帶來的價格或經濟影響,十分耐人尋味。
既然班經濟佬潛哂水,在下唯有斷估。長遠來看,雞販入貨量較以前少,售貨時間又比以前短,但係雷鼎鳴之流一致傳誦的領匯商場又只會加租、不會減租,故最可能的後果是將來活雞價格會上升,不過雞販會吸收部份上漲的成本,所以他們會賺少了。結果部份活雞檔會結業或改賣冰鮮雞,部份雞農又會做唔住,結果行業就算唔陰乾都會萎縮。萬一一個唔好彩街市再有 H5N1 樣本,親政府報紙又會為政府政策護航,蘋果這個巿場大哂的報紙又會用D乜叉比較優勢之類的自由巿場論調叫香港活雞業摺埋,香港活雞業四面楚歌,恐怕最終逃唔過結業的命運。
最後想講下周一嶽局長。這次局方趁著雞販發晦氣說交牌的機會,提出全體結業及日日清方案,成功突襲雞農及雞販,更以軍事上切斷敵人補給線的方式制下游雞販以滅上游雞農,反應之快、時機拿捏之準,方案之狠辣,不似是周一嶽的作風。莫非背後有蠱惑 AO 或高人教路?
扯遠了,回說正題。綜合電視和報章報道,今日的雞販都相當審慎地入貨,有些甚至不開檔。價錢方面比以往略平,但大致上差不多。可喜的是顧客並沒有拖到收巿才光顧,雞販既避免了用割喉價出貨,又避免了把賣不去的雞割喉。他們有部份甚至可以提早幾小時打烊及清潔雞檔,情況總算不太壞。
未來個多星期,雞農一直積壓著的存貨仍待賣出巿面,所以我相信活雞售價仍會保持在略低水平。但在清了這批貨之後,活雞售價又將如何變化?
有留意新聞的人都會發覺這陣子有兩種人失了蹤。一種是大陸憤青,當醜角從外國人變成隻手遮天的縣官時,這班口口聲聲愛國的憤青便不知閃到那邊去了。要包圍毫無殺傷力的家樂福嗎?身先士卒!要圍增援甕安的武警或解放軍?還是讓那些鄉下人自己先在胸口掛個「勇」字吧。稍有良心的說不定會含淚勸告縣民要識大體、明大理,先把最喉急的幾十個、幾百個高幹子弟的性飢渴問題解決了,怎麼樣?
另一種失蹤人口就是本地的經濟學家。政府是否禁售活雞,固然是個公共衛生議題,但這個問題同時亦影響整個活雞行業從業員的生計,港府的賠償方案又是罕有地明顯的以政策扼殺下游企業的方式去消滅上游企業的案例,極有討論價值。「日日清」方案亦人皆明白,談論它所帶來的價格起跌理應比討論那些高深和抽象的經濟問題更能引起大眾的興趣才是。有咁大隻鹿在面前掩掩漾漾都唔脫佢隻角,十分奇怪。到底經濟學家們去哂旅行,不屑討論影響本港 GDP 可能唔到 1% 的活雞行業生死,抑或佢地淨係識得事後孔明,無法預測日日清或者全體結業所帶來的價格或經濟影響,十分耐人尋味。
既然班經濟佬潛哂水,在下唯有斷估。長遠來看,雞販入貨量較以前少,售貨時間又比以前短,但係雷鼎鳴之流一致傳誦的領匯商場又只會加租、不會減租,故最可能的後果是將來活雞價格會上升,不過雞販會吸收部份上漲的成本,所以他們會賺少了。結果部份活雞檔會結業或改賣冰鮮雞,部份雞農又會做唔住,結果行業就算唔陰乾都會萎縮。萬一一個唔好彩街市再有 H5N1 樣本,親政府報紙又會為政府政策護航,蘋果這個巿場大哂的報紙又會用D乜叉比較優勢之類的自由巿場論調叫香港活雞業摺埋,香港活雞業四面楚歌,恐怕最終逃唔過結業的命運。
最後想講下周一嶽局長。這次局方趁著雞販發晦氣說交牌的機會,提出全體結業及日日清方案,成功突襲雞農及雞販,更以軍事上切斷敵人補給線的方式制下游雞販以滅上游雞農,反應之快、時機拿捏之準,方案之狠辣,不似是周一嶽的作風。莫非背後有蠱惑 AO 或高人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