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9日星期五

女人毋須樣靚 ── 只要她不是我的女人就可以

同樣道理,雖然香港有一百五十三萬人同意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但只要採取激烈手法的是別人,而自己只是旁觀剝花生,就一點問題都沒有。

話說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公佈的最新一期香港和諧社會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結果,瞬即成為多份報章頭條,方向報更加用「香港陷暴動邊緣」這樣的大字標題。

從抽樣而言,相信亞太研究所這份調查確實做得相當好。例如統計處的人口年齡數據,就跟亞太研究 06, 08 及 10 年三次調查當中的受訪者年齡分布吻合。就算以年齡或收入等等因素將統計數字加權,相信結果也不會有甚麼大差異。

然而,調查所用的字眼太過模糊,令我覺得這種調查沒甚麼意義。

譬如調查用上了「和諧社會」這個詞語。如果在中國大陸,這個詞語的意思當然相當明確(和諧=單調),但是連白癡都應該知道,香港人絕對不會這樣定義。那「和諧」究竟是甚麼意思?Absolutely peaceful and everyone agrees with the other? Absolutely peaceful because everyone is subordinated to the power? 和而不同?人類補完計劃?Representation with an efficient (political) market? 任何字詞都有一定程度的含糊,但是像「和諧社會」這樣的字眼,根本是雞同鴨講。

更可笑的是「激烈」。話說 Alone in the Fart 調查社有一項研究,發現:
超過五成香港男人,都認為揀女友一定要波大~大~大~大~大!!!
不過 ……
受訪者普遍認為,「大波」的定義是 32A 或以上。
亞太研究所調查報告內的表 8 問受訪者是否認為 (a)「80後」青年立法會外 「反高鐵」行動中用肢體衝撞手法、(b) 公民黨、社民連「全民起義」口號宣傳「五區總辭、變相公投」語言是「激烈」,結果前者有六成人認為是,後者有五成人認為是。原則上,問卷有這類問題是好事,因為多多少少都可以 convey the meaning of 「激烈」,但重點是怎樣問以及怎樣詮釋。

(a) 項其實是帶引導性的問題。我不知一般港人如何從媒體感受該次集會,但所謂「『80後』青年立法會外 『反高鐵』行動中用肢體衝撞」這種描述,其實不大準確而且相當片面。當日示威的,除了所謂「80 後」,還有其他人,有與警方肢體衝撞的,又不盡是「80 後」。有「肢體衝撞」的,又只是少數,而最重要的,是所有「肢體衝撞」,都不盡是由示威者主動造成。然而調查卻容易造成一個「『80後』青年大規模地用肢體衝撞警方」的印象。

(b) 項的問題本身十分正當,問題卻出在詮釋上面。如果「大波」的定義是 32A 或以上,那超過五成男人認為女友一定要波大,有甚麼出奇。同理,如果用「全民起義」作宣傳口號就叫做「激烈」,那就算十成十的香港人贊成用「激烈」的手法爭取政府回應市民的訴求,這種「激烈」根本「無料到」。可是調查報告卻剎有介事地說:

6. 估計有一百五十萬人贊成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
2010年有25.9%受訪者同意/非常同意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比2008年21.4%多了4.5百分點。以2009年六百萬成年人口估計,即有一百五十萬人左右認同激烈對抗方法;香港不是和諧社會事出有因 [見附表6]。
而方向報又用上了「香港陷暴動邊緣」這樣的標題,其他例如自稱公信第一報等等,又寫了一些「山雨欲來風滿樓」味道甚濃的社論或報道。我不是說中大的調查毫無價值(相反,它的確反映現時民怨頗深,調查報告指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十分嚴重,我認為是恰當的結論),但是將「無料到」的所謂「激烈」描繪成一個快要暴力革命的景象,恐怕離事實相當遠。

表 6 統計了受訪者對「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的看法」。這個引號內的句子缺了主語,以至讀者無法理解問卷問的是受訪者對自己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的看法,抑或是受訪者對有人用激烈手法。若是前者,而「激烈」又不是指宣傳口號而是指使用暴力,那香港當然陷於暴動邊緣,不過若是後者,這等於說
女人毋須樣靚 ── 只要她不是我的女人就可以。
根本是廢噏。中大的調查與報館的報道,不過是合力炒作,各取所需。

不知出於何種因由,近來的民意調查報告都好像不喜歡完完整整的披露調查方法及問卷題目,兩間大學的有關人等應該注意一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