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書釘偶拾 ── 誰"動"了清明上河圖

《誰"動"了清明上河圖》
作者:北京水晶石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明報出版社
定價:港幣88元

坊間對早前先在上海世博,然後於香港展出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一般以讚嘆居多。偶有批評,不管內容是否恰當,也於羊群心理之下,給看成異類。

汴河的日與夜
我無參觀過這幅動態版的上河圖(為求方便,除非另外說明,以下「上河圖」一律指動態版而非原版)。從電視及網上片段所見,我覺得稱它為一件出色的藝術品,一點也不過份,只是坊間的讚譽,似乎泰半都只是謬讚,負責製作的「北京水晶石數位科技有限公司」的自賣自誇,更加是言過其實。



坊間多認為上河圖將靜態的古畫變成動畫,還有日夜更替,很有創意,殊不知這是少見多怪。不說遠的,即使是上海世博之前一年,在電影《麥兜响噹噹》(2009) 裏面,已經有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而且還是 3D 的。將靜態藝術動態化,更是源遠流長,例如電影 Prince of Egypt (1998) 那些會動的埃及壁畫,或者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2001) 入面的相片等等,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甚至近年不少獨立短片或廣告片,都有用長鏡頭將一整條街的塗鴉「動」起來的例子。西方的而且確沒有類似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這樣的先例,但與其歸於創意的原因,不如說西方的古代藝術品少有以卷軸形式出現。

上河圖的日與夜,對打慣機的朋友來說更是毫不新鮮。歷史上第一隻有實時情景變化的電腦遊戲,是 2000 年的歷險遊戲 RealMyst[1]。RealMyst 以十五分鐘為一個日夜週期(比上河圖的五分鐘長),若玩家只待在一處,甚麼也不做,那就可以於十五分鐘之內,體驗遊戲世界內的日出日落,清晨與夜色。現時這種技術已經相當普及(特別是用於 RPG 之中),上河圖不過步了後塵。

更荒謬的,是上河圖於香港臨近展出之時,製作一方於電視新聞中介紹了一項他們加入的「創意」 ── 一位身穿紅袍的小女孩,會以追逐一隻小豬的方式,穿插整幅上河圖。如此明目張膽地抄襲電影《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 之中的紅衣小女孩,竟然還奢談創意,而香港人又不以為忤,大概香港人已經久入鮑魚之肆,才不聞其臭吧。

精工就是對細節的專注
一比一高達(圖片來源:enjoyjapan.jp
至於水晶石公司於新聞訪問或書中吹噓的所謂「無縫拼接」技術,似乎也沒有多少技術內涵。據水晶石書中所講,顯示上河圖所用的並非電腦屏幕,而是投影器;上河圖亦非投射在一塊平面之上,而是橫跨多塊以不同夾角拼湊而成的屏幕。因此,在兩個投影器的影像重疊的地方,就要維持影像一致,避免錯位,也就是所謂「無縫拼接」。這當然是一項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我想來想去,如果各屏幕的形狀大小,以及屏幕跟投影器的位置也是已知數,那麼只需將投射函數逆反過來,就可以解決問題。即使各項參數都是未知,也可以當場令各投影器各自投射 a mesh of indexed points,然後將 mesh 逐步變形,令 corresponding points 重合。總之,要無縫拼接,原則上絕非難事。水晶石公司為它取得技術專利而大肆宣揚,可是在中國大陸這個連揚州炒飯也有專利權的地方,專利並非技術先進或有創意的證明。

水晶石在書中也提到如何顯現夜間水面燈影的問題。由於水晶石公司想保持古畫的勾線,因此構作倒影,就不能以一般 3D 動畫的方法來解決。這的而且確是前所未見的問題,可是連水晶石公司也在書中承認,他們最後不過用上了一些簡單的法線計算來解決,絕對談不上有甚麼創意。

以上這個夜間倒影問題,是最令我佩服水晶石公司的地方。我覺得許多人讚上河圖都讚錯了要點。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其實創意欠奉,反而是製作團隊對細節的專注 (attention to details),才是上河圖真正值得欣賞的地方。水晶石公司本來可以用一般方法去造出倒影,但是為了保持原版上河圖的風格,他們不惜重新審視問題,多花功夫。其他製作細節,諸如畫中人物攜帶的是甚麼器具,原版上河圖沒有的夜生活該如何安排等等,水晶石公司都不辭勞苦,找人作大量歷史考證。讀者可從書中讀到這類細節。

倪匡批評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沒有意境,要看活動街景,其實大可到銅鑼灣拍攝真人。意境這東西,我等粗人不懂,不過到銅鑼灣,可看不到宋朝的繁華生活。動畫版的上河圖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將古人的生活用現代人都容易瞭解和觀賞的方式重現,實在值得稱許。儘管動畫版的上河圖並非原創,但是所謂「藝術」(art),本來就是指用盡技藝而產生的作品。詩詞書畫固然是藝術,但一幢優美建築、一部設計巧妙的電腦,以至一套製作精巧的動畫,又何嘗不是藝術?

高達比上河圖更適合世博
只是倪匡說他不明白《清明上河圖》為何會引起廣大市民的興趣,我也有同感。我總覺得,許多人稱讚清明上河圖,其實只是傾倒在大型製作之下,並感染了一睹話題之作的亢奮吧。要是換了靜岡的高達 (Gundam) 於世博會首次亮相,相信遊客也一樣讚嘆,甚至更加蜂擁而至。

世界博覽會本來是西方國家於工業化年代,展示國家科技實力的場所。爾後的世博會,更加具有前瞻性,更有指引未來科技路向的味道。日本漫畫《二十世紀少年》裏面提到 1970 年的大阪世博會,就是這種作風的最佳寫照。清明上河圖雖然是一件出色的藝術品,但它與世博會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要比較的話,高達可能比上河圖還適合世博會。製作公司為了討好客戶,為了附會世博會的主題,勉強將上河圖扯上甚麼「智慧的長河」,可以理解,但是當民眾只是為了觀看經鋪天蓋地宣傳,而實際上與世博會格格不入的動畫而來,世博會其實已經變質,成為一個促進旅遊的藉口。

伸延閱讀:
  1. 清明上河圖的小乞丐;愛。世。人
  2. 從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看香港競爭力;Over the Rainbow
  3. 從《清明上河圖》想起;筆欲多談
  4. 《清明上河圖》的反諷——民間社會如何被偷龍轉鳯? ;a little larger than the entire universe
  5. 曾德成談《清明上河圖》:智慧長河,香江掀浪;財經日報,2010-11-01
  6. 高登的街角 - 電子動態版高登聖誕圖
註:
[1] RealMyst 的前身 Myst (1993) 裏頭的 "linking books",也有「動態照片」,比 Harry Potter 系列的電影早了五年。

1 則留言:

  1. 台北故宮博物院也用清代院本的清明上河圖做了一個互動版本,可以點選特定場景作介紹,2007年做的。不過這版本只能到台北故宮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