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in those times of trouble
When you are most alone
The memory of love will bring you home
Music (takes time to download; source: Once upon a dream)
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四大名捕(同場加映:香港四大名捕 2008)
(Give credit to where credit is due:謝謝 Pulp Writer 的發現,我才得以重溫這個武俠劇經典。)
江湖盛名播,天下震驚,
彈指千里取人頭。
問誰辨邪正,四大名捕,
是非功過猜未透。
此去未知是吉凶,
難將刀劍分敵友。
易求名與利,奈何喪自由。
一盞冷燈如豆,難得片刻罷鬥;
身心未可制肘,何堪線牽木偶。
犧牲拚命為人謀,
難分正邪皆殺手,
還我原來真面目,
浩然正氣沖牛斗!
披髮駕扁舟,散悶添杯酒。
同場加映:香港四大名捕 2008
冷血 — SAYA_SHAN 飾
追命 — 眾網絡暴民 飾
鐵手 — 雍正帝御准屯兵之門保國安良懂欲涕中學校方 飾
無情 — 一邊嘲笑女生冷血又一邊看著她被鐵手打壓的港人 飾
雖然票房(簡體)低落,但仍在上映中……
決定了!刪掉這個 blog ......
……的瀏覽人數統計代碼。
這大抵是大部份博客都有過的經驗吧。植入 Google Analytics、Stat Counter 或其他統計網站的程式碼,看看有多少人和甚麼人上過自己的網站、他們喜歡看那些文章、每次逗留多久、有沒有成為長期讀者…等等。
每次看見網站的流量暴升,的確是蠻高興的,但久而久之看統計看上了癮,變了忍不住每小時——甚至每半小時——查看一次,十分變態。就像一個生意失敗的小雜貨店老闆,每天都守在店門口,彷彿站在門前便能吸引顧客似的。
另一個問題是每次小博流量暴升,幾乎都是因為發生了壞事。先是很天真很傻的阿嬌讓人看到她如何為 Edison 張開絕對領域(這個事件,大部份本地博客應該都有「受惠」),再來是令人唏噓的年輕建築師墮樓意外,考評局「見鬼勿 O 嘴,潛水怕屈機」,和近日四川的大地震。總覺得自己好像在利用別人的不幸來增加網誌的瀏覽量,十分不爽。
既然不能灑脫,乾脆刪掉統計的話便不會胡思亂想了,真是落得一身輕鬆。
不過在告別之前,我也要多謝上述兩個網站給我的一些重要數據。一直以來,我都有興趣知道究竟香港有多少人用 Firefox 或者 non-IE 的瀏覽器。可是,由於本小博起初有一兩篇文章都是關於 Firefox 的,所以網站統計十分 biased。現在有了前述幾次不幸事件,來訪的客人相信可被視作一個無偏差的樣本了。以下就是統計結果:
Google Analytics
Stat Counter
似乎約有四成的訪客是使用 non-IE browsers 的。不知和閣下網站的統計是否一致?
這大抵是大部份博客都有過的經驗吧。植入 Google Analytics、Stat Counter 或其他統計網站的程式碼,看看有多少人和甚麼人上過自己的網站、他們喜歡看那些文章、每次逗留多久、有沒有成為長期讀者…等等。
每次看見網站的流量暴升,的確是蠻高興的,但久而久之看統計看上了癮,變了忍不住每小時——甚至每半小時——查看一次,十分變態。就像一個生意失敗的小雜貨店老闆,每天都守在店門口,彷彿站在門前便能吸引顧客似的。
另一個問題是每次小博流量暴升,幾乎都是因為發生了壞事。先是很天真很傻的阿嬌讓人看到她如何為 Edison 張開絕對領域(這個事件,大部份本地博客應該都有「受惠」),再來是令人唏噓的年輕建築師墮樓意外,考評局「見鬼勿 O 嘴,潛水怕屈機」,和近日四川的大地震。總覺得自己好像在利用別人的不幸來增加網誌的瀏覽量,十分不爽。
既然不能灑脫,乾脆刪掉統計的話便不會胡思亂想了,真是落得一身輕鬆。
不過在告別之前,我也要多謝上述兩個網站給我的一些重要數據。一直以來,我都有興趣知道究竟香港有多少人用 Firefox 或者 non-IE 的瀏覽器。可是,由於本小博起初有一兩篇文章都是關於 Firefox 的,所以網站統計十分 biased。現在有了前述幾次不幸事件,來訪的客人相信可被視作一個無偏差的樣本了。以下就是統計結果:
Google Analytics
Stat Counter
似乎約有四成的訪客是使用 non-IE browsers 的。不知和閣下網站的統計是否一致?
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去信為「冷血」少女平反
看過《蔚藍的天空》網誌,我也寫了一封信要求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校長為「冷血少女」平反。由於寫的時候缺乏耐性及未能做到心平氣和,現在倒是有點擔心會有反效果。我呼籲大家參加由藍天蔚發起的 petition。
Dear Mr Cheung,
According to the web log of the blogger 'Lam Tin Wai' (http://lamtw.blogspot.com/) and some news reports, a student of your school has been punished because of her comments on the recent Sichuan earthquake disaster.
Admittedly this student's comments are careless and unsympathetic. Yet in an open society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say what he or she wants to say, even if this may seem offensive to the others. As civic education is now promoted in secondary schools, I am sure that you and your colleagues are well aware that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speech and publication is explicitly granted to every resident of Hong Kong by Article 27 of the Basic Law.
Certainly, this does not deprive school administrators of the right to mark down students' bad behaviours on school records. However, when the student in question typed her comments, was she inside school campus or using any of your school's computing facilities? Have she made any references to your school in those comments? If the answers are negative, I wonder on what ground can you or your colleagues perform any punishment.
By punishing her for what you have no right to punish, you are participating in another kind of offensive behaviour and abandoning your role as an educator. I hereby request you to abolish any punishment against this student on the current matter. In particular, please delete any relevant but unfavourable remarks or comments that will be left on her school transcript.
Yours sincerely,
[real name and affiliation of The Suffocated]
如果大家想自己寫信的話,張家邦校長的電郵地址為 ckp@plktytc.edu.hk。寫信的時候,請不要用憤青語。
其他相關網頁——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董玉娣中學女生以言論入罪
庫斯克的床:涼薄網誌女生記大過事件
1-555-CONFIDE: 不反對通知書
鄺恩瀚﹕從記大過看社會價值觀
Ticklish﹕怎樣的學生怎樣的學校
小奧私陸:董玉娣中學 x 衰嘢唔准講
後記:如各位所見,在下的英文水平甚低。回看這封信件,起碼有四五個英文問題。如果各位的語文(不論中、英文)程度淪落到可以和我看齊,希望你們也不怕自曝其短,向張校長表達你的意見。學校不教導和保護學生,反而因為受到外間憤青式的攻擊而嚴懲無知弱小,怎樣說也不是教育家所為。如果今次事件令該校的校譽一落千丈的話,原因恐怕並不在於「冷血少女」的言論,而在於學校的師長失去了教育家的節操。
Dear Mr Cheung,
According to the web log of the blogger 'Lam Tin Wai' (http://lamtw.blogspot.com/) and some news reports, a student of your school has been punished because of her comments on the recent Sichuan earthquake disaster.
Admittedly this student's comments are careless and unsympathetic. Yet in an open society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say what he or she wants to say, even if this may seem offensive to the others. As civic education is now promoted in secondary schools, I am sure that you and your colleagues are well aware that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speech and publication is explicitly granted to every resident of Hong Kong by Article 27 of the Basic Law.
Certainly, this does not deprive school administrators of the right to mark down students' bad behaviours on school records. However, when the student in question typed her comments, was she inside school campus or using any of your school's computing facilities? Have she made any references to your school in those comments? If the answers are negative, I wonder on what ground can you or your colleagues perform any punishment.
By punishing her for what you have no right to punish, you are participating in another kind of offensive behaviour and abandoning your role as an educator. I hereby request you to abolish any punishment against this student on the current matter. In particular, please delete any relevant but unfavourable remarks or comments that will be left on her school transcript.
Yours sincerely,
[real name and affiliation of The Suffocated]
如果大家想自己寫信的話,張家邦校長的電郵地址為 ckp@plktytc.edu.hk。寫信的時候,請不要用憤青語。
其他相關網頁——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董玉娣中學女生以言論入罪
庫斯克的床:涼薄網誌女生記大過事件
1-555-CONFIDE: 不反對通知書
鄺恩瀚﹕從記大過看社會價值觀
Ticklish﹕怎樣的學生怎樣的學校
小奧私陸:董玉娣中學 x 衰嘢唔准講
後記:如各位所見,在下的英文水平甚低。回看這封信件,起碼有四五個英文問題。如果各位的語文(不論中、英文)程度淪落到可以和我看齊,希望你們也不怕自曝其短,向張校長表達你的意見。學校不教導和保護學生,反而因為受到外間憤青式的攻擊而嚴懲無知弱小,怎樣說也不是教育家所為。如果今次事件令該校的校譽一落千丈的話,原因恐怕並不在於「冷血少女」的言論,而在於學校的師長失去了教育家的節操。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星期一雜炒
記得執屋
香港人忙忙忙,平日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打掃和執拾家居。不過要是忘了執屋,後果可以很嚴重:
災區需要專業
所謂自願帶物資去賑災,究竟能否幫到災民,甚至幫倒忙,很值得大家深思。記者好康今日把他/她在災區的觀察寫在 blog 裏,我極力推薦。其實大家平素作慈善捐款,或者大叫中國加油,究竟是出於朋輩壓力、自我滿足還是其他原因,也值得我們反省。黃宇軒昨天在《明報》的文章,不只是當頭棒喝,還提醒我們防範災民在受到天災蹂躪之後,還要受財團魚肉。
Google 打開天窗探地熱
電腦雜誌 Computerworld 報道,Google 將為它那神秘的搜尋算則掀開帷幕的一角。有留意 Google 的朋友都知道,當初 Google 成立時所用的搜尋算則雖然拿了專利,卻是公開的。基本上它只不過是矩陣理論內一個名為 Perron-Frobenius Theorem 的應用,不是甚麼新發明,但想到把定理用在網頁搜尋上面,卻是創新。所以我一直都把 Google 的 PageRank formula 視作解釋發明 (invention) 和創意 (innovation) 兩者分別的最佳例子。
隨著算則的不斷進化,現時局外人已無從知曉 Google 到底是如何為網頁排序了。在微軟的虎視眈眈之下,Google 竟然決定把公司的最高機密部份公開,真不知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
除了以上決定,據 CNET Magazine 報道,Google 亦正在積極與一家以色列企業 Ormat Technologies 洽談地熱發電。現時未知 Google 會否投資到這間公司。
本來 Google 的 server farms 耗電量驚人,而油價又節節上升,Google 要利用地熱發電,並不出奇。但 Ormat 一來是以色列公司,二來根據 CNET 的報道,Ormat 好像跟美國能源部又有點關係,到底 Google 會不會慢慢和美、以兩國的軍工綜合體扯上關係,值得留心。
言論自由之頭七:雍正帝御准屯兵之門保國安良懂欲涕中學
自己看。為了內心平靜和精神衛生,有時最好還是不要上網,免得看到令人眼火爆的消息。
香港人忙忙忙,平日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打掃和執拾家居。不過要是忘了執屋,後果可以很嚴重:
災區需要專業
所謂自願帶物資去賑災,究竟能否幫到災民,甚至幫倒忙,很值得大家深思。記者好康今日把他/她在災區的觀察寫在 blog 裏,我極力推薦。其實大家平素作慈善捐款,或者大叫中國加油,究竟是出於朋輩壓力、自我滿足還是其他原因,也值得我們反省。黃宇軒昨天在《明報》的文章,不只是當頭棒喝,還提醒我們防範災民在受到天災蹂躪之後,還要受財團魚肉。
Google 打開天窗探地熱
電腦雜誌 Computerworld 報道,Google 將為它那神秘的搜尋算則掀開帷幕的一角。有留意 Google 的朋友都知道,當初 Google 成立時所用的搜尋算則雖然拿了專利,卻是公開的。基本上它只不過是矩陣理論內一個名為 Perron-Frobenius Theorem 的應用,不是甚麼新發明,但想到把定理用在網頁搜尋上面,卻是創新。所以我一直都把 Google 的 PageRank formula 視作解釋發明 (invention) 和創意 (innovation) 兩者分別的最佳例子。
隨著算則的不斷進化,現時局外人已無從知曉 Google 到底是如何為網頁排序了。在微軟的虎視眈眈之下,Google 竟然決定把公司的最高機密部份公開,真不知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
除了以上決定,據 CNET Magazine 報道,Google 亦正在積極與一家以色列企業 Ormat Technologies 洽談地熱發電。現時未知 Google 會否投資到這間公司。
本來 Google 的 server farms 耗電量驚人,而油價又節節上升,Google 要利用地熱發電,並不出奇。但 Ormat 一來是以色列公司,二來根據 CNET 的報道,Ormat 好像跟美國能源部又有點關係,到底 Google 會不會慢慢和美、以兩國的軍工綜合體扯上關係,值得留心。
言論自由之頭七:雍正帝御准屯兵之門保國安良懂欲涕中學
自己看。為了內心平靜和精神衛生,有時最好還是不要上網,免得看到令人眼火爆的消息。
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
不懂地理也可試著理解地震論文
(前言:下文是我三天前開始寫的,但寫到一半便沒心情寫下去了。自問承受悲情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在一次過看了幾十幅災區照片之後。今天總算有心機把文章寫完,不過關於地震的事,以後也許會少寫了。)
早陣子有很多關於地震預報的講法,網上亦流傳著有關的學術論文。一般人(包括我)不懂地震學,不知該信這些說法還是不信好。但正如五音不全的人亦能判斷歌手唱腔的好壞,有時只要夠耐性和細心,無須懂得高深的知識也能看出一些說法的不合理之處。
以下我會選一篇從《東南西北》看到的論文來解釋我的意思。雖然大家很關心地震預報的可能性,但為求方便,我揀的這篇文章並非關於如何預測地震,而是講如何評核地震預測的表現。其實宋以朗先生在他的網誌已經對此文作出了很恰當的批評,但我也不妨來個狗尾續貂,補充一下。
這篇文章的作者為陳學忠、陳佩燕及王林瑛,題為《對近年來地震危險區預測效果的評估》。每年初,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都會列出一份有地震危險地區的名單。如果年內在這些「危險區」確有五級或以上的地震發生,那麼該項預測便算成功。當然,如果我把中國全境都劃為危險區的話,那麼這個預測幾乎必會命中,所以危險區劃得太大是沒意思的;可是劃得太小,又難以命中。要量度這些「危險區」定得好不好,需要有一個能夠量化的準則。
陳學忠等人就是嘗試用一個稱為「R值」的東西來做評核的標準。舉例來說,假設中國是一塊可以劃作 10 × 10 網格的土地:
如果我於年頭勾出了三塊長方形危險區(圖中綠色部份),而本年又在全國的八個網格(紅色部份)發生地震,那樣R值是這樣計算的:
設
A 為所考慮地區的總面積(以網格為單位,在本例中為 100),
AR 為劃定危險區的總面積(綠色部份,在本例中為 31),
AQ 為地震區的總面積(紅色網格,在本例中為 8),
n 為落在危險區中的地震網格數目(在綠色區域中的紅色格子,在本例中共 5 格)。
(註:在原文中,A, AR 和 AQ 的符號為 N, N1 跟 N1,因太混亂,故改用現在的符號。)
那樣
R = (n/AQ) - (AR-n)/(A-AQ)。
在本例中 R = (5/8) - (31-5)/(100-8) = 0.3424。當然,在現實中中國的領土及預估的危險區都不是長方形 ,但 R 的算法沒變。患有「恐數症」的朋友可能會咕嘀為甚麼 R 值的公式要如此設計,不過這裏我就不談了,只可以說,理論上,R 值最大為 1,而且 R 值愈高,代表危險區愈勾得準。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把全國(不包括西藏地區)分成 972 個網格,其中西部地區佔了 517 個。以下是從 2001 至 2004 年,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為全國及西部地區所劃的危險區的 R 值:
從這兩個表看來,這幾年的 R 值大致上在上升,似乎地震局的預報工作做得愈來愈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毋須精通地理或數學,只要夠細心,你便會發現以上的列表有個大問題。雖然上表好像給出了許多數據,但有時重要的不止是「看見甚麼」,還有「沒看見甚麼」。表 5 和表 6 列出了全國及西部的數據,但東部的呢?從這兩個表,其實可以推出東部的數字:
覺得怎樣?無論怎看也不算差吧。雖然每年關於東部的預測皆落空,但實際上頂多是沒有命中一次地震而已。可是 R 在此處卻是負數。這正正暴露了 R 值的缺點,就是我們不知應該用甚麼尺度來量度 R 值。就好像用五千萬元來賺一百萬, 跟用五十萬來賺一百萬很不同這個道理一樣,R 值每升 0.1,並不代表同等的進步。在表 5 和表 6 中,雖然 2004 年的 R 值比其餘三年的為大,但它究竟是否已高到令人滿意的地步?此外,從 2002 到 2004 年 R 值的變化,到底是顯著的進步,還是很輕易便能達到的結果?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陳等人假設地震在全國各個網格有均等的發生機會。然後,利用模擬實驗,他們發現在同等的地震數目 AQ 和同等的危險區面積 AR 下,由地球物理所所劃危險區的 R 值,是遠高於由隨機亂劃所得的 R 值的。由此說明他們的地震預報不但愈來愈準確,而且是有真材實料的。
可惜,他們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就是發生地震的機會並不是平均分佈的。譬如香港自有紀錄( 1905 年起)以來便從未發生過大地震。從上面幾個列表我們也可看見,中國的東、西部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是很不同的。如果在模擬實驗中假設各地都可能有大地震,而實際上大地震只集中在斷層一帶,那樣,地球物理所所劃危險區的 R 值遠高於隨機亂劃的 R 值,又有何出奇?
由於 R = (n/AQ) - (AR-n)/(A-AQ),如果 AR、AQ 和 n 都不變的話,那麼 A 愈大,R 值也愈大。反之,如果並非全國 972 個網格都可能發生大地震的話,那麼以全國面積代入 A,只會令 R 值被嚴重高估。
要量度地球物理所的預報表現,可以這樣想。假設 AR、AQ 和 n 不變,但危險區的位置卻是隨機劃定的。那麼,命中少於 n 個網格的機會大不大?如果這個機率是很微小的話,那麼地球物理所能命中 n 個網格便不稀奇。這點陳學忠等人不是沒有想過,但他們的計算卻完全錯誤。由於這篇網誌的目的並不是談概率論,所以細節我就不說了。只要是讀過附加數的香港中學生,應該都可以看出陳等的論文中的技術錯誤。
長話短說,以下是在西部地區(AR、AQ 和 n 的數值見表 6)隨機劃定的危險區會命中少於 n 個網格的機會率,和實際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網格數目 A 之間的關係:
可以看到,地球物理所的預報算不算準,與 A 的數值有很大關係。上圖橫軸左端的數值(沒有在圖中標出)為 129 (約為 517 的四分之一)。如果在西部 517 個網格中實際只得四分一有機會發生大地震的話,那麼以 2004 年的數據來看,瞎猜較地球物理所的預測為差的機會率只有 0.245, 2001-2003 年就更不用提了。相反,若果西部 517 個網格都可能發生大地震的話,那麼地球物理所的預測差不多百分百是勝過盲猜的。由於陳等的論文缺乏西部 517 個網格完整的地震統計數據,要說地球物理所的預測準確,結論未免下得太快。
外國很多論文都以統計學來修飾或者誤導讀者,但中國的學者卻連中學程度的概率論也掌握不來。這兩種情況那個較佳,我不知道。
後記一:早上寫完本文後,傍晚看《鏗鏘集》,旁白竟然引用陳學忠等人的另一篇文章和早前在小博也提及過,由龍小霞等人所撰的文章,說早有學者預測過四川會發生大地震。這真是令人沮喪。我等平民百姓對地震學毫無認識,往往倚賴記者的報道。但當連記者都不盡力對新聞的內容求證時,普通人又如何決定究竟該信甚麼?
後記二:剛剛看《東南西北》網誌,看見一篇來自《新語絲》的文章,說耿慶國的旱震理論原來是偽科學!由於沒有第一手資料(耿的論文),我無法判斷網主所言是否屬實。但以網主提出的論據來看,其批評似乎有點道理。這不禁令我疑惑:到底中國的地震學界是不是都充斥著占星家?為甚麼近日在網上流傳的所謂「學術論文」,竟無一內地學者駁斥?!
早陣子有很多關於地震預報的講法,網上亦流傳著有關的學術論文。一般人(包括我)不懂地震學,不知該信這些說法還是不信好。但正如五音不全的人亦能判斷歌手唱腔的好壞,有時只要夠耐性和細心,無須懂得高深的知識也能看出一些說法的不合理之處。
以下我會選一篇從《東南西北》看到的論文來解釋我的意思。雖然大家很關心地震預報的可能性,但為求方便,我揀的這篇文章並非關於如何預測地震,而是講如何評核地震預測的表現。其實宋以朗先生在他的網誌已經對此文作出了很恰當的批評,但我也不妨來個狗尾續貂,補充一下。
這篇文章的作者為陳學忠、陳佩燕及王林瑛,題為《對近年來地震危險區預測效果的評估》。每年初,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都會列出一份有地震危險地區的名單。如果年內在這些「危險區」確有五級或以上的地震發生,那麼該項預測便算成功。當然,如果我把中國全境都劃為危險區的話,那麼這個預測幾乎必會命中,所以危險區劃得太大是沒意思的;可是劃得太小,又難以命中。要量度這些「危險區」定得好不好,需要有一個能夠量化的準則。
陳學忠等人就是嘗試用一個稱為「R值」的東西來做評核的標準。舉例來說,假設中國是一塊可以劃作 10 × 10 網格的土地:
如果我於年頭勾出了三塊長方形危險區(圖中綠色部份),而本年又在全國的八個網格(紅色部份)發生地震,那樣R值是這樣計算的:
設
A 為所考慮地區的總面積(以網格為單位,在本例中為 100),
AR 為劃定危險區的總面積(綠色部份,在本例中為 31),
AQ 為地震區的總面積(紅色網格,在本例中為 8),
n 為落在危險區中的地震網格數目(在綠色區域中的紅色格子,在本例中共 5 格)。
(註:在原文中,A, AR 和 AQ 的符號為 N, N1 跟 N1,因太混亂,故改用現在的符號。)
那樣
R = (n/AQ) - (AR-n)/(A-AQ)。
在本例中 R = (5/8) - (31-5)/(100-8) = 0.3424。當然,在現實中中國的領土及預估的危險區都不是長方形 ,但 R 的算法沒變。患有「恐數症」的朋友可能會咕嘀為甚麼 R 值的公式要如此設計,不過這裏我就不談了,只可以說,理論上,R 值最大為 1,而且 R 值愈高,代表危險區愈勾得準。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把全國(不包括西藏地區)分成 972 個網格,其中西部地區佔了 517 個。以下是從 2001 至 2004 年,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為全國及西部地區所劃的危險區的 R 值:
年度 | AR | AQ | n | R |
2001 | 111 | 16 | 6 | 0.265 |
2002 | 148 | 9 | 3 | 0.182 |
2003 | 84 | 16 | 6 | 0.293 |
2004 | 98 | 12 | 6 | 0.404 |
年度 | AR | AQ | n | R |
2001 | 78 | 16 | 6 | 0.231 |
2002 | 117 | 9 | 3 | 0.109 |
2003 | 63 | 15 | 6 | 0.286 |
2004 | 77 | 11 | 6 | 0.405 |
從這兩個表看來,這幾年的 R 值大致上在上升,似乎地震局的預報工作做得愈來愈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毋須精通地理或數學,只要夠細心,你便會發現以上的列表有個大問題。雖然上表好像給出了許多數據,但有時重要的不止是「看見甚麼」,還有「沒看見甚麼」。表 5 和表 6 列出了全國及西部的數據,但東部的呢?從這兩個表,其實可以推出東部的數字:
年度 | AR | AQ | n | R |
2001 | 33 | 0 | 0 | N/A |
2002 | 31 | 0 | 0 | N/A |
2003 | 21 | 1 | 0 | -0.046 |
2004 | 21 | 1 | 0 | -0.046 |
覺得怎樣?無論怎看也不算差吧。雖然每年關於東部的預測皆落空,但實際上頂多是沒有命中一次地震而已。可是 R 在此處卻是負數。這正正暴露了 R 值的缺點,就是我們不知應該用甚麼尺度來量度 R 值。就好像用五千萬元來賺一百萬, 跟用五十萬來賺一百萬很不同這個道理一樣,R 值每升 0.1,並不代表同等的進步。在表 5 和表 6 中,雖然 2004 年的 R 值比其餘三年的為大,但它究竟是否已高到令人滿意的地步?此外,從 2002 到 2004 年 R 值的變化,到底是顯著的進步,還是很輕易便能達到的結果?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陳等人假設地震在全國各個網格有均等的發生機會。然後,利用模擬實驗,他們發現在同等的地震數目 AQ 和同等的危險區面積 AR 下,由地球物理所所劃危險區的 R 值,是遠高於由隨機亂劃所得的 R 值的。由此說明他們的地震預報不但愈來愈準確,而且是有真材實料的。
可惜,他們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就是發生地震的機會並不是平均分佈的。譬如香港自有紀錄( 1905 年起)以來便從未發生過大地震。從上面幾個列表我們也可看見,中國的東、西部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是很不同的。如果在模擬實驗中假設各地都可能有大地震,而實際上大地震只集中在斷層一帶,那樣,地球物理所所劃危險區的 R 值遠高於隨機亂劃的 R 值,又有何出奇?
由於 R = (n/AQ) - (AR-n)/(A-AQ),如果 AR、AQ 和 n 都不變的話,那麼 A 愈大,R 值也愈大。反之,如果並非全國 972 個網格都可能發生大地震的話,那麼以全國面積代入 A,只會令 R 值被嚴重高估。
要量度地球物理所的預報表現,可以這樣想。假設 AR、AQ 和 n 不變,但危險區的位置卻是隨機劃定的。那麼,命中少於 n 個網格的機會大不大?如果這個機率是很微小的話,那麼地球物理所能命中 n 個網格便不稀奇。這點陳學忠等人不是沒有想過,但他們的計算卻完全錯誤。由於這篇網誌的目的並不是談概率論,所以細節我就不說了。只要是讀過附加數的香港中學生,應該都可以看出陳等的論文中的技術錯誤。
長話短說,以下是在西部地區(AR、AQ 和 n 的數值見表 6)隨機劃定的危險區會命中少於 n 個網格的機會率,和實際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網格數目 A 之間的關係:
可以看到,地球物理所的預報算不算準,與 A 的數值有很大關係。上圖橫軸左端的數值(沒有在圖中標出)為 129 (約為 517 的四分之一)。如果在西部 517 個網格中實際只得四分一有機會發生大地震的話,那麼以 2004 年的數據來看,瞎猜較地球物理所的預測為差的機會率只有 0.245, 2001-2003 年就更不用提了。相反,若果西部 517 個網格都可能發生大地震的話,那麼地球物理所的預測差不多百分百是勝過盲猜的。由於陳等的論文缺乏西部 517 個網格完整的地震統計數據,要說地球物理所的預測準確,結論未免下得太快。
外國很多論文都以統計學來修飾或者誤導讀者,但中國的學者卻連中學程度的概率論也掌握不來。這兩種情況那個較佳,我不知道。
後記一:早上寫完本文後,傍晚看《鏗鏘集》,旁白竟然引用陳學忠等人的另一篇文章和早前在小博也提及過,由龍小霞等人所撰的文章,說早有學者預測過四川會發生大地震。這真是令人沮喪。我等平民百姓對地震學毫無認識,往往倚賴記者的報道。但當連記者都不盡力對新聞的內容求證時,普通人又如何決定究竟該信甚麼?
後記二:剛剛看《東南西北》網誌,看見一篇來自《新語絲》的文章,說耿慶國的旱震理論原來是偽科學!由於沒有第一手資料(耿的論文),我無法判斷網主所言是否屬實。但以網主提出的論據來看,其批評似乎有點道理。這不禁令我疑惑:到底中國的地震學界是不是都充斥著占星家?為甚麼近日在網上流傳的所謂「學術論文」,竟無一內地學者駁斥?!
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
哀悼是集體的自我陶醉
標題這樣說,當然甚為偏頗,但最近耳聞目睹的「哀悼」行為,卻教我愈看愈不舒服。
經朋友介紹,我現時在理工大學做兩個月短期工。昨天在民主牆,看到有人譴責理工大學學生宿舍在全國哀悼日竟然還繼續一項名為「笑聲震武林」的活動。從大字報看來,這個活動似乎只是普通的聯誼活動,可能由於名字有「笑聲」二字,才惹人側目。根據該舍堂舍監的回應,在活動開始之前參與的師生都先默哀了一會,之後還有近日才賑災回來的教授讀述災場的情形。即使你懷疑活動的參加者實際有多關心四川的災民,他們都總算做足了禮數。
可是這些在大字報留言的同學仍不「原諒」他們,其中一位甚至引述中國政府,說「『在全國哀悼日應停止一切娛樂活動』;既然奧運火炬可以暫停傳送,香港賽馬會可以暫停賽馬,為甚麼宿舍不可以暫停這個活動?難道這就是一國兩制?」強詞奪理,以「人命」的大義名份去打壓他人,我看了就反感。如果這個「笑聲震武林」是在鎮雄縣這個災區舉行,無視身邊的災民,當然不對,但這次活動遠在香港,地震又過了一週,主辦者又叫人關注災情,何錯之有?難道要他們無限期地押後活動,每天拉長著臉扮哭喪?
說起來,理大是本地八間大學中最擅長籌募經費的大學。這次地震,理大的反應很快,差不多第一時間便在全校校園張貼印刷精美的海報,呼籲別人捐款。可是理大校友陳基泰不幸喪生已個多月,我倒從沒聽過理大有籌款去撫恤陳家。是香港人比四川人命賤,還是理大校方覺得陳基泰「抵死」?明眼人當然知道兩者都不是,由於捐款給理大的,大多是和中共關係良好的人,校方的即時反應,只不過是為了表達他們有多愛國吧。
有線新聞報道,成都市區有大量青年自發上街為四川的災民打氣。從電視上,可看到他們揮舞著五星紅旗,喊著「中國加油」,氣氛熱烈。至於為甚麼震上加油能安慰或幫助到地震災民,我就不得而知了。
經朋友介紹,我現時在理工大學做兩個月短期工。昨天在民主牆,看到有人譴責理工大學學生宿舍在全國哀悼日竟然還繼續一項名為「笑聲震武林」的活動。從大字報看來,這個活動似乎只是普通的聯誼活動,可能由於名字有「笑聲」二字,才惹人側目。根據該舍堂舍監的回應,在活動開始之前參與的師生都先默哀了一會,之後還有近日才賑災回來的教授讀述災場的情形。即使你懷疑活動的參加者實際有多關心四川的災民,他們都總算做足了禮數。
可是這些在大字報留言的同學仍不「原諒」他們,其中一位甚至引述中國政府,說「『在全國哀悼日應停止一切娛樂活動』;既然奧運火炬可以暫停傳送,香港賽馬會可以暫停賽馬,為甚麼宿舍不可以暫停這個活動?難道這就是一國兩制?」強詞奪理,以「人命」的大義名份去打壓他人,我看了就反感。如果這個「笑聲震武林」是在鎮雄縣這個災區舉行,無視身邊的災民,當然不對,但這次活動遠在香港,地震又過了一週,主辦者又叫人關注災情,何錯之有?難道要他們無限期地押後活動,每天拉長著臉扮哭喪?
說起來,理大是本地八間大學中最擅長籌募經費的大學。這次地震,理大的反應很快,差不多第一時間便在全校校園張貼印刷精美的海報,呼籲別人捐款。可是理大校友陳基泰不幸喪生已個多月,我倒從沒聽過理大有籌款去撫恤陳家。是香港人比四川人命賤,還是理大校方覺得陳基泰「抵死」?明眼人當然知道兩者都不是,由於捐款給理大的,大多是和中共關係良好的人,校方的即時反應,只不過是為了表達他們有多愛國吧。
有線新聞報道,成都市區有大量青年自發上街為四川的災民打氣。從電視上,可看到他們揮舞著五星紅旗,喊著「中國加油」,氣氛熱烈。至於為甚麼震上加油能安慰或幫助到地震災民,我就不得而知了。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給總統的秘密賀禮
【鑿埜報專訊】據本報獲得的可靠消息,為了慶祝台灣總統馬英九就職,美國、中國大陸和日本早於兩星期前已經經由外交磋商,同意各自送出一座動物肖像鎮守台灣總統府的東、西、北三方。
美方會送出禿鷹銅像,鎮守東方;日本將送出忠犬ハチ公 (Hachikō) 銅像,鎮北方;而中國大陸會由密使運送陶製唐三彩馬,鎮守總統府的西方。香港風水學大師蘇玲責認為,這三隻吉祥物將結合另一瑞獸形成風水陣,保持台海現狀不變。
第四瑞獸將取台灣本島的動物作肖像。由於台灣現時並無吉祥獸,故馬英九特意把今天的就職晚宴設於高雄市舉行,以便和綠營人士協商。據悉,雖然馬英九已委任台聯的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但綠營人士仍然心存疑慮。為防止表面上的風水陣內裏原來是鍊成陣,綠營人士現正尋求獨立鍊金術師的意見。
註:如果閣下看不明白的話,別太認真,上面只是一些香港人才看得明白的爛笑話(好無聊,我知道的)。
註二(五月廿七日):連陸委會主委的名字都搞錯,看來我沒救了。現已更正。
美方會送出禿鷹銅像,鎮守東方;日本將送出忠犬ハチ公 (Hachikō) 銅像,鎮北方;而中國大陸會由密使運送陶製唐三彩馬,鎮守總統府的西方。香港風水學大師蘇玲責認為,這三隻吉祥物將結合另一瑞獸形成風水陣,保持台海現狀不變。
第四瑞獸將取台灣本島的動物作肖像。由於台灣現時並無吉祥獸,故馬英九特意把今天的就職晚宴設於高雄市舉行,以便和綠營人士協商。據悉,雖然馬英九已委任台聯的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但綠營人士仍然心存疑慮。為防止表面上的風水陣內裏原來是鍊成陣,綠營人士現正尋求獨立鍊金術師的意見。
註:如果閣下看不明白的話,別太認真,上面只是一些香港人才看得明白的爛笑話(好無聊,我知道的)。
註二(五月廿七日):連陸委會主委的名字都搞錯,看來我沒救了。現已更正。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默哀?
「如果真有地獄的話,人間就是地獄了。」默哀三分鐘?我們不是已經默默地,甚至揪心地哀痛了一個多星期了嗎?
耶穌的使徒保羅說,與哀哭的人同哭。這個星期,大家都做到了。默哀三分鐘,記念著四川的災民,反省自己平素如何待人接物,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充實,這些都雖然有意義,卻對這次災難無補於事。如果在那三分鐘,沒有想想四川的災民還有甚麼需要,那麼這三分鐘不過是集體感傷而已。
四川的災民要的,不是大家默哀的三分鐘,而是政府多救災三分鐘;他們不是要大家停下來,而是要政府的救災及賑災工作不要停下來。
當初地震發生不久後,有線電視的記者已經到達災場。雖然他們並不是最早到場的記者,但印像中卻是最早播放災場片段的人。他們沒有像無線電視的記者般跟著溫家寶的屁股跑,反而實實在在的採訪災民的情況。在其中一段報道,災民拉者記者的手說起初某電視台(可能是央視)的記者在拍攝的時候,救援人員就不停地挖掘,但記者一走,救援人員就走了。今天在大家默哀的時候,這些災民的家人可能老早已沒救。我不知現在還有多少災民仍然懷著希望,祈求他們的家人可以獲救。何時停止搜救,姑勿論政治後果,本身需要專業但困難的判斷,但隨著時間流逝,大家心裏都明白停止搜救的日子已為期不遠。如果當初可以多爭取一點時間救災,而不是花時間搞政治宣傳,那怕只是救多一個人,也是好的。
今天大家默哀的時候,是不是只顧想著過去,忽略展望將來?不久在結束救援行動之後,全面的重建就會展開。忙碌的我們到時又會否把四川的災民拋諸腦後?豆腐渣工程會否重現?富有愛心的諸位在捐過錢後是否就完全信任你們所信託的對像?
雲南省鎮雄縣雖然不在四川,但也是災區之一。根據縣政府的講法,「5月13日,我縣災情收集完畢。全縣損壞民房2506戶3688間,倒塌校舍4間257平方米,黑樹煙站圍牆倒塌15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769.9萬元,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災民情緒穩定,生產生活秩序正常。」在這樣重大的奇蹟發生之後,我們是不是應該注意一下鎮雄縣的教育?塌了四間校舍,竟無一學童傷亡,想必當時師生皆在逃學。雖然錯有錯著,得保性命,但在該縣的政府幹部及武警激情聯歡、將來在國家用錢為鎮雄縣蓋回防震校舍之後,應勸勉該縣師生日後好好努力,回報國家的恩情才是。
說到重建,在樓房道路的建設方面,低技術的部份可否讓國內的下崗工人受訓參與?經歷天災自然苦,但不在災區而三餐不繼,也是種磨難。只著眼安置災民,吸乾幫助其他人所需的資源,並不是濟世,只是把地獄從一處搬到另一處而已。經濟不是零和遊戲,讓下崗工人參與災區重建,相信災民和工人都會獲益的。
除了災區重建,政令不出中南海的領導人,可否藉著這次機會,組織一隊欽差大臣,到各鄉鎮抽驗各學校的建築質素?天災雖可怕,人禍猶可悸。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即使不能防貪,讓地方官吏至少不要貪得那麼過份也好。當然,如果連欽差大臣也貪一份的話,就不如改用帳篷校舍推行小班教學算了。
所謂百無一用是網民,上面我所說的,雖是肺腑之言,但極可能只是無法實行的空想。可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我相信只要人人警醒,默哀之餘不忘關注後續發展,中國的防災工作才會有進步,否則感傷過後,仍會有另一輪的感傷。
昨天本地有位中一女生自承對四川無感情,地震「關佢叉事」,救人不如救熊貓,結果被網民瘋狂責罵,學校電腦被入侵,校長接投訴。但對一個很可能未經歷過親友死亡的中一女生來說,她講出心底話,為甚麼要苛責?人類的價值就真的比不會殺戮,不會貪污腐化的熊貓高嗎?換了她說的是大家在默哀時忘得一乾二淨的緬甸人而非四川人的話,大家又會那麼憤怒嗎?再極端點,正如一些網友指出,換了是美國人的話又如何?九一一的時候不是有中國網民大肆慶賀嗎?咬牙切齒地罵這位女生的眾人當時又在何處?
傳奧運火炬的時候,站在憤青對面的人在「國家」這個大義名份之下,雖無示威的自由,但總還算有言論自由。現在在「人命」(嚴格來說是「四川人命」)這個大義名份底下,港人連言論自由都被剝奪了。今天,我也默哀,但為的不是四川的死傷者,而是一名女生在中一的時候便被迫學習以虛偽來生存這個事實。
P.S. 1) 要罵便即管罵,但我已經很疲倦,不會以回應來為各位宣洩情緒了,對不起。
2) (5 月 20 日)人們最關心的,往往是自己最親近的,或者是情感上最認同的人,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們不應因為別人只惦記四川的災民和遇難者而怪責他們忘記了緬甸的災民。同樣道理,我們也不應因為上述女生的麻木而苛責她,否則我們只是以人命為藉口來抬舉自己、濫情一番而已。誠然,當那女生她說那番話時,並沒有關注別人的感受,但如果不是網民的瘋狂反應,她的說話只會鮮為人知。現在那番說話傳開了,不但傷害了她,還傷了在港川人的心。
3) 默哀的時候,大家有沒有關心過這次殉職的救援人員,及仍然身在險地的其他官兵和記者?希望那些堰塞湖不會水淹七軍,希望各位記者朋友(如好康、Gunner 和茂斯諸君)可以平安回家就好了。
2008年5月18日星期日
大奧
不知是年紀大了還是品味高/低了,這一刻我正在熱切期待著幾十分鐘後重播的電視連續劇《大奧》。
最初在黃金時段播放的時候,見母親看得津津有味,便本能反應地想:哼!師奶劇!但有次晚上無意中看了一集重播之後,便愛上了這套連續劇。
喜歡《大奧》那糾纏不清的恩怨故事;
喜歡《大奧》對白不多;
喜歡《大奧》旁述娓娓道來那種章回味道;
喜歡《大奧》漂亮的衣服和場景;
喜歡《大奧》膽敢用夾雜了英語的流行曲作古裝劇的主題曲;
喜歡《大奧》一眾角色所行的禮節,就像看粵劇我們也愛看生旦的做手。
當然,我也喜歡《大奧》的美女。現在重播的《大奧.華之亂》有美貌的藤原紀香(御台所信子夫人)和很有小家碧玉、賢良淑德味道的內山理名(安子夫人)。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在上一輯《大奧.第一章》裏頭的阿萬夫人,劇中的瀨戶朝香真的予人出塵脫俗的感覺。
看無線的網站,竟然稱《大奧》為「號稱日本版《金枝慾孽》」的電視劇。《金枝慾孽》我未看過,不敢評論,但按 Wikipedia 的資料,《大奧》在 2003-2005 年間播出,而《金枝慾孽》要到2004 年 8 月才首播。無線電視這樣說,也未免太自大了吧。
P.S. 看《大奧》的官方網站,好像有一套由深田恭子主演的《大奧》正在播出。懂日文的朋友,未知可否告知這究竟是電影還是特別版的電視劇?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一隻獅子領導的一百隻羊勝過一隻羊領導的一百隻獅子
不是有十萬解放軍便可成事的。到何處搜救,那個災場優先,甚麼地方應投入多少人,決定挖掘那一堆瓦礫,運送或空投多少或甚麼物資,精於戰鬥的軍人未必懂得判斷。
即使是前線的搜救工作,中國的救援隊伍的技術和經驗也不足。雖然這兩三天中國政府終於接受日本、台灣、南韓和香港的救援隊伍進行搜救,但英、美的依然未能 入境。到底中共何時才明白,接受外地救援人員幫助,不單能提升自己救援隊伍的能力,還有助外地人累積救難的經驗,是利己利人的事?
至於如何協調工程、搜救、醫療和物流工作,以最具效率的方式執行,避免錯配資源,所需的管理能力和判斷形勢的能力,更加是中國現時最欠缺的。這次地震之後,希望中國可以積極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保護幾十萬百姓性命的責任,並不是每個人都擔得起。剛才新聞說北川縣和青川縣可能決堤,政府決定緊急撤離民眾和搜救人員。撤退的範圍有多大?何時停止搜救?一旦發生了洪災波及附近縣城,又該如何辦?我等博客要坐在舒適的環境月旦中共的部署很容易,但要是由我們指揮,恐怕甚麼也做不來。
(不過話雖如此,本地這班所謂 artists 也該停止他們那些籌款 show 了吧。還有無線那班記者,新聞自由再重要,也不能在自己也照顧不了自己的情況下,跑去人家的災場住人家的帳篷,吃人家的食物,喝人家的水,拖人家的後腿。停止吧,你們真是愈看愈醜陋。)
即使是前線的搜救工作,中國的救援隊伍的技術和經驗也不足。雖然這兩三天中國政府終於接受日本、台灣、南韓和香港的救援隊伍進行搜救,但英、美的依然未能 入境。到底中共何時才明白,接受外地救援人員幫助,不單能提升自己救援隊伍的能力,還有助外地人累積救難的經驗,是利己利人的事?
至於如何協調工程、搜救、醫療和物流工作,以最具效率的方式執行,避免錯配資源,所需的管理能力和判斷形勢的能力,更加是中國現時最欠缺的。這次地震之後,希望中國可以積極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保護幾十萬百姓性命的責任,並不是每個人都擔得起。剛才新聞說北川縣和青川縣可能決堤,政府決定緊急撤離民眾和搜救人員。撤退的範圍有多大?何時停止搜救?一旦發生了洪災波及附近縣城,又該如何辦?我等博客要坐在舒適的環境月旦中共的部署很容易,但要是由我們指揮,恐怕甚麼也做不來。
(不過話雖如此,本地這班所謂 artists 也該停止他們那些籌款 show 了吧。還有無線那班記者,新聞自由再重要,也不能在自己也照顧不了自己的情況下,跑去人家的災場住人家的帳篷,吃人家的食物,喝人家的水,拖人家的後腿。停止吧,你們真是愈看愈醜陋。)
四川地震:直升機、預警及其他
這幾天最惹本地文人和博客注目的話題,莫過於李怡、林忌及黃世澤都不約而同地贊同天譴論,引起眾人圍攻。當中是否有誤會,人言人殊。但即使你認為他們冷血或涼薄,只要你不因人廢言的話,在這個港人甚麼都幫不上忙的時刻,應當贊同他們至少有件事是做得相當對的,就是沒有停止反思中國政府的表現。關於這點,我也想談一下。
直升機
近日對中國政府有幾個流傳得較廣的批評,其一是說參與空投的直升機數目不夠,看中國全軍,竟然只得幾百架直升機。
不夠直升機是事實。按 globalsecurity.org 的估計,相信中國在 2005 年時太約有 369 架軍用直升機,而其中有數十架是攻擊直升機。所以即使出動全軍,能參與空投的直升機數目應太約在三百架上下。可是這批直升機中,不是每一架都像新型的 HC-120 一樣負重量大,所以中國的空投能力其實很有限。
但若因此而怪責中國政府,我想是過份了。你猜美國有多少架軍用直升機?根據網站 Military Factory 的資料,數目大約是 1704 架。不計如眼鏡蛇和阿柏奇等等的攻擊直升機,可作救災用的約有 856 架。這是 2003 年的資料,當時還有數百架越戰時期的 OH-58 直升機等著遭淘汰,所以現在的數目應該還要少一點。以美國這個很早就進行軍隊現代化的超級軍事強國來作比較,遲起步的中國的軍用直升機數目其實並不算少。而且製造直升機並不是簡單的事。按 globalsecurity.org 所講,在引入了法國的技術之後,中國每年也只能生產 20 架 HC-120 直升機。要擴充機隊,無法一蹴而就。
地震預警
另一個流傳得較廣的批評,是說學者早就預測了四川大地震,只是中國的官僚沒有警惕。《都是那些日子》blog 就轉載了其中一篇學術論文的一部份。由於轉載的不是全文,所以我只能大略推測論文的幾位作者到底想說甚麼。
他們似乎是這樣說的。上一世紀,川滇地區發生了廿五次六點七級或以上的地震。其中有十五年的年份是這樣的:
1913 — 1933 — 1952 — 1971
1917 — 1936 — 1955 — 1974
1923 — 1941 — 1960 — 1979
1950 — 1970 — 1989
在以上四組數列中,每組的年份絕大部份都相隔 19 年,少部份相隔 18 或 20 年,以 19 年的間隔作推測,從第四組數列中可看出,2008 (= 1989+19) 年左右川滇地區可能會發生大地震。
《都是那些日子》是我慣看的一個網誌,看到作者轉載這樣的所謂學術論文,我真有點失望。這種看出所謂數字規律的做法,比部份股民愛用的江恩理論還不堪,和所謂聖經密碼 (bible code,即在聖經中每隔幾字抽出一個,排成一句便會顯示隱藏訊息)不相上下(但聖經密碼的研究倒是嚴謹得多)。時間所限,我用電腦隨機生成五組數列,每組有 25 個介乎 1 與 100 之間的數字,看看我們可否發現甚麼「地震規律」:
(A) 5, 7, 9, 24, 26, 28, 38, 42, 48, 51, 55, 57, 58, 61, 64, 71, 72, 75, 76, 82, 87, 91, 95, 96, 97
28 — 38 — 48 — 58
51 — 61 — 71 — 82
64 — 76 — 87 — 97
嘩,原來如果每隔約 11 年(誤差一年)便發生一次地震,而這樣的地震又連續發生三次的話,我們便可以期待有第四次!所以,在 2008 (=1997+11) 年必有大地震!
(B) 1, 19, 23, 32, 36, 37, 38, 40, 43, 53, 55, 60, 61, 62, 65, 66, 69, 72, 76, 81, 84, 85, 91, 93, 95
23 — 32 — 43 — 53
62 — 72 — 81 — 91
66 — 76 — 85 — 95
是每隔約 10 年(誤差一年)便發生一次地震?
23 — 32 — 43 — 53 — 62 — 72 — 84 — 93
還是逢 3 之年(誤差一年)便發生大地震?
(C) 5, 10, 13, 18, 32, 33, 38, 44, 46, 48, 51, 56, 57, 61, 66, 67, 69, 71, 73, 79, 82, 85, 96, 99, 100
18 — 38 — 57 — 79 — 99
每隔廿年的逢 8 之年(誤差一年)便有大地震?
(D) 5, 6, 10, 12, 20, 26, 28, 34, 37, 41, 44, 48, 51 , 53, 58, 61, 63, 66, 68, 77, 80, 82, 86, 91, 94
10 — 26 — 44 — 61 — 77 — 94
每隔約 17 年(誤差一年)就有大地震!
(E) 3, 10, 14, 16, 18, 33 , 37, 41, 43, 45, 48, 59, 60, 61, 62, 63, 71, 76, 81, 84, 85, 86, 88, 96, 97
41 — 43 — 45 — 48
59 — 60 — 61 — 62 — 63
84 — 85 — 86 — 88
如果每隔兩年(誤差一年)發生的大地震出現了三次,你就可以期待第四次!
真神奇!我也可以在廟街擺檔做地震專家!
不過對網絡上流傳的地震預警故事也不必通盤否定,譬如傳聞曾經正確預測當年唐山大地震的耿慶國先生今次也預測了四川大地震,中央政府就應該查明傳聞是否屬實。如果是的話,又如何問責,如何讓真正的專家而非只懂玩弄權術之徒去領導國家地震局。
此外,雖然蟾蜍大遷徙而沒有發生大地震的記錄比比皆是(這是從《東南西北》blog 看到的),但遇見異像,又何妨加倍警惕?
後記(22:37):本文原張貼於淩晨時份。到下午我再看《東南西北》blog 時,發現了另一篇和我看法極為相近的文章,還有上述「學術論文」可供下載。喜歡研究或矢志成為廟街地震專家的朋友,不妨一看。
後記二(五月十八日):直升機在救災中最主要的用途應該是運送人員和傷者來往災場,而非空投。不過我最初聽到的批評都是關於空投的,所以這裏也不作更正了。中國軍用直升機的數目其實已算強差人意,令人失望的反而是一個天災頻仍的大國竟然沒有常設的救災團隊。每逢天災,不僅必須出動軍隊(甚至是戰鬥部隊 — 如這次就出動了二炮部隊),還要沒有兵權的總理來向軍委乞求人員和設備。從「小政府」的角度去看,也許算是「盡量利用資源,沒有架床疊屋」吧,可是要協調各路人馬所浪費的時間,卻是無可挽回的。
直升機
近日對中國政府有幾個流傳得較廣的批評,其一是說參與空投的直升機數目不夠,看中國全軍,竟然只得幾百架直升機。
不夠直升機是事實。按 globalsecurity.org 的估計,相信中國在 2005 年時太約有 369 架軍用直升機,而其中有數十架是攻擊直升機。所以即使出動全軍,能參與空投的直升機數目應太約在三百架上下。可是這批直升機中,不是每一架都像新型的 HC-120 一樣負重量大,所以中國的空投能力其實很有限。
但若因此而怪責中國政府,我想是過份了。你猜美國有多少架軍用直升機?根據網站 Military Factory 的資料,數目大約是 1704 架。不計如眼鏡蛇和阿柏奇等等的攻擊直升機,可作救災用的約有 856 架。這是 2003 年的資料,當時還有數百架越戰時期的 OH-58 直升機等著遭淘汰,所以現在的數目應該還要少一點。以美國這個很早就進行軍隊現代化的超級軍事強國來作比較,遲起步的中國的軍用直升機數目其實並不算少。而且製造直升機並不是簡單的事。按 globalsecurity.org 所講,在引入了法國的技術之後,中國每年也只能生產 20 架 HC-120 直升機。要擴充機隊,無法一蹴而就。
地震預警
另一個流傳得較廣的批評,是說學者早就預測了四川大地震,只是中國的官僚沒有警惕。《都是那些日子》blog 就轉載了其中一篇學術論文的一部份。由於轉載的不是全文,所以我只能大略推測論文的幾位作者到底想說甚麼。
他們似乎是這樣說的。上一世紀,川滇地區發生了廿五次六點七級或以上的地震。其中有十五年的年份是這樣的:
1913 — 1933 — 1952 — 1971
1917 — 1936 — 1955 — 1974
1923 — 1941 — 1960 — 1979
1950 — 1970 — 1989
在以上四組數列中,每組的年份絕大部份都相隔 19 年,少部份相隔 18 或 20 年,以 19 年的間隔作推測,從第四組數列中可看出,2008 (= 1989+19) 年左右川滇地區可能會發生大地震。
《都是那些日子》是我慣看的一個網誌,看到作者轉載這樣的所謂學術論文,我真有點失望。這種看出所謂數字規律的做法,比部份股民愛用的江恩理論還不堪,和所謂聖經密碼 (bible code,即在聖經中每隔幾字抽出一個,排成一句便會顯示隱藏訊息)不相上下(但聖經密碼的研究倒是嚴謹得多)。時間所限,我用電腦隨機生成五組數列,每組有 25 個介乎 1 與 100 之間的數字,看看我們可否發現甚麼「地震規律」:
(A) 5, 7, 9, 24, 26, 28, 38, 42, 48, 51, 55, 57, 58, 61, 64, 71, 72, 75, 76, 82, 87, 91, 95, 96, 97
28 — 38 — 48 — 58
51 — 61 — 71 — 82
64 — 76 — 87 — 97
嘩,原來如果每隔約 11 年(誤差一年)便發生一次地震,而這樣的地震又連續發生三次的話,我們便可以期待有第四次!所以,在 2008 (=1997+11) 年必有大地震!
(B) 1, 19, 23, 32, 36, 37, 38, 40, 43, 53, 55, 60, 61, 62, 65, 66, 69, 72, 76, 81, 84, 85, 91, 93, 95
23 — 32 — 43 — 53
62 — 72 — 81 — 91
66 — 76 — 85 — 95
是每隔約 10 年(誤差一年)便發生一次地震?
23 — 32 — 43 — 53 — 62 — 72 — 84 — 93
還是逢 3 之年(誤差一年)便發生大地震?
(C) 5, 10, 13, 18, 32, 33, 38, 44, 46, 48, 51, 56, 57, 61, 66, 67, 69, 71, 73, 79, 82, 85, 96, 99, 100
18 — 38 — 57 — 79 — 99
每隔廿年的逢 8 之年(誤差一年)便有大地震?
(D) 5, 6, 10, 12, 20, 26, 28, 34, 37, 41, 44, 48, 51 , 53, 58, 61, 63, 66, 68, 77, 80, 82, 86, 91, 94
10 — 26 — 44 — 61 — 77 — 94
每隔約 17 年(誤差一年)就有大地震!
(E) 3, 10, 14, 16, 18, 33 , 37, 41, 43, 45, 48, 59, 60, 61, 62, 63, 71, 76, 81, 84, 85, 86, 88, 96, 97
41 — 43 — 45 — 48
59 — 60 — 61 — 62 — 63
84 — 85 — 86 — 88
如果每隔兩年(誤差一年)發生的大地震出現了三次,你就可以期待第四次!
真神奇!我也可以在廟街擺檔做地震專家!
不過對網絡上流傳的地震預警故事也不必通盤否定,譬如傳聞曾經正確預測當年唐山大地震的耿慶國先生今次也預測了四川大地震,中央政府就應該查明傳聞是否屬實。如果是的話,又如何問責,如何讓真正的專家而非只懂玩弄權術之徒去領導國家地震局。
此外,雖然蟾蜍大遷徙而沒有發生大地震的記錄比比皆是(這是從《東南西北》blog 看到的),但遇見異像,又何妨加倍警惕?
後記(22:37):本文原張貼於淩晨時份。到下午我再看《東南西北》blog 時,發現了另一篇和我看法極為相近的文章,還有上述「學術論文」可供下載。喜歡研究或矢志成為廟街地震專家的朋友,不妨一看。
後記二(五月十八日):直升機在救災中最主要的用途應該是運送人員和傷者來往災場,而非空投。不過我最初聽到的批評都是關於空投的,所以這裏也不作更正了。中國軍用直升機的數目其實已算強差人意,令人失望的反而是一個天災頻仍的大國竟然沒有常設的救災團隊。每逢天災,不僅必須出動軍隊(甚至是戰鬥部隊 — 如這次就出動了二炮部隊),還要沒有兵權的總理來向軍委乞求人員和設備。從「小政府」的角度去看,也許算是「盡量利用資源,沒有架床疊屋」吧,可是要協調各路人馬所浪費的時間,卻是無可挽回的。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我不會捐
這幾天,眾多博客(例如公園仔、刁民、分析員、會計仔等等)都呼籲讀者捐錢賑濟四川大地震的災民,很是有心。電視新聞亦報道中聯辦至今已收到港人逾億元的捐款。
不過我不會捐,至少暫時不會。
中國已不再是十七年前華東水災時的中國了,不要說區區一兩億,就算是付一二百億也不成問題。
中國現時欠缺的不是賑災或災後重建用的資金,而是搜救和物流的 capacity。
不是沒有賑災物資,而是沒有把物資及時運抵災場的能力。
不是沒有搜救人員,而是受災的人數實在太多,交通又困難,投入再多搜救人員也不夠。(可惜根據《都是那些日子》 blog 所講,北京民政部昨天巳表明不會接待外國救援組織到災區。不知是何原因?)
這次香港人其實根本幫不上忙,還是把錢捐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吧。
不過我不會捐,至少暫時不會。
中國已不再是十七年前華東水災時的中國了,不要說區區一兩億,就算是付一二百億也不成問題。
中國現時欠缺的不是賑災或災後重建用的資金,而是搜救和物流的 capacity。
不是沒有賑災物資,而是沒有把物資及時運抵災場的能力。
不是沒有搜救人員,而是受災的人數實在太多,交通又困難,投入再多搜救人員也不夠。(可惜根據《都是那些日子》 blog 所講,北京民政部昨天巳表明不會接待外國救援組織到災區。不知是何原因?)
這次香港人其實根本幫不上忙,還是把錢捐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吧。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港式英/外語指南
下述的全是港人的特異英語/外語,當中有部份發音有問題、部份用法有問題,不過亦有些毫無問題,只反映本地的語言文化。這裏揀選兩種語彙:(a) meant to be 外語但外國人聽不明白的,及 (b) 聽起來像外語但實際上是粵語的。一些必須夾雜粵語才能使用的語彙(如A貨、high/low 野等等)和一些歷史悠久、基本上已成為港式中譯的英詞(例如士多及士多啤梨)並不句括在內。
謹在此拋磚引玉(?),歡迎閣下提供新條目。
A
Ar 力屎:Alex 也。港人愛屎如命,尾音如 s, st, se, x 等皆以屎代之。
Ar 勞:英文字母 R 也,港人明知故犯的讀法。
Artist:actor/actress/singer 也。演戲或唱歌當然是藝術,但本地藝人似乎都以為自己已達藝術家級數。就如 Vice President 一樣,artist 現在也成為膨脹了的銜頭。
B
BCDEFG: Big chickens don't eat fine grains,香港俗語「大雞唔食細米」之英譯。
By random:隨機;正確寫法應為 at random。
Big 6:或作 big six,當然不是講 accounting firms 之類,而是「大陸」或「大陸人」也。此詞略帶貶義,指稱內地人而不想引起他們注意時用。
C
C9:即 C Nine,粵語「師奶」之謂也。
D
Delay no more:某粵語粗話之音譯,家居用品店「住好 D」為始作俑者。
Diu-al core:dual core 之錯讀。
E
Eh 勞:英文字母 L。又一明知故犯的讀法。
F
Fac 屎:fax/facsimile,又一屎讀。
Formal dressing:香港大學學生的經典白痴英文,甚麼是「正式的沙津醬」?要叫人在高桌晚宴時穿著莊重,應叫他們 dress formally。
G
Gam:game 也,再一個明知故犯的錯讀。
J
Jetso:「著數」也。
K
Kong U:又是香港大學,這次輪到中學生做白痴。要簡稱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應說 Hong Kong U 而不是把中文簡稱「港大」譯做英文。
L
La 屎:last 也。香港快成為「多屎之都」了。
拉靶:library 之謂也。此語約從九七、九八年間開始冒起。按個人觀察,之前學生多稱呼 library 為「拉記」。正如近年的所謂「潮語」有其規範,一直沿用的香港俚語亦如是。「拉記」的用法與「廉記」、「M/麥記」、「O記」一致,「拉靶」則否,所以後者應被揚棄。
LV:稱 Louis Vuitton 為 LV,當然沒錯,但一眾以炫耀 LV 袋為榮的 C9 為甚麼不炫耀自己的法語?難道她們不曉得 Louis Vuitton 如何發音?
M
Me-mo 或 me 帽:memo,memorandum 的簡稱,但正如 demonstration 的簡稱 demo 不會讀作 de-mo 一樣,memo 應讀作 mem-mo。
Mont-treal:Montreal,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省會,讀音類似 Mont-tree-all,所以中譯為「滿地可」。讀 Mont-treal 或者譯成「蒙特利爾」,應是來自大陸或台灣的傳染病。
O
On 9:另一粵語粗話。
P
Poke guy: 某一較粗俗的粵罵之音譯。
Q
Q:cute。
R
Receiver:很多香港人以為發信人是 sender,而收信人為 receiver。其實 receiver 是天線,recipient 才是收信人。
S
Sip:zip 之懶音。
Send SMS:「好呀(音阿,陰上聲),我 send 個 SMS 畀你呀!」SMS 是 short message service,你想如何 send 個 service 畀人?英國人 'send SMS',會說 'I'll text you.'
U
U:university 也。英國人叫 uni.,我們叫 U,反映英語的地域性。
W
Wa-sa-chi:Versace。見 LV。
What: Watt (瓦特)之錯讀。
Window:Windows 作業系統;不知怎樣遺失了結尾的 s,香港人不是愛屎的嗎?
Y
YSL:Yves Saint Laurent,見 Wa-sa-chi 或 LV。
二 sac:英文字母 Z。似乎我們連廿六個英文字母都仍未學曉。
P.S. 上述列出錯讀外語的例子,並不表示我的發音很準。事實上剛剛相反,我和很多港人一樣,應好好反省自己的語文水平。英語讀音的話,可以請教蕭愷一先生。
謹在此拋磚引玉(?),歡迎閣下提供新條目。
A
Ar 力屎:Alex 也。港人愛屎如命,尾音如 s, st, se, x 等皆以屎代之。
Ar 勞:英文字母 R 也,港人明知故犯的讀法。
Artist:actor/actress/singer 也。演戲或唱歌當然是藝術,但本地藝人似乎都以為自己已達藝術家級數。就如 Vice President 一樣,artist 現在也成為膨脹了的銜頭。
B
BCDEFG: Big chickens don't eat fine grains,香港俗語「大雞唔食細米」之英譯。
By random:隨機;正確寫法應為 at random。
Big 6:或作 big six,當然不是講 accounting firms 之類,而是「大陸」或「大陸人」也。此詞略帶貶義,指稱內地人而不想引起他們注意時用。
C
C9:即 C Nine,粵語「師奶」之謂也。
D
Delay no more:某粵語粗話之音譯,家居用品店「住好 D」為始作俑者。
Diu-al core:dual core 之錯讀。
E
Eh 勞:英文字母 L。又一明知故犯的讀法。
F
Fac 屎:fax/facsimile,又一屎讀。
Formal dressing:香港大學學生的經典白痴英文,甚麼是「正式的沙津醬」?要叫人在高桌晚宴時穿著莊重,應叫他們 dress formally。
G
Gam:game 也,再一個明知故犯的錯讀。
J
Jetso:「著數」也。
K
Kong U:又是香港大學,這次輪到中學生做白痴。要簡稱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應說 Hong Kong U 而不是把中文簡稱「港大」譯做英文。
L
La 屎:last 也。香港快成為「多屎之都」了。
拉靶:library 之謂也。此語約從九七、九八年間開始冒起。按個人觀察,之前學生多稱呼 library 為「拉記」。正如近年的所謂「潮語」有其規範,一直沿用的香港俚語亦如是。「拉記」的用法與「廉記」、「M/麥記」、「O記」一致,「拉靶」則否,所以後者應被揚棄。
LV:稱 Louis Vuitton 為 LV,當然沒錯,但一眾以炫耀 LV 袋為榮的 C9 為甚麼不炫耀自己的法語?難道她們不曉得 Louis Vuitton 如何發音?
M
Me-mo 或 me 帽:memo,memorandum 的簡稱,但正如 demonstration 的簡稱 demo 不會讀作 de-mo 一樣,memo 應讀作 mem-mo。
Mont-treal:Montreal,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省會,讀音類似 Mont-tree-all,所以中譯為「滿地可」。讀 Mont-treal 或者譯成「蒙特利爾」,應是來自大陸或台灣的傳染病。
O
On 9:另一粵語粗話。
P
Poke guy: 某一較粗俗的粵罵之音譯。
Q
Q:cute。
R
Receiver:很多香港人以為發信人是 sender,而收信人為 receiver。其實 receiver 是天線,recipient 才是收信人。
S
Sip:zip 之懶音。
Send SMS:「好呀(音阿,陰上聲),我 send 個 SMS 畀你呀!」SMS 是 short message service,你想如何 send 個 service 畀人?英國人 'send SMS',會說 'I'll text you.'
U
U:university 也。英國人叫 uni.,我們叫 U,反映英語的地域性。
W
Wa-sa-chi:Versace。見 LV。
What: Watt (瓦特)之錯讀。
Window:Windows 作業系統;不知怎樣遺失了結尾的 s,香港人不是愛屎的嗎?
Y
YSL:Yves Saint Laurent,見 Wa-sa-chi 或 LV。
二 sac:英文字母 Z。似乎我們連廿六個英文字母都仍未學曉。
P.S. 上述列出錯讀外語的例子,並不表示我的發音很準。事實上剛剛相反,我和很多港人一樣,應好好反省自己的語文水平。英語讀音的話,可以請教蕭愷一先生。
二萬個原子彈:四川汶川大地震
昨天下午兩點廿八分,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地震級別起初被評為黎克特制 7.8 級,後來美國地質調查局修訂為黎克特制 7.9 級。
黎克特制有所謂飽和效應,即是當地震級別達到約 8.3 級或以上的時候,黎克特制會出現地震強度明顯不同,但震級相若的缺點。現在四川大地震的震級為 7.9,相信只比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8 級)輕微一點。據新華網快訊報道,截至昨晚十點,地震的死亡人數已達八千五百多人。由於救援人員仍未能進入重災區,相信實際的死難者會比現時所知的多出很多。
在黎克特制,震級每升一級,地震所釋出的能量就大約變為原來的三十一倍。粗略估計,7.9 級的大地震所釋出的能量大約為七億噸黃色炸藥 (TNT),大約是美國在第二次大戰時於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能量的二萬倍。
根據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黃永德表示,這次在四川汶川所發生的地震,是本港有紀錄以來,感受到震源最遠的地震。他指是次地震強度大,且震源接近地面,所以影響力較廣。
汶川是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其中一縣,人口約十一萬,而自治州的人口約八十一萬,其中過半數為藏族人,另有一小半漢人、一小半羌族人和其他少數民族。
黎克特制有所謂飽和效應,即是當地震級別達到約 8.3 級或以上的時候,黎克特制會出現地震強度明顯不同,但震級相若的缺點。現在四川大地震的震級為 7.9,相信只比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8 級)輕微一點。據新華網快訊報道,截至昨晚十點,地震的死亡人數已達八千五百多人。由於救援人員仍未能進入重災區,相信實際的死難者會比現時所知的多出很多。
在黎克特制,震級每升一級,地震所釋出的能量就大約變為原來的三十一倍。粗略估計,7.9 級的大地震所釋出的能量大約為七億噸黃色炸藥 (TNT),大約是美國在第二次大戰時於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能量的二萬倍。
根據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黃永德表示,這次在四川汶川所發生的地震,是本港有紀錄以來,感受到震源最遠的地震。他指是次地震強度大,且震源接近地面,所以影響力較廣。
汶川是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其中一縣,人口約十一萬,而自治州的人口約八十一萬,其中過半數為藏族人,另有一小半漢人、一小半羌族人和其他少數民族。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星期日雜炒
愛情令人盲目
又是老問題:至親或至愛做了錯事,你會維護到底還是以大義為先?華裔憤青毫不猶疑地選擇前者,而一名科大研究生為了討好女友,替未來舅仔搞外圍波投注程式,雖然愚昧,但相對地有理性得多。
香港的五月傻瓜
在面目模糊、動不動喊打喊殺的憂國騎士團和堅持維護伏爾泰精神、和平示威的 tube-top 美少女之間,你會選擇那邊?愈來愈親共、新聞專業操守愈來愈鬆懈的《明報》今日爛船還有三分釘,刊出一篇很好看的陳巧文訪問,令讀者對這位理性與勇氣兼備的少女有更深的認識。所謂香港良心,實在應歸於這位陳小友而非陳太。
女生愛玩 GTA
以為殺警、搶掠、無惡不作的 Grand Theft Auto 只是麻甩佬/仔的至愛,實在大錯特錯。據路透社報道,研究人員在觀察了一千二百名中學生之後發現,原來 GTA 是女生第二愛玩的電腦遊戲(第一位是 The Sims)。研究顯示暴力遊戲與學童的暴力行為有強烈的正相關,這在女生組中猶其明顯。但研究亦顯示沒有證據表明兩者之間誰是因誰是果,要斷言暴力遊戲引至暴力行為,言之尚早。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你的兒子終日埋首打機,其實沒甚麼好擔心的,因為打機多寡對男生來說是量度社交能力的指標;可是,如果女孩子一星期花多過十五小時玩暴力遊戲的話,就是危險的癥兆了。信不信由你。
差分機二號,重生!
BBC 報道,在一百五十九年前由 Charles Babbage 設計,但從未被建造的計算機(到底是 calculator 還是 computer,仍在爭論中)差分機二號 (Difference Engine No. 2),現已按原來的圖則製成並於矽谷展出。這部差分機高八呎、闊十一呎、重五噸、有八千塊組件、用了六年時間建造。它可以將七次方的多項式算至三十一個小數位,比 Apple II 電腦省電,還附有印表機。
根據 BBC 所講,Charles Babbage 除了是電腦先驅之外,還有多項發明,包括測功機 (dynamometer),標準路軌間距, 日照通訊器/觀測器 (heliograph) 的眼底鏡片,燈塔閃燈,統一郵費,格林威治時間信號和裝在火車頭,把牛隻推離軌道,以防止列車出軌的捕牛器 (cowcatcher)。
又是老問題:至親或至愛做了錯事,你會維護到底還是以大義為先?華裔憤青毫不猶疑地選擇前者,而一名科大研究生為了討好女友,替未來舅仔搞外圍波投注程式,雖然愚昧,但相對地有理性得多。
香港的五月傻瓜
在面目模糊、動不動喊打喊殺的憂國騎士團和堅持維護伏爾泰精神、和平示威的 tube-top 美少女之間,你會選擇那邊?愈來愈親共、新聞專業操守愈來愈鬆懈的《明報》今日爛船還有三分釘,刊出一篇很好看的陳巧文訪問,令讀者對這位理性與勇氣兼備的少女有更深的認識。所謂香港良心,實在應歸於這位陳小友而非陳太。
女生愛玩 GTA
以為殺警、搶掠、無惡不作的 Grand Theft Auto 只是麻甩佬/仔的至愛,實在大錯特錯。據路透社報道,研究人員在觀察了一千二百名中學生之後發現,原來 GTA 是女生第二愛玩的電腦遊戲(第一位是 The Sims)。研究顯示暴力遊戲與學童的暴力行為有強烈的正相關,這在女生組中猶其明顯。但研究亦顯示沒有證據表明兩者之間誰是因誰是果,要斷言暴力遊戲引至暴力行為,言之尚早。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你的兒子終日埋首打機,其實沒甚麼好擔心的,因為打機多寡對男生來說是量度社交能力的指標;可是,如果女孩子一星期花多過十五小時玩暴力遊戲的話,就是危險的癥兆了。信不信由你。
差分機二號,重生!
BBC 報道,在一百五十九年前由 Charles Babbage 設計,但從未被建造的計算機(到底是 calculator 還是 computer,仍在爭論中)差分機二號 (Difference Engine No. 2),現已按原來的圖則製成並於矽谷展出。這部差分機高八呎、闊十一呎、重五噸、有八千塊組件、用了六年時間建造。它可以將七次方的多項式算至三十一個小數位,比 Apple II 電腦省電,還附有印表機。
根據 BBC 所講,Charles Babbage 除了是電腦先驅之外,還有多項發明,包括測功機 (dynamometer),標準路軌間距, 日照通訊器/觀測器 (heliograph) 的眼底鏡片,燈塔閃燈,統一郵費,格林威治時間信號和裝在火車頭,把牛隻推離軌道,以防止列車出軌的捕牛器 (cowcatcher)。
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
無聊二三事
(一)旅行
看《分析員的告白》談香港電訊,內中有香港電訊1997電視廣告的超連結,便點擊看看。看到第 33 秒的時候,赫然發現拍攝的地方自己也去過,既懷念又驚喜。
上一次有這樣的感覺是看 X-Men 的時候,發現 Xavier's School for Gifted Youngsters 是自己去過的地方。不知何解,看朋友的旅行照片或電視的旅遊特輯時,總沒這些懷念和驚喜的感覺,可能自己是個怪人吧。
(二)迪士尼
朋友介紹我打兩個月的散工,不好意思推卻,於是設法拖延到下週才上工。趁有一星期空檔,便陪祖母到處走走。
香港有很多適合一日遊的地方,但這只是對「行得走得」的人或有車階級而言。對我這種沒有駕駛執照的人來說,要找一處地方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家玩一日,實在是個大難題。幸得妹妹提議,便決定一行三人到迪士尼走走。長話短說,我發現:
以前在戲院看的時候沒留意,剛才在電視看的時候才發覺到冒險號的電腦竟然抄襲了 Matrix 那種直條式文字畫面,看來 Star Trek 也墮落了。
看《分析員的告白》談香港電訊,內中有香港電訊1997電視廣告的超連結,便點擊看看。看到第 33 秒的時候,赫然發現拍攝的地方自己也去過,既懷念又驚喜。
上一次有這樣的感覺是看 X-Men 的時候,發現 Xavier's School for Gifted Youngsters 是自己去過的地方。不知何解,看朋友的旅行照片或電視的旅遊特輯時,總沒這些懷念和驚喜的感覺,可能自己是個怪人吧。
(二)迪士尼
朋友介紹我打兩個月的散工,不好意思推卻,於是設法拖延到下週才上工。趁有一星期空檔,便陪祖母到處走走。
香港有很多適合一日遊的地方,但這只是對「行得走得」的人或有車階級而言。對我這種沒有駕駛執照的人來說,要找一處地方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家玩一日,實在是個大難題。幸得妹妹提議,便決定一行三人到迪士尼走走。長話短說,我發現:
- 迪士尼的機動遊戲果然很「水皮」,比起外國和內地的都大大不如,有些甚至只比以前荔園好一點。
- Space Mountain 過山車只是扭得厲害,一點都不剌激。我坐的時候甚至有餘暇在想「如果不緊握扶手會怎樣?」(答案是沒有怎樣;由於路軌設計得好,基本上在扣除向心力後,沒有橫向力,不過我並不建議大家學我這樣白痴放開手。)反而由於它扭得太厲害,令我有點想吐。至於我那八十多歲的祖母,不但一點問題都沒有,還令週圍的遊客讚嘆。
- 卡通和歌舞劇始終是迪士尼的強項。「米奇幻想曲」及「獅子王慶典」連我也覺得精采。對老人家來說,「米奇幻想曲」的 3D 電影及其他兩種特別效果應該都很新奇,而在「獅子王慶典」表演時坐在首排,不單可以在極近的距離觀看表演,還有很大機會和表演者握手(祖母便跟兩位表演者握過手),是很開心的經歷。如要觀賞這兩個節目,我有兩個小提示。第一,兩個場地的座位都相當多,閒日去的話,儘管排隊時好像有很多人,但進場後要找位子實在一點都不困難,所以帶著老人家的不用擔心;第二,「獅子王慶典」的前排座位是預留給坐輪椅的人士的。昨天我祖母沒坐輪椅,也可以坐在前排,不過工作人員只准一位家屬陪同。
- 三點半鐘舉行的花車巡遊雖然不算悶,但也沒甚麼特別。好色如我,當時沒有瞪著那班女舞蹈員在陰陰嘴笑,反而為她們在烈日下穿著三吋高跟鞋跳舞而感到佩服和難過。
- 有些我以為會很悶的——例如「巴斯光年星際歷險」和「小小世界」——祖母並不覺得悶。特別是「小小世界」,祖母很高興有很多東西看。
- 但我認為祖母沒興趣和卡通人物拍照,卻猜中了。
- 無論老人家是否需要坐輪椅,請堅持借一張回來。迪士尼是有提供輪椅的,不過我不知道是否需錢。有輪椅的話,排隊時會方便很多。由於這次祖母堅持不借輪椅,去「小小世界」時,那條長龍實在令我很後悔,我們也因此放棄了在「馳車天地」排半小時隊。
- 整體來說,祖母覺得迪士尼很好玩。她很高興可以在一天之內乘搭坐很多種載具(仿古的士、觀光火車、過山車、小艇等等)和觀看不同表演(她最喜歡「獅子王慶典」)。而且由於所有玩意的費用都已包括在入場費裏面,非常省錢的她也感覺不到所使的費用是多麼昂貴。不過我們在上午進場,太陽實在太猛。如果下午才去,兼借一張輪椅來減省走動的時間,會舒服和有效率得多。
以前在戲院看的時候沒留意,剛才在電視看的時候才發覺到冒險號的電腦竟然抄襲了 Matrix 那種直條式文字畫面,看來 Star Trek 也墮落了。
2008年5月9日星期五
牛橋奪命五式
中、英文兩科的會考及高考剛過,今年考評局又為傳媒和博客製造了不少話題。有「破英文」啦,「見鬼勿O嘴,潛水怕屈機」啦,'damn','what the hell' 等等,前日更爆出「現代教育」補習社涉嫌在英文科閱讀理解及作文兩卷之間的45分鐘小休,以每位50元的價錢,向考生提供「貼士」,供應考和閱讀理解卷主題相近的作文卷用。而在各宗新聞之間,亦夾雜著考生對「奪命四式」不滿的消息。
「奪命四式」是從去年開始納入會考中化科的「四式選擇題」的俗稱。考生首先閱讀一段短文,之後回答問題。每條問題均會提出一項與短文有關的陳述,考生須判斷此項陳述為正確、部份正確、 錯誤抑或無從判斷其真確與否。以下是從網上找到,在考評局的一個研討會上出現過的例題:
(一)文章本身並不自足 (self-contained)。例題 a, c, d 都說《經濟學人》雜誌怎樣怎樣,但問題是上面的短文只是《信報》的編輯對《經濟學人》的引述,而不一定是《經濟學人》本身的敘述。那麼,考生可否以《信報》的公信力不足為由,認定 a, c, d 三題的答案為「無從判斷」?
事實上今屆的會考亦出現了類似情況。據《星島日報》報道:
(三)所謂「部份正確」,意義含糊。「奪命四式」最大問題,在於邏輯學上其實並沒有所謂「部份正確」的陳述。根據上述研討會對四式選擇題的解說,若兩項陳述一正一誤,則稱為「部份正確」,但如一項陳述中部份有錯,即歸為「錯誤」。
若這就是考評局對「部份正確」所下的定義,就大有問題。首先,用「部份有錯」來界定「部份正確」顯得很可笑,因為「部份有錯」本身並無定義。其次,如果有一條 P&Q 形式的命題,只要 P 或 Q 為偽,P&Q 在邏輯上均算錯誤。然而,根據研討會的解說,若 P 對而 Q 錯,但 P, Q 被視為兩項陳述,那麼 P&Q 應算「部份正確」。究竟怎樣才算一項陳述,怎樣才算兩項?如何分類,實在相當任意。
邏輯學雖然嚴謹,但其對命題正誤的看法,一般人已經未必習慣(譬如若 P 對而 Q 錯,那麼「若 Q 則 P」這個命題仍是對的,但一般人未必這麼想)。現在考評局還要發明自己的一套邏輯學,叫考生如何習慣?
與其別扭地硬創奪命四式,為甚麼不仿效幾十年前的學能測驗,列出幾個結論讓考生選擇正確的一個?英國牛津、劍橋兩大學的新設的入學試題就是這樣。從今年開始,報讀牛橋幾個學系的學生都要考入學試,以考驗他們的思考能力。老實說,在看過試卷樣本之後,自問實在沒法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但這只因我閱讀英文的速度很慢,而不是考題出得不好。事實上,我覺得這份試卷的題目都是佳作,很值得考評局參考。以下就是卷中的第一條例題:
後記:死火!近來寫東西愈寫愈長,看來我也要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學習如何寫得精簡一點。
「奪命四式」是從去年開始納入會考中化科的「四式選擇題」的俗稱。考生首先閱讀一段短文,之後回答問題。每條問題均會提出一項與短文有關的陳述,考生須判斷此項陳述為正確、部份正確、 錯誤抑或無從判斷其真確與否。以下是從網上找到,在考評局的一個研討會上出現過的例題:
《經濟學人》在神舟五號升空的一周,發表了多篇與此有關的評論,質疑中國此舉的真正意圖。其中一篇認為,中國借神五壯舉向世界炫耀其科技成就、激發人民的愛國情緒以轉移海內外對城鄉發展失衡、貧富懸殊日益嚴重等足以動搖社會政治穩定的國內問題的注意力,藉此鞏固中國政府的統治。答案:a) 正確、 b) 錯誤、c) 部份正確、d) 無從判斷。奪命四式佔閱讀理解部份超過一半的分數,如果你不懂得回答上述例題,恐怕閣下應考中化科亦會「凍過水」了。不過以上例題起碼有三項問題:
取材自《信報》 2003 年 11 月 1 日
(節錄該篇文章第 5、6 段)
請對以下的陳述作適當的判斷:a)《經濟學人》雜誌其中一篇文章認為中國神舟五號計劃的目的是
令國人減少對國內問題的關注;
令政權穩定。
b) 作者指出《經濟學人》雜誌整體上
對中國神舟五號計劃有疑心;
對有關計劃持負面態度。
c)《經濟學人》雜誌對中國神舟五號計劃作過不少討論;
作者指有關結論並不合理。
d)《經濟學人》雜誌整體上
對中國神舟五號計劃有疑心;
對有關計劃持負面態度。
(一)文章本身並不自足 (self-contained)。例題 a, c, d 都說《經濟學人》雜誌怎樣怎樣,但問題是上面的短文只是《信報》的編輯對《經濟學人》的引述,而不一定是《經濟學人》本身的敘述。那麼,考生可否以《信報》的公信力不足為由,認定 a, c, d 三題的答案為「無從判斷」?
事實上今屆的會考亦出現了類似情況。據《星島日報》報道:
上水風采中學校長曹啟樂認為,部分選擇題考核常識多於中文能力,如第一題「奪命四式」問中國人對登月盼望,是否已有千年歷史,但文中只提及「早於漢朝」,「不是所有考生記得漢朝至今有否一千年,即使記得,也不知答案是『錯誤』或是『無從判斷』。」(二)題目有以文字排列的方式來「捉字蝨」之嫌。b 和 d 兩題,差的只是在 b 題中的「作者指出」四字。一般人在回答這種邏輯題的時候,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突出了文字 (indented text) 上,而 b 題的關鍵卻擺在題目起首的短短四字上,做法陰險。我不知真正的會考題目會不會用這樣的文字排列方式,但擬題員應留心不要誤導考生。
(三)所謂「部份正確」,意義含糊。「奪命四式」最大問題,在於邏輯學上其實並沒有所謂「部份正確」的陳述。根據上述研討會對四式選擇題的解說,若兩項陳述一正一誤,則稱為「部份正確」,但如一項陳述中部份有錯,即歸為「錯誤」。
若這就是考評局對「部份正確」所下的定義,就大有問題。首先,用「部份有錯」來界定「部份正確」顯得很可笑,因為「部份有錯」本身並無定義。其次,如果有一條 P&Q 形式的命題,只要 P 或 Q 為偽,P&Q 在邏輯上均算錯誤。然而,根據研討會的解說,若 P 對而 Q 錯,但 P, Q 被視為兩項陳述,那麼 P&Q 應算「部份正確」。究竟怎樣才算一項陳述,怎樣才算兩項?如何分類,實在相當任意。
邏輯學雖然嚴謹,但其對命題正誤的看法,一般人已經未必習慣(譬如若 P 對而 Q 錯,那麼「若 Q 則 P」這個命題仍是對的,但一般人未必這麼想)。現在考評局還要發明自己的一套邏輯學,叫考生如何習慣?
與其別扭地硬創奪命四式,為甚麼不仿效幾十年前的學能測驗,列出幾個結論讓考生選擇正確的一個?英國牛津、劍橋兩大學的新設的入學試題就是這樣。從今年開始,報讀牛橋幾個學系的學生都要考入學試,以考驗他們的思考能力。老實說,在看過試卷樣本之後,自問實在沒法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但這只因我閱讀英文的速度很慢,而不是考題出得不好。事實上,我覺得這份試卷的題目都是佳作,很值得考評局參考。以下就是卷中的第一條例題:
Every motorist pays the same amount for road tax, regardless of how much they use the roads: someone who covers as little as 1000 miles pays the same as someone who covers 20000. This is unfair. Road tax should be scrapped and the money rais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tax on car fuel. Making this change would ensure that those who use the roads more would pay more. This would not only be a fairer system, but could also bring in more revenue.題目所問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視野又廣,五個選擇又不難明白。與奪命四式相比,顯出強烈反差。看來,在提高本地考生的理解及書寫能力之前,要先提升本地擬題員的水平才行。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illustrates the principle underlying the argument above?
A) People should receive free medical treatment only if they cannot afford to pay for it.
B) People who travel to work every day by train should pay a lower fare than those who travel only occasionally.
C) People who earn more than double the average wage should be made to pay much higher charges for dental treatment.
D) Television channels should be paid for by subscription so that only those people who watch them should be made to pay.
E) Telephone charges should be higher for business customers than for domestic customers because they are using the system only to make money.
後記:死火!近來寫東西愈寫愈長,看來我也要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學習如何寫得精簡一點。
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Submachine
「去年夏天我在 Kent 的大瀑布下面露營。我想這是很棒的一次旅程,雖然大多數人都不明白為甚麼。沒錯,我失去了左臂,但那又怎樣。我發現自己有第三隻手,隱形的手。從此我學會了如何使用我的『因果臂』,還很快便如大師般熟練。由於我被認為是個怪人,精神有問題,所以人們開始不理睬我,我並不感到驚奇。真好笑,就好像給金魚解釋太空旅行一樣,我不可能給他們解釋真相。所以我只好嘗試……」
昨天剛剛換了電腦,說來有趣,小博的訪客,無論是長期的還是路過的,用的都是較新的作業系統,還在用 Windows 98 SE 的,就只有在下一個。現在換了機,才首次在家使用 Windows XP,不過有些訪客已在用 Windows Vista 了。
無論如何,換了新機,當然要玩玩電腦遊戲來慶賀一番。於是我便一口氣玩盡整個 Submachine 系列的歷險遊戲。和 MOTAS 一樣,Submachine 是不用安裝的網上 Flash game,也是「密室逃生」類型的遊戲。不過遊戲的作者 Mateusz Skutnik 最初可能只是想隨意設計一個遊戲來玩玩,所以這個系列的故事並不像 MOTAS 那樣連貫。事實上,從 Mateusz Skutnik 稱呼他的遊戲為 puzzle game (解謎遊戲)而非 adventure game (歷險遊戲)這點來看,可見遊戲的重點並不在故事的推進上。儘管如此,從比較遊戲設計的角度去看 Submachine 系列,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截至現時為止,Submachine 共有八個遊戲:
「本來的 Submachine」是 Submachine 1 的早期版本。無論是謎題抑或是(似有若無)的故事,兩個遊戲都很相似。Submachine 0 都是作者另一個早期嘗試,雖然當中部份故事橋段和物件(例如古埃及式的狗石像等等)在以後的 Submachine 系列中也有出現,但它並不是系列的一部份 —— 它甚至不是個密室逃生遊戲,而是個尋寶遊戲。至於 Future Loop Foundation,它好像是 Mateusz Skutnik 為一間名為 Future Loop Foundation 的公司所製作的小遊戲,雖然也有些少 Submachine 系列的元素在其中,但大體上是獨立的。
Submachine 1 (和原本的 Submachine)是典型的密室逃生遊戲。遊戲一開始,你被困在一間大屋之中。無意間,你發現有人留下了一頁日記,其中記述的就是文首的那段文字。不過留低日記的人倒沒有記下逃走的方法,要逃走就唯有靠自己摸索了。整個 Submachine 系列的謎題都是以搜集物件和開啟機關為主,而 Submachine 1 的難度較低,花十多分鐘應可成功逃脫。在整個系列中,也只有在 Submachine 1 和原本的 Submachine 你才真正有逃脫的感覺。
到了 Submachine 2,你發現之前的逃脫原來只是個幻像,而且現在還身處一個被埋在泥土下的燈塔中!我不敢肯定作者有沒有受到其它遊戲的啟發,不過從燈塔被埋這點倒是令我覺得和獨立遊戲作者 Jonathan Boakes 在 2004 年夏天推出的作品 Dark Fall: Lights Out 很相似。不過 Submachine 不是鬼故事罷了。
另外,玩家在遊戲中會久不久收集到一些信件或留言。靠著這些文件,玩者逐漸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這種說故事的形式,和 Myst 非常相似。
從 Submachine 2 開始,作者加入了一些叫「秘密」的小珠子供玩家收集。當遊戲完結後,有時會有一些 bonus materials 可以觀看。愈揭露得多秘密,可以觀看的 bonus materials 就愈多。不過這些小珠子有時會被藏在一些很不起眼或者真的很秘密的地方,以至難於收集。由於我最討厭 pixel hunting,對這些秘密總是提不起勁。不過這個續集有很多房間,謎題也較具挑戰性,加上遊戲開首和結局的氣氛都很好,我覺得 Submachine 2 是系列內最喜歡的一個。
Submachine 3 則是純粹的邏輯謎題。對我這種讀理科出身的人來說,實在是一點難度都沒有。不過其他玩家的體驗可能會相當不同。
Submachine 4 沒有第三集那麼容易,但都不算困難。唯一難倒我的地方,是要打開一個要用電的裝置。由於我一直以為電器要插電線,所以雖然我手上已有發動那裝置的用具,但我竟然沒想到兩樣東西原來是有關的。最後很遺憾地要看 walkthrough 才解決得到謎題。
第四及第五集有個有趣的地方,是玩家會用一個 portal 將自己輸送到其他地方去,因此,雖然 Submachine 是密室逃生遊戲,但在第四及第五集中,玩家感覺上會好像走了許多地方。這點很讓人聯想到 Myst。儘管在 Myst 系列的遊戲中,所謂的「輸送器」是一本本的書而非一部部機器,但我很懷疑 Mateusz Skutnik 其實受了 Myst 的啟發。事實上,Myst 形式的傳輸到了 Submachine: Future Loop Foundation 變得極為明顯,加上在 Submachines 2, 4, 5 中以文件說故事的方式的大量運用,很難令人相信作者不是受了 Myst 的影響。
整體來說,雖然 Submachine 系列的故事不很連貫,遊戲本身也有些少 pixel hunting,但有些謎題的確設計得很不錯,配樂亦十分好。而且它又是免費的獨立製作,實在值得稱讚。
The suffocated 評分
The original Submachine and Submachines 0, 1, 3: B
Submachines 2, 4, 5 and Submachine: Future Loop Foundation: B+.
昨天剛剛換了電腦,說來有趣,小博的訪客,無論是長期的還是路過的,用的都是較新的作業系統,還在用 Windows 98 SE 的,就只有在下一個。現在換了機,才首次在家使用 Windows XP,不過有些訪客已在用 Windows Vista 了。
無論如何,換了新機,當然要玩玩電腦遊戲來慶賀一番。於是我便一口氣玩盡整個 Submachine 系列的歷險遊戲。和 MOTAS 一樣,Submachine 是不用安裝的網上 Flash game,也是「密室逃生」類型的遊戲。不過遊戲的作者 Mateusz Skutnik 最初可能只是想隨意設計一個遊戲來玩玩,所以這個系列的故事並不像 MOTAS 那樣連貫。事實上,從 Mateusz Skutnik 稱呼他的遊戲為 puzzle game (解謎遊戲)而非 adventure game (歷險遊戲)這點來看,可見遊戲的重點並不在故事的推進上。儘管如此,從比較遊戲設計的角度去看 Submachine 系列,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截至現時為止,Submachine 共有八個遊戲:
- 原本的 Submachine
- Submachine 0: Ancient Adventure
- Submachine 1: The Basement
- Submachine 2: The Lighthouse
- Submachine 3: The Loop
- Submachine 4: The Lab
- Submachine 5: The Root
- Submachine: Future Loop Foundation
「本來的 Submachine」是 Submachine 1 的早期版本。無論是謎題抑或是(似有若無)的故事,兩個遊戲都很相似。Submachine 0 都是作者另一個早期嘗試,雖然當中部份故事橋段和物件(例如古埃及式的狗石像等等)在以後的 Submachine 系列中也有出現,但它並不是系列的一部份 —— 它甚至不是個密室逃生遊戲,而是個尋寶遊戲。至於 Future Loop Foundation,它好像是 Mateusz Skutnik 為一間名為 Future Loop Foundation 的公司所製作的小遊戲,雖然也有些少 Submachine 系列的元素在其中,但大體上是獨立的。
Submachine 1 (和原本的 Submachine)是典型的密室逃生遊戲。遊戲一開始,你被困在一間大屋之中。無意間,你發現有人留下了一頁日記,其中記述的就是文首的那段文字。不過留低日記的人倒沒有記下逃走的方法,要逃走就唯有靠自己摸索了。整個 Submachine 系列的謎題都是以搜集物件和開啟機關為主,而 Submachine 1 的難度較低,花十多分鐘應可成功逃脫。在整個系列中,也只有在 Submachine 1 和原本的 Submachine 你才真正有逃脫的感覺。
到了 Submachine 2,你發現之前的逃脫原來只是個幻像,而且現在還身處一個被埋在泥土下的燈塔中!我不敢肯定作者有沒有受到其它遊戲的啟發,不過從燈塔被埋這點倒是令我覺得和獨立遊戲作者 Jonathan Boakes 在 2004 年夏天推出的作品 Dark Fall: Lights Out 很相似。不過 Submachine 不是鬼故事罷了。
另外,玩家在遊戲中會久不久收集到一些信件或留言。靠著這些文件,玩者逐漸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這種說故事的形式,和 Myst 非常相似。
從 Submachine 2 開始,作者加入了一些叫「秘密」的小珠子供玩家收集。當遊戲完結後,有時會有一些 bonus materials 可以觀看。愈揭露得多秘密,可以觀看的 bonus materials 就愈多。不過這些小珠子有時會被藏在一些很不起眼或者真的很秘密的地方,以至難於收集。由於我最討厭 pixel hunting,對這些秘密總是提不起勁。不過這個續集有很多房間,謎題也較具挑戰性,加上遊戲開首和結局的氣氛都很好,我覺得 Submachine 2 是系列內最喜歡的一個。
Submachine 3 則是純粹的邏輯謎題。對我這種讀理科出身的人來說,實在是一點難度都沒有。不過其他玩家的體驗可能會相當不同。
Submachine 4 沒有第三集那麼容易,但都不算困難。唯一難倒我的地方,是要打開一個要用電的裝置。由於我一直以為電器要插電線,所以雖然我手上已有發動那裝置的用具,但我竟然沒想到兩樣東西原來是有關的。最後很遺憾地要看 walkthrough 才解決得到謎題。
第四及第五集有個有趣的地方,是玩家會用一個 portal 將自己輸送到其他地方去,因此,雖然 Submachine 是密室逃生遊戲,但在第四及第五集中,玩家感覺上會好像走了許多地方。這點很讓人聯想到 Myst。儘管在 Myst 系列的遊戲中,所謂的「輸送器」是一本本的書而非一部部機器,但我很懷疑 Mateusz Skutnik 其實受了 Myst 的啟發。事實上,Myst 形式的傳輸到了 Submachine: Future Loop Foundation 變得極為明顯,加上在 Submachines 2, 4, 5 中以文件說故事的方式的大量運用,很難令人相信作者不是受了 Myst 的影響。
整體來說,雖然 Submachine 系列的故事不很連貫,遊戲本身也有些少 pixel hunting,但有些謎題的確設計得很不錯,配樂亦十分好。而且它又是免費的獨立製作,實在值得稱讚。
The suffocated 評分
The original Submachine and Submachines 0, 1, 3: B
Submachines 2, 4, 5 and Submachine: Future Loop Foundation: B+.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齊來說愛國
所謂「愛國」愛的是甚麼,其實很含糊,中外亦如此。洋人還好,雖然在一般會話中 state, nation 和 country 會混雜使用,但嚴格來說三者還是有分別的,所以要討論起來還不至於太混亂。至於華人就很求其了,無論你愛的是中國所在的那片土地、住在上面的人,統治他們的當權者抑或是在國外飛踢洋人的那種亢奮,都一律以愛國名之。民建聯甚至說「沒有國,那有家」,彷彿自有人類開始國家便存在似的,比起那些主張「西藏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一部份」的人還要厲害。
近日環繞北京奧運的種種討論,無論政治立場為何,最令我不安的,是論者似乎通通都以「愛國」為正確。相互間爭論的頂多也是內地和本地憤青的行為算不算愛國。但我不明白:不愛國有甚麼不對?聽聽前人說愛國,對大家的思考或會有所助益。
近日環繞北京奧運的種種討論,無論政治立場為何,最令我不安的,是論者似乎通通都以「愛國」為正確。相互間爭論的頂多也是內地和本地憤青的行為算不算愛國。但我不明白:不愛國有甚麼不對?聽聽前人說愛國,對大家的思考或會有所助益。
愛國心是惡棍的最後靠山。(本地《銀河英雄傳說》的 fans 應該最熟悉這句。)
Patriot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the scoundrel.
- Samuel Johnson (1709-1784)
愛國心毀掉歷史。
Patriotism ruins history.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愛國心是愚者的激情,也是最愚劣的激情。
Patriotism is the passion of fools and the most foolish of passions.
-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
當整個民族都聲嘶力竭地叫著愛國的時候,我自覺要看看它雙手是否潔淨,內心是否純潔。
When a whole nation is roaring Patriotism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I am fain to explore the cleanness of its hands and the purity of its heart.
-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in "Journals" (1824)
愛國是一種宗教,是孵出戰爭的蛋。
Patriotism is a kind of religion; it is the egg from which wars are hatched.
- 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愛國心是壞人的美德。
Patriotism is the virtue of the vicious.
- Oscar Wilde (1854-1900)
愛國心是種只因你生於斯,便認為你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優越的執念。
Patriotism is your conviction that this country is superior to all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you were born in it.
-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愛國心是種有害、病態的愚行。
Patriotism is a pernicious, psychopathic form of idiocy.
-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在把愛國心從人類之中趕走之前,你不可能有平靜的世界。
You'll never have a quiet world till you knock the patriotism out of the human race.
-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in "Misalliance" (1909)
愛國心…是一種人為地創造、以謊言和謬誤之網維繫的迷信。它奪走人的自重及尊嚴,並增加他的自負和傲慢。
Patriotism ... is a superstition artificially created and maintained through a network of lies and falsehoods; a superstition that robs man of his self-respect and dignity, and increases his arrogance and conceit.
- Emma Goldman (1869-1940), in "Patriotism, a Menace to Liberty" (1911)
愛國就是甘願為了雞毛蒜皮的理由殺人和被殺。
Patriotism is the willingness to kill and be killed for trivial reasons.
- 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無論對錯,祖國就是祖國」是任何愛國者不到絕望時也不會想到要說的話。它就像說「不管醉醒,她始終是我母親」。
"My country, right or wrong," is a thing that no patriot would think of saying except in a desperate case. It is like saying, "My mother, drunk or sober."
- Gilbert Keith Chesterton (1874-1936)
由上級安排的英勇行為、無意義的暴力及所有以愛國為名,令人可憎的胡言亂語,我是多麼咬牙切齒地厭惡!
Heroism on command, senseless violence, and all the loathsome nonsense that goes by the name of patriotism -- how passionately I hate them!
-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當權者總認為對他們的政策的批評是危險的。他們總把自己的政策等同愛國,把批評視為顛覆。
Men in authority will always think that criticism of their policies is dangerous. They will always equate their policies with patriotism, and find criticism subversive.
- Henry Steele Commager (1902-1998), in "Freedom, Loyalty and Dissent" (1954)
你不應讓愛國心矇蔽眼睛,不去面對現實。錯就是錯,不管誰說都一樣。
You're not supposed to be so blind with patriotism that you can't face reality. Wrong is wrong, no matter who says it.
- Malcolm X (1925-1965)
2008年5月4日星期日
A survey of 200 Hong Kong bloggers on the Olympic torch relay II
為甚麼要從 blogspot.com 找有關奧運火炬在香港傳送的網誌,而不從 Google 找? 原因是只有逐個逐個網誌看,才到以感受到傳送火炬是一個多熱或多冷的議題。當然,我不是霍震霆,不會認為二百個博客就是香港的縮影。事實上,只調查博客差不多等於將窮人、老人和為口奔馳,沒有時間的人都排除在外,是相當偏頗的。但是以我一人之力能接觸的第一手資料,就只有從網上找了。
今次網誌調查有幾點是令我大感意外的。首先,談傳送火炬的博客相當少。看了二百個網誌,不計算久不久便談政治的五位博客,只有二十個有寫火炬傳送。要留意我看的是最近期被更新的二百個網誌,而不是隨機抽取的二百個,所以博客沒談,主因並非他們荒廢了自己的網誌,而是他們沒興趣。當然,如前文所說,因種種關係,那群博客中是活躍的而又是香港人的實際應該沒二百個那麼多,但說起碼有百多個,應不算離譜。由此推論,雖然是次火炬傳送好像是熱話題,但真正關心的香港人可能比大家想像中少得多。
其次,有一個有心人不想承認,但又不得不正視的事實,就是單是對這次火炬傳送完全不抱任何批判態度的,已經佔了二十個平日不多談政治的博客中的十人 (5, 6, 9, 11, 12, 14, 15, 16, 17, 19)。剩下的十人中,有一人 (10) 雖然輕輕揶揄「紅衫軍」的紅旗「扯呀扯呀」,但其網誌性質是獵奇居多;另外二人 (1, 3) 雖然各自有不滿的地方,但都只是出於個人喜好,不是針對這次火炬傳送已經遠遠偏離奧運精神這個事實。換句話說,以為香港人大部份都不會像內地憤青那樣把民族主義和奧運精神混在一起,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第三,在二十名博客中,女的竟然佔了十三個。雖然這可能只是一般的統計波動,但感覺上女博客似乎比男博客更熱心寫火炬。不過在男女兩個群組中,毫無保留地或只是輕帶批判態度的支持者所佔的比例都差不多。其實這些博客的想法並不像大陸憤青的那麼一致。他們當中有些很可能只是想追星,有些只是想感受節日氣氛,也有些純粹覺得因為是中國辦奧運所以要支持而已。不過他們那種停止思考環繞這次傳送火炬的問題的意味,倒是相當重。
最後,二十位博客中好像有兩位 (12, 17) 是老師,而她們兩位對支持火炬傳送都同樣熱情。其中「嘉欣老師」的網誌很值得大家反思。有時自問也會盲目地把那些盲目「愛國」的人先入為主地想像成「憤青」,但這位「嘉欣老師」卻完全不是這樣,相信她甚至比絕大部份的港人都要善良。不過善良也可以是愚昧的好搭檔,如果今次網誌調查的結果有代表性的話,恐怕我們很難指望日後香港的學生可以獨立思考。
今次網誌調查有幾點是令我大感意外的。首先,談傳送火炬的博客相當少。看了二百個網誌,不計算久不久便談政治的五位博客,只有二十個有寫火炬傳送。要留意我看的是最近期被更新的二百個網誌,而不是隨機抽取的二百個,所以博客沒談,主因並非他們荒廢了自己的網誌,而是他們沒興趣。當然,如前文所說,因種種關係,那群博客中是活躍的而又是香港人的實際應該沒二百個那麼多,但說起碼有百多個,應不算離譜。由此推論,雖然是次火炬傳送好像是熱話題,但真正關心的香港人可能比大家想像中少得多。
其次,有一個有心人不想承認,但又不得不正視的事實,就是單是對這次火炬傳送完全不抱任何批判態度的,已經佔了二十個平日不多談政治的博客中的十人 (5, 6, 9, 11, 12, 14, 15, 16, 17, 19)。剩下的十人中,有一人 (10) 雖然輕輕揶揄「紅衫軍」的紅旗「扯呀扯呀」,但其網誌性質是獵奇居多;另外二人 (1, 3) 雖然各自有不滿的地方,但都只是出於個人喜好,不是針對這次火炬傳送已經遠遠偏離奧運精神這個事實。換句話說,以為香港人大部份都不會像內地憤青那樣把民族主義和奧運精神混在一起,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第三,在二十名博客中,女的竟然佔了十三個。雖然這可能只是一般的統計波動,但感覺上女博客似乎比男博客更熱心寫火炬。不過在男女兩個群組中,毫無保留地或只是輕帶批判態度的支持者所佔的比例都差不多。其實這些博客的想法並不像大陸憤青的那麼一致。他們當中有些很可能只是想追星,有些只是想感受節日氣氛,也有些純粹覺得因為是中國辦奧運所以要支持而已。不過他們那種停止思考環繞這次傳送火炬的問題的意味,倒是相當重。
最後,二十位博客中好像有兩位 (12, 17) 是老師,而她們兩位對支持火炬傳送都同樣熱情。其中「嘉欣老師」的網誌很值得大家反思。有時自問也會盲目地把那些盲目「愛國」的人先入為主地想像成「憤青」,但這位「嘉欣老師」卻完全不是這樣,相信她甚至比絕大部份的港人都要善良。不過善良也可以是愚昧的好搭檔,如果今次網誌調查的結果有代表性的話,恐怕我們很難指望日後香港的學生可以獨立思考。
A survey of 200 Hong Kong bloggers on the Olympic torch relay
In the past two days, some people have been discussing whether the fenqing who appeared during the Olympic torch relay in Hong Kong are really Hong Kongers. I think this is irrelevant, as what most important are not what these fenqing think, but how the general public think about the torch relay.
Below is a non-scientific survey of about 200 local bloggers who have opined on the recent Olympic torch relay in Hong Kong. I simply visited blogspot.com, browsed (using the link Blogger: 瀏覽簡介) through the first two hundred most updated weblogs whose authors claimed themselves as residents of HK. Since blogspot.com sorts the timeliness of weblogs in real time, by the time I reached the 200th blog, the actual number of blogs I have read should be fewer than 200. Although the first blog I read still ranked as the 8th when I finished reading the 200th blog, the actual number of HK citizens among these bloggers should be well below 200 because some bloggers are expatriates.
Of those who seem to be HK citizens, 25 have blogged on the torch realy, including five bloggers who write about politics from time to time:
(F) 鄧小樺 / Ticklish / 五月二日,香港淪陷
(F) 太公 / 太公豬欄 / 膚淺的香港人
(M) Martin Oei / 黃世澤的Blog / 中國膠成港獨之父
(M) 喬靖夫 / 喬靖夫.公式讀本 / 普羅米修斯之火
(M) 侯老怪 / Seven Happy Days / 北京奧運火炬進入國境(香港站)首天
As what I'm interested in here are the opinions of those who are more apolitical, I'll ignore the above five blogs. The following comments are quoted from the remaining 20 bloggers' weblogs (all typos below are NOT mine, as what I've done are only some cut-and-paste works ^_^).
1. (M) 石先生 / 石先生 / 中國加油!
[snipped]
作為中國人,能夠參加這次聖火傳遞的工作是榮幸。在我們的工作證上,有我們的名字,跟我以前的記者證一樣,但這個的意義是最重要的,比以前任何一個記者證都來得重要。
[snipped]
曾憲樟,我為你感到羞恥。這麽多名傷殘運動員在場上取得金牌也沒有機會傳遞火炬,你憑什麼。一個愛國人士就有資格嗎?我也愛國,我可以嗎?
2. (F) Fion / in-finity / torch
昨日, 還滿心以為街上會很精彩, 一班艷紅, 一班鮮橙, 來個"色彩革命". 誰知一走到街上, 除了零星的人穿了紅色tee及往學校途中特別擠塞外, 一切通通與平日無異, 與街頭大電視上看到的旗海, 彷彿兩個世界... 另一邊廂, 又有很多人在網路上批評某某藝人, 某某政客與奧運無關, 不應該找他們當火炬手... 雖不知他們是否出現在尖沙咀人群的一部份, 但卻突顯了這個活動在本土的"受歡迎程度"...
政治化, 是人民還是政府, 是地方還是國家?
3. (F) *瑪雞仔* / 。。瑪雞˙隨筆。。 / 中國人
[snipped]
我承認我不是什麼愛國之人,,
什至曾經有過討厭的念頭,,
討厭國內同胞在港的街頭隨地吐水果皮
討厭國內同胞在港的名店門前坐地除涼鞋"卒"腳址
討厭國內同胞在港的任何地方胡亂插隊
[snipped]
但在日本人眼中的香港人也不是和中國人沒倆樣嗎....?!
不論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在其他國家的心中跟本是沒有分別的...
何況自從自由行開放後,,
香港的經濟是因為他們而回升的...我們又可以要求或說什麼呢.......
4. (M) CopyLion / A cat in lion's clothing / 這就是Resonance
[snipped]
然後,腦殘隨聖火傳到香港了。
啊不……是奧運點燃腦殘,傳遞硬膠。
5. (M) 森寒 / 森齋橋 / 奧運聖火傳遞之我見
[snipped]
我就好好彩係人堆中影到eason接棒後既姿態, 但係想再影下其他已經不能了, 因為實在太多人了, 跟都跟不上, 不過影到eason接棒都算不枉此行. 好啦, 寫左o禁多o野, 都係時候講下自己對聖火既睇法, 今屆奧運已經係第二十九屆了, 雖然我都唔係好大, 但都經歷過好多屆了, 係我印象中好似今屆特別多示威, 搶聖火既事發生, o禁究竟係因為奧運定係中國既關係? 呢個我就唔想深入研究, 我只係想講, 奧運係一個世界性既盛事, 好多運動員苦練4 年, 都係為o左呢日既來臨, 如果因為有人示威而破壞, 真係非常可惜, 所以希望由現在到8月都唔會有咩大事件發生而影響到啦!! 使到全世界人有機會欣賞到各國運動員既出色表現啦
6. (M) 水加光 / 水加光_等於我 / 迎接北京奧運 - 期待這一刻 (原創歌曲)
[snipped]
在同一個天空 有同一個渴望
聚焦每個期盼的眼光
在同一個世界 有同一個夢想
留下每個喝采的模樣
自我了解 一呼百應中國人在世界
宏願夢想 終於實現
[snipped]
永遠無悔這一生
是中國人
7. (F) Agnes Tse 艾麗絲謝 / Agnesvaria / 全體娛樂化
是次香港奧運聖火事件, 雖然萬眾一心、熱血沸騰, 但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跑出來參加傳送聖火, 卻也淪為一場橫跨各界、陣容鼎盛的鬧劇. 更可悲的是, 這場聖火show不是新聞報導中經常提及的運動政治化 (Sport Politicization) , 而是運動娛樂化(Sportainment). 政府和公眾表面上普遍支持奧運, 相對上又是否真心真意支持本地運動發展? 一切熱情都是過眼雲煙. 既然如此, 有何振奮之辭可言.
[snipped]
8. (F) Eva.Usermaatre / Field of Reeds / Chinese,Please Think before Act!
Chinese, please please think before act, please be rational!
All the way alone the Torch Relay, I have seen the flood of our national Flag, not Olympic Flag!!
Loving country is right, but do you think carrying a National Flag would be helpful?!
9. (M) 一也 / 一也 / 聖火~
今日聖火黎到香港....
不過一早就落雨
唔知會唔會有影響呢
返到學校
s-man心情好似好差咁....
可能因為無得睇聖火~
[snipped]
10. (M) 朱子 / PigiSon / 中國加油~
[This is a photo blog entry; the followings are captions of photos.]
難得HK有"Torch Relay"~呢到都貼下相先~中國gogogo
老婆呢到好很多人呀~同胞們嗌大聲D~~中國加油~!!!!
雪山獅子旗被"圍"
一片紅海~~~人海人潮人浪人山......~~ 好很多中國旗~扯呀扯呀~
好生鬼醫神呀~!!!!!
Kelly呀~! 佢地兩個都好"乖",有"醃"件衫入條褲到~哈~~~!!!
11. (F) 新地公主 / ++Fall in Love with Princess++ / 支持奧運聖火
今日要返工,無緣睇聖火傳遞。
不過我有著紅色衫[note: with photo]支持香港支持奧運,哈哈!
家姐今日放假,佢一邊睇電視一邊向我報告傳遞聖火的消息...
真令人鼓舞!
[snipped]
12. (F) Present ! / ☆★~♡♡~LoVe PaRadiSe~CHriS~♡♡~★☆ / 奧運傳火炬
[snipped]
今日係香港區奧運傳火炬既大日子,全港都響應著紅衫表示支持,可惜我無紅色既短袖衫,haha,結果揀左件橙紅色既外套,算係咁啦!!但今早臨出門口既時候就迫阿妹著紅衫,因為佢有短袖衫嘛,最後佢都好無奈咁被我強迫底下穿紅衫返工。其實禽日都有諗過出去買返件紅衫,不過實在忙到不得了,所以都係算數,懶得出去。
今日學校除左有模擬傳火炬既活動外,仲可以比我地係課室chick上網一齊睇呢個重大既慶典,只可惜成朝都網路大塞車,睇唔夠一陣,剩係見到第一棒就再load唔到黎睇,超無隱!最後自己都同小朋友介紹左呢個火炬既來源黎加強佢地既對奧運既意識,希望佢地聽完會明白多啲奧運既野啦!
[snipped]
13. (F) liklik / 快.樂.蕾.絲.邊 / 香港人何時變得如此愛國?
今天是香港傳聖火的日子,其實奧運聖火傳到香港,感到很驕傲及榮幸。那種感覺,我想只有運動員是最強烈的。我今天看到方力申的風采,比起他在勁歌頒獎禮上得獎,魅力超越很多倍!不說不知道,他仍然是香港四項游泳紀錄保持者。
但連串的事件,西藏、胡佳、家樂福、高志文...... 令中國奧運聖火,變成中國承諾改善人權的一大反諷。
支持的人,總說奧運不應該與政治掛勾,不過,大家都應該知道,從奧組委宣佈中國08年辦奧運(或者早在申辦之前),已經是一個政治交易。
今天沒有跟朋友到清真寺外參與支持人權的示威活動,朋友一行幾人,結果被萬人空巷的「愛國」人士包圍,在電視看到場面緊張。晚上見到朋友,她對我說:「從來未試過咁驚,天星都冇咁驚,那次最多是被警察帶走,今次被那些瘋狂民族主義的不理性情緒重重包圍,真怕他們失控!」
我下午也剛巧在灣仔碰上聖火經過,大班不太像本土香港人士的人,在唱一些愛黨的歌,爭先奪後的擠來擠去,我穿著橙色衣服,好不容易才在一片紅海中脫身。
香港人何時變得如此愛國?是真的這麼愛國嗎?如果真的愛國,應該會為看到中國的出爾反爾而心碎......
今天,我穿了橙色衣服,加入橙色行動,
紅色的中國奧運 + 黃色的人權 = 橙色行動。
Reception的姐姐今天問我:妳不支持聖火嗎?我說:我支持奧運,支持聖火,但希望中國能真正關注多點人權。
14. (F) CheukB / CheukBz' Blog / !!Olympic Torch!!
今日火炬傳送...
要上堂..又落雨...
冇得去現場睇!!!
諗住上TVB個網一齊睇直播..
但係可能太多人一齊上啦..
完全load唔到!!!
最後 畀我o係電話上左"3"個網睇直播...
趕得切睇劉華..kelly 古巨基 方力申!!
後尾畀呀sir諗到..
放我部電話o係projector度..
放出黎畀成班一齊睇~
好開心呀!!=]
[snipped]
15. (F) Tiffany Yan / Breakfast at Tiffany's / 預祝母親節之傳聖火呀!!!!!!
[snipped]
看到電視新聞, 全城都因為聖火而起哄, 每個香港人都很雀躍, 我心中也有點興奮, 如果我係火炬手真係不得了, 一定開心興奮到din左~
我很容易受開心的氣氛影響的~ ^.^ 今天的氣氛真的好呢!
[snipped]
16. (F) Subi / Subi'sssss Happy Place / 追聖火
今日香港傳聖火日~
緊係要上街感受下氣氛啦~~~~~
我有著紅衫架~! HAHAHAA
我地去左沙田睇~
先去沙田鄉~~ 再行去城門河睇龍舟
雖然咁多人~ 都唔係睇得好清楚
但感受到好好既氣氛
每當有警車行過~ 都會叫嚣架~HAHA
仲見到運動員車, 電視台車都會一齊揮下手~ 全城盡興呀! haha
[snipped]
17. (F) 嘉欣老師 / 藍天下的好心情 / 中國加油!
今天確是香港的大日子,我和很多香港人一樣,穿上紅色衣服,以行動支持火炬於中國境內送遞。
回到學校,一眾老師與同學到禮堂,上一節有關奧運的課。看看片段唱唱歌,很快便來到重點節目─「模擬火炬傳送活動」,其中一支火炬我也有份兒弄的,縱使我只是幫忙弄弄火種那部分。師生們把火炬一個傳一個,象徵薪火相傳,很有意義呢!
活動結束後,我本來很想到城門河邊觀賞火炬傳遞過程,可惜我們因為一個「長途會議」,耽誤了時間,當我步出校門快走到城門河邊之際,原來火炬手剛離開了。早知如此,我應立刻跑回家,因為我家也可能看到傳送路線呢。之後,我到街上走走。由於剛散席,所以街上的人很多,人人都是高高興興的,真是比國慶還熱鬧,我第一次感到大家(包括自己)都視自己為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亦以此為傲。
然而,中國舉辦本屆奧運真是好事多磨,發生了許許多多的風波。而嘉祺前幾天給我看了一首詩,是關於其他國家怎樣看中國,亦使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感觸良多,詩的內容是這樣的:
[snipped]
18. (F) Mei / Mei / 聖火
日日都係講緊奧運聖火,好悶。
[snipped]
19. (F) § Heroine § / § HEROINE'S LIFE!!! § / My Touch with BEIJING Olymplic-2 @ JW Marriott, My Touch with BEIJING OLYMPIC-1 @ Habour Cruise-Bauhinia
爭d 睇到聖火傳送架..... 可惜阿客已經黎左.... 無得睇~~
有得感受下個氣氛已經好正~~~
中國加油!!!!!
Memorable moment lei~~ Light up ceremony of the 5 rings logo!!!!!
Could only shot it by mobile as I were still working at that time~~~
Wasting the best chance to take good pics arrrr....
20. (M) dont_dont_dont_dont_dont / dont_listen_too_many_metro / Suckers
Censorship sucks﹗
And people who wear red today suck too﹗
盲目愛國的人聽住﹕
因為你地懶好心﹐於是做了很多壞事﹔其實你們無個識得真真正正去愛自己國家。只懂瞎愛﹐不如唔好愛。
大家唔該分番清楚少少﹗
Below is a non-scientific survey of about 200 local bloggers who have opined on the recent Olympic torch relay in Hong Kong. I simply visited blogspot.com, browsed (using the link Blogger: 瀏覽簡介) through the first two hundred most updated weblogs whose authors claimed themselves as residents of HK. Since blogspot.com sorts the timeliness of weblogs in real time, by the time I reached the 200th blog, the actual number of blogs I have read should be fewer than 200. Although the first blog I read still ranked as the 8th when I finished reading the 200th blog, the actual number of HK citizens among these bloggers should be well below 200 because some bloggers are expatriates.
Of those who seem to be HK citizens, 25 have blogged on the torch realy, including five bloggers who write about politics from time to time:
(F) 鄧小樺 / Ticklish / 五月二日,香港淪陷
(F) 太公 / 太公豬欄 / 膚淺的香港人
(M) Martin Oei / 黃世澤的Blog / 中國膠成港獨之父
(M) 喬靖夫 / 喬靖夫.公式讀本 / 普羅米修斯之火
(M) 侯老怪 / Seven Happy Days / 北京奧運火炬進入國境(香港站)首天
As what I'm interested in here are the opinions of those who are more apolitical, I'll ignore the above five blogs. The following comments are quoted from the remaining 20 bloggers' weblogs (all typos below are NOT mine, as what I've done are only some cut-and-paste works ^_^).
1. (M) 石先生 / 石先生 / 中國加油!
[snipped]
作為中國人,能夠參加這次聖火傳遞的工作是榮幸。在我們的工作證上,有我們的名字,跟我以前的記者證一樣,但這個的意義是最重要的,比以前任何一個記者證都來得重要。
[snipped]
曾憲樟,我為你感到羞恥。這麽多名傷殘運動員在場上取得金牌也沒有機會傳遞火炬,你憑什麼。一個愛國人士就有資格嗎?我也愛國,我可以嗎?
2. (F) Fion / in-finity / torch
昨日, 還滿心以為街上會很精彩, 一班艷紅, 一班鮮橙, 來個"色彩革命". 誰知一走到街上, 除了零星的人穿了紅色tee及往學校途中特別擠塞外, 一切通通與平日無異, 與街頭大電視上看到的旗海, 彷彿兩個世界... 另一邊廂, 又有很多人在網路上批評某某藝人, 某某政客與奧運無關, 不應該找他們當火炬手... 雖不知他們是否出現在尖沙咀人群的一部份, 但卻突顯了這個活動在本土的"受歡迎程度"...
政治化, 是人民還是政府, 是地方還是國家?
3. (F) *瑪雞仔* / 。。瑪雞˙隨筆。。 / 中國人
[snipped]
我承認我不是什麼愛國之人,,
什至曾經有過討厭的念頭,,
討厭國內同胞在港的街頭隨地吐水果皮
討厭國內同胞在港的名店門前坐地除涼鞋"卒"腳址
討厭國內同胞在港的任何地方胡亂插隊
[snipped]
但在日本人眼中的香港人也不是和中國人沒倆樣嗎....?!
不論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在其他國家的心中跟本是沒有分別的...
何況自從自由行開放後,,
香港的經濟是因為他們而回升的...我們又可以要求或說什麼呢.......
4. (M) CopyLion / A cat in lion's clothing / 這就是Resonance
[snipped]
然後,腦殘隨聖火傳到香港了。
啊不……是奧運點燃腦殘,傳遞硬膠。
5. (M) 森寒 / 森齋橋 / 奧運聖火傳遞之我見
[snipped]
我就好好彩係人堆中影到eason接棒後既姿態, 但係想再影下其他已經不能了, 因為實在太多人了, 跟都跟不上, 不過影到eason接棒都算不枉此行. 好啦, 寫左o禁多o野, 都係時候講下自己對聖火既睇法, 今屆奧運已經係第二十九屆了, 雖然我都唔係好大, 但都經歷過好多屆了, 係我印象中好似今屆特別多示威, 搶聖火既事發生, o禁究竟係因為奧運定係中國既關係? 呢個我就唔想深入研究, 我只係想講, 奧運係一個世界性既盛事, 好多運動員苦練4 年, 都係為o左呢日既來臨, 如果因為有人示威而破壞, 真係非常可惜, 所以希望由現在到8月都唔會有咩大事件發生而影響到啦!! 使到全世界人有機會欣賞到各國運動員既出色表現啦
6. (M) 水加光 / 水加光_等於我 / 迎接北京奧運 - 期待這一刻 (原創歌曲)
[snipped]
在同一個天空 有同一個渴望
聚焦每個期盼的眼光
在同一個世界 有同一個夢想
留下每個喝采的模樣
自我了解 一呼百應中國人在世界
宏願夢想 終於實現
[snipped]
永遠無悔這一生
是中國人
7. (F) Agnes Tse 艾麗絲謝 / Agnesvaria / 全體娛樂化
是次香港奧運聖火事件, 雖然萬眾一心、熱血沸騰, 但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跑出來參加傳送聖火, 卻也淪為一場橫跨各界、陣容鼎盛的鬧劇. 更可悲的是, 這場聖火show不是新聞報導中經常提及的運動政治化 (Sport Politicization) , 而是運動娛樂化(Sportainment). 政府和公眾表面上普遍支持奧運, 相對上又是否真心真意支持本地運動發展? 一切熱情都是過眼雲煙. 既然如此, 有何振奮之辭可言.
[snipped]
8. (F) Eva.Usermaatre / Field of Reeds / Chinese,Please Think before Act!
Chinese, please please think before act, please be rational!
All the way alone the Torch Relay, I have seen the flood of our national Flag, not Olympic Flag!!
Loving country is right, but do you think carrying a National Flag would be helpful?!
9. (M) 一也 / 一也 / 聖火~
今日聖火黎到香港....
不過一早就落雨
唔知會唔會有影響呢
返到學校
s-man心情好似好差咁....
可能因為無得睇聖火~
[snipped]
10. (M) 朱子 / PigiSon / 中國加油~
[This is a photo blog entry; the followings are captions of photos.]
難得HK有"Torch Relay"~呢到都貼下相先~中國gogogo
老婆呢到好很多人呀~同胞們嗌大聲D~~中國加油~!!!!
雪山獅子旗被"圍"
一片紅海~~~人海人潮人浪人山......~~ 好很多中國旗~扯呀扯呀~
好生鬼醫神呀~!!!!!
Kelly呀~! 佢地兩個都好"乖",有"醃"件衫入條褲到~哈~~~!!!
11. (F) 新地公主 / ++Fall in Love with Princess++ / 支持奧運聖火
今日要返工,無緣睇聖火傳遞。
不過我有著紅色衫[note: with photo]支持香港支持奧運,哈哈!
家姐今日放假,佢一邊睇電視一邊向我報告傳遞聖火的消息...
真令人鼓舞!
[snipped]
12. (F) Present ! / ☆★~♡♡~LoVe PaRadiSe~CHriS~♡♡~★☆ / 奧運傳火炬
[snipped]
今日係香港區奧運傳火炬既大日子,全港都響應著紅衫表示支持,可惜我無紅色既短袖衫,haha,結果揀左件橙紅色既外套,算係咁啦!!但今早臨出門口既時候就迫阿妹著紅衫,因為佢有短袖衫嘛,最後佢都好無奈咁被我強迫底下穿紅衫返工。其實禽日都有諗過出去買返件紅衫,不過實在忙到不得了,所以都係算數,懶得出去。
今日學校除左有模擬傳火炬既活動外,仲可以比我地係課室chick上網一齊睇呢個重大既慶典,只可惜成朝都網路大塞車,睇唔夠一陣,剩係見到第一棒就再load唔到黎睇,超無隱!最後自己都同小朋友介紹左呢個火炬既來源黎加強佢地既對奧運既意識,希望佢地聽完會明白多啲奧運既野啦!
[snipped]
13. (F) liklik / 快.樂.蕾.絲.邊 / 香港人何時變得如此愛國?
今天是香港傳聖火的日子,其實奧運聖火傳到香港,感到很驕傲及榮幸。那種感覺,我想只有運動員是最強烈的。我今天看到方力申的風采,比起他在勁歌頒獎禮上得獎,魅力超越很多倍!不說不知道,他仍然是香港四項游泳紀錄保持者。
但連串的事件,西藏、胡佳、家樂福、高志文...... 令中國奧運聖火,變成中國承諾改善人權的一大反諷。
支持的人,總說奧運不應該與政治掛勾,不過,大家都應該知道,從奧組委宣佈中國08年辦奧運(或者早在申辦之前),已經是一個政治交易。
今天沒有跟朋友到清真寺外參與支持人權的示威活動,朋友一行幾人,結果被萬人空巷的「愛國」人士包圍,在電視看到場面緊張。晚上見到朋友,她對我說:「從來未試過咁驚,天星都冇咁驚,那次最多是被警察帶走,今次被那些瘋狂民族主義的不理性情緒重重包圍,真怕他們失控!」
我下午也剛巧在灣仔碰上聖火經過,大班不太像本土香港人士的人,在唱一些愛黨的歌,爭先奪後的擠來擠去,我穿著橙色衣服,好不容易才在一片紅海中脫身。
香港人何時變得如此愛國?是真的這麼愛國嗎?如果真的愛國,應該會為看到中國的出爾反爾而心碎......
今天,我穿了橙色衣服,加入橙色行動,
紅色的中國奧運 + 黃色的人權 = 橙色行動。
Reception的姐姐今天問我:妳不支持聖火嗎?我說:我支持奧運,支持聖火,但希望中國能真正關注多點人權。
14. (F) CheukB / CheukBz' Blog / !!Olympic Torch!!
今日火炬傳送...
要上堂..又落雨...
冇得去現場睇!!!
諗住上TVB個網一齊睇直播..
但係可能太多人一齊上啦..
完全load唔到!!!
最後 畀我o係電話上左"3"個網睇直播...
趕得切睇劉華..kelly 古巨基 方力申!!
後尾畀呀sir諗到..
放我部電話o係projector度..
放出黎畀成班一齊睇~
好開心呀!!=]
[snipped]
15. (F) Tiffany Yan / Breakfast at Tiffany's / 預祝母親節之傳聖火呀!!!!!!
[snipped]
看到電視新聞, 全城都因為聖火而起哄, 每個香港人都很雀躍, 我心中也有點興奮, 如果我係火炬手真係不得了, 一定開心興奮到din左~
我很容易受開心的氣氛影響的~ ^.^ 今天的氣氛真的好呢!
[snipped]
16. (F) Subi / Subi'sssss Happy Place / 追聖火
今日香港傳聖火日~
緊係要上街感受下氣氛啦~~~~~
我有著紅衫架~! HAHAHAA
我地去左沙田睇~
先去沙田鄉~~ 再行去城門河睇龍舟
雖然咁多人~ 都唔係睇得好清楚
但感受到好好既氣氛
每當有警車行過~ 都會叫嚣架~HAHA
仲見到運動員車, 電視台車都會一齊揮下手~ 全城盡興呀! haha
[snipped]
17. (F) 嘉欣老師 / 藍天下的好心情 / 中國加油!
今天確是香港的大日子,我和很多香港人一樣,穿上紅色衣服,以行動支持火炬於中國境內送遞。
回到學校,一眾老師與同學到禮堂,上一節有關奧運的課。看看片段唱唱歌,很快便來到重點節目─「模擬火炬傳送活動」,其中一支火炬我也有份兒弄的,縱使我只是幫忙弄弄火種那部分。師生們把火炬一個傳一個,象徵薪火相傳,很有意義呢!
活動結束後,我本來很想到城門河邊觀賞火炬傳遞過程,可惜我們因為一個「長途會議」,耽誤了時間,當我步出校門快走到城門河邊之際,原來火炬手剛離開了。早知如此,我應立刻跑回家,因為我家也可能看到傳送路線呢。之後,我到街上走走。由於剛散席,所以街上的人很多,人人都是高高興興的,真是比國慶還熱鬧,我第一次感到大家(包括自己)都視自己為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亦以此為傲。
然而,中國舉辦本屆奧運真是好事多磨,發生了許許多多的風波。而嘉祺前幾天給我看了一首詩,是關於其他國家怎樣看中國,亦使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感觸良多,詩的內容是這樣的:
[snipped]
18. (F) Mei / Mei / 聖火
日日都係講緊奧運聖火,好悶。
[snipped]
19. (F) § Heroine § / § HEROINE'S LIFE!!! § / My Touch with BEIJING Olymplic-2 @ JW Marriott, My Touch with BEIJING OLYMPIC-1 @ Habour Cruise-Bauhinia
爭d 睇到聖火傳送架..... 可惜阿客已經黎左.... 無得睇~~
有得感受下個氣氛已經好正~~~
中國加油!!!!!
Memorable moment lei~~ Light up ceremony of the 5 rings logo!!!!!
Could only shot it by mobile as I were still working at that time~~~
Wasting the best chance to take good pics arrrr....
20. (M) dont_dont_dont_dont_dont / dont_listen_too_many_metro / Suckers
Censorship sucks﹗
And people who wear red today suck too﹗
盲目愛國的人聽住﹕
因為你地懶好心﹐於是做了很多壞事﹔其實你們無個識得真真正正去愛自己國家。只懂瞎愛﹐不如唔好愛。
大家唔該分番清楚少少﹗
2008年5月3日星期六
車禍很可怕
朋友P是虔誠基督徒。可能有感前天神慈秀明會信眾的嚴重車禍之悲慘,便將一宗幾年前的車禍片段電郵給我,並慨嘆人生無常。
(以上片段來自 Metacafe 網站,標題為 Car Accident,於 2005 年九月廿一日上載。 YouTube 亦有多段同樣片段,最早上載日為 2007 年六月六日,標題為 Bad car accident。)
看過片段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覺得相當可怕,但回心一想,除非相撞的兩架車都同時衝燈,否則該名行人在車禍發生時實際上和那輛沿縱向行駛的車一樣,都是在紅燈時過路。我並不是說這名行人不值得同情,但這次意外他也應有部份責任。
由於給事件勾起了好奇心,我便把 Metacafe 網頁上的留言逐一細看。最後竟發現該名行人原來奇蹟生還!詳情見 Urban Legends Reference Pages。
有些基督徒心地真的很善良,又關心身邊的人,是非常好的父/母親或他人信賴的好友。但他們可能過於善良,以至缺乏懷疑精神,容易相信事情的表面就是真相。很多本地基督徒避談政治,以「我唔係幾識政治」為辯解,或者如去年般動員親友聽神棍葛福臨 (Franklin Graham) 講道,也是出於同一道理。
(以上片段來自 Metacafe 網站,標題為 Car Accident,於 2005 年九月廿一日上載。 YouTube 亦有多段同樣片段,最早上載日為 2007 年六月六日,標題為 Bad car accident。)
看過片段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覺得相當可怕,但回心一想,除非相撞的兩架車都同時衝燈,否則該名行人在車禍發生時實際上和那輛沿縱向行駛的車一樣,都是在紅燈時過路。我並不是說這名行人不值得同情,但這次意外他也應有部份責任。
由於給事件勾起了好奇心,我便把 Metacafe 網頁上的留言逐一細看。最後竟發現該名行人原來奇蹟生還!詳情見 Urban Legends Reference Pages。
有些基督徒心地真的很善良,又關心身邊的人,是非常好的父/母親或他人信賴的好友。但他們可能過於善良,以至缺乏懷疑精神,容易相信事情的表面就是真相。很多本地基督徒避談政治,以「我唔係幾識政治」為辯解,或者如去年般動員親友聽神棍葛福臨 (Franklin Graham) 講道,也是出於同一道理。
2008年5月2日星期五
第四次提亞馬特會戰
寫在前面:今日 (2008-05-02) 是香港政治史上黑暗的一天。我等蟻民既無法力挽狂瀾,唯有寄情小說。
在香港,《銀河英雄傳說》的讀者數量上雖然未必及得上其他流行小說的那麼多,但也應該到了可以建一個旅的程度。不過「粉絲」們都是以背誦楊語錄居多,鮮有就小說情節作出較深入的探討。受時間與知識所限,我也不能為此作出甚麼貢獻。不過剛才讀外傳讀到一個細節,也許可以略談一下。
如果把行星列古尼扎上空的遭遇戰都計算在內的話,那麼第四次提亞馬特會戰在帝國曆四八六年九月四日已經開始。不過兩方主力的大戰實際要到一星期後才發生。當時,帝國軍總司令米克貝爾加元帥任命萊因哈特為左翼部隊的指揮官,並於十二時四十分指令後者率左翼全軍直線前進,正面攻擊同盟軍。命令的原意是令萊因哈特部隊成為箭靶,一來可使帝國軍在萊因哈特軍與同盟軍一輪劇戰之後獲益,二來也可藉此把萊因哈特排除掉。誰知萊因哈特非但不上當,還大膽地在敵前迴旋,從帝國軍的左方移到右方,不但成功拉近帝國、同盟兩軍距離,還掌握了開戰的先機。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裏的時候,不禁想:「有無咁誇張呀?」但原來敵前迴旋這回事在現實中是確曾發生的。歷史上首次有記錄的敵前迴旋發生於公元前二一七年。當時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巴卡 (Hannibal Barca, 247-183 BC)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 (The Second Punic War) 中反擊羅馬帝國,節節勝利,長驅直入意大利本土。在抵達意大利中部的 Etruria 地區後,為了向羅馬在意大利的盟邦顯示羅馬並沒保護他們的能力,以期瓦解他們與羅馬的聯盟,漢尼拔便大肆破壞古城 Arretium 週邊的田地,引誘駐留在當地的羅馬執政官 Gaius Flaminius 和他決戰。然而 Flaminius 不為所動,留在營地不出,於是漢尼拔便大膽地繞過羅馬軍的左側,截斷其通往羅馬的道路。但 Flaminius 依然堅守,漢尼拔便揮軍直指意大利南部。最後 Flaminius 決定從後追趕,在通過 Trasimene 湖(位於 Curtun 和 Perusia 之間,見上圖)湖畔的狹道時遭漢尼拔伏擊戰死,羅馬軍全軍覆沒,史稱 The Battle of Lake Trasimene。
這種繞過敵人主力,深入後方,迫使敵方棄守出擊的戰術,軍事上稱為迂迴運動 (turning movement)。美國國防部對迂迴運動所下的定義是這樣的:
References: Wikipedia - Hannibal, 漢尼拔, The Battle of Lake Trasimene.
The above figure: A map showing the extent of Etruria and the Etruscan civilization. The map includes the 12 cities of the Etruscan League and notable cities founded by the Etruscans. It is based on a map from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73, no.6, June 1988. The dates on the map are only approximations. The map document is authored by NormanEinstein and is licensed under GNU-FDL.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2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在香港,《銀河英雄傳說》的讀者數量上雖然未必及得上其他流行小說的那麼多,但也應該到了可以建一個旅的程度。不過「粉絲」們都是以背誦楊語錄居多,鮮有就小說情節作出較深入的探討。受時間與知識所限,我也不能為此作出甚麼貢獻。不過剛才讀外傳讀到一個細節,也許可以略談一下。
如果把行星列古尼扎上空的遭遇戰都計算在內的話,那麼第四次提亞馬特會戰在帝國曆四八六年九月四日已經開始。不過兩方主力的大戰實際要到一星期後才發生。當時,帝國軍總司令米克貝爾加元帥任命萊因哈特為左翼部隊的指揮官,並於十二時四十分指令後者率左翼全軍直線前進,正面攻擊同盟軍。命令的原意是令萊因哈特部隊成為箭靶,一來可使帝國軍在萊因哈特軍與同盟軍一輪劇戰之後獲益,二來也可藉此把萊因哈特排除掉。誰知萊因哈特非但不上當,還大膽地在敵前迴旋,從帝國軍的左方移到右方,不但成功拉近帝國、同盟兩軍距離,還掌握了開戰的先機。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裏的時候,不禁想:「有無咁誇張呀?」但原來敵前迴旋這回事在現實中是確曾發生的。歷史上首次有記錄的敵前迴旋發生於公元前二一七年。當時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巴卡 (Hannibal Barca, 247-183 BC)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 (The Second Punic War) 中反擊羅馬帝國,節節勝利,長驅直入意大利本土。在抵達意大利中部的 Etruria 地區後,為了向羅馬在意大利的盟邦顯示羅馬並沒保護他們的能力,以期瓦解他們與羅馬的聯盟,漢尼拔便大肆破壞古城 Arretium 週邊的田地,引誘駐留在當地的羅馬執政官 Gaius Flaminius 和他決戰。然而 Flaminius 不為所動,留在營地不出,於是漢尼拔便大膽地繞過羅馬軍的左側,截斷其通往羅馬的道路。但 Flaminius 依然堅守,漢尼拔便揮軍直指意大利南部。最後 Flaminius 決定從後追趕,在通過 Trasimene 湖(位於 Curtun 和 Perusia 之間,見上圖)湖畔的狹道時遭漢尼拔伏擊戰死,羅馬軍全軍覆沒,史稱 The Battle of Lake Trasimene。
這種繞過敵人主力,深入後方,迫使敵方棄守出擊的戰術,軍事上稱為迂迴運動 (turning movement)。美國國防部對迂迴運動所下的定義是這樣的:
Turning movement: A variation of the envelopment in which the attacking force passes around or over the enemy's principal defensive positions to secure objectives deep in the enemy's rear to force the enemy to abandon his position or divert major forces to meet the threat.萊因哈特的做法不算是迂迴戰術,但敵前迴旋這點,與漢尼拔同樣大膽。
References: Wikipedia - Hannibal, 漢尼拔, The Battle of Lake Trasimene.
The above figure: A map showing the extent of Etruria and the Etruscan civilization. The map includes the 12 cities of the Etruscan League and notable cities founded by the Etruscans. It is based on a map from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73, no.6, June 1988. The dates on the map are only approximations. The map document is authored by NormanEinstein and is licensed under GNU-FDL.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2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